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5:全世界最優秀的衝鋒鎗,中國對它進行仿製,但比不過原版

2020-12-15 騰訊網

如今作戰不同以往,對城市反恐戰爭的重視必須要提升日程。在類似的戰爭中,衝鋒鎗是非常有價值的存在,其中最為值得人們研究的就是MP5。別看它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物,可它也是在與時俱進,經過層層升級,參與城市反恐作戰與特種作戰的士兵越來越歡迎它的到來,因為它可以指哪打哪。

MP5衝鋒鎗本是由德國的HK公司研製而成,其結構相當複雜,零件數量極多,想要裝配在一起十分有難度,這也就意味著仿製MP5是個很有難度的課題。如果工藝水平不行,質量管理水平不夠,仿製出來的實際性能肯定與原版天差地別,故障率也是極高,中國的仿製款就和原版有很大區別。

MP5的射速很高,後坐力很小,雖然威力不算十分強大,但射擊精度很高,全球各國的突擊隊都很看好這種設計緊湊的武器。利用MP5可以改裝出消音和2或3發點射模式。不管對手有多頑強,憑藉它強大的火力,都有很高的概率在短時間之內消滅對手。

六十年代,西德提出軍備計劃,HK公司參與競標,一開始推出的產品是MP·HK54衝鋒鎗,可謂G3步槍的縮小版,早期德軍非常注重生產G3步槍,並沒有太過重視MP·HK54衝鋒鎗。

所以一直到1965年,德軍才收到了由HK公司的MP·HK54衝鋒鎗,1966年它被正式更名為MP5。MP5具有射速快,精準度高的優勢,想要操作MP5,最標準的方式是先卡主拉機柄在拉機柄槽的尾端,再把彈匣裝好,拍一下拉機柄,復進簧的推動下讓槍機復位。

1977年德國發生了劫持波音737客機事件,飛機週遊了大半個地球,最後被強迫降落在索馬利亞某機場,但附帶了非常無理的條件。GSG9特種部隊在接到命令以後,派出了30名特戰隊員開展營救計劃,這些人就是攜帶著非常小巧的MP5從飛機管道爬進去的,理應外援給對手造成突襲,只用了3秒,所有突擊隊員就都衝進了機艙,歷時1分鐘就結束了戰鬥,3人被擊斃,1人被重傷,這件事充分證明了MP5的精準度極高。

MP5後續經過多次的測試,被發現後坐力極低,抵在肩膀上時基本上就沒什麼感覺。如若距離在20米之內,3、4發的短點射是能夠做到全部命中一個洞裡的。如若是長點射,因為散點比較大,糾正起來會有困難。如若長點射在7~10發,到後面會發現有明顯的失控問題,子彈向右上方脫靶,需要重新瞄準,再次開火。

不管怎麼說,近距離射擊時,MP5的精準度與威力都是很值得被認可的,在CQB作戰中,作戰人員最需要的就是這個,畢竟城市戰爭與室內反恐都是人員密集的地方,不想傷及無辜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射擊精度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山寨自中國50式衝鋒鎗的K50M:掉價的鋼絲槍託成為點睛之筆
    中國50式衝鋒鎗由於1950年式7.62毫米衝鋒鎗火力兇猛彈道密集,在叢林環境中表現優秀,越盟軍械部門決定對它進行仿製,至于越盟軍械部門仿製出的成品,就是波波沙槍族中極為罕見的K50M。對中國50式衝鋒鎗的仿製細節越南工業基礎薄弱,因此在仿製的過程中對1950年式7.62毫米衝鋒鎗進行了改進。為了減少生產工時節約成本,越南槍械設計者們先是將50式衝鋒鎗的槍管外罩截短了三分之一,並移除了槍口的制退器。
  • 「花機關」風雲:法國「抄襲」得太爛,中國軍閥卻仿製得如火如荼
    也可以說,是時代將它推到了那種知名的高度。畢竟相比較當時其他各國研發的所謂「衝鋒鎗」,能像MP18這樣成功的已經是寥寥無幾。而作為使用者的德國士兵最有發言權,他們一度親暱地稱它為「子彈潑灑器」,可見對這款武器的鐘愛程度。德國戰敗後,MP18命運坎坷,法國人嘗試「抄襲」卻失敗!因為在戰爭中,協約國軍隊都見識過MP18衝鋒鎗的厲害。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主要裝備的兩款衝鋒鎗簡介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中曾大量裝備衝鋒鎗使用,早期以德國MP-18衝鋒鎗及其仿製品為主,到抗戰後期逐漸被美國大量援助的湯姆遜衝鋒鎗所代替,今天就向讀者朋友們介紹抗戰期間我國軍隊主要使用的兩款衝鋒鎗武器。
  • 一不小心就混名念錯,粗析民國38式衝鋒鎗
    國造三八式衝鋒槍(民38衝鋒鎗)是由中國民國政府聯勤44兵工廠在1949年根據英國斯登MK II和斯登MK III衝鋒鎗仿造改進的一款九毫米衝鋒鎗。因為前聯勤44兵工廠在1984年4月與聯勤208廠合併成臺灣省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製造中心)1949年,民國政府開始對軍隊裝備的各類斯登MK II和斯登MK III進行仿製。
  • 中國輕武器-步槍/衝鋒鎗盤點
    1956年仿製蘇聯SKS半自動步槍製造的武器。正式名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在1956年生產定型,按國際慣例應歸類為突擊步槍。20世紀80年代被81式自動步槍取代。發射7.62X39MM56式步槍彈。它與56式半自動步槍(SKS半自動步槍中國版)和56式輕機槍(RPD中國版)並稱為56式槍族。
  • 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蘇聯PPS-43衝鋒鎗成型之路及多國仿製型
    核心內容提要 蘇聯設計師蘇達耶夫設計的PPS-43衝鋒鎗於1943年正式生產並裝備蘇軍,二戰結束後便停止了生產。雖然該槍產量不算太大,在蘇軍中裝備時間短,但卻被多國裝備並進行仿製。各國仿製的版本也各有特色,本文為您展現PPS-43衝鋒鎗及其各國仿製版——
  • 神秘衝鋒鎗:外形怪異性能先進,很多設計存在湯普森衝鋒鎗的影子
    早在上世紀20年代,我國就訂購了一批湯普森1921型衝鋒鎗,由於當時軍工製造水平的限制,我國對衝鋒鎗這類裝備特別看好,衝鋒鎗不僅可以提供強大的火力,而且如果需要突襲,它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我軍除了引進這款槍械之外,還對其進行了仿製。
  • 月產衝鋒鎗900支,裝備領先世界20年
    在現代戰爭中,步槍和衝鋒鎗成了普通士兵使用最多的兩種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種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不斷被投入戰場,作戰方式也在升級換代。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來,由於各國不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新武器的開發和製造,各國軍事裝備在航空技術、重炮坦克、雷達飛彈等領域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和提升。
  • 網友:mp5
    網友:mp5 Uzi的名聲,不止在LPL,在全世界各大賽區都廣為流傳。作為一個頂級的ad選手,uzi對輔助的要求是特別高的。Uzi打職業到現在,有過不少輔助。最知名的,就是tabe、mata、zero、ming這幾個人了。這幾人實力都特別強,對uzi的保護也特別到位。其中像mata,還是S4的FMVP選手。跟在uzi旁邊打輔助,肯定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 尼奧的蠍式和MP5、崔妮蒂的烏茲:深度解析黑客帝國的經典衝鋒鎗
    所以,兩人立即更換烏茲衝鋒槍,進行火力反壓制,頓時擊斃多名敵人。 它的性能和烏茲大同小異,也有很高的射速,和不錯的火力壓制性。 它的射速很快,即便32發彈匣也不能射擊很久。 在美國,主要用於一些保安或者私家防身。 MAC11衝鋒鎗的槍身較短,摺疊起來只有200多毫米,同手槍差不多長度,便於隱藏。
  • 日本古董槍店銷售「仿四三式衝鋒鎗」抗美援朝戰爭的特殊輕武器
    11月1日,日本古董槍店上架了一支中國製造的衝鋒鎗。 很快,前線部隊反應PPS43衝鋒鎗火力猛,而且槍託可以摺疊,便於偵察部隊使用。626廠開始根據PPS43衝鋒鎗進行仿製,來滿足前線部隊的需要,並將其命名為「仿四三式」衝鋒鎗。當時資料稱,將PPS43小握把中心的菱形內字母「C」改為「K」,但是,這支「仿四三」相同部位卻是平滑的。查找過資料後,發現K、C、平滑都有製造。
  • 中國仿製波波沙為啥放棄彈鼓?簡單實用而不花哨,但就是不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蘇聯的波波沙衝鋒鎗名聲大噪,這種衝鋒鎗的優點和缺點卻都與它使用彈鼓有關。波波沙的彈鼓容量非常大,可以裝填71發子彈,可以為蘇軍射手提供強大的活力持續能力,在戰場上可以輕易壓制東線的德軍,但是為什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彈鼓式衝鋒鎗就銷聲匿跡了呢?
  • 戰鬥衝鋒鎗UMP45,搶奪MP5的王位,新一代衝鋒鎗的霸主
    UMP45衝鋒鎗是HK公司在上世紀末研發的武器裝備,立足於新的技術和理念,該槍在問世後獲得極大成功,目前已經在國際軍火市場擠佔經典的MP5衝鋒鎗,闖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上世紀下半葉,世界主要的衝鋒鎗大多採用9毫米彈藥,而且這些槍型的設計初衷主要以自衛、警用、特種使用為主;例如著名的烏茲衝鋒槍,它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給裝甲兵、駕駛員等提供一種輕型自衛武器,而MP5衝鋒鎗也主要瞄準警用市場、反恐作戰等。
  • 詳解德國仿製AK突擊步槍的歷史,花樣繁多,曾是最暢銷的商品
    今天我們不說東德人民軍的歷史,來簡單梳理一下他們曾經仿製和生產過的AK系列突擊步槍,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歷史碎片。MPi-K31和MPi-K32AK-47,也被稱為卡拉什尼科夫衝鋒鎗,在德語中縮寫為MPi-K。
  • 關於衝鋒鎗,我們全都說錯了!在中國,微衝不是微型衝鋒鎗!
    衝鋒鎗這個詞在中國使用的比較晚,只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例如我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廣泛使用的50式衝鋒鎗,仿製於蘇聯ППШ-41波波莎,該槍就比較重,全重達到了七斤三兩,比目前現役的95式自動步槍還要重七兩。
  • 抗戰之中國軍隊衝鋒鎗
    湯姆森衝鋒鎗該槍國內最早裝備孫中山的衛隊,後來閻錫山的山西兵工廠也仿造了數萬把,稱為「晉造衝鋒鎗」,該槍口徑11.43毫米,彈丸殺傷威力非常大。
  • 最兇猛的4大衝鋒鎗:第1造型非常醜,第2五秒把人打成馬蜂窩
    衝鋒鎗是槍械家族中射速最快的,基本上每分鐘都在千發子彈起步,然而要想做到這點,衝鋒鎗就要犧牲威力還有射程,利用射速在彌補,為此一般衝鋒鎗都是用於巷戰,陣地戰或者是攻堅戰,衝鋒鎗的性能沒有那麼明顯,但對生物來說還是非常致命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全球最兇猛的衝鋒鎗。
  • ...迷魔改的鏡面匣子,加槍託、裝消音器、接瞄準鏡,手槍變成了衝鋒鎗
    有意思的是,這支衝鋒鎗的原型是鏡面匣子,也就是德國生產的毛瑟C96手槍,它在國內還有不少外號,比如盒子炮、二十響、駁殼槍、快慢機等等。 二戰期間,原版毛瑟C96手槍以及衍生出來的仿製型號在戰場上廣為使用,尤其是在中國,彈容量大、射速高、射程遠的鏡面匣子深受中國軍隊喜愛,性能遠超日軍手中的王八盒子(大正十四年式手槍),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日本人收藏毛瑟C96手槍,而日本民間關於鏡面匣子的改裝作品更是層出不窮。
  • 中國82式微型衝鋒鎗現身日本古董槍店 店員表示該槍首次在日銷售
    近日,日本古董槍店展示了一支中國製造的82式微型衝鋒鎗。該槍是波蘭Wz.63衝鋒鎗的仿製型,後者是波蘭拉多姆兵工廠研製的衝鋒鎗,也稱PM-63RAK。採用自由槍機自動方式,而非常見的槍機系統,同時採用開膛待擊方式。
  • 抗日劇出現這種衝鋒鎗,一律劃入「神劇」名單沒商量,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有著僅次於美俄兩國的軍事實力,經濟體量也位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發展局勢有著重大影響。只是如今實力強大的中國,也曾經歷過長達百年被殖民侵略的歷史,其中軍國主義日本對我國發動的侵華戰爭,更是讓大半個中國淪陷,中華民族迎來了最危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