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禮《中醫手法保健》點穴止痛效果超越任何止痛藥,保健特效穴,中醫穴位養生(七)
一、神門穴——安神要穴
標準定位:在前腕區,腕掌側遠端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簡易取穴:將腕橫紋三等分,在尺側1/3的中點。
主治:
①健忘、失眠。
②心痛、心煩、心悸。
操作方法:
受術者坐位,屈肘,掌心向上,操作者左手握其左手腕,右手拇指點按神門穴。
技巧:
持續用力點按,力量由輕至重,使受術者感覺酸脹,以能耐受為度。
二、落枕穴——治落枕要穴
標準定位:在手背,當第2、3掌骨間,掌指關節後0.5寸凹陷中。
簡易取穴: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
主治:
落枕
操作方法:
受術者坐位,操作者-手握
住受術者手,使其掌心向下,另一手拇指點穴。
技巧:
垂直於皮膚持續用力點按,力量由輕至重,使受術者感覺明顯酸脹,以能耐受為度。為使酸脹感更明顯,可借用點穴槍或筆的尾端進行點穴,增大刺激量。
三、合谷穴——止痛要穴
標準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簡易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
頭痛、齒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
操作方法:
受術者坐位,操作者以左手握住受術者的左手,同時用右手拇指點穴。
技巧:
持續用力點按,力量由輕至重,使受術者感覺酸脹,以能耐受為度。為使酸脹感更明顯,可向垂直第2掌骨用力點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