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對於當前的病毒疫情,大家都知道,戴口罩,勤洗手,但是在缺乏特效藥的當下,戴好口罩勤洗手是基礎防護,再加上提高免疫力,才可以雙保險,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是最堅固的屏障。下面教大家增加免疫力的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抵抗疫情起到幫助:
一、宅在家裡也要有好的作息,6-7:00點起床,晚上11:00點之前睡覺。
二、適當的活動:健身操、經絡操、八段錦等等,網絡上都有介紹,大家可以學習一下,找到喜歡的並堅持,都可以鍛鍊到身體促進經絡運行,提高免疫力。
再教您一套簡單的手指操,坐著看電視時可以擠壓五個手指前端:
大拇指:對應呼吸器官,改善咳嗽、風溼痛等。
食指:對應消化器官,改善腸炎、胃炎。
中指:對應耳朵,有效改善耳鳴。
無名指:刺激交感神經,提高免疫力。
小指:對應循環器官,心臟、腎臟等,對高血壓、糖尿病、眼睛等有效果。
1.為何揉指頭可改善免疫力?
指尖是神經聚集之處
手指是人類通過觸覺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聚集在指尖的神經多而敏銳。而且身體的末梢處,也是血液流動全身時一定會經過並折返的地方,尤其是手腳末梢,聚集有許多神經。
按壓手指可增加末梢血液循環
通常來說,人類身體的各個尖端處,血液循環相對較差,例如手指尖的溫度,大約只有31、32度而已,但只要揉搓完手指甲後,體溫就能提高1度溫度。(腳指尖的道理也是一樣,有時間也可以捏一捏)
2.人體的手部有6條經絡循行
三條陰經(心經、心包經、肺經)三條陽經(三焦經、大腸經、小腸經)按揉手部穴位,可以更好地疏通經絡、調整腑功能,從而達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三、合理的膳食:規律、清淡、喜歡。
四、中醫特色技術:
1.保健艾灸
艾灸人體能達到溫經祛寒、平補陰陽、調理氣血的目的。自古以來,艾灸在治療瘟疫方面起到重要的預防及治療作用,此次新冠疫情艾灸進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針灸幹預的指導意見》,針對新冠肺炎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灸治穴位,在這裡重點介紹幾個養生保健穴位。
中脘穴:本穴為胃之募,腑之會,又系手太陰、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所,故可用治一切腑病(胃、膽、胰腺、大小腸),尤以胃的疾患為先,有疏利中焦氣機、補中氣、疏理中氣之效。
神闕穴:即肚臍,中醫認為神闕穴為任脈的氣血來源之一,灸神闕穴相當於從生命的源頭激發自身的潛能,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
足三裡穴:俗話說「要想人長壽,三裡經常灸」,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灸足三裡穴能生發胃氣、燥化脾溼,提高免疫力,調理多種疾病,是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
關元穴:足三陰、任脈之會。小腸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婦科疾病、、泌尿系疾病、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更有強壯作用,是歷來名醫的保健要穴,灸關元穴能培補元氣,元氣足,外邪灸很難侵犯。
建議:每穴至少灸20分鐘
2.刮痧
刮拭胸腺,可達到強肺補氣之功,調動人體氣血運動,「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行血運,氣無形,主功能,血有形,主形質,從調動功能為首,激活機體T淋巴細胞輸出量增加,提升自愈力、免疫力而達到治未病及既病防變的目的。針對此次疫情大家也可以刮大椎穴、肺腧、膏肓等穴及肺臟對應的背部區域,提高肺臟的應激能力,調動肺臟氣血運行,從而提高免疫力。
五、晚上睡前一小時泡腳,加速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新陳代謝。
泡腳方:每天用生薑、艾葉、全棵蔥帶根熬水泡腳,蔥可以通全身經絡,每次泡半小時,泡到額頭微微出汗,不要出大汗,邊泡邊加熱水,水的高度至少到腿肚。(提示:水溫不可過高,時間不可太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尤其注意)
「正氣內存,邪不可幹,但亦須避之有時」,所以大家既要提升自己的正氣,又要加強防範。目前,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裡,用正確的方法提升自己免疫力,就是對國家對人民最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