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 2014年3月30日香港票房 (單位:萬港元)
本周排名
內地片名
香港譯名
上映天數
本周票房
累計票房
1
《諾亞:滅世啟示》
4
479
479
2
《直航殺機》
18
328
1340
3
《分歧者:異類叛逃》
11
327
687
4
《盜馬記》
4
153
153
5
《布達佩斯大飯店》
11
110
209
6
《黑色喜劇》
《黑色喜劇》
11
104
245
7
《KANO》
《KANO》
4
81
97
8
《3日限殺令》
4
62
62
9
《極速激戰》
18
59
611
10
《觸不到的她》
18
40
181
搜狐娛樂訊 (文/灰狼)當年UFO三劍客之一的李志毅在時隔十年後重回香港影壇,新片《盜馬記》卻沒能贏得大眾的青睞,在某種程度來看,以曾志偉、陳可辛和李志毅為主的一代人已經漸漸成為過去。放眼國際來看,劍走偏鋒的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史詩,也因為他敘述上的晦澀而疏遠了大眾,《諾亞方舟》在對手不強的狀況下也只能艱難領跑。斯派克-瓊斯和韋斯-安德森同樣面臨這樣的狀況,這是作者導演的通病,反而是簡單而直接的《永不停歇》維持著極高的續航能力,更容易讓大眾接收和喜愛。
新片上映:《諾亞方舟》艱難領跑
上周共有9部新片上映,從數量上來說幾乎是新年之最,兩部大型放映,三部中型放映,兩部為小型放映,其餘兩部則為限量上映。由於部分3D作品上映,上周票房超過200萬,比前一周增長一成,但觀影人次大致相當。
由大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執導的改編自聖經故事的《諾亞方舟:創世之旅》首天在38家戲院上映220場並提供半數3D場次,場均人次35左右,周末也只有54左右,這對一部好萊塢大製作來說無疑偏低,票房更多依賴排片場次和3D票價,而本片主演拉塞爾-克勞的古裝戲已經讓人有審美疲勞之感。由於本片更多所依賴的特技,被阿羅諾夫斯基植入的神學命題衝散,影片並未形成一種賣座效應,一周累計不足500萬。
而安樂發行,李志毅重回香港影壇的《盜馬記》幾乎呈現墜馬的狀態,影片首天在38家戲院上映180場,場均人次不足20。這部電影雖然被認為是正統港片,而李志毅的作品質量一向不低,但因為本片情節略淡,鄭伊健和陳慧琳等主演的票房號召力一般,影片最終還是舉步維艱,一周票房僅有153萬。
洲立發行的《三日刺殺》首天在17家戲院上映70場,場均人次22,這部電影仍然是諜戰題材,男主角凱文-科斯特納作為一名老演員,已經不能再作為賣點攬客。本片在周末漲幅六成,總票房在62萬左右。臺灣電影《KANO》又魏德勝監製,馬志翔執導,講述臺灣棒球事業的光輝史,該片首天於18家戲院上映50場,場均人次22,排片量較少很大程度上與185分鐘的片長有關。因為口碑不俗,本片在周末票房漲幅1.7倍,場均人次達56,但因上映場次偏少,最終未過百萬。
泛亞發行的泰國電影《鬼三驚》是三位導演聯合執導的短篇集,首天在17家戲院上映55場,但幾乎都是2D版本,場均人次15左右,周末爬升也不明顯,觀眾抱怨本片驚嚇不足,一周累計30萬。同樣是泛亞發行的動畫片《基友英雄傳:崛起》劇場版首天在橙天嘉禾的六家戲院上映14場,場均30人,周末上映15場,一周累計10萬左右。
高先發行的奧斯卡提名電影《內布拉斯加》首天上映20場,每場人數只有個位數,很大程度上也在於本片奧斯卡失意而影響了觀眾的入場欲,周日則削減四分之一,一周累計票房10萬。限量上映的電影方面,高先發行的音樂傳記片《來自蒂姆-巴克利的問候》只上映1場,觀眾僅有個位數,周末勉強升至兩位數,票房幾乎是微乎其微。邱禮濤執導的恐怖片《重生》更成為炮灰作品,首天在寶石戲院上映一場,只有40名觀眾入內,周末也只有20人左右,票房大約在一萬上下。
老片表現:《永不停歇》長線累積
老片方面,湯臣發行的《永不停歇》票房依然堅挺,雖然場次龜縮三成左右,但場均人次仍在30上下,也讓影片在上映18天之後突破1340萬,但該片票房能否繼續堅挺,還要看下一周《美國隊長》上映的成績。
斯派克-瓊斯的《她》因為口碑的緣故,場均人次一直保持在40以上,也讓電影在上映18天後突破180萬。得利發行的《分歧者》仍在三甲之列,周末場均人次47左右,但場次已經有了大幅度縮水,口碑上的分歧和《諾亞方舟》的衝擊對本片票房產生了直接影響。本片11天累計票房687萬,如今來看可以衝擊800萬。
韋斯-安德森執導的《布達佩斯大酒店》削減一半上映40場左右,但周末又增加到50場,場均人次66,為本周之最,目前本片票房累計已達209萬。錢偉國執導的《黑色喜劇》因為宣傳不力等因素繼續維持50場上下的放映,但上座率不高,到目前累計也只有25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