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蕭
房子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從古至今,中國人一直恪守著「有房才有家,成家才能立業」這一傳統觀念。事實上,這句話也的確有它的道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結婚都要求婚房,如果你沒有房子,那麼是很難步入婚姻殿堂的。除此之外,將來孩子上學,也需要房子,而且是更加昂貴的學區房。
由於房子的「特殊」屬性,過去十幾年的時間裡,我國的房價也在不斷上漲。時至今日,房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的主要資產。根據央行此前發布的《城市家庭資產的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戶均資產為317.9萬元,但主要都是實物資產。其中,住房價值佔到了家庭總資產的70%,約為222萬元。簡單點來說,如果你家的總財富有100萬元,那麼單單一套房子,就佔到了70萬元。
事實上,這個數據還是非常準確的。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家庭都是掏空全部的積蓄用於支付房子的首付款。貸款買了房子之後,還要用未來20—30年的時間去償還。在這種情況下,房子就成為了家庭的主要資產。所以我們會發現,大多數已經買過房子的購房者,是不希望房價下跌的。因為房價下跌,就意味著他們的財富在縮水。
不過,我們這次要說的,並不是有關房價的問題,而是房屋產權的問題。
房屋70年產權指的是什麼?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房子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主要財產,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正是因為房子的價值太高,所以其產權歸屬問題,就成為了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眾所周知,一般情況下,商品房住宅的產權期限都是70年。那麼,這個70年期限指的是什麼呢?該如何計算呢?
長期以來,有不少人都認為,70年產權指的是房子的使用期限,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常說的70年產權,是指房子所佔用的土地的使用年限。簡單點來說,就是你們小區所佔用的土地。因為根據規定,我國的土地不允許私有,它的性質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國有土地,另一種則是集體土地(農村宅基地、農田等等)。而城市建設用地,大多都屬於國有土地。
因此,雖然開發商拍下了這塊地,但也只是擁有這塊土地的使用權限,而這個使用權限,期限就是70年。所以,要告訴大家的是,計算房屋的產權期限,一定要看開發商的拿地時間,而不是你搬家新房的時間,也不是你拿到房產證的時間。比如開發商是2000年拿到的地,那麼房屋產權到期時間就是2070年。因此一般情況下,實際產權都會小於70年,因為開發商從拿地到房子建成,這中間肯定也需要幾年的時間。如果不幸遇到爛尾的情況,那麼就要看爛尾多長時間了。比如要是爛尾20年,那麼一般就只剩下40多年的產權了。
產權到期之後房子歸屬誰?
事實上,只要你擁有合法的房屋產權證書,那麼無論過多久,房子永遠都是你的個人私有財產,這一點是不會動搖的。除此之外,《物權法》中對於房屋產權問題也有明確規定:房屋產權到期以後,用戶只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繼續使用了。看到這,相信不少朋友又要問了,說這個費用會不會很昂貴?對此,國家也有規定,那就是該費用不得超過10000元,最低不低於15.6元/平方米。比如你家的房子是100平米,按照最低標準續費,則需要1560元。
另一方面,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拆遷等問題,那麼也是會按照相關賠償標準進行賠償的,這一點大家是不用擔憂的。只不過,現在很多小區都是高層住宅,拆遷起來的代價太大,恐怕不會有開發商樂意這樣做。所以也有人說,未來高層小區將是一個「大麻煩」。
其實我們大家心裡都清楚,無論是城市裡面的商品房,還是農村的自建房,都很少有人能住滿70年的時間,更別說留給子孫後代繼續居住了。一般情況下,建成時間滿20年的小區就屬於老舊住宅了,無論是房屋質量,還是居住舒適度,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對於產權這個問題,大家是沒有必要過分擔憂的。就算20歲買房,等到產權到期的時候,一般也八九十歲的高齡了。那麼對於這件事情,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西紅柿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