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國外貿戰機型號的人都知道,目前中國對外兜售的戰機無一例外都是輕型和中型戰機,它們的航程,作戰半徑,實戰載荷和綜合作戰能力,都無法與重型戰機相媲美。早在殲16奔赴巴鐵參加輪訓時,巴鐵飛行員就非常渴望得到殲16戰機。但是,我們從未對外出口任何重型戰機。
實際上,國際中型戰機的市場早已是瓜分殆盡,大家已經不滿足輕中型戰機的性能,都渴望得到重型戰機,強化遠程打擊能力和單次毀傷能力。以埃及為例,在得不到美國F-15重型戰機的情況下,決定採購俄羅斯的蘇35戰機,中國空軍自己也是尋求俄羅斯的重型戰機,對中型的米格29從來沒興趣。
那麼,中國為何不對外兜售殲16戰機的外貿版賺取外匯,反而還要一如既往地兜售輕中型戰機呢?對此,軍事專家指出,之所以不對外兜售並不是因為缺乏客戶訂單,而是國際潛規則的限制,使得我們根本無法出口這類戰機。
殲16戰機是以國產殲11B戰機為基礎研發而來的新型多用途重型戰機,而當時俄羅斯出口蘇27戰機並轉讓生產權給我們時,就已經明確規定不得出口該戰機及其改進型。如今中俄關係良好,我們自然不會為了一點錢而打破這樣的規矩。
其次,一旦殲16戰機投放在市面,必然也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彈。以埃及為例,如果採購的不是蘇35而是殲16,那麼以色列就會大為震動。要知道,埃及空軍現役的F-16戰機無法覆蓋以色列,但殲16的作戰半徑卻可以。
據海外媒體介紹,殲16戰機最大航程超過4000千米,空優作戰半徑最大能夠達到1850千米左右。即使是切換到對陸對海打擊任務,它的作戰半徑也能輕鬆超過1200千米。如此強悍的性能,自然會引起很多國家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