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掌權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仍然活著,希特勒對他怎麼樣?

2020-12-11 騰訊網

希特勒是第三帝國的元首,而威廉二世是第二帝國的皇帝,一山不容二虎!

1918年,此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打了四年,雖然德軍在兩線戰場上並不落下風,但國內經濟已經難以再支撐戰爭的繼續了。尤其是在美國參戰後,德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認為德國已經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了,投降是德國最好的選擇。

不過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並不想就這麼倉促的投降,因為若是德國投降,他本人一定會被英法列為戰犯而送上法庭。

(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堅持戰爭的行為引發了國內民眾的不滿,到194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基爾港首發生起義,海員們抗拒海軍的出兵命令。隨後柏林的工人和士兵也發生了起義,而起義也得到了德國部分高級官員的支持,霍亨索倫家族的統治大勢已去。

此時的德皇威廉二世正在比利時前線督戰,在獲悉國內爆發革命之後,他震驚不已,而時任德國首相馬克斯·馮·巴登則與革命者達成妥協,在11月9日巴登直接廢除了威廉二世的皇帝身份,甚至連普魯士國王的頭銜也給廢除了。

眼見大勢已去,威廉二世選擇了退位,他在阿梅隆根發布了退位詔書:

我永久放棄一切作為普魯士王國國王以及兼有的德意志皇帝所擁有的權力。

同時我解除一切德意志帝國和普魯士的公務員,所有軍官,軍士,海軍部隊,普魯士陸軍以及曾向我作為帝國皇帝宣誓效忠的一切軍事部隊的職務。

我希望他們能夠幫助在德國掌握實權的人,對抗逐漸逼近的無政府狀態危險、 飢餓和外國統治以保護德國人民,直到德意志帝國的新秩序建立為止。

1918年11月10日,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威廉之所以選擇前往荷蘭,是因為荷蘭當時是中立國,而且當時的荷蘭女王威廉明娜是威廉二世的表妹,荷蘭有能力並且也願意保護他的安全。

事實證明,威廉二世的選擇是正確的,荷蘭收留了這位末代皇帝,之後又拒絕了協約國法庭引渡威廉二世的要求,而威廉二世在荷蘭的生活也算是安逸,荷蘭政府將多倫附近的一處莊園送給了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在這裡的開銷均有荷蘭政府負擔。

威廉二世在荷蘭期間,家庭生活並不是很幸福,他的幼子約阿希姆王子和妻子奧古斯塔相繼去世,威廉二世的心情曾一度非常低沉,後來直到他又娶了羅伊斯公主為妻,威廉二世的狀態才開始恢復。

(威廉二世以家人)

一戰後德國建立魏瑪共和國,到1925年,前德意志帝國陸軍元帥興登堡當選德國總統,作為威廉二世曾經的臣子,當年就是他勸說威廉二世退位的。對於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內心是複雜的。他在上臺之後雖然沒有復闢德國皇帝的舉動,但仍舊堅持歸還了被魏瑪政府沒收的德國皇室財產。

其實在魏瑪共和國中有許多興登堡這樣的帝國舊軍官,他們對於威廉二世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威廉二世在德國國內也依然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就在興登堡當選總統的同一年,希特勒重組了德國納粹黨。到1929年德國遭遇世界金融危機,國內經濟一片蕭條,希特勒趁機指責現政府無能,而納粹黨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到1932年時納粹黨已經成為德國議和第一大黨。

希特勒的崛起很快吸引了威廉二世的注意,威廉二世也迅速派人接觸希特勒。在威廉二世眼中,希特勒曾是帝國時期的軍人,若他掌權,帝國說不定就有復興的希望。到1933年初年,在威廉二世的授意下,其長子弗裡德裡希致函興登堡,敦促其授權希特勒組閣,與此同時威廉二世為納粹黨提供了200萬馬克的政治獻金。

但是令威廉二世失望的是,希特勒上臺後並沒有復興帝制的想法,他拒絕了威廉二世回國復闢的要求,讓威廉二世非常不滿。並且威廉二世與希特勒的政治理念也不相同,為此威廉二世經常隔空抨擊希特勒。

面對自己曾經的皇帝,希特勒雖然沒有迎接威廉二世回國,但還是保持了對皇帝的尊重,做到了罵不還口。

1940年5月德國閃擊荷蘭,威廉二世又再次見到了德國軍隊,只不過如今這支德軍不再屬於第二帝國,他們是第三帝國的軍人。

1941年6月5日,威廉因肺栓塞發作在荷蘭的多倫病逝,由於他拒絕歸葬德國,因此被葬於多倫莊園,他的墓碑上刻著一行墓志銘:「無需讚賞我,因為我無需讚賞。不要給我榮譽,因為我不要榮譽。不用制裁我,因為我即將受難」。

(納粹部分高層出席威廉二世的葬禮)

其實希特勒原本是想把威廉二世的遺體迎回柏林舉行國葬的,但是威廉二世拒絕在王朝復闢之前返回德國,於是希特勒尊重了威廉二世的遺願。

不過威廉二世在臨終前曾表示不允許自己的葬禮上出現納粹標誌,但這個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希特勒在威廉二世的葬禮上布滿了納粹的旗幟和黨徽。

相關焦點

  • 希特勒想恢復威廉二世和神聖羅馬時代,所以納粹時代稱為第三帝國
    1804年,拿破崙加冕"法蘭西皇帝",引發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但勢不可擋的拿破崙在"三皇之戰"中擊敗了奧、英、俄聯軍。1806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在拿破崙的要求下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名義稱號。但神聖羅馬帝國始終作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存在,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當這個名稱不存在時,德意志地區就成了無人區。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地區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國家來領導。
  • 他是俾斯麥與希特勒的上級,百年前稱讓中國畏懼千年,晚年如何?
    我們的目的就是在中國打出像匈奴一樣的戰績,讓中國人一千年後提到德國仍然畏懼地顫抖,讓我們的旗幟永駐長城!」看完上面這段論述,是不是大家都感到很是驚訝,如此的言論,感覺就像是笑話一般。而說這句話的人,想必大家都可能聽說過,他就是德國的王上威廉二世。
  • 如果希特勒不發動二戰,那麼他就是統一德國的民族英雄了
    如法國有拿破崙和路易十四等;俄國有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史達林等;英國有伊莉莎白女王、克倫威爾等,西班牙有伊莎貝爾女王;美國有華盛頓、林肯、羅斯福等;荷蘭有威廉。那麼德國的偉大領袖是誰呢?大家可能會提到俾斯麥。的確俾斯麥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推動了德國的工業化進程。但是他並非是德國的領袖。人們對德國的領袖最熟悉的還是希特勒。
  • ...董樂山|希特勒|胡發雲|威廉 · 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
    柴金如是西南聯大外文系的畢業生,職業敏感讓他立刻意識到這本書在中國翻譯、出版的價值,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這麼一本大部頭,很難找到合適的翻譯人選。無巧不成書,就在此時,世界知識出版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寄信人是37歲的原新華社翻譯董樂山,這位原上海聖約翰大學的畢業時,精通英文,新中國成立前夕曾在美國駐華新聞處任職。
  • 希特勒只穿軍裝?來看看你不了解的制服文化
    腓特烈一世與希特勒簡直不要太像了,希特勒愛穿軍裝既有天性使然,也包括對前輩的敬仰和崇拜。(從腓特烈一世開始普魯士君主都以軍裝為主要服飾,上圖是腓特烈二世,他對父親的軍服做出大幅改進,讓人誤以為他是第一個穿著軍裝的君主)阿道夫的服飾也帶有模仿威廉一世的可能,作為帝國最高掌權者,威廉二世的衣服是採用特殊符號的軍服,既能彰顯自己尚武的性格,又能與普通高級將領區分開來。
  • 俾斯麥與希特勒-歷史選擇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俾斯麥8歲時,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由於同學大多生長在資產階級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擠他這樣一個容克之子,令他的童年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 在他12歲時,他進入了中學,但仍然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並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奮向上,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使其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並為其日後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礎。
  • 難得一見的老照片:一戰中希特勒、被強吻的希特勒、易容後希特勒
    兩歲時的希特勒,他不是德國人,而是奧地利人。1914年,他自願報名參加了德國軍隊。1918年希特勒在一家軍事醫院(後排右二)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在第二巴伐利亞步兵團。1924年短褲希特勒。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一位試圖強吻希特勒的美國女人(Carla De Vries),事後她平安無事,但希特勒身邊的警衛均遭到了解職或者降級。演講中的希特勒,只看這圖,你就知道他的演講有多煽動人心。
  • 希特勒掌權後,為何藝術家最先遭殃?
    僅僅六周後的3月11日,他組建了帝國國民啟蒙宣傳部,約瑟夫·戈培爾出任部長。這個部門的名字直接來源於《美麗新世界》,而希特勒和戈培爾兩人將很快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對德國的文化生活造成破壞。
  • 世界四大戰爭狂人,希特勒根本排不上號,他才是公認的領地屠夫!
    世界四大戰爭狂人,希特勒根本排不上號,他才是公認的領地屠夫!說到戰爭狂人,大家無一例外都會對希特勒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在全世界掀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引發了人類史上難以想像的後果,世人都對他恨之入骨。,是一個絕對的戰爭狂熱分子。
  • 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德國有皇帝嗎?
    只不過普魯士軍隊在其中佔據著絕對的數量優勢,所以人們印象中的德軍就都成了頭戴尖頂盔的普魯士軍人形象,比如希特勒加入的巴伐利亞步兵團就不歸普魯士王國指揮。圖-柏林風景由於普魯士在德意志帝國的領土和人口構成上佔據著絕對優勢的比例,因此帝國的很多實際事務都要通過普魯士的同意才能完成。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秘密警察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將他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一直到二戰後期,將這位德國木匠殘忍的殺害。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 「瘋狂」希特勒:讓德國崛起花了三年,而跌入「地獄」他花了四年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布勞瑙,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他也是世界公認的「戰爭狂魔」,推行種族屠殺的歷史罪人。1914年8月一戰爆發時,作為一名狂熱的戰爭分子,出身奧地利的希特勒,卻志願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
  • 希特勒是拿破崙轉世?兩人之間有太多驚人的巧合!
    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主席,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同時,他也是著名的演講家、政治家和敢於冒險的軍事家。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黃袍加身,宣告自己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稱號為「拿破崙一世」。 希特勒於1933年1月30日登上總理的寶座。從這一天起,魏瑪共和國正式死亡,第三帝國誕生。兩人掌權,其間相隔129年。 拿破崙1809年佔領維也納。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成立。
  • 希特勒死後,他的家族做了一個決定,讓這個姓氏永遠從地球消失
    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在德國總理府地下室開槍自殺。這個發動二戰,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惡魔就這樣消失了。不過自殺後他的家族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還依然存在。我們看一下他的家族後來如何?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出生於當時奧匈帝國的因河畔布勞瑙,其實希特勒是正宗的奧地利人。希特勒的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有五個孩子。後來他改姓氏為希特勒,所以子女都姓希特勒。也就說希特勒有四個兄弟姐妹。分別是哥哥阿洛伊斯·希特勒 、弟弟埃德蒙·希特勒、姐姐安吉拉·希特勒、妹妹保拉·希特勒。希特勒去世的時候是55歲,也就說他的兄弟姐妹正常情況下都是在世的。
  • 德國第一個投降的將軍,斯坦納是個好人嗎?他讓希特勒失望了
    1918年春天,他被派往西方。他看到了雙方如何利用他們的年輕新兵作為炮灰,在註定的罪行。在未來的幾年裡,他會盡他所能避免在徒勞無益的軍事行動中浪費士兵的生命。戰後,德國被迫凡爾賽條約將其武裝部隊的規模縮小到10萬人,只分配到防衛部門。施泰納仍然在軍隊中,並且迅速地提升了這支被截斷的部隊的隊伍。
  • 希特勒時代的德國生活
    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的希特勒青年團,德國女孩同盟,旨在為男女青年加入納粹做準備。這些組織在德國非常受歡迎,到了1939年,德國90%以上的孩子都是希特勒青年組織的成員。在這段時間裡更加無害。從積極的基督徒運動可以看出,德國社會的機構開始採取民族主義的傾向。這是一項由國家資助的計劃,旨在將德國所有新教教會合併為一個,將其合法化並成為支持的國家教會。
  • 希特勒背後的「蕭何」:典型的青年龍傲天,希特勒初見時就被秒殺
    當你回憶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重要人物時,你能想到誰?相信大部人可以如數家珍的說出:「元首」希特勒、「沙漠之狐」的隆美爾、 「裝甲兵大師」古德裡安、「狼群戰術」的鄧尼茨很多人都對這些戰略戰術大師非常的熟悉。但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將領在前線廝殺時,他們的「糧草」,又是何許人負責的呢?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二戰時,希特勒幹預前線將領的指揮,是德國戰敗的主要原因嗎?
    通常來說,所有軍事都是服務於政治的,希特勒是當時德國的元首,這個元首的意思,同樣也包括他是德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這就不存在什麼他幹預前線將領指揮的問題,因為他本來就有資格指揮前線將領。對希特勒這個人物的是非評價是一回事,不過說他喜歡幹預前線將領指揮,導致德國戰敗這種說法,大概是自他死後,一直背負的最大一口鍋,他指揮德國軍隊橫掃歐洲時,怎麼就沒有這種說法?
  • 如果德國打贏二戰,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希特勒的野心太大了!
    希特勒是阿洛伊斯·希特勒在第3次婚姻中所生的第3個孩子,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希特勒6歲時,58歲的父親58歲從海關退休。在其後的4年中,他在林茨附近的許多村莊裡搬來搬去,直到12歲時,希特勒已經搬了7個地方,換了5所學校。希特勒在蘭巴赫附近的本篤派修道院學習了兩年,他參加了唱詩班,選擇了唱歌課。跟據他自己的記載,他夢想將來當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