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瓷瓷cici吳說區塊鏈real今天
摘要:幣安作為全球第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並無疑義,但在衍生品與證券型代幣方面會面對美國政府的嚴峻挑戰。與BitMEX等不同,幣安一直希望成為美國的「好孩子」,並在擁抱監管上投入巨大。
12月4日幣安創始人趙長鵬當選彭博社全球50大人物,接受彭博社採訪稱幣安2020年利潤為8到10億美金,19年利潤為5.7億美金,可能是目前全球加密貨幣行業最賺錢的公司。而近期兩家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火幣與OKEx,由於10月份開始受困調查風波,數據顯示幣安業務受益於此。
幣安創始人在9.4後離開中國,成為其競爭優勢。但幣安的競爭對手也在強調,美國政府對於加密貨幣頭部企業的打擊,將是幣安的隱憂。美國政府對BitMEX和TELEGRAM的強監管,前者針對衍生品,後者針對證券型代幣,幣安全球站與BNB等也或多或少涉及,所以幣安究竟有沒有來自太平洋對岸的風險?
10月29日福布斯爆料文章指,幣安有意通過精心設計的公司架構,來躲避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文章披露了一份2018年的商業計劃書《太極》,首要目標是減小美國監管和反洗錢規定帶來的壓力,最終利用 「太極」公司作為應對美國監管措施的擋箭牌,幫助幣安在美國開展高槓桿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服務。
文章認為,幣安的交易併購經理及法律顧問Jared Gross和前員工Harry Zhou參與制定了「太極」計劃,甚至暗示FBI在介入調查。幣安創始人則在推特回應稱,「太極」計劃書並非出自幣安現職人員或前員工之手,並強調幣安始終守法運營,隨後更宣布起訴福布斯記者。
事件至此並未完全停止,幣安似乎受到警示,開始大範圍排查幣安全球站的美國用戶,要求14天內提走資金,轉移到使用持有合規牌照的幣安美國交易。但幣安方面稱,2019年就宣布不為美國用戶提供服務,定期排查是常態,而不針對任何事件。
太極中提到的衍生品交易,是目前美國監管層比較關注的業務,全球最大的專業衍生品交易所BitMEX剛剛遭到嚴厲打擊。高槓桿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服務,需要在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註冊並獲得相關許可證。2015年9月起,CFTC將加密貨幣視為美國商品交易法中的大宗商品,將其納入監管範圍,包括加密貨幣衍生品合約。
根據CFTC官網信息,基於已有比特幣衍生品上市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及LedgerX加密貨幣期權交易所獲得的註冊許可證,CFTC頒發出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許可證主要有以下幾類:互換交易平臺(Swap Execution Facilities)、衍生品清算組織(Derivative Clearing Organization)、指定合約市場(Designated Contract Market)。從LedgerX提交申請到各個許可證正式獲批,總共歷時5-6年,可見申請程序之複雜、嚴格。
規避CFTC監管有何後果?今年10月,CFTC提告BitMEX在無註冊的情況下提供交易平臺服務、提供非法期權服務、未能註冊為指定合約市場等,並且違反相關反洗錢條例規定。其後BitMex高管直接被捕,目前風波仍在持續。這也間接加重了福布斯文章對於幣安逃避監管的指控。
可見,幣安美國子公司暫時不能從加密貨幣衍生品領域合法地分一杯羹。但另一方面,幣安全球站的衍生品服務在曾經不看好後開始高歌猛進,多個數據顯示幣安衍生品交易量已經排名世界第一,24小時交易量超過百億美金,如此大的交易量下,可能難免有非合規用戶的漏網之魚。
與BitMex始終躲避監管的態度不同,幣安向來對監管持擁抱態度,包括BUSD穩定幣獲得紐約州許可;協助美國司法部抓捕俄羅斯黑客等。幣安美國站在美國多個州持有貨幣轉移許可證(在美國提供支付服務的公司都需要獲得各個州的貨幣轉移許可證,但牌照並非針對加密貨幣行業頒發)。不過幣安美國站列出的牌照中不見紐約州BitLicense(灰度關聯公司Genesis持有的加密貨幣交易牌照)和CFTC頒發的註冊許可證。
從美國政府對BitMEX的打擊來看,追溯了大量以往的違規行為:包括向黑客與伊朗客戶提供服務;為沒有KYC用戶提供服務;對待美國監管態度惡劣等。相較之下,幣安更像是監管的「好孩子」,但作為新興產業以及體量巨大,如果美國政府攻擊行業頭部企業,幣安同樣會面臨風險。
事實上,美國頭部交易所Coinbase正在陷入與美國政府的戰爭中,數周前Coinbase與多家加密貨幣公司和投資者一起致信財政部抗議即將出臺的法規,擬議的法規或將要求像 Coinbase 這樣的金融機構在非託管錢包的所有者接收資產之前,驗證接收者或所有者,並收集相關身份信息。
除了衍生品,幣安另一個可能受到美國政府管制的業務是其平臺幣BNB。2020年4月美國紐約南區法院收到一系列集體訴訟,指幣安沒有將其代幣(BNB)註冊為證券,而且幣安也沒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為交易所和經紀交易服務提供商,投資者沒有按照聯邦和州證券法的要求獲得足夠的信息,以了解他們的投資存在重大固有風險。
雖然上述福布斯暗示遭到FBI調查大概率是空穴來風,但很多人沒關注到的是,今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將授權區塊鏈分析公司CipherTrace跟蹤幣安鏈交易與BNB,該授權初始期限為一年,後續最高可延續4年期限。幣安回應稱,此次授權旨在減少黑客、詐騙等不法行為。SEC為什麼啟動這一調查以及目前的調查進展,目前沒有披露。
參考美國政府對TELEGRAM代幣的判定以及Howey測試標準,包括投資人需要投入資金或其他資源;投資人的資金、服務或物品在投資發起人的控制下集中統一投入共同的項目;投資人期待投資項目帶來盈利回報,同時投資人也需要承擔資本損失的風險;投資人的回報僅由投資發起人或與投資人無關的第三方賺取;一般來說,投資人不參與項目的實質經營,項目的成功與否與投資人無關。其中最關鍵的是投資人期待投資項目帶來盈利回報。BNB大概率無法通過Howey測試而被定義為證券。《美國非主權數字貨幣的法律監管路徑》
幣安對此也非常敏感,應對策略是淡化BNB的投資屬性而強化它的功能屬性,19年底幣安曾經發博文關於 BNB 的多個應用的探索,稱這些應用總數已經超過了 120 個,以論證關於 BNB 不是證券型代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幣安在慈善方面投入極大,疑似也與應對美國監管有關。
結論:
第一,幣安業務擴展速度極快,由於美國監管機構有打擊行業金融巨頭的傳統,以及加密貨幣行業本身規則模糊,從這一角度來說存在不小風險。
第二,幣安對美國監管非常敏感、反應快速、投入很大,採取很多擁抱監管的舉措。
第三,美國監管與中國不同,更多是在「軌道內」運轉,不確定性比較小,有磋商餘地。除非完全是對抗態度,才會出現類似TELEGRAM或BitMEX的慘劇。幣安同樣可能面臨OKEx與火幣的問題,但領導人身處海外,最多是對中國業務造成影響。
第四,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暫時無需擔心幣安來自美國的監管風險,但對於幣安來說,來自美國的監管仍然會是內外部極端重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