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黨委黨校(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 朱憲臣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內容豐富,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這部著作始終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這條紅線,凝聚著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徵程的偉大智慧,彰顯「中國之治」的新境界。
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應對風險挑戰、推動事業發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這部著作內容豐富,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始終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這條紅線,凝聚著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徵程的偉大智慧,彰顯「中國之治」的新境界,在學習過程中要深刻領會和把握。
一、新思想: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這一重要思想載入憲法,實現了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二、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所處歷史方位的戰略判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所處歷史方位的戰略性判斷。新時代有新要求,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講,要提高「五大思維能力」,即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增強「四性」,即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做到「四個更好」,即更好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更好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更好貫徹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大政方針、發展戰略、政策措施,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時代要求我們黨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胸懷「兩個大局」,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三、新發展理念:在實踐中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甦低迷開出的藥方,是在實踐中引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關於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的集中表達,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發展理念。新時代的新發展理念不僅僅指經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還包括科技領域的發展創新,「三農」領域的鄉村振興戰略,生態領域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多個方面。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落實到一切工作中。
四、改革開放新格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全面開放新局面的戰略擘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這是中國基於發展需要作出的戰略抉擇,也是在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國改革的腳步從未停止,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與發展正逢其時。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中國必將為世界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大動能、作出新的貢獻。
五、戰略安排新部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措施與步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鬥目標。所謂「兩個階段」,即: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事關中國未來30多年發展的重要戰略規劃和安排。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全國上下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六、國家治理新要求:契合國情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中國之治」如何發揮治理效能,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是個重大政治課題。放眼國際社會,就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主動有效參與全球治理。比如共建「一帶一路」成為中國參與全球發展、合作和治理的一個有益嘗試和成功典範。準確把握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將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七、黨的建設新布局:中國共產黨推動自身革命和治理的重大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這個總體布局不僅涵蓋新時代黨的建設層面的與時俱進,更重要的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更好地帶動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發展的「一盤棋」,以及「著力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體制優勢」,與「十四個堅持」的第一個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第十四個堅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相契合,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結合起來,統一於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實踐,是中國共產黨推動自我革命和治理的重大創新。
「以人民為中心」的紅線和「七個新」是學習本書的一個框架和視角,在學習過程中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以理論學習的新提升,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