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人的獨白:線上線下,兩個世界

2020-12-0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零售行業中的一個新趨勢就是——將項目下沉,把線上流量引導到線下消費,同時將線下消費力引流至線上,最大化用戶的消費力。不過在操盤過程中,大多數人很容易忽視線上線下的差異性以及線下環境的複雜,從而導致項目命運多舛。那麼如果想把這個項目做成功,我們到底要注意什麼呢?

我所在的是一家線上網際網路做互娛的公司,公司曾經派我做了一個新零售的B端建設項目,說白了就是將項目做下沉,將線上的流量引導到線下便利店和社區門店消費,並且將線下的消費力集合起來為我們的線上產品引流。

這個項目剛開始是非常具有大格局和長遠眼光的。但經過半年的運營,這個項目成了雞肋無疾而終。現在我就從品牌發展的角度,來跟各位復盤下我在這個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坑。

一、線上線下,兩個世界

剛開始,我們是想將線上的娛樂項目搬到線下,我們有一個專門為線下設計的終端機器,起初我們總認為以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程度,線下的流量分分鐘就能上來。

於是我們做線上的故事創意、做紅包雨;線下的打卡、掃碼,活動無論是從顏值上講還是從營銷刺激上講都極具吸引力,線上用戶看到活動信息後,到店完成規定動作就會送實物禮品、還能搶紅包,收益是付出的10倍以上,因為是面對社區和便利店的受眾,我們還設計了精美的帆布手提袋,比盒馬鮮生的好上幾倍。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盯著後臺的數據不斷的查看,結果發現從線上引流到線下消費的用戶極少。

難道是我們活動不夠完美?難道是促銷力度不夠大?

我們可是線上的流量大戶,我們可是耳熟能詳的國際品牌,自尊心驅使著我們馬上對剛開始的活動復盤,馬上給各渠道商進行溝通,甚至親力親為去每個社區蹲點調研。

最後,大家搜集反饋的根本問題就是:線上用戶沒人來,線下用戶無人懂!

線上的用戶看到我們的推送和活動頁面後,非常感興趣,想參加,但一看需要到線下才能購買,立馬放棄行動。

而線下的用戶,特別是在便利店社區裡消費的用戶都是來去匆匆目的性極強,你一個跟百貨消費毫無關係的線上娛樂產品,用戶能掏出手機了解活動流程的寥寥無幾,就連我們在門店貼的500張海報,掃碼率也只有可憐的個位數。

你要求一個依賴於線上體驗的用戶屈尊去線下消費,除非生理必須,不然不可能成功。就好像我在淘寶上買東西,買了快遞郵到就完了,你說不成,你得到線下去支付才能購買一樣。

反過來,一個只有線上用戶能聽得懂、玩得轉的東西,要深入到社區、便利店這種人來人往的實體生活單元中,顯然我們還是痴心妄想了些,這就好像你跟幼童講解唐詩三百首中詩句的意思一樣,每一個字每一個詞在他的世界中是什麼意思你得重新做出解釋。

二、千萬別信任你的渠道商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這句話亙古不變,剛開始你給商戶們打雞血,說回報,講項目的發展願景,他們聽得津津有味,也願意付出時間甚至是金錢來加盟。但是一回到自己的行業中,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景象。淺藏輒止就不說了,一但碰到哪怕是一點點困難,他就會產生質疑情緒,甚至連活動的羊毛都懶得薅。

我們的項目本屬於跨界,剛開始都是靠著那一波忽悠人的話術,搞定了不少小商販,我們自己都覺得信心滿滿,但項目一旦上綱上線,就發現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

機器放在店裡,有的商戶說:有點大、有點佔地方!有的商戶說:根本沒人來玩這個機器,連問都沒人問。還有的根本不是自己運營,交給店員,店員連機器的插頭都不插。我們做的SOP一整套流程完全沒有得到實施。

說好的大力宣傳呢?說好的雙贏推廣呢?顯然當時的承諾都是臨場發揮。

本質來講我們的機器只是附帶的利益,跟便利店的主營百貨還是完全不同,便利店的經營者大部分素質並不高,他們也只能做自己分內的事,本來就是坐賈,靠著社區的流量而活,根本不可能把你的項目當做主營,也不可能為創新的項目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

所以我們起手找流量大的便利店這種策略可能就是錯的。

說起來我非常佩服阿里巴巴做的菜鳥驛站,經過我的觀察,他們開展業務的邏輯和我們的完全不同,他們是先找到願意從事快遞事業的人、找到認同阿里流量下沉模式的合作夥伴,然後再幫這些合作夥伴去找店。

這就是以人為本再找地的模式,一旦價值認同了,就會省去很多溝通、培訓上的壁壘,業務邏輯也更清晰。

三、C端經驗B端化,必死無疑!

前面說了,我們是線上網際網路公司,做C端產品非常牛,業內也是頭牌大戶,但一旦將項目下沉到B端,就完全是另一個局面了。

哪怕你的廣告設計得再精美,哪怕你的營銷文案寫得再感人,你都是針對線上網友的。線上傳播是針對全國的,你總可以找到認可你產品的人,然後割他們的韭菜,割完了換個主題再割另外一波,容錯機率非常大,你可以不斷的改變產品體驗來吸引不同的用戶。

而線下的門店他們是某個省、市、區的固定位置,門店將成為你唯一的傳播途徑,範圍縮小了,容錯率也更小,所以開始就必須得和門店經營者的業務做匹配重合。

店主靠什麼賺錢?你的項目能成為他經營構成中的主力嗎?這都是toB項目開展前首先該解決的問題。

線上網際網路產品的經營邊際成本幾乎為零,覆蓋十萬人,只有一千人買你產品的帳,你就有可能成功。

但線下不行啊,你投入了成本,選定了地點,結果發現就連你的產品代言人(B端商戶)都不願意主動推廣你的產品,只抱著可有可無試一試的心態來做,請問你的產品在他門店裡可有立足之地?

這樣的廣撒網而不收網,還不如自己開個產品專營旗艦店,單點爆破教育市場、慢慢做品牌來得穩(其實後面我們也是這麼幹的,現在這一個旗艦店的單月銷量是全國所有300家B端合作店銷量的2倍)。

四、政府往往是你打開市場的第一把鑰匙

當我們開展這個線下新零售項目的時候,是得到過政府管理機構授權的,但政府的地方執行部門處於觀望的態度,而我們的公關一直怕跟執行部門合作會失去主導權,導致項目的推廣在地方政府層面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後面當我們的業務在某些城市發展得不瘟不火的時候,地方執行部門反而對我們失去了耐性,引入競爭對手,導致幾個城市的業務全盤崩塌。

其實剛開始這個項目就是以共贏為基礎,地方政府有很多至上而下的推介會,有很多聚焦在項目點上的閒散資源,都可以利用,而正因為我們的畏首畏尾導致了業務線的單一化。

其實誰主導、誰次要並不是項目推進的關鍵,最關鍵的是在各種推廣資源中打上品牌烙印,獲得更多資源的聚集才是重點,項目的成功與否最終評判的是品牌是否得到社會認同,

而在中國這種至上而下的集權式管理模式中,政府是你必須第一個借力的傳播渠道,削尖了腦袋也得往裡面擠!

五、累計才能質變,忽悠絕不可取

在項目之初,我們的銷售人員多來自金融和保險行業,個個都是會說話的高手,各種畫餅、各種關係運用自如。大家沒有準確的判斷到底哪些人、哪些地方適合我們的項目開展,只是各憑本領、各顯神通,結果導致項目開始運營後很多撒出去的網根本收不回來。但大家都是憑藉自己的關係刷臉刷來的,又不好意思去強行撤點。

然而到項目中期,我們在全國四個省有1000多個網點,但在銷量和數據上又一直沒有起色,導致公司無法傾斜更多的資源在項目上,前期的努力就好比將一瓶墨汁倒進了海裡,缺乏了後續的投入,完全無法將大海染色。

而我們其中一個省的業務開展就用了另外一套模式(開旗艦店的省),不用先入為主的依靠關係廣撒網,而是深入研究受眾可能在哪裡,然後利用免費的模式讓B端商戶嘗到甜頭,慢慢發展成長期夥伴,隨後又建設旗艦店加強與政府機構的溝通和行業內的話語權,將業務一點點的越做越深,進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到現在為止,這個省的網點才70多個,卻貢獻了全國項目80%的銷量。

總結

俗話說創業者九死一生,你曾經的輝煌、你的品牌可能會讓你自帶話題。但你的毒藥可能是別人的解藥,你的解藥也可能是別人的毒藥。切勿覺得無論自己的毒藥、解藥都是別人的解藥,如果你是這麼想,那你就陷入了「自嗨」。

沒有足夠的財力請腳踏實地,沒有實力請先累積實力,不確定的市場項目請先做試點。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跨界成功的案例,想深入另一個行業請遵守行業規則,破局者往往是「先驅」。

另:以上案例純屬虛構,如果雷同純屬巧合。

本文由 @小宇宙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新零售商的獨白:線上和線下,兩個世界
    然而,在交易過程中,大多數人很容易忽略線上和線下的區別以及線下環境的複雜性,從而導致項目的失敗。所以如果我們想讓這個項目成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我的公司是一家網絡娛樂公司。公司曾經派我去做一個新的零售B面建設項目。簡而言之,它是要讓項目沉沒,將在線流量引導到線下便利店和社區商店進行消費,並收集線下消費能量來消耗我們的在線產品。
  • 【分享】吳牧野「強者獨白·貝多芬巔峰作品選」線上音樂會
    【分享】吳牧野「強者獨白·貝多芬巔峰作品選」線上音樂會 2020-12-15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新世界:疫情催生「線上線下融合」 消費潛力逐漸釋放
    位於南京路的上海新世界城,2019年進行了過去近25年來最大規模的閉店調整與全面升級。疫情發生後,新世界城積極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全商場有近50%的品牌參與「五五購物節」五折促銷活動。視察新世界商場時,李強說,要組織動員商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開展豐富多彩、獨特新穎的營銷活動,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加強精準策劃,實現有效對接,讓消費者有實實在在的感受度和獲得感。
  • 成都演藝新業態: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成都演出商敏銳抓住市場熱點,迅速推出豐富大眾文化生活的演出內容,為成都演藝業形成新增長點、增長極。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朱克寧表示,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新業態,必將推動中國演出行業的整體提升,並讓演出行業具備更高的抗風險能力。
  • 線上線下新零售,引領消費新業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山西經濟半年報:線上線下新零售 引領消費新業態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今年上半年,以電商直播帶貨、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為代表的消費新業態快速增長。
  • 推廣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
    為培育壯大「網際網路++」消費新模式,搭建對接平臺,推動實體商業與電商、新媒體等合作,推廣線上線下融合新零售,6月16日,市商務局舉辦全市實體商業電商直播交流分享會。對助力全市實體商業發展新零售,拓展線上銷售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這次交流分享會中,一些成功的電商案例讓我記憶深刻。」
  • 線上線下融合趣學世界與蘇州新東方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國內領先的少兒英語教學解決方案提供商趣學世界宣布,與蘇州新東方達成戰略合作,為蘇州新東方學校提供結合校區線下教材的線上產品解決方案。雙方合作的一期項目已完成交付,趣學基於新東方的本地化內容定製開發配套的線上教師端與學生端的系統功能。
  • 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2020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雖然線下藝術節取消,但是線上藝術節不能缺席。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據悉,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12小時的連續直播,這在大劇院和表演藝術行業都是罕見的。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導讀:2020年12月21日,在中國化妝品工商首腦會議暨2020化妝品報年會的「庚子紀事」環節, 一場以《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為主題的論壇對話將會議氣氛推向高潮,引發參會嘉賓的熱議與思考。在行業充滿迷茫和恐懼的大環境下,這場對話給行業以啟迪。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消弭了線上線下的對立,甚至界限。
  • 線上演唱會:「靈韻」的缺失|微觀世界
    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的爆發,導致娛樂行業的線下消費都出現了損失,根據中國演出協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取消或延期的演出,就超過兩萬場,佔1-3月總場次的8成以上,造成直接票房損失約24億。《2019年演出行業洞察報告》認為,雲演出成為替代方案,引導了一部分用戶由線下轉到線上,有望成為新的演出風口。
  • 線上線下新零售有哪些發展特點和趨勢?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連結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新消費趨勢顯現
    今年以來,疫情限制了很多線下的消費場景,同時也加速了新型消費的蓬勃發展。在明年擴大消費的工作任務中,重點之一就是培育新型消費,推進線上線下消費的融合。作為家庭消費的重點領域,教育領域線上線下的融合正在提速。
  • 線上線下如何更好結合,世界5G大會高通展示創新模式
    如果跨國參加的話,很可能就得接受來去兩個14天的隔離,也就是耗費一個月的時間參加一次會議,這個時間成本顯然是巨大的。如果單純以視頻形式參加的話,又少了商業會議所需要的線下互動環節。面對這種兩難的境地,高通公司在11月26日舉行的2020世界5G大會「5G引領下的數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中,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
  • 線下培訓與線上培訓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教育培訓行業洗牌加劇,眾多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雪上加霜,但線上培訓異軍突起。一時間,線上培訓成為大多數培訓人關注的話題。那麼,線下培訓與線上培訓的主要區別有哪些呢?在筆者看來,無論是線上培訓還是線下培訓,其本質都是落在「培訓」兩個字上,這兩者的核心要義、教學理論、教學目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於「線上」、「線下」這兩個實施渠道的性質不同,所以線下培訓與線上培訓又存在著些許區別。
  • 社區新茶店——線上線下一體化
    茶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智能化,不依靠線下門店進行銷售,減弱線下門店產品銷售功能,加強體驗與社交功能概念,打造成一個品牌社交場景與體驗品嘗產品功能門店,銷售則側重在智能化線上平臺進行。社區新茶店的本質上還是零售,但是其「新」在消費場景,平臺和大數據,直接把新茶店進入各社區,建立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
  • 百果園新零售: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
    我相信未來整個行業的發展,線上線下的邊界都在逐步打破,每一個行業可能都離不開線下的發展。所以,對於線下企業、零售企業來講,到底運營、產品和研發這三者之間,應該如何去支撐一個企業的發展?我今天主要是從這個角度來做一些分享,希望對大家能夠也有一些啟發。1.
  • 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說道。新冠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短期爆發性增長,但與此同時,線上教育也面臨著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網課質量有限等問題。面對風口,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面對關口,企業又將從哪些方面啟動變革,消解用戶的負面情緒成為行業關注話題。
  • 董明珠:新零售需要線上線下融合,而不是孤注一擲於電商直播|全球...
    疫情之下,渠道實現從線下向線上轉身格力電器618線上直播成交額2020年已經步入下半年,回顧上半年的消費市場發展,不難發現兩個新的特點,首先是消費者群體的轉移,中產階級人數發展壯大並成為新一代消費主力軍,其次是鋪貨、購物渠道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湧向線上渠道,線下渠道則受到嚴重衝擊持續萎縮。
  • 從線下到線上,引爆數據分析新機遇
    線下營銷到線上營銷:營銷思維顛覆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使得傳統的線下營銷方式受到巨大衝擊,線上營銷飛速發展,而疫情的到來又加劇了這一趨勢。疫情期間,絕大多數人都足不出戶,越來越多的品牌通過直播、電商等形式實現線上營銷,電商市場越來越大。
  • 2020聯商「最美零售人」表彰結果揭曉,向他們致敬!
    聯商網消息: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零售人都措手不及,疫情當前,為了確保民生必需品供應,穩定物價穩定人心,千萬零售人衝在保障民生的第一線,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共戰疫情。為此,《聯商網》選出了在抗擊疫情期間,在零售一線表現優異的零售同行,授予「最美零售人」稱號,並通過藝術拍賣的方式,將拍賣所得金額全部用於獎勵最美零售人,以表彰其在疫情期間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