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實體書店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2020-12-15 瀟湘晨報

實體書店日漸復甦

本報訊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店鋪,經營也是一片慘澹。隨著疫情的控制成效彰顯,到年底,北京的實體書店已經呈現出逐漸回暖的復甦景象。

12月初,記者探訪了幾家實體書店。雖然進店顧客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流量,但「人氣旺了很多,銷售額有了明顯的增長。」一家位於商業樓宇內的書店業者對記者說,「疫情高峰的時候我們沒有關店,那時,時常一整天都沒有一位顧客進店。」

在幾家小型書店,儘管到書店買書的人仍然不算多,但在店內座椅齊備的閱讀區域「上座率」都很高,個別位於人流密度較高地區的實體書店,甚至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畫面。

圖為一家閱讀區域滿座的小型實體書店。 歐陽 攝影報導

【編輯:陳海峰】

【來源: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實體書店再春天」海報徵集評出最具人氣作品
    本報訊(記者丁楊)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歷時五十天的本次活動共徵集到參賽作品一千零四十一件,累計投票次數達到兩百萬。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原標題: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資料圖: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 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落幕《戲迷》最具人氣
    中新網北京6月22日電 近日,「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落幕。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本次活動「最具人氣」作品《戲迷》。
  • 為實體書店畫一張海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6月20日,「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落下帷幕,共徵集作品1041件。來自西單音像店的作品《戲迷》以307607票,成為最具人氣的作品。漫畫家原創實體書店海報最具人氣作品:戲迷作品「春暖花開正讀書」凸顯書中有景,景中有書,相映成趣,寄託了小作者疫情期間對書店的思念,以及對知識的渴望;作品「書香傳統」 基於北京傳統胡同文化,結合古香古色正陽書店進行創作,體現出北京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作品「相機裡的書店剪影」則是發揮想像
  • 實體書店海報徵集活動簡介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讀書日,我們發起了實體書店海報徵集公益活動,以「遇見一家書店」為主題,你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實體書店進行海報創作,在結合主題的基礎上表達出所選書店獨一無二的特色,讓視覺創作與實體書店的魅力碰撞出火花,讓我們共同守護城市精神之光。
  • 南國書香節人氣旺,市民走進實體書店體驗「書生活」
    &nbsp&nbsp&nbsp&nbsp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書香節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全省上百家書店分散舉行。記者走訪多個分會場走訪發現,前來購書、閱讀的讀者明顯增多,借著書香節的契機,不少實體書店的人氣持續回升。
  • 北京市「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前言:6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活動期間,超人氣漫畫家白茶、知名漫畫家趙璞玲、超人氣漫畫家左小翎魏瑩發布原創海報進行活動宣傳,引發廣泛討論。
  • 北京市「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結束
    前言:6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從前期預熱、作品徵集、大眾投票到評委團點評,歷時50天,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
  • 實體書店漸成大商場「標配」 複合型經營模式將是趨勢
    拿天河商圈來說,上規模的書店有十幾家之多,如方所、西西弗、1200bookshop、唐寧、聯合書店等,其中光1200bookshop就有5家。「實體書店在逐漸復甦,」廣州扶光書店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如是表示,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等書店負責人對此持同樣的觀點。
  • 員工出鏡直播,圖書外賣上線疫情時期的實體書店在悄悄練級!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近些年來,為了應對網店折扣對實體書店的衝擊,書店一直在尋求各種突圍生存發展之道。靠著多元化產品經營、與地產合作減輕房租壓力,打造精品閱讀空間等,實體書店也出現了復甦跡象。尤其是實體書店的獨特空間和場景消費,是吸引讀者的一大法寶。
  • 「實體書店再春天」徵集海報千餘件
    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實體書店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辦,新浪閱讀承辦的「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上周末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活動共計徵集「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作品1041件。來自西單音像店的作品《戲迷》最終以307607票的好成績,成為本次海報徵集活動最具人氣的作品。為了在疫情結束後能夠有序重啟實體書店行業,繼續為不同年齡層次的讀者提供多種精神食糧,新浪閱讀集結多家單位共同發起「實體書店再春天」主題海報徵集活動。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他們在開頭直言「疫情遲遲沒有盡頭,書店撐不住了。」 緊接著給出一組數據,「截止到 2 月 24 日,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我們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
  • 實體書店「窒息」 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起眾籌
    1單向空間的困境截止到2月24日,單向空間僅剩的4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超過99%的實體書店目前沒有正常收入,尤其是中小實體書店實際情況可能更糟。在營收銳減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員開銷、租金等成本則成為不斷積落在實體書店身上的石塊。許多書店還面臨時效性出版物去庫存的問題。一些以學生為主要客群的書店,疫情之前為春節、寒假及開學準備了充足的貨源,如果恢復營業後,春季開學的銷售高峰起不來,這部分圖書的去化也成為書店的一大問題。
  • 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上官雲)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這些年,人們記憶中的書店不斷展示出新的面貌,人們的生活也逐漸變得更加有文化味兒。  書店經常被視作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
  • 春天,讓書店「暖」起來(書裡書外)
    很多實體書店停業,不少書店銷售額大幅下降,房租、員工薪酬等固定支出卻依然存在。此外,居家生活為「雲端」帶來龐大流量,數字閱讀平臺、知識付費平臺、網際網路電商平臺,都在積極鞏固既有用戶,拓展潛在人群,這些渠道也會對實體書店恢復營業後的客流和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 閱讀這座城,書店正與春天一起復甦
    草長鶯飛的三月,隨著全市復工復產的加快推進,上海一批實體書店也發出邀請函——趁著春光,逛逛大大小小的書店吧!此前因疫情而受抑的閱讀習慣、消費衝動也慢慢復甦。剛剛過去的周末,記者探訪滬上多家實體書店,親曆書店白天夜幕的「多面表情」。
  • 疫情還點燃了在線閱讀,實體書店將死於實體?
    在近日的《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堅持了15年的單向求眾籌續命》一文中,單向空間表示,在疫情蔓延的一個月裡,其名下的四家實體書店僅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業,北京東風店、杭州店、秦皇島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當年在幾個「新青年」的一時興起之下成立的「單向街」,幾經風雨之後似乎也難逃整個行業持續低迷的怪圈,面臨倒閉風險。
  • 單向街眾籌求救,實體書店到 「續命一刻」?
    單向空間解釋,通過「眾籌」求助自救是不得已而為,因為「我們僅剩的 4 家實體書店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店開始營業,北京東風店、杭州樂堤港店和秦皇島阿那亞店全部閉店,北京愛琴海店已於去年年底停業。而大悅城的整體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時的十分之一,書店平均每天只能賣出 15 本書。」
  • 圖書外賣、書店直播、短視頻……實體書店的自救與變革
    而作為閱讀與文化空間的實體書店,面臨較大生存挑戰。在此特殊時期,實體書店抓住機遇,進行了「外賣點書」、直播宣傳等新嘗試。這些探索能否成為長期商業模式,還有待時間檢驗。歸根結底,實體書店想維持生存,商業營銷不可或缺,而文化價值是核心。如何維持文化與商業的平衡,滿足不同類型讀者的需求?實體書店的探索,正在路上。
  • 大數據分析報告:實體書店逐步回暖 書店已成一種生活方式
    ▲實體書店不僅是出版物的賣場,還提供了複合式的精神文化體驗空間。 韓墨/圖  今日頭條近日發布實體書店大數據分析報告,認為實體書店整體回暖。報告不僅顯示實體書店銷量提升,還對與實體書店相關的實體書店名、出版社、年齡群體、地域、手機用戶品牌、文化名人、熱門書籍等關鍵詞對實體書店基本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刻畫出一幅大數據下的實體書店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