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行業目前是越來越火爆了,隨著瑜伽練習者、愛好者的增多,瑜伽知識被普及的更加廣泛;眾所周知,瑜伽源自於5000多年前的古印度,當時的瑜伽類似於一種哲學概念,在接受了漫長歲月的洗禮後,瑜伽分門別類,衍生出了複雜繁多的支系流派,但是無論瑜伽怎麼演變,它的初衷都是不變的,瑜伽自始至終都是一種以內外兼治、身心和諧統一為最終目的的靜態運動,通過體式練習,我們能夠獲得更好更健康的身體,並且通過穩定體式來引導自身進入冥想,以此來鍛鍊心智、強化我們的內心。
就如同體式練習中,強調呼吸的重要性一般,在冥想時,調整自身呼吸節奏也異常的重要,在冥想中的呼吸節奏要儘量的保持氣長、深、勻,這樣便於我們更快地進入到「靜」的狀態中去,入了「靜」,就表示你可以逐漸的放空自己、放鬆自己,最終讓自己處於一種無我的狀態,這種完全的放鬆狀態能為身心帶來休整,有效的舒緩生活工作中我們所積累下來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
那麼是只有在練習過體式之後才能冥想嗎?並不是,冥想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只要你能夠讓自己進入一種安靜祥和的心境中去,在哪裡你都可以冥想,而且就如瑜伽的諸多分支流派一般,冥想也有幾種不同的種類。
走動式冥想:
走動式冥想需要在一個足夠寬敞且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可以先保持著站立姿態來調整自身狀態,放鬆、放空、空明且緩慢地邁出每一步,帶著知覺去感受自身腳步帶所來的波動,讓意識完全集中於此,當身與心達到聯結時,喜悅及寧靜的恬逸感將由內至外的擴散全身。
觀想:
同走動式冥想一樣,區別只在於走動式冥想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動作,而觀想則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邊的事物上,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觀想對象,想像自身與觀想對面完全融為一體,暢享大自然所帶來的自然美感。
燭光冥想:
燭光冥想的關鍵點在於要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燭火之上,在冥想過程中,儘可能減少眨眼的次數,要讓眼淚自然而然地流下。
語音冥想:
語音冥想又被稱為「曼特拉(Mantra)冥想」,在所有的瑜伽冥想體系中,沒有哪一種比得上語音冥想的功效,其功效直接、持久、經受得起考驗,所以被人們廣為流傳。
瑜伽冥想的種類雖多,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所有的冥想初衷都是為了更安靜更祥和的內心,願與瑜伽結緣的你,能夠早日身心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