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的諸葛亮,世人無不赫赫稱讚。其不但智謀出眾,而且天文、地理、五行、八卦都精通,更重要的是他忠誠擔當,書寫了一典英雄讚歌。
諸葛亮當年胸懷不世之才,卻隱居南陽,不被明主識得。後來劉備在徐庶的推薦下,求賢若渴的他三顧茅廬,最終把諸葛亮請下山。而感動劉備真誠的諸葛亮也報以真誠相對。把自己在蘊釀已久的「隆中對」全盤託出。給劉備的發展道路和軍事路線指明了方向。
之後,諸葛亮充分展示出了超級的智謀和軍事才能,多次上演經典的以弱勝強戰役,硬是輔佐一窮二白的劉備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蜀國。
其中,特別是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先是發揮良好的交際能力和口才優勢,先是說服孫權,達到了孫劉聯盟抗曹,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還展示了天文數,他甚至神奇般的借來了東風,最終一把火把曹軍燒得灰飛煙滅。
以弱勝強活生生打出了一個蜀國來,從而劃分天下,呈三國鼎立之勢。精通天文地理,甚至於向上天借來了東風,燒的曹操灰溜溜地跑回去了。
然而,好景不長,就當劉備在蜀中稱霸,諸葛亮磨刀霍霍,伺機對徵魏時,結果因為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而打亂了他的全盤計劃。關羽慘死東吳之手,劉備一意孤行地決定出兵東吳。期間諸葛亮也勸阻不住。隨後劉備在夷陵大戰脆敗給東吳大將陸遜。之後,劉備病死白帝城。臨死前把幼主劉禪託孤給諸葛亮。
之後,諸葛亮一邊勵精圖治,一邊開疆擴土。
明知道成功的機率不大,但諸葛亮晚年毅然六出祁山伐魏。期間,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的經典打扮是手持毛羽扇,身坐輪椅,顯得極為神秘。
手持毛羽扇也不足為奇,但作為身體沒有任何殘缺的諸葛亮來說,為什麼總是坐輪椅呢?
對此,眾說紛紜,
有人說諸葛亮坐輪椅是為了增強蜀軍的自信感,讓敵軍產生錯覺,覺得他運籌帷幄,胸有成竹,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也有人說諸葛亮是為了增強蜀軍的獲得感。
坐在輪椅上,一旦有突發情況,跑得再快也沒有馬快,諸葛亮坐輪椅就是想向蜀國士兵暗示同呼吸共進退。即使戰敗了,也不會丟下他們不管而逃跑。
但諸葛亮究竟為何晚年徵戰要坐輪椅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直到現在一些專家結合相關史料,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諸葛亮坐輪椅有萬不得已的苦衷。
具體來說是,諸葛亮壯年時並沒有坐輪椅的特殊癖好,正史有記載,他入荊州的時是騎馬的,同時,史書還有記載諸葛亮當時有拄拐杖的。而諸葛亮在40多歲後迷上了輪椅,很有可能患了嚴重的關節炎,行動不便造成的。
總之,諸葛亮為國事過於操勞,勞累過度,身體一直不太好。特別是他54歲時便病死在五丈原就是很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