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錢還是那麼多錢,只是涉及到一個蛋糕怎麼分的問題。
希特勒上臺之後,只是把德國分散在那些有錢人手中的資金收歸國有並擺在非常明顯的位置,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致片面看來這是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德國經濟這塊蛋糕自上個世紀20年代以來已經開始慢慢形成並逐漸做大,只不過狡猾的德國人將這塊蛋糕藏在了幕後不為人知而已。
而希特勒上臺之後,為了給德國人以摧毀世界強大的信心和底氣,便將這塊蛋糕徹底的在世人面前暴露了出來,並且把之前那些佔據蛋糕大塊的人給作掉了,所以才會有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就突然有錢的這種說法。
那麼遭受重創的德國是如何能在20年之內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呢?是什麼原因能夠讓希特勒再次挑起世界大戰的底氣和資本呢?
事實上,德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發達的歐洲國家,尤其是在一戰之前,德國一家獨大使其能夠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獨有資本。
但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頤指氣使的德國元氣大傷,特別是《凡爾賽條約》的籤訂讓德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但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德國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在一戰和二戰的短暫的20年時間裡,德國經濟快速恢復生命力,又一度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這裡面不得不提及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對德的態度前後發生逆天的改變,正是有這個國家的援助,促使一戰後元氣大傷的德國能夠在短短的20年之內快速崛起。
這個國家就是遠在西方的美國。
1922年德國經濟徹底崩潰,對德敵對的美國逐漸放鬆對德的約束,作為擁有美國在歐最大交易市場的國家之一,德國走上了接受美國救濟之路,同時這也是德國開始崛起之路。
早在停戰協議籤署的第二天,美國威爾遜政府就呼籲運糧船駛向德國,要求各協約國取消對德國的制裁,當然這是出自預防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威脅之需。
1919年至1923年,5年時間內美國猶太人聯合慈善協會向德國提供了價值約100萬美金的物資,而美國路德派協會則在8年內向德國援助了價值87萬美金的物品……
除此之外,魯爾危機發生之後,美國釋放了一戰期間扣押德國的部分資產,最重要的是在最後與德國籤訂了《友好通商和領事權利條約》。
該條約規定:提供所有在美國和德國從事商業的美國人和德國人最惠國待遇。
這說明一個什麼事情呢?也就是自從籤訂該條約之後美國便將德國視為平等的經濟夥伴關係,也從這個時候開始美國便開始全面幫助德國經濟振興。
這些看似零零散散的援助,實際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戰後苟延殘喘的德國在經濟上能夠重振雄風,最慘不至於面臨全面崩潰的尷尬境遇。
如果前面那些對德的經濟援助只是一些皮毛的話,那麼20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對德國實行的道威斯計劃則是德國經濟快速崛起的主力軍。
對德國提供貸款,保證德國經濟能夠平穩健康的運行
要知道,一戰之後的德國是根本無法憑藉自身的實力再次復興經濟的,那麼德國要向復興經濟只能向國際求助貸款。
但德國一向在國際上孤立無援,最先答應向德國提供貸款的摩根財團也因為安全問題沒有兌現承諾,而這個時候負責援助德國的專家組便站了出來。
首先專家組以美國國家的名義向德國提供了一筆貸款資金且允許德國可以延遲戰爭賠款的支付,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德國賠款額度的負擔,這給了德國得以喘息的機會。
其次,美國多次強調,德國經濟在復興階段不得受到外來勢力的幹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協約國一戰後對德國提出的集體制裁,預防德國危機的出現。
最後一點就是加大與德國的經濟合作,恢復了與德國之間的正常貿易,總的來說這是德國和美國之間互惠互利的一件事情。
自道威斯計劃實施後不到三個月,美國在德的私人投資已達到了1400萬美元,自1926年下半年起德國的經濟已經開始全面復甦。
1925年德國的工業水平已經恢復到了1913年時候的83%,而到1927年則恢復到了戰前的水平,德國商品的出口額度已超過了戰前水平的73%。
實際上從美國開始援助德國起,德國經濟這塊蛋糕就在不斷的壯大,但好景不長的是1929年開始爆發世界經濟危機,美國停止對德援助,德國的經濟也開始出現劇烈的動蕩。
這並沒有觸及到德國經濟的根基,反倒是一戰後遺留下來的德國和法國之間關於國家安全的矛盾問題促使了德國法西斯勢力趁機抬頭。
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對德國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場危機造成的影響只能說是窮人更窮,而富人更富而已。
有一點在這裡不得不提,猶太人可以說是世界最會做生意的民族之一,當時德國80%的經濟都聚集在猶太人手中,而德國經濟的堅實底子也大多是由這些猶太人給打實的。
德國之所以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就變得非常的富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上臺之後幹了一件泯滅人性的事情,即大量捕捉和殘害猶太人。
這樣做的話就可以把那些分散在各個猶太人手中的財富全都收回國有,這樣德國國庫就能快速膨脹充盈起來。
所以很多人說希特勒非常厲害,能夠讓德國一夜之間變得富有,其實這是不切合實際的。
在此之前德國各政府都想從猶太人手中剝奪他們私有的財富,只不過希特勒這次下手更猛更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