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09:1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賀潔靚 劉繼靚 通訊員 沈關忠
海寧市區中心菜場一樓主要賣水產、蔬菜,60歲老趙的攤位就在水產區82號。然而,這個攤位已經多日沒有人,空空的泡沫箱整整齊齊地擺放著。
經營戶們心裡都清楚:老趙的兒子出了車禍,老趙可能一時半會來不了。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老趙一家很難接受。然而,前幾天,菜場裡上演了暖心一幕:得知老趙家出事後,市場裡其他攤主,立馬放下生意為他賣魚、為他捐款.......
這個故事,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動了很多人。
菜場門口擺起了「愛心魚攤」
「小夥子很實在的,家裡還有兩個孩子,是家裡的頂梁柱。」
「平時為人很好的一個小夥子。」
......
昨天上午,市中心菜場的經營戶說起老趙的兒子,依舊心疼不已。
中心菜場一共有45戶賣水產的,很多人已經從事這行二三十年了,相處得已經像是老鄰居了。做水產生意起早貪黑,當整個城市還在睡夢中,他們早已開始勞作。水產經營戶幾乎一到兩天就要開著貨車去蕭山進一次貨,晚上8點多出發,凌晨兩三點回海寧,卸完貨後等待菜場開門。
58歲的張金海是賣蝦和海鮮的,他的攤位緊挨著老趙的攤位,這些年相處下來,和老趙交情不錯。
意外發生在12月12日凌晨。張金海描述,當天,老趙的兒子小趙開著貨車行駛在杭浦高速公路長安鹽倉出口不到2公裡處時,不慎發生交通事故,車子被撞得面目全非,人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那天,張金海的兒子開車從蕭山進貨回來途中,看到了這起車禍,得知出事的是小趙,回來將這事告訴了大家。經營戶們聽了後又難過又著急。
「貨車裡的3000多斤新鮮魚怎麼辦?」張金海擔心,如果不儘快處理,會死掉、變臭。
張金海顧不上自己的生意,當天上午,連忙喊了五六個商販,大家腦海中就一個想法:幫老趙賣魚,減輕一點損失。
他們一共開了三輛貨車前往事故施救中心找到了這輛事故貨車。當張金海得知將這車魚運走需要一張證明後,他立即打車前往嘉興交警支隊。拿到了交警出具的放貨單後,大家開始把小趙貨車上的魚全部搬了過來,再運回中心菜場。
桂魚、鯽魚、黑魚、草魚......大家分揀後,活著的魚就分發給各個水產經營戶,放在各自攤位上幫老趙代賣,不再活蹦亂跳的魚就放在南門口的地上開賣。
就這樣,一個「愛心賣魚」臨時攤成立了。
不少水產商戶跑到南門口,有的幫忙殺魚、有的幫忙稱重、有的負責拿著老趙攤位上的二維碼收錢,大家分工合作。
很多人顧客聽聞此事後,紛紛掏錢買下愛心魚,連市場的管理人員、保安都紛紛參與其中。「我家原本今天不買魚,但聽說是愛心攤位,於是買了一條6斤的,盡一份心意。」市民沈先生說。
這些經營戶賣老趙的魚,都顧不上自己的攤位,這一天耽擱了不少生意,但是大家心裡都沒有任何怨言。「能幫一把是一把。」
當天下午4點多,老趙家的3000多斤魚全部賣完。在他們看來,雖說都是小事,但點滴之間都是濃濃的情誼。
商戶自發獻愛心籌善款2萬多元
在這些市場「老同事」的眼裡,老趙就是一個平平淡淡的好人,為人和善。而他的兒子小趙也是個實在人,高高瘦瘦的,以前,有的水產經營戶請他順帶去批發市場帶點牛蛙、帶點黃鱔之類的水產回來,他都樂意幫忙,每次經營戶還沒到菜場,他就把東西放在對方攤位上了。
他們更能理解家中孩子出事,老人的那種心痛,於是,攤主自發進行了捐款。
12月14日上午,由71歲的老黨員曹珍秀負責挨個攤位去募捐。曹珍秀是個熱心人,做水產批發的,也是中心菜場裡賣魚最早一個之一。「都想盡點力,對老趙的家人多少是個安慰。」曹珍秀這樣說道。
看到水產經營戶獻愛心後,另一邊賣蔬菜的經營戶紛紛提出:「我們也要捐一份!」接著,樓上賣肉的、賣禽類的經營戶也加入其中。
就這樣,市場裡200多個攤位包括門面的經營戶大部分都捐了。每個人捐多少,跟在一旁的張金海都記在紙上,10元、50元、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
56歲的水產攤主楊桂寶已經賣水產20多年了,她也是那時候跟老趙就認識了。她記得,一開始只有集市,大家的攤位很簡陋:弄幾塊石板、放兩個腳盆,就算攤位,一天繳2元錢管理費。這些年下來,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一次,她捐了800元,「錢雖然不多,但總歸是一份心意,希望老趙能保重身體。」
74號攤位賣水產的張雪琴,她是一名黨員,她捐出了1000元。
同樣已經賣了10年水產的沈忠明,這次也捐了1000元。「大家彼此認識,能幫就幫一點,應該的。」老沈靦腆地說道。
就這樣,七七八八的,僅僅一個上午時間,市場裡的攤主一共獻出愛心23950元。20多個經營戶上門將這筆善款親自送到老趙家裡。
1608254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