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好!歡迎來聽胡謅聊文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臨江仙》將我們帶到東漢末年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曹操、劉備、孫權各顯其能,三分天下,逐鹿中原,辛棄疾曾寫下「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評論三人的詞句,但是在一首元朝的小令中,卻將諸葛亮與曹操孫權並論英雄,劉使君連個影子都沒有,這首小令就是阿魯威的《蟾宮曲·問人間誰是英雄》。
▲新版《三國》
阿魯威是蒙古族人,漢文修養深厚,能詩,善作散曲,被列為散曲七十大家之一。明代朱權 在《太和正音譜》中評其詞「如鶴唳青霄」,評價不凡,可惜到如今多已失傳,現僅存散曲19首,這首品論天下英雄的小令是其中之一。
《蟾宮曲·問人間誰是英雄》
問人間誰是英雄?
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
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
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東。
▲問人間誰是英雄?
白話譯文
四野之內,天地之間,試問誰是英雄?有對江斟酒、橫矛賦詩的曹操。王者之氣生成的紫傘黃旗狀雲氣加身的孫權,倚借東風,於赤壁大敗曹軍。更有那躬耕於南陽的臥龍諸葛亮,走出茅廬,巧布八陣圖成名於世。於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一為西蜀、一為江東。
賞析
這首小令以問句開篇,一句「問人間誰是英雄?」吟出,豪氣頓生,既奠定了整首小令的基調,又起到引領全文的作用。英雄者,有凌雲之志、吞天之勢,膽氣異於常人,胸襟可納萬川,這茫茫天地間,誰能稱得上是英雄呢?作者在後邊給出了答案。
▲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
第一位英雄是曹操,此句引用蘇軾《赤壁賦》中「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的論句,曹操是曹魏的奠基者,在那個群雄並起的年代,大敗袁紹,一統北方,遠徵烏桓,建立曹魏,成為三國最強大的一方勢力,其屯田、用人等為政舉措更是夯實了魏國實力,同時在文學方面也是成績斐然,所以說他是英雄一點也不為過。
第二位是孫權,「紫蓋黃旗」一句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指出現於鬥牛間的雲氣,古代術士認為此種氣象是帝王之氣,這裡代指孫權,但是「多應」兩字就很巧妙了,前後文聯合在一起,作者認為孫權不過是恰逢東風起,憑藉天時贏得赤壁之戰,兩相相比,孫權這個英雄的含金量就比曹操小多了。
▲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
整首小令最重要的就是第三位英雄,南陽諸葛亮,「更驚起」頗有一種抱磚引玉的味道,曹操孫權是磚,諸葛亮是玉,而這位臥龍一出山,便巧布八陣圖聞名天下,最後一句順應諸葛亮出山而作,臥龍驚起、步入天下、與前二人三足鼎立,分得西蜀。
在評論三國英雄時,魏蜀吳三國君主應是並列而論的,但是在這首小令中,西蜀的英雄卻是諸葛亮,劉備隻字未提,這是什麼原因呢?諸葛亮在出師表有這樣一句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直言其出身卑鄙,與小令中另外兩位英雄相比,諸葛亮在沒出山之前不過是一介小民而已。
▲更驚起南陽臥龍,便成名八陣圖中
作者在小令中將諸葛亮與曹操孫權並列而論,在論調上更是以諸葛亮為尊,有一種為天下布衣之士揚眉吐氣的意味,也表達了平民的雄心壯志和指點江山的豪情,在此種意義上也屬於是一篇勵志的雞湯文了。
結語:這首小令言簡易懂,氣勢豪邁,見識非凡,妙在以布衣諸葛亮為尊,擺脫了以往將曹操、劉備、孫權並列的尋常論調,中國詞曲學家任中敏評價其:全曲寫得沉鬱奔放,與所呤詠的人物的胸襟抱負暗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