你真正的自我意識覺醒是在什麼時候?

2020-12-22 一位書生

這個問題是我在一個讀書平臺上看到的,認為有得聊,於是就寫一篇文章。

什麼是自我意識覺醒,我個人認為是明白了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有了自己的主意和看法,或者是明白了自己與他人是一樣的,不過不需要依附於他人,有自己的獨立人格。

一個人的自我覺醒,可能是因為一本書,一件事,一段經歷,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的啟發,對人生,對自我有了一個清楚的認知,這無關對錯,它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智慧,別人可能不明白,同時也不適合別人。我想講一個故事,這樣能更好地理解自我意識覺醒是什麼。(以我作為人稱代詞)

我是學電影的。我很幸運獲得了北京的offer,我滿心歡喜,初出茅廬來到繁華的首都,我認定,這將是我夢想的開始。踏進帝都,天空別樣的藍。

北京曾給我留下的記憶是美好的,曾同朋友一起到北京參加國際電影節,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充滿個性,他們去過的地方,說的話都是電影,我沉浸在這樣的影迷氛圍中。夜晚在皇城邊擼串,結識有名的主編,去北京大學的門口,坐一號線和老影迷談剝削,北京真美。

今年我畢業了,我將面臨找工作的問題,當我收到北京發給我的offer,我高興壞了。我打算在這裡生活,把電影看出名堂來。遠離家鄉,帝都逐夢。我住在一個老小區裡,不大不小,蟑螂亂跑,忽而想起家裡的床來。

北京的地鐵很發達,出門就是地鐵站,不過去朋友家串門也不方便,我曾提著西瓜兜兜轉轉走了很久的路到朋友家。其實沒有地鐵和商圈的北京和中國的其他城市也沒什麼兩樣。我開始懷疑這個城市可以給人真正的價值嗎?

蓬頭垢面的我擠在穿著華麗的同事之間默默工作。

疫情爆發,大家蟄伏在家,往日熙攘的街道變得大氣輝煌,家門口的報社高大了許多,擁堵的望京都變得靜謐了像許多,大概這個城市人少一些才顯得更包容。

去到醫院,心痛地支付了醫療費,沒有醫保,沒有社保,確實貴。

周圍工作的人很偽善,綿裡藏針,穿小鞋,潑髒水,拜高踩低……我無法想像這些人背後的不堪與心思的扭曲,高端精緻,齷齪迷人。

我的快遞被快遞員弄丟,為了一百多塊錢,幾次三番威脅、辱罵我,我第一回遇見如此的社會人。公司的同事為了小事而告我誹謗,拖著疲憊的身軀看著前同事發來的律師函。我隱隱地對這個城市的人感到失望。

這座城市什麼都有,唯獨沒有幸福。我覺得這城市裡的人不幸福,這便是我意識覺醒的時候。為了電影,我可以咬牙堅持很久,可是最終我發現這座城市不能夠讓我幸福。在這裡,失去幸福,失去健康,失去渴望,失去熱情。

曾多次與家人通話,咒罵與謾罵不絕於耳。在傳統家庭的眼中,我選擇的工作是不務正業。

北京很好,有三裡屯的溫暖陽光,有芳香四溢的槐花,有努力奮鬥的人們,只是沒有幸福。

故事是我最近看到的,內容重新改編了一下。我遇見的人,去到的地方不多,能夠想到的,大多來自書中,讀到的形形色色,知道這個世界有比自己想得還要恐怖,也有比自己希望的還要美好。

很多人經不住誘惑,一再沉淪。就像抽菸一樣,我曾問身邊抽菸的朋友,為什麼不戒掉呢?他們都說隨時可以,但是沒必要,我真不知道能有多大的委屈,靠著吸菸的一絲快感慢慢吞噬自己。

周圍的人和事一定會影響我們,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是別人決定不了的。

當自我意識覺醒的時候,大概就是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類似於拋出的硬幣正反面的選擇題,你可以選擇正面,也可以選擇反面,甚至可以是立著的,沒有對錯,而於你的幸福,我想你總會體會到的。

相關焦點

  • 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刻,才是真正的重生
    官方給出的意思是:有些朋友極度以自我為中心,並擁有跟自身實力不匹配的好勝心,一旦發現你優越於他們就會打壓你,從而讓自己得到平衡,從不考慮你的感受和傷害。不得不說現在生活中,有一種友情確實如此。然而不論是友情還是愛情上的PUA事件,終歸還是可以規避。
  • 你的自我覺醒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覺知,是自我覺醒的開始!
    全文共計3082字,大約需要3-6分鐘時間閱讀豆瓣話題有一個熱度很高:你的自我覺醒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在這個話題下思考了很久。如果要總結性的說我的自我覺醒時間,我覺得第一次應該是離婚,第二次就是決定學心理。離婚讓我跳出之前的小視角開啟新的人生階段,學心理讓我更開放的擁有更多的思考和認知角度。
  • 逆轉次元:當NPC覺醒自我意識會咋樣?懂得妥協,也明白捨生取義
    也就在眾人想要強行打開子非魚的冰棺時,AI中的造物主——NPC女帝從天而降(此時已然覺醒自我意識),準備以子非魚的「遊戲肉身」來逼迫施嘉傑以「湛盧劍」揭開遊戲中NPC的自由權限,讓它們逃向虛擬的網絡世界,從此得到所謂NPC眼中的自由。「當NPC覺醒自我意識會咋樣?」
  • AI啟示錄:人類並沒有真正的自我意識
    從邏輯上講,它只是一個盒子,能以驚人的準確性告訴你,你輸入的圖像是誰。從根本上來說,它和鎖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插入一把形狀大致正確的鑰匙,鎖就會打開。那麼,為什麼人類一邊說自己有意識,一邊又否認Facebook的面部識別算法有意識呢?我們之所以有意識,是因為我們不僅有區分事物的能力,還有識別第一種能力存在的能力。
  • 韓劇《偶然發現的一天》:漫畫群演自我意識覺醒,要當自己的主角
    就像你看過的每一部純情校園漫畫,純情、青春、中二,該有的特質在這些人物中都有。可你有想過,在作家畫的場景之外,這些人物他們在怎麼樣生活麼?在每一個場景中的他們,是他們真的想做那樣的表演麼?漫畫中的性格,是他們真的想要表現的?
  • 當代藝術家率先引領自我意識覺醒
    爵士樂這種對古典的挑戰,對傳統的反叛、以及對自我本我的追求,也正是電影裡所要表達的: 不是每個人的人生,都要像機械捍衛古典樂的教條主義者一樣 ,被規則死死地框住,活在世俗的標準裡。人類的火花往往就發生在這些不確定性上,發生在自我意識的覺醒裡。
  • 原生家庭最大傷害是自我意識缺失,讓自我意識復甦,做真正的自己
    原生家庭最大的傷害就是導致自我意識的缺失,在原生家庭裡面感知到的東西會植根於你的潛意識。會在日後的生活當中以不同的形式爆發出來,成為各種障礙,成為各種負累,成為各種羈絆,讓你沒有辦法成為自己,所以活出自我是終極的療愈方向,否則就會以抑鬱症焦慮症等等心理問題的形式前來困擾你,這些症狀實際上都是潛意識層面的自我向你發出的信號。
  • 遊戲NPC覺醒自我意識 電影《失控玩家》疑似重新定檔
    遊戲NPC覺醒自我意識 電影《失控玩家》疑似重新定檔 時間:2020-12-12 14:17:38 來源:Twitter
  • 如果史蒂夫有自我意識會如何?疲勞挖礦不可取,方塊人也要有自由
    在我的世界當中,玩家們都是以史蒂夫的身份在遊戲之中遊玩,控制著史蒂夫的身體在遊戲之中為所欲為,雖然說你是史蒂夫,但是史蒂夫並不一定就會是你,而如果說有一天史蒂夫有了自我意識後,你們之間會怎麼面對彼此呢?
  • 《盲刺客》:女性意識覺醒的背後有對社會道德的呼喚
    阿特伍德對國家和整個人類懷有極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女性在男權制社會中的「倖存」是阿特伍德作品的重要主題, 她希望通過她的寫作, 可以喚醒加拿大以及全世界的女性, 讓處於困境的女性們增強自我意識, 找到真正的自我。2000年時,阿特伍德以小說《盲刺客》獲得了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
  • 意識的覺醒有多重要?此文給你精準剖析,趕緊學
    01自我意識的覺醒已經具備朦朧的獨立意識,對自我存在的意義進行初層探討。自我認同是指個體依據個人的經歷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人類自有文化以來心理生活的重要內容。只有當個體自我認同感加強時,人才會具有明確的主體意識,而不是受制於現實環境的性格有缺陷的人。「原罪」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
  • 豆瓣評分8.4《喊山》,無聲的吶喊背後是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透過主人公紅霞影片從深層次的剖析,時代環境下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故事結構:充滿懸疑的敘事風格,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強烈的引發觀眾好奇心影片中巧妙的運用了電影諸多的拍攝手法,採用倒敘和插敘的現實主義敘事手法,增強了影片內涵的力量,讓觀眾有帶入感的同時又推進劇情發展。
  • 深度解析:《西部世界》中哪一個機器人真正突破了意識界限?
    《西部世界》最開始要探索的是機器人和人類的界限,也就是自主意識的界限。後來慢慢發現是一個關於哲學上的「存在」問題的終極追問。在前兩季我們看到了「西部樂園「的接待員們開始自我覺醒,但是每個人的覺醒方式並不一樣。
  • 電影《獅子王》裡告訴我們,自我意識的發展,影響孩子的一生
    其中不得不關注的就是辛巴為什麼要回到森林,辛巴的成長曆程其實是他自我意識的覺醒,渴望回歸故裡,作為領袖人物統領森林,展現身為獅子的本性和自我。什麼是自我意識?據研究表明,自我意識其實就是一種多維度的心理現象,其中包含著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個部分。
  • 《印式英語》的背後,是對人權與自我意識的追尋與哲思
    ①莎希與自身的衝突:莎希對待英語學習從抗拒到主動,這是自我意識和個人認知的覺醒影片開頭,莎希完全沉浸在人間煙火氣中,大家都喜歡吃她親手做的美味點心拉杜球。儘管廚藝再高超,她也只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家庭主婦。
  • 《獅子王》:從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究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辛巴離開後經歷幾番心理鬥爭,最終意識到自己必須回到榮耀王國爭取做回國王,並在得知父親死亡的真相後,趕走刀疤以及團隊,真正地成為了王國的獅子王。辛巴從小獅子王成為真正獅子王的經歷,表面上看是身份的奪回,實際是它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表現。
  • 解析《獅子王》:從辛巴的成長史,看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什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二、辛巴自我意識發展的三部分,也對應人的自我發展所謂的自我意識,其實就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期望,比如身高體重等生理信息,比如能力氣質等心理特徵,甚至是和周圍人的相處關係、模式、特點。
  • 認知覺醒: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注意力,也有自己喜歡關注的點,你是否在做一件事時能想到另一件事,然後轉換自己的注意力,變成了一心二用,到最後什麼都沒完成,為想到但做不到而懊惱呢?《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用7個底層概念,20個成長關鍵詞幫助我們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 自我意識思想:黑格爾哲學的理論精髓
    自我意識環節真正進入真理的階段,以內在的自我意識作為其思考的對象和內容,既說明其矛盾性,從而為自我意識的發展指出困境和出路,也顯示其思維辯證法的精髓,如何讓思維和概念像流水一樣自我流動起來。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論述關於自我意識的確定性時提到「我就是我們,而我們就是我」。自我意識由此找到它的「轉折點」,即由個體的自我意識進入到普遍的自我意識的關鍵性過渡環節。
  • 以《諾丁山》為例,淺析好萊塢浪漫愛情電影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刻畫
    因為此時,她已經將自己放置在與男性平等,甚至更高的位置去爭取愛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她的行為比男性求婚更加驚世駭俗,但這證明了其女性意識不僅最終覺醒,同時也證明了女性意識覺醒給予了其更多的話語權和勇氣,讓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