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冥想真的太有用了,冥想帶給你不一樣的自己

2020-12-25 四個ATigers

最近又重拾了幾年不碰的瑜伽,本來作為一個瑜伽的普通習練者,之前雖然學藝不精修為不夠,但也多多少少舒緩了僵硬的身體,如今歷經的事情更多了,更在乎瑜伽的冥想過程,一次次的呼吸,一次次的收攏意識,耳語者引導我與深層的自己對話,第一次我的靈終於離開了這副軀殼站在自己面前,面前的這軀殼依舊盤腿舒適地坐在蒲團上,雙眼輕閉,呼吸淺且慢,身材中等偏胖,樣貌就用其貌平平來形容吧。

靈魂飄起來圍繞軀殼緩緩漂移,我看見自己的側臉,不太優美的肩頸線,以及從後面看起來沒有腰線的後背,再回到面前,此時我只想對自己鞠個躬,說一聲謝謝自己的身體,雖然不夠完美,但夠完善,胳膊腿兒各個零件一個不差,軀體承載著重量完成了我意識中想做的每一件事,帶我去每一個我想去的地方,可我卻不曾善待你,我知道你需要什麼,可我的意識從來都只滿足我的靈的要求,不去考慮你的需求,於是我快樂的熬夜追劇,快樂的大快朵頤,快樂的把悲傷的情緒壓向心底。我從來不顧及你是否能承載這些後果,你還默默無言毫不抗議,你難道也想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你爆發我也滅亡,你滅亡我亦滅亡。如今你三十有五,還沒有到滅亡的地步,幸而我通過冥想遇見了你,這是否算是遇見了真是的自己?在我面前你是一副沒有靈魂的軀殼,卻是我此生唯一的寄居。我的一痛一癢一悲一喜只有你才能感同身受,透過你的眼睛我看到了大千世界,卻從不曾立體環繞正眼看過你。

呵,對不起,我沒有好好待你,因為曾經我不認為你是我自己。我想蹲下來摸摸你的頭,想跟你說聲你跟著我受累了。

意識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收回的,也許是伴著一聲清脆的鐘鳴,我睜開了眼睛,正打算享受這一刻暢快,卻發現臉頰脖頸有未乾的眼淚的痕跡……

相關焦點

  • 練瑜伽,不練冥想?你真的虧大了!
    很多人練習瑜伽,卻不練冥想,真心虧大了。 說起瑜伽冥想,總是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離不開冥想。 瑜伽的練習者渴望體驗冥想,體驗那種意識與精神完全集中於身內的感覺,就象進行各種體位練習一樣,去全身心的投入和感受。
  • 怎麼理解和實踐瑜伽與冥想
    近年來,印度的文化似乎有在全球崛起之勢,以瑜伽為名的印度思想席捲世界,而與此有關的冥想、正念與禪定等心理技術也逐漸深入人心。《瑜伽與冥想的秘密》是雲南大學的朱彩紅老師翻譯的印度當代高僧斯瓦米·巴伽南達(Swami Bhajanananda)的重要文選。
  • 冥想與正念冥想是一樣嗎?你可能不知道這些……
    正念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獨處或有他人存在的狀況下進行,只要你的投注所有的注意力,全心全意的專注在當下,就可以達到正念練習的目的。正念可以幫助大腦釋放愉快的訊息,可以降低血壓、放鬆及改善慢性疼痛。冥想的種類有很多種,有些冥想的目的是達到清晰即專注的心智;有些冥想的目的是要達到一種無我、博愛、包容原諒一切的狀態;有些冥想方式,是利用身體當作媒介,來達到對周遭環境全面的感知,例如:瑜伽。
  • 你知道嗎?瑜伽冥想也有很多不用種類哦!
    就如同體式練習中,強調呼吸的重要性一般,在冥想時,調整自身呼吸節奏也異常的重要,在冥想中的呼吸節奏要儘量的保持氣長、深、勻,這樣便於我們更快地進入到「靜」的狀態中去,入了「靜」,就表示你可以逐漸的放空自己、放鬆自己,最終讓自己處於一種無我的狀態,這種完全的放鬆狀態能為身心帶來休整,有效的舒緩生活工作中我們所積累下來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
  • 印度瑜伽大師教你如何正確開啟冥想之路
    平躺放鬆輕輕閉上你的雙眼,花幾分鐘時間去關注呼吸,這個時候用鼻子輕柔地吸氣,再緩慢地呼出來,吸氣和呼氣之間不要有間斷或者停頓。冥想前使用專門的坐姿進行瑜伽呼吸練習,可以使精神趨於平靜,有助於內在的專注,集中與穩定。
  • 在家如何練習瑜伽冥想?初學者可通過這6個步驟進入深度靜坐冥想
    《瑜伽經》:「冥想是練習瑜伽的終極目的。」冥想是通往幸福彼岸的橋梁,通過冥想訓練,幫助身陷重重壓力之下的現代人釋壓,定心,重獲身心自由,找尋到愛、快樂和幸福的真諦。冥想是一種集中精神的方式,可以平靜無盡的心靈嘈雜,減緩精神壓力,恢復我們的精力。
  • 「冥想」+「提升注意力」如何用冥想的方式提升自我把控能力?
    一切真實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心思意念),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The Original Cause萬源之源)直接溝通。瑜伽冥想的真義是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 《橐龠集》瑜伽篇:虔信瑜伽之語音冥想
    瑜伽根本音:OM文‖橐龠先生 郝山指虔信瑜伽主要包括:讀經、語音冥想、對聖人的唱誦,下面是對語音冥想的介紹。瑜伽語音冥想瑜伽語音冥想本名叫曼特拉冥想,意思是引導心靈離開各種不好的狀態,如煩惱、憂慮、緊張、慾念等,達到一種平靜安定的狀態。
  • 感覺累了就冥想吧+不焦慮 學冥想
    家裡剛好有《感覺累了就冥想吧》和《不焦慮 學冥想》這兩本書,希望讀了之後能夠獲得一些關於冥想的系統認識和一些指導實踐的原則和方法,讓自己能通過冥想學會專注、轉化壓力,更重要的是在冥想中化解疲勞,讓自己有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讀完這兩本書,個人覺得《感覺累了就冥想吧》這本書結構不是很清晰。第一章講冥想是什麼、冥想有什麼好處,然後在講好處時又混入了很多種類型冥想方法的介紹。
  • 每天打坐冥想,一個月後,我的世界變了
    我已經越來越喜歡「覺知」這個詞,從前,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毫無覺知的,不知道為什麼就發脾氣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是感到心累,不知道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有什麼意義,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幸福,不知道為什麼別人看起來那麼成功那麼開心……冥想減少我們的「無明」從而減少人生之苦《瑜伽之心》裡談到「無明」的概念,無明就是不正確的認知,也是造成「苦」的根源。
  • 經過一年的冥想練習,他來談談大多人對冥想的誤解和偏見
    不過東方也好,西方也好,不同的門派和名字也好,本質都是一樣的,殊途同歸。我認為如果不是研究者或已經比較專業的練習者,不需要去關注太多的概念,開始的時候怎麼簡單怎麼來。所以禪宗裡有一句話」只管打坐」,就是不要被太多的概念迷惑,也不要過多地去糾正姿勢,方法的對錯,這些在過程中會自我調整。冥想是一件非常,非常自我的事情,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冥想到底有什麼好處?
  • 如果通過正確的冥想方式改善我們的失眠?
    在上篇文章中我給大家講了冥想帶給我們的好處,但相信大家對於怎麼聯繫冥想還是有很多疑問。對於初學者來說我你可以先試著坐著冥想,雙腳放在地上,雙手放在大腿上面,試著挺直你的背部,但不要太緊繃,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加個小墊子,幫助背部挺直,無論睜眼還是閉眼,都可以進行冥想,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先閉上眼睛,閉上眼睛可以讓你防止受到到外界幹擾。3:需要冥想多久?
  • 當男人喜歡冥想時……
    但是,好像現在男性又逐漸回歸了——DOYOUYOGA在去年進行了一次全球萬多人的瑜伽調查,我們發現了一些關於男性練瑜伽的見聞(見下文)。男性練習冥想多於女人調查數據顯示,那些練習冥想的人裡,男性每天冥想的次數是女性的兩倍。
  • 為什麼冥想唱誦對我們很重要?
    那麼我們的大腦,心智,神經系統,你是用什麼來清潔打掃呢?用什麼工具來讓頭腦更加清晰,心智敏銳,感受力直覺力增強呢?可以透過一些冥想的練習來幫助我們做一個內心的清潔。在昆尼裡尼瑜伽中,有很多冥想是關於唱誦的部分,我們要發出很多的聲音。我們唱誦的這些聲音,都是和我們的五大元素(水,火,土,氣,以太)相關。所以其實這五大元素的排列和我們發出的聲音的振頻非常有關。
  • 教你正確打開蓮花盤坐,感受瑜伽中靜態冥想,讓心靈都得到升華!
    瑜伽感悟:瑜伽中不僅有塑造形體的健身動作,同時還有陶冶情操的冥想體式,換而言之,瑜伽不僅在意對於身體的鍛鍊,更重視對於內心的磨礪,在動靜結合的瑜伽練習中感受身體變化,感覺自己的心靈都得到了升華,氣質變得更加優雅,內心變得更加純淨。
  • 打坐、參禪、氣功、瑜伽……當心「冥想保健」背後的邪教入侵!
    冥想五花八門,例如歷史悠久的入定、打坐和參禪,又如曾流行一時的氣功、瑜伽、「超越冥想」等。這些方法有的讓人專注於單一的事情,如呼吸和念咒,有的觀察自己腦海中掠過的想法,有的幻想自己得到治療。冥想可以讓人放鬆,提升意識的覺察力,最終實現控制自己的精神,據說還有治療疾病的作用。
  • 讓靜心冥想,成為一種習慣
    文/遇見Love遇見你近幾年,我身邊的很多朋友,每天都會進行冥想。甚至一些沒有接觸過的朋友,也開始學習著如何進行冥想。冥想的種類很多,有呼吸冥想,靜心冥想,瑜伽冥想,身體冥想,財富冥想等等。靜心能夠使你的內在變富有,做一個真實有力量的自己。冥想讓你體驗和自己在一起,試著與身體連接,感受到你的一呼一吸,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思想。經由冥想回歸我們的內在,開啟全新的生命全新的體驗。
  • 如何開始你的瑜伽冥想?(給初學者的10個建議)
    冥想最簡單的方法是有意識地關注呼吸模式,放空大腦,保持平靜。1、了解冥想的目的冥想並沒有特定的目的。不同的人練習冥想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許多人是為了平靜大腦、與自我對話、更好的呼吸、提高健康水平、控制焦慮、提升創造力、變得有激情。
  • 每天冥想10分鐘,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改變?
    「冥想,就是享受當下」 說起冥想,大家都不陌生,你不一定做過,但一定聽說過,「蘋果教父」史蒂夫·賈伯斯靠著冥想改變了世界,他的辦公室有他的專屬冥想空間。
  • 冥想:將壓力趕出體外
    你要找到它,還需藉助一樣工具——冥想。冥想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 如禪修、瑜伽、氣功等,現今已廣泛運用到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而冥想之所以如此被推崇,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它能夠讓人改變心境,減少憂慮,將壓力順利地趕出體外。對於冥想的概念很多人還是無法理解,各類書籍對它的解釋也十分繁雜、深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