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胡貝口袋戰,朱可夫200萬對20萬十拿九穩,為何功虧一簣

2020-12-22 島主說事

1944年3月,蘇德戰爭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也稱胡貝口袋戰役),是蘇軍烏克蘭兩個方面軍對德軍南方集群第1裝甲集團軍的的一場不對等戰役。這場戰役中,蘇軍佔有200萬對20萬十倍於敵的優勢,最終卻讓德軍成功逃脫。那麼,蘇軍這場看似十拿九穩的戰鬥,為何功虧一簣被德軍成功突圍呢?

首先,朱可夫擁兵自重勸降缺乏誠意,蘇軍圍困不力大意失荊州

胡貝口袋陣的形成是德軍在科爾松戰役失利以後,在南部戰線給蘇軍留下的一個有利戰機。由於德軍統帥部一直捨不得對高加索資源的依賴,把曼施坦因的建議當成耳旁風,使北烏克蘭至喀爾巴仟山之間狹窄地域中的德軍裝甲集團,處於蘇軍全面包圍的危險。這支部隊包括第1裝甲集團軍的主力和第4裝甲集團的部分裝甲師共20個師20萬人。

1944年3月,經過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兩場大戰的洗禮,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也是捉襟見肘日落黃昏,好在有第1和第4兩個裝甲集團勉強可以撐起危局,但這兩個集團也都是今非昔比,裝甲數量少得可憐。

正因為德軍的形勢不容樂觀,不論是兵員對比還是裝甲打擊能力,蘇軍都佔有絕對的優勢。由於烏克蘭第二方面軍司令瓦杜丁意外身亡,朱可夫兼任這個有120萬強大兵力集團的指揮官職務,他準備與擁有80萬兵力的科涅夫烏克蘭第一方面軍一起,共同對處於危險當中的德軍這20萬人馬進行合圍打擊。

也許是朱可夫過於自信,也許是他擁兵自重,當兩個方面軍即將對胡貝集團完成合圍時,朱可夫卻出人意料地給德軍寫了一封勸降信。可能是信的內容過於生硬,要求德軍迅速投降,否則就會在被俘後三人殺其一。

胡貝收到信後,不僅沒有投降,反而加緊了突圍的準備。由於蘇軍行動沒有達到預期,雖然包圍圈也基本形成,但胡貝卻玩了個聲東擊西的謀略,在漫天風雪中,德軍從容向西突圍了出去。

其次,曼施坦因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德軍變不利為有利留得青山在

實際上,蘇軍大軍壓境之時,德軍基本失去了反擊的機會。一來是兵力太懸殊,十倍於己。二來德軍的補給最多還能撐夠十天,特別是燃油的消耗太大。三是天氣因素,漫天風雪擋住了去路,不僅空投補給受阻,還給德軍造成心理陰影,因為前兩個冬季基本都是德軍的噩夢。

但是,德軍也佔有一些有利因素。一方面,作為南方集群的指揮官,曼施坦因與胡貝想到了一起。他不僅親自跑到統帥部申明撤退的必要性,還以自身的進退為條件與統帥部發生爭執,這才迫使統帥部同意胡貝向西撤退。

另一方面,曼施坦因及時幫助胡貝選擇了正確的突圍方向。剛開始,胡貝是準備選擇從西南方向突圍,可他哪裡知道那裡正是朱可夫調集重兵布下的胡貝口袋陣,雖然向西突圍的地形和突圍條件都不如向南,但在西邊有德軍的一支裝甲部隊在那裡接應,這是唯一的也是可行的突圍方式。

胡貝是個非常精明能幹的將領,在和曼施坦因達成意見一致後,他迅速部署向西突圍事宜。一方面,他要求全軍上下把向西方向突圍記在心中,那是最終目標,但表面上卻要求部下共同使用欺騙戰術,作向南突圍的準備。因而在全軍統一動作下,朱可夫也被他們所蒙蔽,將三個集團軍放在南部設置口袋陣。

另一方面,胡貝要求輕裝突圍,他一改風雪中裝甲前進受阻不能前行的傳統習慣,下令拋棄重裝備和無法行動的裝甲車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把這20萬人馬突圍出去就是勝利。正是他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才確保了全軍20萬人沒有一人掉隊,也沒人開小差,保持了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從一定程度講,這才是德軍能夠成功突出重圍的最重要基礎。

再次,胡貝口袋戰,朱可夫錯判方向留下遺憾,曼施坦因功成名就成為謝幕之戰

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提到了自己判斷的失誤,他並不隱瞞自己對曼施坦因在這次指揮突圍當中表現出的從容和睿智,蘇軍之所以佔據巨大優勢還沒紮緊口袋,就是他和科涅夫太輕敵了,當初,兩個方面軍甚至為了誰能最先紮緊口袋開展了戰鬥競爭。

而這場戰役對於曼施坦因來說也有遺憾,因為胡貝3月27日率軍開始突圍時,3月30日,曼施坦因就接到了讓他解職的命令。這是他屢次犯上換來的結果,實際上,也是統帥部看他沒有利用價值了,畢竟南方集團軍群在曼施坦因手上也是越打越少,如果這次口袋戰役失利,南方集群也要全部殲滅了。但這次戰役並沒有讓曼施坦因最後一戰失分,胡貝率軍成功突圍,也算是給曼施坦因軍旅生涯塗上了一筆濃墨重彩。

當然,對於胡貝在這次指揮突圍行動中的表現,人們一直將之作為典範研究。不僅在於他指揮若定,將人的潛能發揮到極致,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當蘇軍忌憚漫天風雪止步不前時,德軍卻拋開重裝輕裝前進,總之,最終的勝利給予了德軍。

還有,胡貝通過聲東擊西戰術,連朱可夫這樣的戰場老將都矇混過去,說明他在指揮布陣上沉著冷靜,整整20萬人馬幾百輛裝甲突出重圍,非怪在他飛機失事後,德軍統帥要親自主持他的葬禮呢。

小結: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胡貝口袋戰役),算是朱可夫指揮生涯上的一個遺憾吧,由於蘇軍損失得不大,僅僅是戰術指揮上的失誤,但對整個戰場態勢還是產生了一些影響。另一方面,從這次口袋戰役中,也可以看出德軍整體素質的過關,雖然經過苦戰大戰,在這種逆境當中,德軍卻可以保持高度統一令行禁止,說明曼施坦因和胡貝在治軍能力方面高人一等。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朱可夫:回憶與思考》《曼施坦因:失去的勝利》

精彩推薦:蘇德戰爭,曼施坦因實施頓涅茨克行動,蘇軍8比1優勢為何落敗?

蘇德戰爭大盧基戰役,為何被稱為小史達林格勒戰鬥,半斤對八兩

二戰勒熱夫戰役,為何說朱可夫不應為火星行動背鍋?有間接責任

蘇德戰爭,史達林為何不相信德國會進攻蘇聯?既得利益蒙蔽了雙眼

相關焦點

  • 朱可夫給胡貝的勸降信反而激發德軍鬥志,德軍突圍使蘇軍傷亡慘重
    朱可夫最失敗的一次戰役其實是1944年3月的「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包圍戰,坐擁近200萬兵力的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沒能吃掉包圍圈裡的德軍第一裝甲集團軍,並且讓其幾乎全身而退,在戰術靈活性方面還是有點差距。而這一戰正是曼施坦因元帥的二戰謝幕之戰,他的繼任者莫德爾元帥也成功穩定住了面臨崩潰的南方戰線。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使用人海戰術為何遭人質疑?打贏才是硬道理
    朱可夫被稱為二戰第一名將,還被稱為蘇軍的「救火隊長」。但為何每次戰役中蘇軍傷亡的人數比敵人還多?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就蘇德戰爭來講,蘇軍與德軍的裝甲快速打擊對抗,既沒裝甲優勢又無防禦優勢,如果兵力優勢再沒有,朱可夫如何打贏德軍呢?從這個層面講,打贏才是硬道理。一方面,朱可夫指揮的戰役常常是臨危受命,他是依靠打贏信心和決心贏得戰爭。
  • 二戰德軍三大名將中,哪個綜合軍事能力超過朱可夫?只有曼施坦因
    而隆美爾乾脆不夠級別前往東線戰場,他連跟朱可夫交手的資格都沒有,蘇軍的頑強和玩命,不是二戰英軍可以比擬的,所以真正夠重量也確實跟朱可夫掰過手腕互有勝敗的只有一個:曼施坦因。蘇德戰爭爆發時,古德裡安是陸軍大將、裝甲集群司令,隆美爾是裝甲兵上將、裝甲集團軍司令,而曼施坦因不過是步兵上將、裝甲軍長。
  • 蘇聯「軍神」朱可夫:狂虐日本軍,力挫希特勒軍隊,讓史達林低頭
    說起二戰,最精彩的就是蘇德戰場,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將領,就是蘇聯「軍神」朱可夫。朱可夫在二戰蘇德戰場中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措施使得蘇聯成功地擊敗了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第一位蘇聯元帥,也是公認蘇聯最有才能的將領。
  • 朱可夫最大敗仗怪間諜?完美的火星計劃,為何折損百萬蘇軍?
    1942年11月,蘇德戰場雙方激戰正酣,蘇軍名將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等人,策劃了"雙胞胎的作戰計劃",即天王星行動和火星行動。天王星行動意在打擊史達林格勒的德軍第6集團軍,火星行動則是攻打勒熱夫突出部的德軍第9集團。
  • 為什麼說庫爾斯克會戰是蘇德戰爭轉折點?50萬精銳德軍被消耗殆盡
    對於蘇德戰爭的轉折點,普遍人認為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其實這樣的想法並不是很準確。德軍圍攻完列寧格勒後,在1942年7月17日這一天,安排近150萬的兵力前往史達林格勒,蘇軍為了抵禦德國納粹的持續進攻也展開防禦作戰。
  • 50萬精銳德軍被消耗殆盡!庫爾斯克會戰才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
    提及蘇德戰爭的轉折點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史達林格勒戰役,那麼小編就先向大家講述一下這場戰役再向大家說明小編對這場戰役的看法。在當時德軍才剛結束對列寧格勒的圍剿行動,就在1942年7月17日這天,集結了150萬士兵進攻史達林格勒,蘇聯軍方為了守衛史達林格勒不被貢獻和粉碎德軍的戰爭計劃只好採取防禦戰役。此次戰役一共進行了200多天,蘇軍在同年的11月開始發起反擊,並在次年的2月2日全殲德軍,此後這場戰役正式結束。
  • 蘇德戰爭的轉折點是庫爾斯克會戰?50萬精銳德軍被消耗殆盡
    每當回憶蘇德戰爭的歷史時,都會發現其中三場戰役對於局勢的改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就是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其中史達林格勒戰役最為突出,也是至今都讓世人難以忘懷的一場戰役,蘇聯也正是因為這場戰役才開始轉防為攻。但這戰役真的能稱得上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嗎?
  • 諾門坎戰役—朱可夫元帥的怒火:蘇維埃的裝甲洪流!
    大明神機營 像中國的新疆,新疆顧名思義就是新的疆土,新疆在古代和中國分分合合,但經明清兩代的努力下,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裡的新疆終於融入了中國大家庭。該師團是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雙料王牌,被公認為日本陸軍中最強悍的部隊,其坦克第一師團是日軍中唯一一支全員坦克部隊,尚未捨得使用過。——關東軍決心給蘇軍點顏色看看,以徹底平定邊界危機。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指環行動展開後,保盧斯為何還能堅持20天?
    提到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戰爭迷們都知道這是蘇德戰場上的分水嶺,由於蘇軍全殲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一個整第6集團軍,創造了戰爭開始以來的歷史,從而使蘇軍士氣大振。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群救援保盧斯時,他以種種理由不向西突圍靠攏,而在隨後蘇軍發起的「指環行動」中,第6集團軍卻能堅持20多天才投降,這是什麼原因呢?
  • 蘇聯「救火隊長」朱可夫,「軍神」的外號可不是白來的!
    朱可夫,蘇聯元帥,他是家喻戶曉的「二戰軍神」,用一句話來形容朱可夫對二戰的貢獻,那就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二戰中有名的將領不計其數,但就算是蒙哥馬利,麥克阿瑟,在朱可夫面前都要敬畏三分。這可是一個能扭轉乾坤的男人,而不是錦上添花。
  • 朱可夫彈盡糧絕時,每天只有幾枚炮彈,為啥仍主動進攻?
    他們從法國那裡得到了3200多輛坦克,結合自身的2800多輛坦克,成為了世界上坦克數量最多的國家,在蘇德戰爭爆發初期,佔據了對蘇聯的全面優勢。 依靠裝甲兵的強大機動性,德軍初期在波蘭境內擊潰百萬蘇軍;1941年7月份他們完成了對烏克蘭基輔的合圍,蘇聯兩大元帥布瓊尼和鐵木辛哥乘坐飛機倉皇撤退,65萬蘇軍被俘虜,一名上將戰死。
  • 二戰勒熱夫戰役,蘇軍和朱可夫為何要實施火星計劃?戰場形勢所迫
    1942年新年剛過,蘇德戰場莫斯科戰役硝煙未散,兩軍就在莫斯科以西勒熱夫-瑟喬夫卡地區展開大戰。讓蘇軍沒想到的是,這場戰鬥一打就是15個月,不僅使蘇軍中線集團遭到重創,還差點讓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場翻盤。那麼,蘇軍在1942年初第一次勒熱夫戰鬥遭到重大損失之後,蘇德兩軍都把目光放在了史達林格勒地區,朱可夫為什麼還要在11月底發起火星行動呢?
  • 朱可夫跟貝利亞有什麼仇?
    但是從此時開始,朱可夫就恨上了貝利亞,這也不奇怪,畢竟貝利亞的這個決定很有可能要了朱可夫的老命。幸虧史達林給貝利亞壓著指標不高,否則是貝利亞可能不僅僅是要了朱可夫的命,甚至要了蘇聯的老命。在蘇德戰爭中,朱可夫的牛脾氣犯了起來,竟然和至高無上,永遠正確,從來不會犯錯誤的史達林同志發生了爭吵,可是論吵架的藝術,朱可夫,這個習慣用槍炮說話的人,怎麼可能比得過嘴炮之王史達林呢?朱可夫被懟的不敢還嘴,滿腔的怒火,無處發洩,好不容易走到走廊上,就直接罵了一句可惡的小鬍子!
  • 戰功赫赫的蘇聯元帥朱可夫為何在其人生巔峰後鬱鬱而終?
    朱可夫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將軍,他一生功勳卓著。尤其是在二戰期間,朱可夫率領蘇聯紅軍同德國法西斯浴血奮戰,成為了二戰時期蘇聯最高副統帥。他幾乎策劃和指揮了蘇聯所有對德戰爭,包括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和攻克柏林戰役等等。
  • 朱可夫作為蘇聯統帥部代表,為什麼會失去「大元帥」史達林信任?
    唯獨朱可夫元帥發出了異議,他對史達林說:「迄今為止只有佛朗哥和蔣介石這樣的孤家寡人才擁有大元帥這個稱號。」一個月後,即1945年6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了《關於設立最高軍隊稱號—蘇聯大元帥》的命令。命令指出,這一稱號將授予「戰爭期間在領導國家的全部武裝力量方面為祖國作出了特別傑出貢獻的人」。
  • 二戰勒熱夫爭奪戰,為何說是一箭雙鵰戰略?雙方出發點都差不多
    發生在1942年1月到1943年3月間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簡稱勒熱夫戰役,是蘇德戰爭中蘇軍傷亡較大的一場慘烈戰鬥。由於此戰,蘇軍在幾次進攻作戰中損失了將近150萬的部隊,傷亡比是德軍的4到5倍,有的甚至達到9倍之多,因此這場戰役也被認為是朱可夫在蘇德戰爭中的一大敗筆。
  • 戰爭不能讓女人走開,列寧格勒的婦女們挖750公裡戰壕,堅持900天
    如果說二戰中最為慘烈的戰場,那一定是蘇德戰場,據戰後資料顯示,蘇聯損失2600多萬人;如果說蘇德戰場上,哪一個城市損失最大,那一定是列寧格勒,她在被圍困的近900天中,軍民損失達150多萬人。作為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是重要的海港和工業中心。
  • 曼施坦因對戰朱可夫,誰更勝一籌呢?
    二戰的蘇德戰場,在1937年7月5日爆發了庫斯庫爾斯克戰役,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坦克大會戰。在庫爾斯克地區,蘇軍不但正面集結了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還在後方集結了草原方面軍做了戰略預備隊,總計191萬大軍。此外,針對德軍經常使用的閃擊戰和鉗形攻勢,蘇軍也有了新的應對戰術。德軍即將對庫爾斯克發起攻擊的,是北面的中央集團軍群和南面的南方集團軍群,總計78萬多人。 不管是從軍隊數量還是重裝備數量來看,蘇軍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 朱可夫第一!
    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第登陸,指揮裝甲兵團橫掃歐洲,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 在蘇德戰爭初期,他指揮坦克部隊在基輔等地多次合圍蘇軍,連續創造了坦克突擊戰的經典戰例。正是他的裝甲理論和實踐,才使得希特勒的罪惡侵略戰爭十分震撼! 2.曼斯坦因 曼施坦因,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