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高僧隨手寫下一首千古趣詩,主角是一隻貓,從沒人敢當眾誦讀

2021-01-11 解憂文史

古代的得道高僧應是什麼樣子?不當有仙風道骨,也該是超塵拔俗,一生出入清靜無為,甚至於不食人間煙火,雙手一合便遁入心境,紅塵中人見了都要被其清白的氣場震懾。

然而《聊齋志異》卻記載了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異類」高僧:「牛首山一僧,自名鐵漢,又名鐵屎。有詩四十首,見者無不絕倒。自鏤印章二,一曰『混帳行子』,一曰『老實潑皮』。秀水王司直梓其詩,名曰《牛山四十屁》。」

牛首山有位志明和尚,他不去敲鐘拜佛,反而盡給自己起一些不倫不類的外號,什麼「鐵屎」啦「混帳」啦「潑皮」啦,還寫了40首讓人一讀就倒的《牛山四十屁》!

這些都是凡塵俗子的行為,完全不符合得道高僧的做法,所以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志明和尚不被世人認可,屢屢被唾棄。究其原因就是《牛山四十屁》,因為這40首打油趣詩,或者可稱之為風俗詩,極其大膽且奔放,甚至有些話連青樓歌女都羞於出口,但志明和尚卻能寫進字裡行間,滿不在乎。

當然,志明和尚的詩歌「行為藝術」也有識貨者,有不少人曾將40首彙編成集,但也有些人實在是受不了「四十屁」的威力,覺得某些詩句太過露骨,因此便刪減了其中的十首,變成了「牛山三十屁」。今天小解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這被刪減的十首中情感最為熱烈的一首。

《牛山四十屁(某一)》

春叫貓兒貓叫春,聽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貓兒意,不敢人前叫一聲。

這是一首打油詩,而且是油非常多的打油詩,很直白很露骨,乍看起來似乎是志明和尚凡心春動,要還俗了。可《履園叢話》卻評價道:「莫謂是打油詩,其筆甚峭,不可及也。」咦,一首打油詩也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首先,我們要了解志明和尚是何方神聖。他生於明末清初王朝交替之際,莫說和尚只管念經不管世事,志明和尚的亡國情結可是分外濃鬱。所以他只好以這種方式去反擊,這40首放屁詩實為諷世詩。

貓兒的行為是大自然規律,人人皆熟知但人人皆不敢效仿之,縱然是青樓女子亦不能輕易言及,更別是普通人,更別說是已經斷絕七情六慾的和尚了!最不能產生貓兒意願的就是僧徒,而志明和尚偏偏就這麼幹,和潮流抗衡,與世界為敵,其目的就是為了諷世。

其實,明末清初有一位畫家與志明和尚極為相似,名為朱耷,號「八大山人」,他本是明皇室成員,因無力挽回亡國大勢,亦無法從中解脫出來,便投心於畫畫。朱耷所畫的鳥的眼睛都是向上翻的,看起來彆扭又詭異,其目的與志明和尚一樣,諷世罷了。

也難怪曾有人寫過這樣的對聯:且讀牛山四十屁,不論唐宋八大家。志明和尚的字雖然大俗卻也是大雅,懂的人看來不僅不低,境界還很高呢,恰若漢書下酒,江湖英雄氣。

況且,誰說高雅的詩詞之中就不能「放屁」了?屁字雅用的案例也不是沒有。錢鍾書的嶽父楊蔭杭先生每每寫作完成,就對其夫人說「我今天又放了一個惡毒毒的大臭屁」。他喜歡寫雜文,而其稱屁為「惡毒」,恐怕也是說自己的文章吧。

志明和尚其餘的「屁」也蠻有味道,其中有一首曰:「海角天涯走一遭,算來只有住山高。昔年羊肉街頭過,也曾惹得一身臊。」天涯海角皆有羊肉,皆會「惹得一身臊」,所以他寧願削髮去俗,居住在高山之上,這既是表明其清白,又是諷刺世間濁汙。

又有一首道:「鮮果千盤不要錢,枝頭顆顆血紅圓。城中美味開行日,我與山童吃在先。」這是赤裸裸地偷吃啊!如此不講規矩、不遵戒律的和尚,恐怕就只有志明一人了。

相關焦點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坦率真誠是蘇軾的標籤,坦坦蕩蕩作為,明明白白做事,非常討厭虛偽之人,關於他的趣事有很多。據《冷齋夜話》中記載:東坡鎮錢塘,無日不在西湖。嘗攜妓遏大通禪師,師慍形於色。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
  • 犬夜叉中的白心上人,本是得道高僧卻被世人道德綁架,成不了佛
    犬夜叉這部動漫為什麼如此優秀,不僅僅是因為當年的穿越吸引人,還有就是塑造了很多優秀的動漫角色,尤其是一些配角,也是讓人過目不忘,今天要說的就是犬夜叉中的一位配角白心上人。白心上人的一生真的很了不起,不愧是一名得道高僧,他的一生都是在幫助他人,救助他人,即使是面對襲擊村子的壞蛋,白心上人都秉持包容之心。不管白心上人多麼積極的救助世人,可是在饑荒面前,白心上人也是無能為力,村子被饑荒所困,白心上人也在救助人的時候病倒了,村子的人都來看白心上人,但是他們不是乞求白心上人早點病好,而是擔心在白心上人死了之後村子怎麼辦?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但是,通過艱苦修行的高僧,有著極為堅定的信仰,自控力非常人能比,他們早已看透一切,經得起任何誘惑,功名利祿也好,傾國傾城的女子也罷,都不能讓高僧內心蕩起漣漪。北宋高僧道潛,自幼剃度出家,精通佛法經文。另外,道潛還是一位才子,除了念經誦佛之外,他喜歡研究詩詞,所以與蘇軾的關係不錯。
  • 釋永信是得道高僧,為何世人對他卻毀譽參半?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
    釋永信是得道高僧,為何世人對他卻毀譽參半?老梁的解釋一針見血武漢疫情肆虐大地之際,釋永信帶領下的少林寺,秉承千年傳統,向湖北防疫一線捐贈了100萬隻口罩。此番善舉可謂是大手筆,釋永信不愧是得道高僧。可是小劉家裡人卻很不理解他的想法,崇仰佛法沒什麼錯,削髮為僧就難以理解了。畢竟,當了和尚就與娶媳婦生孩子算徹底拜拜了。小劉意志堅定,索性來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父母還沒反應過來,小劉已經頭髮剃了待在少林寺,換了個新馬甲:釋永信。父母多次苦苦相勸,希望孩子能夠回心轉意,甚至搬出了村子裡德高望重的老者。任憑外人把世俗生活說的蓮花好的不能少一瓣,釋永信依舊不為所動。
  • 「紅桃5」力天佑潛逃16年,被抓時已是「得道高僧」,揚名在外
    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與人交往時,我們可能會被一個人的表面迷惑。力天佑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旁人看來,他是一位得道高僧,一位擅長針灸的中醫。但在警方的檔案裡,力天佑是一位十惡不赦的殺人犯。力天佑為了躲避刑罰,居然在寺廟裡當起了佛門高僧,而且一躲還是16年。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魯迅宴席上隨手寫下的一首詩,火了87年,很多人卻理解錯了意思
    我們應該都對魯迅這個人印象深刻,在上學期間,只要學到他的文章必有「背誦全文」噩夢,像是《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早》等,但是也是因為這些背誦的課文讓我們對人生有了更多的認識。從小背了能麼多魯迅的文章,真正能夠了解他是因為兩句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100歲得道高僧:屬狗人別和3個生肖在一起,在一起只會兩敗俱傷
    導讀:100歲得道高僧:屬狗人別和3個生肖在一起,在一起只會兩敗俱傷屬狗的人,可謂是喜上眉梢。因命宮有「金匱」和「天馬」庇佑。在將來10天裡,好運不斷,福財兼收。首要會閱歷一波作業運勢的提高,遭到貴人提攜,領導器重,作業更上一層樓。
  • 大難臨頭,120歲得道高僧說:屬狗人11月底需注意的事項
    屬狗的人性格本就有幾分勇氣,他們生來就有非凡的耐力,在學業事業之中,總會有意地砥礪自己的意志,隨著年齡增長,越見他們長期積累的智慧和才能。有識人慧眼的長輩最喜歡這種不斷追求自己理想,有宏偉壯志的後輩,也很高興處處指點他們。大難臨頭,120歲得道高僧說:屬狗人12月底需注意的事項!
  • 《道德經》:得道之人有哪些常人不能及的特質?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我來為大家誦讀道德經的第十五章,我的誦讀是以王弼版道德經為底本。「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 超人氣寵物小說,貓奴必讀!主角穿越變成了一隻貓,妙趣橫生!
    當初不知道是誰說的一句名言,叫不論是什麼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貌似是毛主席說的吧!那麼我想說的是,不論是什麼小說,只要是能人看的舒爽的就是好的的小說,今天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本暖萌治癒系的小說,同樣也是都市小說,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回道過去變成貓》,作者是閱文集團大神作者,名叫陳詞濫調。
  • 「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首發暨作者...
    12月19日,由《詩探索》編輯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首發暨作者誦讀會在京舉行。「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由《詩探索》編輯部編選,詩人林莽、陳亮擔綱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
  • 當貓與西方古典音樂結合在一起,哪一首最能打動你的心?
    安德森的這首短作品,旋律輕快、詼諧且多變,就像一隻活靈活現的貓咪。圓舞曲的節奏搭配弦樂的滑音,巧妙地模仿貓咪的叫聲;中段部分輕快的節奏有如貓和鼠互相追逐、捉弄,後來成為了卡通片《湯姆和傑利》中的配樂。《彼得與狼》完成於1936年;為一首以音樂為主軸的故事童話,其中樂曲和解說都是 Prokofiev的創作,故事中出現的各種動物皆以不同的樂器來塑造其形象。故事主角「彼得」發現了一隻貓,在草地上靜靜地靠過來。貓自言自語說:「小鳥正忙著和鴨子吵架,我一定要捉住它」。貓咪小心翼翼,放輕柔軟的腳掌靜靜的向小鳥的方向前進。被彼得瞧個正著:「啊—小心」。
  • 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跌宕起伏,時隔千年依然值得誦讀
    而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就更多,下面分享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跌宕起伏,時隔千年依然值得誦讀。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可惜他既沒有煉成丹砂,更沒有得道成仙。杜甫也曾去過王屋山訪問道士華蓋君,且以「苦乏大藥資」不能煉丹入道為憾。所以此次相見,先說因此愧對葛洪,同時更以丹砂未就,而比喻事業未成。這時杜甫34歲,李白45歲,正當盛年,仕途卻很不如意。
  • 吐槽幾本得道高僧為主角的文章,大威天龍竟成法師標配!
    最近網文裡出現了一大批的「和尚」文,年輕的德道高僧們帶著各種無敵系統金手指在妖魔橫行的世界呼風喚雨。吃肉喝酒談戀愛,不在話下,「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然後鬥天鬥地,屠神屠佛……今天小編來和大家一起吐槽吐槽幾本「和尚」文。
  • 從沒想過,一隻緬因貓的發量也能讓人如此羨慕
    緬因貓是家貓界體型最大的貓咪品種之一,但和家貓界體重最重的布偶貓相比,緬因貓就是虛胖。有一隻叫皮克斯(pixel)的緬因貓,則是虛胖中的佼佼者。皮克斯年紀還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它經常給主人一種錯覺:不是貓長了一身長毛,而是從一從旺盛的毛髮中長出一隻貓。緬因貓是原產自美國緬因州的一種土生土長的長毛貓,它有時候也被直接稱為美國長毛貓。
  • 多情的高僧寫下一首愛情詞,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很深情
    古代的文人往往比現代人看得更透,一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動無奈時,則是會選擇出家為僧,削去青絲常伴青燈古佛,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個時候他們在思想上又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震撼人心,以北宋著名詞人惠洪來說,那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他在青年時代寫過很多的詞,可是不及晚年出家後寫下的這首
  • 仙家故事五十四:貓的第九條尾巴,得道成仙的天機竟為人性之暖
    按今天的白話講就是一切生靈皆可修煉成仙,而貓也是七竅生靈,自然也在其中。傳說修煉的靈貓,每修煉二十年,就會多長出一條尾巴來,等修到有九條尾巴的時候,就算功德圓滿,修到仙境了,能修煉成仙的貓是特別厲害的,連天上的神仙都得敬讓三分。可是,修到第九條尾巴絕非易事,是極難修到的。
  • 孟浩然最失意時寫下一首詩,年年入選教科書,連杜甫也忍不住模仿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意思啊大概就是說自己不過一介無名,不敢直接上書給皇上,打算自己回到南山過完自己的一生。不是皇上不重用我,是我自己沒什麼才能。 「白髮催歲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又說自己虛度光陰,壯志未酬的愁思與寂寥。
  • 為什麼濟公和尚瘋瘋癲癲,吃肉喝酒卻是一位得道高僧
    濟公(1130年或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台州天台(今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南宋高僧,後人尊稱為「濟公活佛」。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