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的公司需要做一個企業系統,公司又沒有資源能夠協調,想著外包出去,於是叫我陪他去談幾家外包公司。
為什麼需要外包
說到外包,大家可能都沒有很好的印象,也有很多人牴觸外包,但外包並無罪啊,存在即合理,BAT、華為等大公司身後都是一大批的外包公司做支撐,他們不可能全部業務都自己做!
◎ 為什麼?
主要還是為了節省人力、時間成本!
因為管理一大票的員工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燒錢且風險很大的事情,人多了有事情做有效益還好,如果沒事情做又不贏利,這票人都要可能要隨著項目的結束而解散,這也是對員工不負責的表現(這也是外包公司的痛點所在)。
舉個例子,可能不是很恰當,如果阿里也想做微信這樣的社交應用,當然,馬老師之前也做過「來往」,不過失敗了,就算失敗了還可以將來往團隊併入釘釘、旺旺這樣的團隊,因為都是做即時通訊應用的,可以很平滑的併入;
但是如果沒有類似這樣的團隊呢?或者是外部挖的新成立的團隊呢?這個產品的失敗,一是對這個團隊是個自信上的打擊,二是如果沒有相似業務也不能非常好的安置這批人。
所以,要開創一個新的技術或者行業領域,自己又完全不擅長,對一般的公司來說都是有風險的,如果公司沒有實力,可以考慮將邊緣業務外包出去,看看市場反饋,再決定是否轉入自己維護,這也是公司面對風險和成本控制的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時候外包的好處就出現了。
沒錯,我朋友的公司也是這樣,一是他現在確實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培養和管理一批員工,二是他想集中人力物力幹公司最主要核心的業務,一些邊邊角角的業務系統就想外包出去。
外包洽談
之前沒有和外包公司談過業務,經過這次,一下午談了兩家外包公司,真是顛覆了我的認識,也讓我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 第一家外包公司
這是一家顛覆我認知的外包公司,從各個方面都體現了這家公司的細節做的是非常好。
為什麼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家公司詮釋的淋漓盡致!!!
還沒出門,就已經通過郵件告知了公司的具體位置及地圖、停車地點、聯繫方式、以及各種交通工具的路線圖等,讓人感覺很溫馨。
到了公司,安排我和朋友在會議室坐下,並每人送上一瓶水。和商務經理幾分鐘的寒暄之後,她打開了電腦連接電視開始做 PPT 演示。
全程講了一個多小時,講到了公司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業務模式、管理方式、合作案例、技術棧、合作方式、售後等,非常精彩,表達能力和輸出能力讓我驚訝,不愧是做商務的。
同時也讓我感嘆,現在的外包公司業務是真強,感覺是無所不能,軟硬通吃,各種項目案例眼花繚亂,只能用驚訝來形容,這才是真正的全棧。
雖然是一家外包公司,但公司成立非常早,年紀比我還大,整個開發測試流程非常標準化、規範化、結果量化,感覺就是裝修外包一樣的標準(每天給你發開發進度、測試視頻),我敢說很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不一定有這樣的標準。
從需求溝通、產品設計、UI設計、代碼開發、測試(白+黑)、驗收流程都有公司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案,外包做成這樣真是另眼相看了。
公司以交付為目標導向,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是,為了保證進度,開發人員遇到問題需要及時尋求技術經理幫助,但也可以自己鑽研死磕,但如果一直死磕太長時間而延誤了進度,一次罰2000。需要甲方配合的也會提前約定,一般都是提前交付,即使有延期,如果是他們的責任,延期一天賠 2%,意味著只要 50 天就可以免費做了?
所以,現在你現在知道幹外包的血淚辛酸了吧,時間就是金錢,開發就如機器!這個項目還沒幹完,下個項目就可能已經為你預留坑位了,甚至同時幹幾個項目,哪有時間思考?
另外談到了是否可以人力外包,駐場那種,他們是不建議的,因為可能會產生差旅費用(甲方負擔),一來一回,一天的時間就沒有了,而且不方便安排和監督,能遠程就儘量遠程,節省雙方的費用。
因為這個還講到了他們曾經駐場銀行外包的一段經歷,1小時的活硬是幹了1天,為啥?聽完我都覺得好笑,銀行為了安全性,外包程式設計師摸不到電腦,只能站在房間外面隔著玻璃對著裡面的人喊一句:A,裡面的人就按一下A,就這樣,1天……(不確定真實性,有更多銀行外包的同學,歡迎在下面討論分享)
最後,她帶我們去看了他們的技術團隊,果然是外包式風格,一排一排,坐的非常齊,也沒人對你好奇張望,因為他們可能沒時間管你。
但有一點,這個外包公司的氛圍顯得格外安靜,都是各幹各的,沒有走場溝通交流的,一點也不像外包。。。你所在的外包是啥樣子呢?歡迎留言分享!
◎ 第二家外包公司
進入第二家外包公司,也顛覆了我的認知,與第一家完全形成鮮明對比!
到了公司前臺,說找 XX 經理,前臺直接說:你打 XX 電話吧!於是我朋友打了商務的電話商務才緩慢走出來,這公司還要前臺幹嘛?
然後商務帶我們到樓上會議室坐下,然後空手走過來說:今天是有需求要過嗎?
我和朋友都有點蒙逼了,好像已經確定合作意向了?然後我朋友說先要了解下公司的整體情況,需求那還是後面的事情,然後他才開始斷斷續續說一下公司的情況,大多時間是我們問一下,他說一下,不會主動透露公司更多的信息。
然後我朋友說想要看一下公司有沒有項目案例及拿手的方向,他又出去搬了個古董筆記本進來,還不能投屏,我們只能湊上去看個大概,然後給我們展示了一個 XX 系統,這頁面真的是……顛覆了我的認知,這 UI 不能太醜,這也太隨意了吧!
然後我們聊到了他們的技術棧,把他們的項目經理也叫進來了,項目經理說開發語言主要是 Java 方向,因為 Java 好招人,PHP 不做,PHP不太好招人,really? 然後用了 RabbitMQ、Redis、Memcached 之類的中間件,其他就沒說了。
然後我問他們有沒有大數據、高並發、安全方面的開發經驗,項目經理來一句完全沒必要,說要控制成本,先用雲產品推出市場再驗證,後面再擴展,前期搞一堆分布式...巴拉巴拉……我承認他說的確實有道理,道理誰都會,但和我們問的問題完全背道而馳,有沒有經驗和有沒有必要是兩回事。
再說到他們的定價方式,這家公司說到萬分之5的延期/天就可以無視了,這不是延期 2000 天我才能拿回全部本金,意味著可以無限延期,已經不抱希望了。
最後,我們走出大廈門口的時候,我朋友直接說:這家就不用考慮了。
總結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家外包公司是電腦+電視投屏演示高大上的 PPT 精彩的講了一個小時,第二家公司擠牙膏似的溝通在商務洽談階段就已經輸了,一家公司的門面及對外展示實力的時候真的很重要。
所以,這次的外包走訪經歷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盡力做到最好,體現專業能力和實力,全力以赴,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覺得可靠,同時也能贏得更多的機會。
細節決定成敗,加油!!
最後,你怎麼看待外包?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