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日本的神童,自譽地獄耳,可過目成誦,過耳熟背

2021-01-20 歷史二點通

他被稱為奇人,甚至有人稱其為有超能力的奇人。他自稱自己有地獄耳,不論什麼事情,只要自己聽一次,就會過耳不忘。更神奇的是他擁有牛一般的反芻能力,可以隨意把胃中的東西吐到別人的身上。而他就是日本擁有超能力的神奇人物——南方熊楠。

孫中山

此人沒上過幾天學,卻成為真正的大學者,全球著名的博物學家,民族學家,甚至被邀請為天皇講課。南方熊楠雖然沒上過幾天學,但是他卻有驚人的記憶力,和超乎尋常的毅力。南方熊楠的記憶力到底有多驚人呢?其10歲時,曾手抄日本最早的百科全書《三方圖繪》,洋洋灑灑一百零五卷僅用了5年就抄完了。11歲時,因為在書店中見到《太平記》,從此愛不釋手,但因為沒錢,只能在下午的某一時間點去書店,站著看三五頁。他每次看完都能熟記於心,於是回到家把背下的內容寫出來。就這樣,南方熊楠僅用半年時間,他便將五十四卷抄寫完。

南方熊楠

此事在當時的市裡簡直成了頭條新聞,一時間南方熊楠成為了日本的奇蹟。南方熊楠的記憶力在當時可謂最強,他可以將過去四十三天的日記中的天氣、人物、地點、時間一字不差背下來。所以,他稱自己有地獄耳,聽過一次就能全部背下來。其大腦異常發達,一個人可以有兩三個人的思維能力。但他想忘掉時,只敲擊臼齒打個響舌,便可忘掉的一乾二淨。

南方熊楠

南方熊楠最為傳奇的是其擁有牛一般的反芻能力。其胃相當特殊,想吐時隨時可以吐。在上小學時,南方熊楠就在和別人打架時,他就經常把胃中的東西故意吐到別人的身上。他認為自己有超能力,他曾說自己就和小牛一樣反芻,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可以再返回嘴裡。

甚至不論南方熊楠在什麼地方演講,其聽講的人可謂人山人海,其中的一些人不僅是為了聽大學者的演講,而是為了一睹南方熊楠的容顏。想看看這位傳遍日本的傳奇人物到底長得什麼樣。

南方熊楠

南方熊楠還有孫中山有一段交集,他曾在倫敦的時候,給亡命中的孫中山予以幫助。

相關焦點

  • 他被譽為神童,從富家公子變成落魄禪僧,臨終4字遺言充滿玄機
    他被譽為神童,從富家公子變成落魄禪僧,臨終4字遺言充滿玄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多人看到這句話會不自覺地哼出聲,這首非常經典的送別歌曲是由國學大師李叔同創作的。李叔同的妻子看到丈夫如此悲傷,便用自己的琴聲撫慰他。當然有關於李叔同這位國學大師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一個,他不僅留給世人很多文化上的寶貴財富,而且在人生閱歷上也留下了非常豐富的經驗。1880年的9月20日。李叔同在一個天津富有的鹽商家庭出生。因為家庭氛圍濃鬱,李叔同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出口成章,是當地小負盛名的神童。
  •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黑狼鳥的地獄耳怎麼得 獲得方法分享
    導 讀 在《怪物獵人:世界》冰原更新之後,有一些防具和護石需要用到的素材總是一些很奇怪的怨念物,就比如這個黑狼鳥的地獄耳
  • 蘇軾過目成誦,只是後人誤解,超人的記憶力,竟然是這樣煉成的!
    蘇軾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人們都說蘇軾天賦好,能「過目成誦」。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另有奧秒。這要從他被貶黃州說起:在元豐三年,即1080年,烏臺詩案中九死一生,43歲的蘇軾被貶謫黃州為團練副使。朱載很好奇,問他做的什麼功課?蘇軾說:「抄《漢書》。」朱載更是驚奇,說:「先生的才高八鬥,過目成誦;開卷一覽,就終身難忘,怎麼還抄書呢?」蘇軾笑著說:「不。
  • 民國總理熊希齡:被譽為湖南神童,66歲為娶37歲嬌妻剃20釐米鬍鬚
    他十分聰慧,三字經只學了三四天,就能背得滾瓜爛熟。其他學問也都是聞一知三,少年時代熊希齡便聞名遐邇,被譽為是湖南神童。七歲那年又回到了祖父身邊,家庭環境更加殷實,為他求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在勤奮求學下,十四歲那年,熊希齡就中了秀才。弱冠之年,又在鄉試中高中,一時之間譽滿三湘。1894年,高中二甲進士,被欽點為翰林院庶吉士。
  • 3歲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神童是怎樣養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央視播出的《歡樂中國人》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有一位3歲的「神童」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來自青島的王恆屹,年僅3歲半就認識3000多漢字,4歲熟背百家詩。這位小神童在《了不起的孩子》中也出現過一次,當時王恆屹驚人的表現令不少觀眾讚嘆,這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的呢?
  • 他的書法在日本奉為「國寶」,在中國被譽為「一代書宗」!
    明朝在歷史上存在了267年,這其中出現過無數的書法大家,比如說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等人,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素有「一代書宗」之稱的姜立綱。這個稱號並非是國人給予,而是當時的日本國人推崇的。姜立綱或許在國內地位不高,名氣不如董其昌、文徵明那麼大,但是在日本確實「神」一樣的人物,他的字曾被懸掛於日本國門匾額之上,被當做「國寶」供奉。
  • 5歲熟背400多首古詩詞,獲董卿稱讚的「神童」,現在如何了?
    王恆屹需要根據這3個字背出完整的句子。最終,王恆屹在沒有額外幫助的條件下,挑戰成功!撒貝寧稱讚他為「行走的中華小詩庫」,就連評委董卿都忍不住稱讚他,並送上了祝福希望王恆屹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 他被譽為播求接班人,曾打哭日本天才,這次要爭奪雙腰帶!
    小級別站立格鬥高手,日本和泰國可以說佔據了半壁江山,ONE冠軍賽的蠅量級泰拳冠軍羅唐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要是他還在這級別打以後還會碰到的,誰想搶走這條金腰帶要先過我這關,我可不是那麼容易被擊敗的。"中國拳迷知道羅唐這位拳手,是在他和日本格鬥神童那須川天心一戰之後,他那鋼鐵般的下巴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雖然最終被判負,不過賽後日本神童哭著說是自己輸了,羅唐的下巴,精湛的腿法以及外貌長相,都讓人想起了泰拳王播求,很多拳迷覺得羅唐是播求的接班人,不過"鋼鐵俠"和"鐵人"這個綽號更符合他的特點。
  • 「第一神童」出家又還俗,過上普通人生活,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他叫寧鉑,1965年生,13歲那年,他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78級少年班成員。當時,全中國的報紙、雜誌、電視都在報導他,他被稱為「第一神童」。 20多年後,有人把他與張華、朱伯儒並列為那一年代的「時代人物」。就是這樣一位神童,卻被命運和生活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2003年,寧鉑落髮出家。
  • 民國總理熊希齡:年幼被譽為神童,66歲為娶37歲嬌妻剃20釐米鬍鬚
    他提倡的是文人治軍,也就是說他底下的人必須上馬能殺賊,下馬能訓練士兵。熊兆祥聽了這一番教導,很是羞愧,因為他完全是武夫。 但熊兆祥還是將這番話深深的聽了進去,便一面加強自己的修養,一面將希望放在兒子身上。熊希齡是他的長子,長子自古以來都是被寄予眾望的,熊希齡也是如此。從小就接受了極為嚴格的教育,六歲開始啟蒙,然而這孩子與他爹完全不同。
  • 他,天才神童,絕世美男,戰國箭術天下第一人,更是忍者首領
    被譽為天才神童,在日本戰國時期,簡直是鳳毛麟角,而人家卻是聰明與美貌集於一身。到底有多美,據說在戰國時期是絕世美男。人家不僅聰明、美貌,卻還是當時箭術天下第一人。集智慧、美貌、武功,於一身的人可能很多,但這三項都達到極致的人,在日本戰國時期可以說就他一人而已。
  • 日本神童遭遇嚴峻挑戰?擊敗K-1世界王者的日本名將放下狠話!
    但就是這樣一位水平十分不錯的日本名將,在被那須川天心火速KO後,卻仍然讓部分拳迷們感到質疑,那就是那須川天心40戰全勝的戰績中,並沒有接受過太多硬茬的洗禮。那須川天心在幾年前與泰拳王羅唐的那一戰,雖然艱難贏得了比賽,但更是被對手直接打哭,場面上非常狼狽。
  • 蘇州歷代的神童表示:自愧不如!
    那一年,他才23歲,是蘇州歷代狀元中,中狀元年紀最小的,他也有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因為長得太帥而當上狀元郎的「幸運兒」。 自幼聰明好學,聰慧警敏,過目成誦,穎悟過人,號稱神童。10歲那年,家人將他寄在羅姓大戶,隨主人兒子一起讀書。一次,有位張姓的都憲(學官)出對子想考考這群孩子。上聯曰:「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施槃應聲答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張都憲極為驚奇,脫口而出讚嘆道:「真神童也」。
  • 曾受矚目的「少年班」和「神童班」為啥取消?看神童的經歷就懂了
    從古至今中華大地出現的神童不知凡幾,但並非所有神童都有一帆風順長成參天大樹,很多神童反而被年少時的盛名所累,最終下場令人唏噓。古有方仲永,今有中國第一神童寧鉑,他們都是各自時代的代表人物,在屬於自己的時代閃閃發光。可是他們的結局並不盡如人意,方仲永"泯然眾人矣",而寧鉑則於2003年出家修心養性。
  • 揭秘各地明星神童成長
    他還發現超級新星,在半島天文學會所屬刊物上發表過文章。不久前,為了找專家請教特別的方程式,他參加搜尋智慧外星生物研究所的會議並參與討論。  他說:「我喜歡粒子物理學,喜歡思索宇宙的命運。」  「別人可能認為是我們讓他這麼做,其實那都出於他的興趣愛好。」塔吉說。
  • 14歲750分滿分考入清華,被譽為「天才神童」的何碧玉,如今怎樣
    【關於神童】從古至今都有無數的古籍記載過天資聰慧的人,這一類人都被大家譽為天選之子,俗稱「神童」,當然也有過人的先天條件的同時,後天的教育與培養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有一些人雖然天生愚鈍,但是通過後天的培養與訓練依舊可以變得非常的優秀,如果天資聰慧的人在後天的生產生活中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其依舊會被埋沒,就像我國著名的「傷仲永
  • 日本古代怨靈被譽為日本「孔子」每年700萬人來此祈福「天滿宮」
    在過幾個月,就又逢一年一度學生們的升學或畢業考試時間了。臨考前夕,不僅學生們發奮苦讀,學生家長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很多家長都會專程來到山東孔廟,祭拜孔子,以祈福孩子取得好的成績,這絕非是迷信,而是一種美好的祝願。作為我們的緊鄰日本,那裡的學生和家長,又是如何祈禱心中的願望呢?
  • 《三眼神童》原來是這樣誕生的
    在那幾年時間裡,全世界掀起了狂熱的左翼運動浪潮,日本的左翼思潮也一浪高過一浪地襲向原本被認為屬於少兒讀物範疇的漫畫領域。 當時日本最流行的漫畫,通常使用一種被稱為「劇畫」的技法。與其說劇畫是娛樂大眾的圖畫故事,倒不如用思想宣傳來形容更為恰當。它那強調視覺衝突的構圖方式,大量線條填充的繪畫風格,以及突出人物內心思想鬥爭的表現內容,正迎合了當時轟轟烈烈的運動氛圍。
  • 17年前,出家為僧的中國「第一神童」寧鉑,現在過得怎樣?
    在上個世紀70年,一位天才兒童的出現震驚了全國,他就是寧鉑,一位至今都讓人記憶深刻的神童。和許多的天才兒童一樣,寧鉑自小就展現出了異於常人的天賦與智慧,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詩詞、識漢字。當然,這樣一位神童的厲害不僅僅限於文本的背誦與記憶上,當他開始看有關中醫的書籍,他竟無師自通,學會了抓藥;翻了幾次圍棋書後,他就開始可以和大人下棋。寧鉑的閱讀能力與接受能力實在是超越了大多數人。
  • 史上傳頌的「神童」典故,滿布著成人的扭曲欲望
    圖:甘羅大體可算中國神童崇拜的開端桑弘羊的故事,則是一種典型的「選擇性美化」。他確實是在13歲的時候成了漢武帝身邊的「侍中」,後來也確實因為很擅長算計民眾的錢袋子而被漢武帝倚重,成了極受寵信的左膀右臂。但,西漢皇帝(尤其是漢武帝)的「侍中」,本來就普遍年齡偏小。張闢強做侍中時只有15歲;霍去病做侍中是18歲,其弟霍光更小一些,大約13-15歲;金日磾做侍中時只有14歲,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也做過侍中,年齡只有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