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二戰,最精彩的就是蘇德戰場,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將領,就是蘇聯「軍神」朱可夫。
朱可夫在二戰蘇德戰場中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措施使得蘇聯成功地擊敗了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是第一位蘇聯元帥,也是公認蘇聯最有才能的將領。朱可夫完全是一名平民元帥,他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一步一步的過得的。
朱可夫元帥一生中開創出了許多著名的戰術打法。
早在1939年,朱可夫就利用坦克,開發出了機械化部隊戰法,將50萬日本關東軍殺得片甲不留,在中國東北不敢寸進。
在這場對日的戰爭中,朱可夫根據德國的「閃擊戰法」,將坦克編隊和空軍編隊相整合,組成了一套機械化部隊。
他放棄了此前過多依賴炮兵利用機械化部隊迅速讓蘇軍在火力上佔據優勢,這樣的戰法讓關東軍的陣地遭到了蘇軍炮彈猛烈地攻擊,整體部隊全線潰敗。
後來蘇德開戰,德軍毫無徵兆地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閃擊戰」迅速向蘇聯發起進攻。當時蘇聯國內正在進行第三個五年計劃,各項指標都正處在轉型期,並且以史達林為首的蘇共中央也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
在此情況下,德軍通過「閃擊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蘇軍發起進攻,蘇軍在倉促應戰的情況下迅速被德軍擊潰,損失慘重。德國一路勢如破竹,佔領了蘇聯大部分的城市,直逼首都莫斯科。
到了7月底,南線的德軍朝著蘇軍重城基輔進攻,史達林下令蘇軍要堅守基輔,在此擊潰德軍。而時任蘇軍總參謀長的朱可夫卻認為德軍目前兵強馬壯,此番與其交手必定會吃大虧,他向史達林建議放棄基輔以保存實力以備反攻。
不過史達林拒不同意朱可夫的意見,並且還罷免了朱可夫總參謀長的職務,將其降任為預備隊司令員。兩個月後,德軍的援軍到來將蘇軍合圍在基輔,史達林這才意識到朱可夫的觀點是正確的,但當時已經為時已晚,蘇軍66萬軍隊被德軍圍殲。
但史達林後來向朱可夫「檢討」,在之後的反擊戰爭中都予以朱可夫重任,而朱可夫在多次的保衛戰中也沒有辜負史達林的信任。
當蘇軍在列寧格勒陷入德軍的包圍時,史達林任命朱可夫為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最高司令官。朱可夫帶領著蘇軍與德軍在列寧格勒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並且最終守住了列寧格勒。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最高統帥部在莫斯科西部建立起了縱深300公裡的防線,而史達林命令朱可夫重新組建起衝散的蘇軍對德軍進行抵抗,在朱可夫的指導下,德軍的進攻的速度急轉直下。
11月初,蘇聯紅軍在莫斯科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宣示著莫斯科是不可戰勝的。
11月中旬,德軍中央軍團再次向蘇軍大舉進攻,朱可夫指揮蘇軍頑強抵抗,寸土必爭。在進入12月後,他利用了德軍戰線拉得太長,補給不足的致命弱點,成功將德軍拖垮,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面對德軍的進攻朱可夫率領蘇軍浴血奮戰,寸土必爭,讓德軍每前進一步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後來在德軍補給不足時朱可夫又組織蘇軍反擊德軍,將德軍包圍在史達林格勒並全殲。
後來在紅軍反攻階段,又是朱可夫指揮著蘇軍將德軍全部趕出蘇聯境內並向德國本土發動反攻,最後蘇軍成功地攻佔柏林擊潰了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
以史達林、朱可夫為代表的蘇聯軍民在世界法西斯戰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蘇德戰場的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必要的保證。
現在美國居然想抹殺蘇聯的功績,強調自己是「救世主」,簡直荒謬。朱可夫就是蘇聯偉大貢獻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