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皓月
印度不斷在邊境頻頻做出小動作,不是買了各種各樣先進的裝備,就是派出了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裝備。而對於印度裝備存在的一些問題,卻很少被印度提及。如今,有一個消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就是蘇30MKI出現了重大的問題,導致大量的戰機窩趴在前線機場。而印度空軍居然將這一問題甩鍋給了俄羅斯。這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印度稱這次蘇30MKI出事故的原因,是俄羅斯的發動機拖了後腿。至於發動機到底出了什麼故障,印度還並沒有透露。其實這次事故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自從蘇30MKI在印度空軍服役之後,就多次出現問題,而且原因都出在發動機上。印度一再向俄羅斯抱怨,稱其被俄羅斯害慘了。不過,雖然俄羅斯在事後對發動機也進行了改進,不過問題還是層出不窮,難以解決。如今正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對峙的關鍵時候,印度出了這樣的事情,除了面子上掛不住,還嚴重影響了士氣,自家的戰機還沒升空,就出了問題,這仗還怎麼打?目前有戰鬥力的,也只有前線少量的米格29戰鬥機了。
如果想要恢復實力,也只能跟俄羅斯合作,引進新的發動機。不過這樣一來,印度又得花費大量的資金。之前由於花了大價錢從世界各國引進了一批裝備,所剩的資金寥寥無幾,短時間來看,換裝發動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些戰機得在前線停飛好一陣子了。說到發動機的問題,可是把印度空軍害慘了。俄羅斯發動機的問題,從蘇聯時期就已經開始存在了,不過當時由於影響比較小,俄羅斯並沒有對此在意。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發動力的馬力問題越來越明顯,雖然俄羅斯進行了多次調整,但都沒有解決問題。
之前爆出了多架蘇30MKI墜毀事件,就是由於發動機的問題,導致機毀人亡。而這次還算好的,在地面上發現了問題,如果要是在空中,那又要發生墜機的事件了。印度在近40年裡,大大小小的墜機事件就發生了上千起,這也是印度空軍被稱為「飛行棺材」的原因。不過導致印度墜機事件頻發的原因很多,發動機不足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印度在戰機維修保養方面做的不到位,由於印度的戰機型號眾多,不同類型的戰機保養和維修標準都不一樣,所以在維修方面是很麻煩的。
而印度人做事都不夠嚴謹,在裝備維修方面經常敷衍了事,有時候一架戰機上的螺絲釘扭的方向都不一樣。從印度前線的空軍機場就可以看出,大量的戰機暴露在外面,連個機庫都沒有,如果受到風沙雨水的長期侵蝕,機身和內部的零件會鏽蝕損害,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維修和保養,在空中飛行是很危險的。這些隱患在短期內還看不出,不過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