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作戰不同以往,對城市反恐戰爭的重視必須要提升日程。在類似的戰爭中,衝鋒鎗是非常有價值的存在,其中最為值得人們研究的就是MP5。別看它是上世紀50年代的產物,可它也是在與時俱進,經過層層升級,參與城市反恐作戰與特種作戰的士兵越來越歡迎它的到來,因為它可以指哪打哪。
MP5衝鋒鎗本是由德國的HK公司研製而成,其結構相當複雜,零件數量極多,想要裝配在一起十分有難度,這也就意味著仿製MP5是個很有難度的課題。如果工藝水平不行,質量管理水平不夠,仿製出來的實際性能肯定與原版天差地別,故障率也是極高,中國的仿製款就和原版有很大區別。
MP5的射速很高,後坐力很小,雖然威力不算十分強大,但射擊精度很高,全球各國的突擊隊都很看好這種設計緊湊的武器。利用MP5可以改裝出消音和2或3發點射模式。不管對手有多頑強,憑藉它強大的火力,都有很高的概率在短時間之內消滅對手。
六十年代,西德提出軍備計劃,HK公司參與競標,一開始推出的產品是MP·HK54衝鋒鎗,可謂G3步槍的縮小版,早期德軍非常注重生產G3步槍,並沒有太過重視MP·HK54衝鋒鎗。
所以一直到1965年,德軍才收到了由HK公司的MP·HK54衝鋒鎗,1966年它被正式更名為MP5。MP5具有射速快,精準度高的優勢,想要操作MP5,最標準的方式是先卡主拉機柄在拉機柄槽的尾端,再把彈匣裝好,拍一下拉機柄,復進簧的推動下讓槍機復位。
1977年德國發生了劫持波音737客機事件,飛機週遊了大半個地球,最後被強迫降落在索馬利亞某機場,但附帶了非常無理的條件。GSG9特種部隊在接到命令以後,派出了30名特戰隊員開展營救計劃,這些人就是攜帶著非常小巧的MP5從飛機管道爬進去的,理應外援給對手造成突襲,只用了3秒,所有突擊隊員就都衝進了機艙,歷時1分鐘就結束了戰鬥,3人被擊斃,1人被重傷,這件事充分證明了MP5的精準度極高。
MP5後續經過多次的測試,被發現後坐力極低,抵在肩膀上時基本上就沒什麼感覺。如若距離在20米之內,3、4發的短點射是能夠做到全部命中一個洞裡的。如若是長點射,因為散點比較大,糾正起來會有困難。如若長點射在7~10發,到後面會發現有明顯的失控問題,子彈向右上方脫靶,需要重新瞄準,再次開火。
不管怎麼說,近距離射擊時,MP5的精準度與威力都是很值得被認可的,在CQB作戰中,作戰人員最需要的就是這個,畢竟城市戰爭與室內反恐都是人員密集的地方,不想傷及無辜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射擊精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