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小血管病如何診治?這一篇講清楚了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土明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一文掌握腦小血管病的治療策略。

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其臨床症狀隱匿和病程進展緩慢,常常被稱為「小卒中(little strokes)」,但CSVD是累及全腦小血管的災難性損害,猶如風暴過後滿目狼藉,其後續的損害一直進行。另外,認知功能下降是CSVD最常見及最重要的臨床表現,約半數血管性認知障礙系CSVD所致。因此,腦小血管病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重視。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年會(CNA 2020)上,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秦新月教授對腦小血管病進行了系統地講解,本次講解中包含了腦小血管病的定義、影像學表現、病因分類及臨床表型、臨床表現,並且重點介紹了腦小血管病的治療策略。

CSVD的定義及影像學表現

CSVD是指腦實質內小動脈、微動脈、毛細血管、微靜脈和小靜脈病理改變所導致臨床、認知、影像學和病理表現的症候群。

CSVD的診斷主要依賴於影像學。CSVD的影像標記物主要包括近期皮質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RSSI)、腔隙(lacunar infarction,LI)、白質高信號(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血管周圍間隙(perivascular space,PVS)、腦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和腦萎縮。

圖1 6大MRI表現 源自教授會議ppt

圖2 6大MRI表現更多細節 源自教授會議ppt

CSVD主要依賴於影像學檢查,CSVD常規MRI檢查序列包括T1加權成像(T1WI)、T2加權成像(T2WI)、彌散加權成像(DWI)、梯度回波序列(GRE)、磁敏感成像(SWI)及液體衰減反轉恢復(FLAIR)。

CSVD的危險因素

▌ CSVD的危險因素:

■ 年齡和高血壓是肯定的危險因素;

■ 其他血管危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與CSVD尚存爭議;

■ 生活方式:如吸菸可使CSVD進展加快;

■ 遺傳學因素:雙胞胎研究和家系研究已經證實WMH具有遺傳傾向,全基因組關聯研究meta分析顯示17號染色體與WMH關係密切。

血脂異常是大動脈硬化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調脂治療也已經發現可以顯著減少冠狀動脈疾病和卒中發生風險,但血脂異常與CSVD的關係仍無定論;血脂比值指標作為理想的代謝指標,與單項血脂指標相比,可反映多重代謝因素。

秦新月月教授團隊探索了血脂比值指標與CSVD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發現血脂比值指標(TC/HDL-C、LDL-C/HDL-C、Non-HDL-C/HDL-C、Apo B/HDL-C及Apo B/ Apo A-I)均為WMH的獨立危險因素;女性中,血脂比值指標對WMH臨床風險的評估價值高於單項血脂指標,其中TC/HDL-C評估價值最大。

圖3 血脂比值指標與CSVD 源自教授會議ppt

TC/HDL-C對WMH臨床風險評估的特異性最高,而Apo B/Apo A-I敏感性最高,Apo B/Apo A-I ≥0.45時WMH的發生風險最高。

圖4 源自教授會議ppt

另外,秦教授團隊發現,血紅蛋白與皮層下EPVS相關,而與基底節EPVS無關,提示血紅蛋白可能與皮層下EPVS的發病機制相關。

CSVD的病因和臨床表型

CSVD的病因分類主要分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澱粉樣血管病、遺傳性、炎症/免疫介導、靜脈膠原性及其他。尤以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和澱粉樣血管病多見。

圖5 CSVD病因學分類 源自教授會議ppt

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病,又稱為高血壓性血管病(hypertensive arteriopathy,HA),主要累及40~900 µm;而散發性或遺傳性腦澱粉樣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主要累及5µm~2mm,以Aβ在皮層或軟腦膜血管壁的進行性沉積為特徵。

高血壓性血管病(HA)和澱粉樣血管病(CAA)臨床表型不盡相同。高血壓性血管病(HA)臨床表型主要為:深部微出血(Deep CMB)、基底節EPVS、腔隙和白質高信號(WMH);而澱粉樣血管病(CAA)臨床表型主要為白質高信號(WMH)、皮層微出血(lobar CMB)和皮層下EPVS。

圖6 臨床表型細分 源自教授會議ppt

CSVD的臨床表現

CSVD發病率高,是臨床卒中的5~6倍,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多,70以上的患者MRI發現10~30%存在CSVD。

60%患者臨床症狀隱匿,80%患者病程進展緩慢,認知功能下降是CSVD最常見及最重要的臨床表現,約半數血管性認知障礙系CSVD所致。CSVD也是血管性抑鬱發生的重要原因。

主要臨床症狀為:

表1 CSVD常見臨床症狀 源自教授會議ppt

CSVD的治療

▌ CSVD治療急性期,治療方案同大血管卒中,非急性期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為有效控制腦血管危險因素,非藥物治療主要為生活方式幹預、高壓氧治療等。

表2 CSVD的非急性期治療 源自教授會議ppt

▌ 對於高血壓性血管病型CSVD,主要治療策略為:

■ 控制血壓。

■ 抗血小板。

■ 他汀類藥物。

其中,高血壓是CSVD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降壓治療能有效預防腦白質高信號的進展;降壓治療並不會導致嚴重CSVD患者腦血流量進一步降低(平均年齡 69歲);強化降壓(收縮壓≤120mmHg)與標準降壓(收縮壓130mmHg~140mmHg)相比,可進一步延緩腦蛋白質高信號的進展(平均年齡 69歲,平均隨訪3年)。

圖7 高血壓性血管病型CSVD 源自教授會議ppt

對於高血壓性血管病型CSVD的降壓藥物選擇,應綜合考慮藥物作用機制和患者的個體情況,鈣通道阻滯劑(CCB)和腎素-血管緊張素(RAS)類有降壓顯著減少血壓變異性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等特點,推薦使用,並應降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

對於高血壓性血管病型CSVD患者長期聯合抗血小板治療與單抗相比,不能提高降低卒中復發風險的效率,且會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對高血壓性血管病型CSVD患者抗血小板治療應以單藥治療為主,首選阿司匹林,也可選用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

▌ 對於腦澱粉樣血管病型CSVD,主要治療策略為:

■ 中國腦小血管病診治指南(2015)推薦:CAA引起腦出血復發較高,需嚴格控制血壓,儘量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或抗凝藥物治療。

■ MUCH-Italy 研究:發現CAA患者具有高出血風險,予以他汀類藥物治療需謹慎,尤其腦葉CAA為主患者。

■ 葉酸和維生素B12:可延緩嚴重腦白質高信號患者進展(VITATOPS研究,隨訪2年)。

■ 靶向藥物:一氧化氮供體、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及前列腺素類等藥物可能有益於CSVD患者,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對於CSVD引起的血管性認知障礙,主要圍繞兩點展開:一是預防卒中,二是改善認知功能。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主要是抗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如多奈哌齊、加蘭他敏、卡巴拉汀和美金剛登。

最後,秦新月教授對CSVD治療新進展進行了講述,西洛他唑可以改善雙側頸動脈封堵大鼠血腦屏障損傷、白質損傷及運動功能。西洛他唑除具有抗血小板效應外,還具有舒張血管、改善內皮功能,並可降低卒中復發和痴呆的發生的風險,可能有助於延緩WMH的進展,並使WMH的體積縮小,相關臨床研究正在進行(CHALLENGE研究,NCT01932203)。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李土明

匯報專家:秦新月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責任編輯:陸離先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伊龍: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
    在10月9日的會議上,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王伊龍教授帶來了題為「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醫脈通整理報導,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幕上大面積腦梗死的診治,一文總結
    第9屆湘雅腦血管病國際論壇暨第4屆湖南卒中中心聯盟大會暨第4屆湘雅腦血管病介入治療高峰論壇上,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的張樂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幕上大面積腦梗死的診治進展,包括其影像學特徵、預測、治療和管理等。
  • 拒絕腦卒中,做好慢病管理很關鍵
    本報長沙訊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病,具有發病、致殘、死亡和復發率高的特點。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因腦卒中而永久致殘。在我國,腦卒中已成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第一殺手。
  • 腦科學日報:吸菸促進肺癌腦轉移的原因;紅肉吃太多,大腦老得快
    在最近的《實驗醫學雜誌》上,維克森林大學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表明,吸菸是促進肺癌轉移到腦的一個原因!實驗發現,香菸煙霧中的尼古丁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到達大腦,促使大腦中的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改變表型,增加促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的分泌,促進了轉移灶的形成和發展。不但如此,尼古丁還會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吞噬能力,阻止它們去處理腫瘤細胞。
  • 正在服用抗凝藥的患者,突發急性腦卒中,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腦卒中是導致我國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缺血性腦卒中佔比80%。對於缺血性腦卒中超急性期治療,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包括靜脈溶栓及血管內治療。隨著靜脈溶栓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救治。本文介紹一例高齡患者近期使用過低分子肝素及口服抗凝藥物,但是經過一番排除禁忌,給予靜脈溶栓治療,患者最後痊癒出院。
  • 和時間賽跑,把阿爾茨海默病拋在腦後
    蔡軍指出,目前媒體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宣傳越來越多,今天的朋友圈有很多不同行業的人對此病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說明對於疾病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宣傳增加,更需要專業標準及專業科普。鞠康則提出,隨著宣傳、篩查的展開,資料太多,百姓識別困難,應該儘量將篩查流程標準化,另外,需要提升家庭自我發現認知障礙的能力,加強危險因素的規範幹預。
  • 低壓高什麼原因,有什麼危害,如何治療?醫生為您講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什麼是低壓?我們在平時測量血壓的時候會得到兩個數值,分別為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體現的是心臟收縮期動脈的壓力,舒張壓體現的是心臟舒張期動脈內的壓力。這兩個血壓一高一低,收縮壓要高於舒張壓,我們所說的低壓就是指的是舒張壓(為了方便朋友們理解,我們下文均稱為低壓)。
  • 愛極創始人、腦科學研究第一人楊永利博士訪談錄
    中國腦計劃制定為15年計劃(2016-2030年),發展我國腦科學、類腦技術,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展開研究,逐步形成以腦認知功能的解析和技術平臺為一體,以認知障礙相關重大腦疾病診治和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技術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研究布局。
  • 醫院眼底病診治技術開啟新篇章
    原標題:醫院眼底病診治技術開啟新篇章5月18日,德宏州人民醫院眼科首次開展螢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FFA)與吲哚青綠脈絡膜血管造影(ICGA)結合的同步造影,為德宏眼底病診治技術開啟了新的篇章。什麼是FFA與ICGA同步造影?
  • 糖尿病並發腦梗死 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專家:血糖升高應及時治療
    經頭部影像學檢查,張先生一側腦動脈已經阻塞,導致相應的血管供血區域的神經功能受損,出現了肢體活動障礙及語言功能障礙。同時,醫生還發現患者頭部另一側動脈也出現了動脈硬化性改變,而且是瀰漫性的狹窄,整個顱內血管呈「糖葫蘆串樣」,血管條件十分不好,隨時會有新的卒中發生,甚至危及生命,醫生隨即給予緊急搶救處理,使其擺脫了生命危險,並在後續的診療活動中給予綜合性評估及個體化幹預治療,獲得較好療效。
  • 腦卒中是什麼病?腦卒中是怎麼回事?三七能預防嗎?
    腦卒中是什麼病?腦卒中是怎麼回事?三七能預防嗎? 摘要:   近日,《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指出據2017年數據,中國居民腦血管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22.4%,繼續高居死因榜首。其中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為14.5d,人均醫藥費為18524.6元;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10.7d,人均醫藥費為9607.0元。
  • 腦供血不足如何改善,絡泰血塞通軟膠囊怎麼樣?
    60歲的王阿姨最近總是睡不醒,白天則整天頭暈暈的不清醒,女兒發現異常,陪同去醫院檢查,結果這些症狀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醫生說吃點絡泰血塞通軟膠囊。可王阿姨的女兒還是不放心,腦供血不足如何改善,要不要買臺網上很火的按摩儀?要想了解腦供血不足如何改善,就要先了解腦供血不足是怎麼回事。
  • 24歲碩士因腦出血去世捐獻5個器官,為什麼年紀輕輕會得這個病?
    、「腦出血有哪些先兆表現,如何及早發現?」、「腦出血時應該如何急救?」張世榮醫生,擅長腦血管疾病的診治,對大家這些問題做出了解答。本文作者:張世榮醫生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腦出血?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內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臨床上腦出血發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的損害。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 妙齡少女突然說不出話 原是血管畸形致腦出血
    腦血管發育障礙包括腦局部血管數量和結構的異常,並對正常腦血流產生明顯影響。該病多見於年輕人,發病年齡平均 20-40 歲,及時手術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後來,一位業內專家建議黎同學家人,帶其到廣州進行診治,轉診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求診。根據黎同學的病史、CT 影像資料,醫院為其進一步完善頭顱 MR 檢查,結果顯示左側顱內大腦半球皮質可見一團塊狀管徑相仿、相互糾纏的迂曲擴張血管團。該畸形團呈雞蛋大小約 5cm。其周圍腦組織因缺血而萎縮,伴膠質增生帶和陳舊性出血。
  • 血塞通的作用和副作用,病「好了」能減血塞通用法用量嗎
    複查時,老李見醫生又按照以前的處方開藥,忍不住問:「醫生,我這病不是 摘要:   老李3個月前腦梗了,此後一直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服用藥物並做康復治療,如今恢復得很好,壓根看不出腦梗過。
  • 羊癲瘋是多種腫瘤腦轉移的症狀表現,有可能威脅生命,如何搶救?
    羊癲瘋是多種腫瘤腦轉移的症狀表現,有可能威脅生命,如何搶救?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今天在病房搶救一個癲癇發作病人,於是想到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黑龍江省醫院多學科協作診治噬血細胞症候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康豔立 金麗)近日,黑龍江省醫院感染內科、血液風溼腫瘤科、血管外科多科聯合,成功救治一名噬血細胞症候群患者。患者曾經得過肝吸蟲病卻沒系統治療,這個隱患促使誘發了噬血細胞症候群這一罕見病。
  • 一入睡就做夢是病嗎?八成離不開這2種情況
    夜晚多夢是病嗎?哪些夢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我們總會忘記夢的內容? 這其實是有原因的,心理生理學家陳錫林解釋說,做夢後是否記得夢境的內容,還得看你醒來的時間段是在哪一段。
  • Brain: 帕金森病患者幻覺產生的神經機制|腦科學頂刊導讀79期
    而胰島素使用者的結果是相同的,不過需要考慮到,這一組的總體規模較小。糖尿病的患者中帕金森病的發病率有很大差異,這取決於對糖尿病的治療。使用DPP4抑制劑和/或GLP-1模擬藥與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藥相比,帕金森病發生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