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出格的一件事,將歌女高僧同處一室,高僧坐懷不亂,寫下名詩

2020-12-24 愛聊歷史吧

從蘇軾留給後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一生興趣之廣泛,他的詩詞中不僅有著對名山大川的讚美,也有著人生的感悟。

可以看出,蘇軾在佛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在修禪方面也有著很深的感悟蘇軾經常去寺廟中,因此也有很多的和尚朋友。

然而蘇軾的作品中,很多時候卻又總是取笑和尚,留下了很多軼事趣聞。有一次去拜訪高僧慧覺,看到了他的房子裡都是以竹子來裝飾自己的房間,心生喜悅。

於是提筆便寫下了:「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不吃肉會變得瘦,沒有竹子便顯得非常俗氣。「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人瘦可以變胖,但是一個人如果俗氣便沒有辦法醫治。眾所周知和尚是不吃肉的,而蘇式卻用吃肉來打趣慧覺。

在杭州蘇軾擔任通判一職之時,曾經處理過這樣的一個案件,和尚因心中動了凡心。與曾經來寺廟中的一個歌妓糾纏在了一起,後來因為歌妓不從便心生恨意,和尚殘忍地殺害了歌妓。於是憤然寫下了「這個禿奴,修行忒煞」來批評這個和尚

蘇軾與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在文學方面經常兩人互相抬槓。曾經有一次蘇軾與佛印在穿上,蘇軾突然指著河岸邊正在啃骨頭的一隻狗說到「狗啃河上骨」,借河上的諧音來指和尚。

只見佛印笑了笑卻並沒有說話,而是一把將蘇軾的書籍扔到了河裡,回應道「水流東坡詩」。兩人之間經常以這種方式你來一句,互相作樂。

可以看出蘇軾在生活中也是一個比較喜歡作梗的人。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卻直接讓蘇軾因為開玩笑而跌了個大跟頭,宋神宗十年蘇軾被貶到了徐州去出任太守一職,道潛和尚是蘇軾的好朋友也是他的詩友,因此前往徐州去拜訪蘇軾,對於老朋友的到來,蘇軾心中也非常的感動,專門備下酒席以接待好友。

因為宴請的是和尚,因此所準備的飯菜都是素菜,席間也沒有酒水,這對蘇軾來說自然無法盡興的。對此,蘇軾只好想其他歪招來增加宴會的氣氛,於是便找了幾個藝妓前來歌舞助興,使壞的蘇軾還專門挑選長相漂亮的藝伎,個個都屬於極品,意圖打亂道潛和尚的禪心。

吃飯間,專門授意的歌女自然也是對道潛和尚頻頻眉目傳情,跳著舞時不時的就跳到了和尚的身旁,一會用言語進行挑逗一會有撒嬌讓其作詩。

一般人早已亂了方寸,但是道潛和尚卻一直穩坐如泰山,席散後,蘇軾竟然還不肯罷休直接將歌女與道潛和尚放到了一間房子裡,想看看道潛和尚是都會做出出格事情。誰曾想道潛和尚依然坐懷不亂,並在房間裡寫下了一首詩《口佔絕句》。

「口佔」的意思便是如口語一般隨口而出,這首詩也是道潛和尚在於歌妓同處一室尷尬之時所吟誦出。「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

詩的第一句用一個典故,告訴歌女用她的美貌去迷惑在夢中的襄王。襄王是春秋時代楚國國君,有一天襄王夢見了一位美女與他為伴,兩人從此整體歡天酒地。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我的禪心於我心中就好像是已經融入泥土中的柳絮,不管春風怎麼吹我也不會隨風搖擺。以此兩句來表達自己修禪之心,所有的誘惑都不會讓他心中動搖。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這首詞最妙的是後兩句,和尚巧妙的用已經化入泥土中的柳絮還表達自己的禪心,說明自己內心對修禪的堅定。一方面宛然拒絕了蘇軾與歌妓的好意,另一方面也變現出來自己的修禪之心。

這首詩一寫完,蘇軾便明白了自己的好友是真的不會被這些俗事所影響,蘇軾原本也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想試探一下,蘇軾看到了這首詞不僅佩服了好友的文學才華,也看到了其內心的堅定。

相關焦點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難到坐懷不亂,畢竟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像柳下惠那種牛人太少,畢竟孔子都稱他是「被遺落的賢人」。但是,通過艱苦修行的高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自控力非常人能比,他們早已看透一切,經得起任何誘惑,功名利祿也好,傾國傾城的女子也罷,都不能讓高僧內心蕩起漣漪。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一代文豪蘇軾,歷經宦海沉浮,幾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事態度,其心態令人佩服,被貶黃州期間,閒來無事在城東開墾荒地種菜,並給自己起個「東坡居士」的綽號。有些文人比較古板,整日不苟言笑,蘇軾卻與眾不同,具有極強的幽默細胞,作詩不拘小節,不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 蘇軾與高僧鬥茶每次都落敗:古代鬥茶究竟有哪些講究?
    北宋文學家蘇軾心性豁達,不太理會俗世間的爭奪和爾虞我詐,因此也頗有佛緣,於是,他在杭州的幾年時間中,與杭州各個寺廟的高僧都有交情,或是議論佛法,了悟禪機,或是玩笑打鬧,遊山玩水,這樣的日子好不快活,但是在眾位高僧中,能夠與蘇軾談及茶藝的,也只有高僧謙師。
  • 「前生我已到杭州」,前世是雲遊的高僧,蘇軾真的擁有前世記憶嗎
    通判杭州的三年期間,蘇軾閒暇的時候,便喜歡遊覽山澤、訪尋名僧,與許多高僧隱士結為了至交好友。蘇軾的父親和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信徒,父親蘇洵平日喜好拜訪名僧,時常給寺廟捐贈香火;蘇軾的母親程夫人,在家供奉佛像,每日吃齋誦經、虔誠禮佛。從小受到佛教文化的耳濡目染,讓蘇軾也對佛教有著天然的親近和領會。
  • 蘇軾本想安慰歌女的遭遇,自己卻被上了一堂課,感動地寫下這首詞
    蘇軾的一生歷經了無數的坎坷和挫折,尤其是在仕途上更為坎坷,蘇軾曾自己寫了一句詩自嘲「問汝平生功業,廣州惠州儋州。」將蘇軾自己這一生被貶的地方一一寫了出來,好在蘇軾心胸豁達並未因此鬱鬱寡歡。大文豪蘇軾心胸如海、豁達豪放,同樣也激勵了許多人在人生低谷時不放棄不洩氣,但若是說到在蘇軾眾多作品中哪一句詩詞最能夠溫暖和安慰世人,正是一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 和高僧一番談話,讓李商隱悟透什麼是愛憎,寫下一詩安慰世人千年
    有蘇軾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有六祖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李商隱的一首五言律詩《北青蘿》,當時的李商隱才十五歲,但是詩歌中的最後一句「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已經是讀後可以令人大徹大悟的千古名句。
  • 高僧說: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面相決定的,而是看這3處,很準!
    不過,在一次去寺廟燒香祈福時,遇到了一位得道高僧,經過他的點撥後,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如夢方醒的感覺。高僧告訴我說,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面相決定的,而是看這3處,很準!第一處:看他有沒有好心態高僧說:心態好,命就好!心態是橫在人生之旅的十字路口,人們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走,走向成功;也可以朝著錯誤的方向走,陷入失敗。
  • 小沙彌打碎了高僧的缽,高僧氣憤而死,化作巨蛇來尋仇
    當時這名高僧臥病在床,沒有隨眾人上堂用膳。又有一個沙彌(初出家的年輕和尚),因為瓶缽沒有備齊,於是來拜訪此僧。沙彌向高僧頂禮道:「我想上堂,但是沒有缽怎麼辦?請大師將缽暫借於我,明日我自當奉還。」高僧拒絕道:「我的缽已經隨我數十年,若是借給你,恐怕你會損壞它。」
  • 蘇東坡:高僧名妓追隨圍繞,摯友親朋遇險不棄,這就是男神的魅力
    可以說,高僧名妓追隨圍繞,與黎民百姓打成一片,摯友親朋遇險不棄。這就是「男神」的人格魅力吧!1、高僧名妓追隨圍繞蘇軾是讀書人,從小研習儒學。成年後對佛教崇尚和熱衷,他遍訪古剎名寺院,拜訪得道高僧。蘇東坡與佛印的軼事,想必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
  • 得道高僧隨手寫下一首千古趣詩,主角是一隻貓,從沒人敢當眾誦讀
    古代的得道高僧應是什麼樣子?不當有仙風道骨,也該是超塵拔俗,一生出入清靜無為,甚至於不食人間煙火,雙手一合便遁入心境,紅塵中人見了都要被其清白的氣場震懾。然而《聊齋志異》卻記載了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異類」高僧:「牛首山一僧,自名鐵漢,又名鐵屎。有詩四十首,見者無不絕倒。
  • 蘇軾為高僧的畫作題詩,畫已失傳,詩卻成千古絕唱
    蘇軾是個藝術全才,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惜的是蘇軾流傳下來的畫作並不多,而他題詩的這幅春江晚景也不是他所繪的,而是出自一個名為惠崇的高僧。他和蘇軾一向交往密切,在畫完春江晚景圖了,便請蘇軾題詩,於是便有了這首千古絕唱。「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詩歌開頭兩句通過竹林、桃花、江水、鴨,這幾個典型意象,向人們傳達了春天到來的信息。
  • 小和尚參不透「色即是空」,高僧以洞房詩點化,大悟後留28字經典
    北宋時期,有一位叫做白雲守端的高僧,年輕的時候,他一直無法得知佛教中「色即是空」是為何理。從來沒有經歷過也沒有聽說過相關事情的高僧非常困擾,直到一天晚上,白雲守端看見一隻撞到紙窗上的蒼蠅,突然從中頓悟,提筆寫下「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的名句,也就此對「色即是空」大徹大悟。後來,幾經修道終成一代高僧。
  • 高僧的點撥: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往往三個方面很「安靜」
    某日晚飯過後,與朋友一同散步,走到了附近的一處寺廟,便想著進去看看,靜靜心。準備離開之際,看見一位得道高僧正坐在不遠處的石凳上與一位弟子說著什麼。正好朋友心中有些煩悶,想要請高僧為其指點一番,便想著等高僧忙完,前去詢問一二。等了一會,見高僧的弟子已聽完吩咐,準備離開,我們便走上前去。我們上前雙手合十與高僧打招呼,高僧見狀,連忙起身還禮。高僧邀我們坐下,問我們是否有事。
  • 高僧圓寂後留下的「舍利子」是什麼東西?到底是由什麼變來的呢?
    高僧圓寂後留下的「舍利子」是什麼東西?到底是由什麼變來的呢?大家在平常觀看影視劇中,是否都發現了這樣一件稀奇的事,那就是當寺廟中的高僧去世後通常都會出現「舍利子」,這種神奇的東西,光聽名字就感覺到非常的佛系,那麼高僧圓寂後留下的舍利子到底是什麼呢?一位科學家為我們做出最終的解釋。
  • 我的俠客高僧結局怎麼達成 高僧結局攻略技巧_18183我的俠客專區
    我的俠客中有一個高僧結局的成就需要玩家達成,很多玩家不知道高僧結局是怎麼達成的,下面小編就給玩家帶來我的俠客高僧結局怎麼完成的內容,一起去看看吧!
  • 馬皇后去世,朱元璋為何要挑選各地高僧,並派去藩地
    當初馬皇后去世,是朱元璋下令,在全國挑選高僧,並將他們分派到各藩地,姚廣孝這才在北平認識了朱棣。那麼朱元璋為何要挑選各地高僧,並派去藩地呢? 根據《明史》記載:「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薦福。」就是說馬皇后去世,朱元璋便挑選各地高僧,並派去藩地,讓他們帶領各位藩王,為馬皇后誦經薦福。
  • 搞笑漫畫:高僧選徒,最後竟找回自己失散多年的情人!
    搞笑漫畫:高僧選徒,最後竟找回自己失散多年的情人!一日,皇帝親臨寺廟,跟國師商量要事。過了一會,皇帝他們商量完了,於是命令所有的僧人到大廳集合,說是有要事要宣布。等所有人都到齊了,國師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說:「我年事已高,要選一人做下一任的國師!」
  • 高僧死後會有舍利子的出現,舍利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高僧死後會有舍利子的出現,舍利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講講古代一個高尚的東西,舍利子。大家肯定都要問了舍利子是個什麼東西。傳說在陝西的一個寺廟裡,有一位叫做釋迦牟利的高僧,就是在這位高僧的身體裡出現了一個純潔的東西:舍利子。這個舍利子是從他的恥骨裡提取出來的,只有蠶豆般大小,並且不規則,全世界只有一塊,顏色黃黑有清晰的發孔。至於這個舍利子是怎麼形成的在民間流傳著很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高僧體內有高於常人的礦物質。僧人也分好幾種,一種是小僧,就是剛入門的僧人,另外一種或就是高僧。
  • 蘇軾帶歌女去寺廟,差點被打,隨即寫了一首詞,輕鬆化解尷尬
    不過,縱使別人做這樣的事會遭人白眼。蘇軾也是可以遊刃有餘地,因為蘇軾找歌女通常被大家認為是性格放蕩不羈的表現,和人性並不沾邊。不過,各位看官可不要把這件事情給想歪了,那時候的歌女並沒有其他的亂七八糟的服務,因為那是一個文學家和歌女合作的年代,有時候作者寫出了詩詞,就會找一位歌女唱出來,唱得好的還能夠得到眾人的誇讚。
  • 蘇軾臨終前頓悟寫下一首詞,僅2句話,道盡生死哲學,林語堂稱讚
    大家好,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下蘇軾!!《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當年,已經有64歲的蘇軾不再意氣風發,不僅風燭殘年,還經過了多次的經過數次被貶,一生坎坷,此時的他已是風燭老人,多年參禪的他對於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