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四十億年的怪物 人類能戰勝它嗎?看看這部紀錄片就知道了

2020-12-15 喵喵觀影

45億年前的地球,還只是一團星際氣體雲,經過5億年的積累、沉澱,形成了一顆固態星球,再加上水分的滋養,第一次擁有了適合生命生長發育的條件。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生命就朝著連個方向來發展,一種是演變成複雜細胞,最後進化出有機體的動物;另一種則一直保持著簡單的結構,最後形成了病毒。

病毒由於結構簡單,自己無法獨立存活,它只能入侵到細胞內部,再不斷的複製再複製,用細胞的營養滋養自己不斷壯大,而到了現在,細菌與細胞之戰已經持續了40億年,面對四十億年的怪物,人類可以戰勝它嗎?這部紀錄片告訴你:可以!

《人體奧妙之細胞暗戰》

這是2016年英國BBC出品的紀錄片,片長僅有55分鐘,講述了我們人體細胞,與病毒曠日持久的攻防大戰,場面震撼,堪比科幻大片,而這種戰爭,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體內上演。

人體是由大約120億個細胞組成,病毒會無孔不入的入侵細胞,假如病毒獲勝,人就會生病、會死亡,而細胞勝利,人就會安然無恙,快樂的生活。但是即使打贏了這場仗,也不意味著病毒會全軍覆沒,它還會在某個角落潛伏著,伺機有朝一日再度捲土重來,所以,對待病毒,人類要永遠自覺處於一種防禦狀態。

這場戰役到底有多麼觸目驚心呢?我們以腺病毒為例,一起來領教一下吧。

當病毒大軍靠近細胞時,會遇到第一重防線:抗體。抗體會識別病毒,將自己貼合在病毒表面,通知白細胞將病毒吞噬,相當一部分病毒在第一道防線就會被消滅。

但仍然有成千上萬的病毒大軍,順利突破第一道防線,來到第二道防線:細胞膜。細胞膜上有很多的「巡邏兵」受體蛋白,在不停的巡視細胞膜表面,而它們掌管著通過細胞膜的「鑰匙」,突破到此百分之九十的病毒止步於此,但還是會有剩下的百分之十,將自己的尾部偽造出了「鑰匙」,來騙過受體蛋白。

於是病毒大軍就來到了第三重防線:細胞核分揀中心。

又是一大部分病毒會在這裡被消滅,可還是會有狡猾的病毒,在被分解前可以撕壁膜,逃出生天。

剩下的漏網之魚會遇到最後一道防線:細胞核。這裡還有最後的一種防禦蛋白,病毒一旦被擊中,就會「粉身碎骨」,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幾個小時內就可以清除所有病毒。

可誰也無法保證會漏掉幾個病毒,哪怕只有一個病毒,也可以入侵細胞核,瘋狂複製後,就會感染全身。

而被感染的細胞會發出感人的一幕,它會向白細胞發出「臨終遺言」:我已被病毒攻佔,向我開炮。

如果白細胞收到了警告,就會將被感染的細胞核病毒一起消滅,可如果白細胞沒有收到警告,那麼病毒就會在24小時內,創建出新的軍隊,侵佔附近的細胞,進而對整個身體造成重創。

然而真正的戰役,其實才剛剛打響。病毒大軍附近的細胞,會開啟自毀模式,來延緩病毒的擴散,與此同時,免疫系統會拉響警報,以每秒鐘生產5000個抗體的速度,迅速組建人體的防禦軍隊。這些抗體是專門為這些新的病毒量身定做,對症下藥,更加高效。

而我們人體此刻感受到的鼻塞、發燒、頭痛等症狀,正是體內這場激烈攻防戰的表現。

有的時候,病毒會勝利,例如鼠疫、黑死病、還有幾年前的伊波拉病毒。

以及正在我國肆虐的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可能是我們度過的最糟心的一年。

但是不必悲觀,隨著醫療的發展進步,人類戰勝病毒的機率在大大提升。早在1980年,人類就宣布徹底消滅了天花病毒。人類和病毒同時都在不斷發展,不斷自我完善,這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病毒一直在影響著人類免疫的發展,而人類同時也造就了新的病毒,我們面臨的這次戰爭源頭,還是濫食野味的結果,一定要管住嘴(不再食用野生動物,尤其是蝙蝠)、邁開腿(鍛鍊身體,增強自我免疫系統),讓我們每個人的體內擁有一支質量過硬,作風優良的「軍隊」,再加上現代科學的最強輔助,相信我們終究會有戰勝病毒的那一天。

面對這場空前的災難,在還不具備有效的武器之前,大家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為奮戰在一線的戰士們獻上祝福,眾志成城,我們必須打贏這場戰役!加油!

相關焦點

  • 人類和海洋如何和諧共存,看看這部紀錄片就懂了
    想真正知道海洋是什麼,必須親眼看到,必須親耳聽到,且親身去體驗。伴隨著如此富有趣味和童真的旁白,《海洋》的故事逐漸在人們眼前拉開了帷幕。一口吞下無數鱗蝦的鯨魚如同海中帝王具有無人能敵的氣勢,卻一如諸多同類一般飽受人類的迫害。不計其數的海蟹層層疊疊鋪滿整片海底仿佛正在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生死大戰。
  • 看了這部紀錄片才知道,我們對野生動物了解得太少
    最近,我看了一部豆瓣評分9.9分的神作,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這部紀錄片是由BBC的主創團隊歷時4年,超過1500多人參與拍攝製作的,他們到訪了世界上40多個國家,才拍出了這部7集的紀錄片。一集一個大洲,探索那裡奇妙動物和生命故事。
  • 紀錄片裡的名場面,網友:震撼!值得一看
    它展現的奇妙且真實的世界,越看越渺小,足以讓我震撼到淚流滿面。 那麼一想,你對生活是不是充滿了動力呢? 這部紀錄片,帶我們以神明的視角,俯瞰我們的家園。
  • 海賊王:路飛打敗凱多後,賞金是否能超過四十億成為第一四皇?
    凱多勝路飛難逃一死海賊王完結,路飛勝將名揚天下成為替代凱多的新四皇,如果此次路飛一舉擊敗凱多那他原本擁有的十五億懸賞將會提升多少,他有機會成為懸賞最高的四皇嗎?漫畫劇情曝光了曾立於世界頂點的幾位大海賊的懸賞,羅傑以55億(零頭省略)排名第一,當初的世界最強男人白鬍子也有高達50億的懸賞,而目前凱多依靠46億成為繼羅傑、白鬍子後賞金最高的一位大海賊,不得不說路飛真會選人,一上來就挑賞金最高的打,如果這次贏了他的賞金一定會漲,但至於能不能漲到四十億就不一定了。
  • 那些不愛學習不願學習的孩子,都應該看看這部紀錄片!
    「和千尋一起看電影」 第47期影片簡介:這部紀錄片,連正式的海報封面也很難在網上找到,但這並不妨礙我將其視為最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我覺得,它是值得所有家長和孩子觀看的紀錄片。她應該知道,在理所應當的生活之外,還有另一種生活。城市裡的孩子,常常覺得學習辛苦,因為學習對他們來說,是從出生起自然就擁有的資源,甚至,是父母老師強加的任務。如果不親眼看看,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看看那些掙扎在貧困中的孩子,是如何敬畏「學習」,將「學習」當作改變生活的唯一途徑,拼了命都要爭取。
  • 水果的誘惑,這部《水果傳》紀錄片,是讓吃貨們舔屏的舌尖盛宴!
    小編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一部紀錄片很是有意思,因為它主要講的就是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水果,而且百分之八九十我們聽都沒有聽過,更別說是吃過了,這部紀錄片叫《水果傳》。聽著名字就非常的有意思,它可是被網友稱為《舌尖上的水果》,雖然只有短短的6集,每集也就半小時左右,但只要你看到這部紀錄片,你就絕對不會想著快進,因為你會被它的劇情所吸引,而且看完之後令人回味無窮。這部紀錄片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的主題就一個,那就是水果,其他的東西一概不講,這部不正符合我們的口味嗎。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紀錄片裡面所講的一些奇葩水果。
  • 一部豆瓣9.2分的紀錄片《家園》:地球真的很美,但有賴你我
    法國有一名叫揚恩·亞瑟的導演,他曾經僱用了88000名工作人員,跨越54個國家120多個地區,用時21個月的拍攝,從籌備、拍攝、剪輯到最後出品,前後歷經了十五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這部影片於2009年上映。如今已過去了11年,但是它以生動而深刻的敘述,反思現今存在的各種環境問題。在豆瓣影評上,獲得了極高的讚譽,評分高達9.2分。
  • 比爾·蓋茨強烈推薦的這部人類歷史紀錄片,簡直太贊了!
    書中使用圖形,作品,時間表和概覽使得《大歷史》中的關鍵事件的原因和影響可以立馬顯現,用事實證據解釋了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同時,書本提供了一個額外的64頁參考部分,給我們一個更直觀的人類歷史事件記錄。整本書將人類置於我們宇宙的背景之下,揭示我們如何以以及為什麼能到達今天,大歷史涵蓋了138億年的歷史,從宇宙的形成和時代的到來到現在。
  • 人類能終結「自然死亡」嗎?新紀錄片探索了「超人2030」的願景
    在一部新的紀錄片中,一位超人類學家相信人類將能夠利用科技來終結自然死亡。 這部名為《超人2030》的電影於上月下旬上映,並可在多個媒體平臺上觀看。該片由英國電影製作人約翰尼·波士頓拍攝,他採訪了《超人2030》的一系列的科學專家。
  • 想知道紫禁城背後的故事 你需要看看這幾部紀錄片
    這部1998年首映的故宮紀錄片,其實是《NHK特別節目:故宮至寶講述的中華五千年史》的邊角料,把片中未及介紹的文物分26個主題單獨作介紹。這部紀錄片,一年只播出一集。養心殿的修繕工作要進行五年,所以這部紀錄片也是五年之內播完。但這也是它的可貴之處:匠心從來快不得。說到這深宮大院的搬家,你是不是也好奇,皇帝的養心殿裡到底有些啥寶貝呢?
  • BBC這部能提升格局的紀錄片,幫孩子開眼看世界
    朋朋說好的紀錄片,可以帶著孩子跨越自身的環境,收穫新的審美和格局。「耳朵裡的博物館」也不斷的為大朋友、小朋友們發掘這樣的優質資源。今天推薦給你的是BBC的高分之作——《人類星球》,它題材和角度非常新穎,相信一定能夠讓孩子換一種眼光看生活、看世界!
  • 那些玩彈幕的年輕人,為何追看這部《冷凍大腦》的紀錄片?
    2014年11月,癌細胞在Einz全身擴散,家人意識到這可能真的是終點了,父母用手機錄下一段視頻,他們拿著Einz最喜歡的白色裙子,對著鏡頭說:「我們到盡頭了Einz,是醫學的盡頭,人類的極限,如果有一天你能醒來,可能幾百年之後看到這個視頻,你要知道爸爸媽媽愛你。」幾個月後的一天,18點18分時,Einz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 記錄生活真實影像,10部高分紀錄片
    盧米埃爾兄弟最早拍攝的《火車進站》《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等影片都是紀錄片,紀錄生活的真實影像。如今紀錄片的內容五花八門,很多遠比故事片更有戲劇性,和生活一樣更加精彩,各種故事簡直無奇不有。對於影迷來說,紀錄片是一座必須深挖的寶藏。
  • 王立國教騎士團:能殺死怪物的永遠只有人類
    我是木一,我有故事,你要聽嗎?今天要講的,是一部動漫的故事。我是很喜歡看動漫的一個人,而在我看過的所有動漫中,這部動漫是我最喜歡的——王立國教騎士團,又名皇家國教騎士團、地獄之歌。我要說的,是這部動漫中,我最難忘的一場戰鬥和一句話——神父安德森與阿卡多的最終一戰,以及阿卡多於烈焰中說出的這句:能打敗怪物的永遠只有人類。
  • 關於史蒂芬·霍金,你必須知道的幾部紀錄片
    關於霍金有太多需要去了解和深究,而以下的這些紀錄片則讓你更好的了解這位傳奇物理學家的一生。傳奇一生《史蒂芬·霍金:人生簡史》這部傳記紀錄片通過霍金自己(這是他第一次自述自己的生平)以及跟他最親近的一些人的話語來講述了這位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的波瀾壯闊的生平故事。通過接觸他的私人生活,這是深入霍金教授的故去和現在的一次親近和動人的探索之旅。
  • 英媒:科學家模擬人造怪物4000年消滅人類
    原標題:英媒:科學家模擬人造怪物4000年消滅人類核心提示:人類學和生物學教授納撒尼爾·多米尼說:「據我們計算,一開始的兩隻生物會在短短4000年內滅了我們。」根據1816年的人類人口密度,並考慮到怪物的競爭優勢因環境不同而異,他們構建了一個數學模型。他們發現,對人類來說最糟糕的情境就是南美洲的怪物數量增加,因為該地區的人口數量較少、對資源的競爭較弱。人類學和生物學教授納撒尼爾·多米尼說:「據我們計算,一開始的兩隻生物會在短短4000年內滅了我們。」
  • 這部武漢紀錄片衝進了奧斯卡,我們該讓世界看到怎樣的抗疫真相?
    來源:娛理電影是時代的寫照,紀錄片更是如此。在特殊的2020年,疫情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而越是不尋常的現狀,越能激發起作者們的創作衝動。過去一年裡,我們寫過那些拍攝完成的、即將拍攝的主流抗疫題材作品;我們也採訪過諸如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獨立創作者的心聲,他們提供了疫情下的不同視角。
  • 錯過8年!這部比電影還好看的紀錄片,終於被我發現了 一次帶娃逛22...
    博物館並不僅僅是一個裝載文物、標本的容器,透過它,孩子們不僅能看見厚重的歷史、文化藝術的沉澱、自然科學的變遷,還能看見古人智慧的傳承,看見時間顏色的豔麗,看見世界文明的源遠流長。每一座博物館,也是一個鮮活的美育課堂。
  • 給孩子看這七部神級紀錄片,勝過無數動畫片
    好的紀錄片,可以打開孩子的視野,了解到世界的繽紛多彩。 我們挑選了七部BBC的紀錄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最具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吧!
  • 一定要推薦的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建議收藏)
    《航拍中國》(豆瓣評分9.2,共3季)你真的了解家鄉嗎?現在就讓我帶你看看從未見過的中國樣貌。如果你沒坐過直升機,無法想像上帝視角的通透,那這部紀錄片,將讓你看到鏡頭下,中國的美麗與壯闊。這是極少數能讓我看到激動的風光紀錄片,分分鐘美到讓我恨不得從屏幕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