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15師走出來的名將,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曾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
115師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主力部隊。八路軍抗日第一仗「平型關大捷」,就是115師打出來的。115師營團級指揮員,在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建國後基本上都成為了中將、上將,比如打出「萬歲軍」38軍威名的梁興初中將就是當時115師685團的營長。原武警部隊司令員李剛,也曾在115師服役。
李剛生於1922年,陝西三原人。1938年,全面抗戰已經爆發,李剛投身於革命事業,後進入抗日軍政大學深造。抗大是我軍最高軍事學府國防大學的前身,《亮劍》中的趙剛就曾在抗大學習深造,而後出任了獨立團政委。李剛從抗大結業後,進入115師擔任團政治處幹事。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李剛已經是實戰經驗比較豐富的基層指揮員。解放戰爭時期,李剛轉戰白山黑水,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特別是遼瀋戰役,打的極為艱苦。李剛在遼瀋戰役結束入關之際,已經是39軍116師347團副團長。116師的前身是陝北紅26、27軍,素有「紅軍師」美譽,屬於39軍主力師。
建國後,李剛隨部投入到朝鮮戰場,時任347團團長,後任師參謀長、副師長。值得一提的是,李剛打敗了英軍王牌皇家來復槍團,誕生出了「鋼鐵七連」英模部隊,也就是《士兵突擊》中「鋼七連」的原型之一。
1953年,李剛從朝鮮回國後赴蘇聯伏羅希洛夫總參謀部軍事學院學習深造。1959年,李剛回國後出任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處長,後任北京衛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北京衛戍區素有「御林軍」美譽,屬於副大軍區級高配。原武警部隊司令員王寧,也曾擔任過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1983年1月,李剛出任武警部隊司令員,也是武警部隊首任司令員。任職期間,李剛把握住了武警部隊建設的正確方向,探索出符合武警部隊新時期建設的特點規律,為武警部隊後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4年10月,李剛卸任武警部隊司令員,出任武警部隊顧問,逐漸退居二線。2001年9月,李剛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