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投稿】聊一聊《超級馬力歐64》:定義3D冒險的遊戲著作

2020-12-22 17173遊戲網

【本文由公眾號:遊戲大鴿大授權17173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行《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前不久終於正式發售,國服eShop終於不止有一款遊戲了。《超級馬力歐:奧德賽》極其自由的箱庭探索,曾讓不少玩家沉浸在其中,而這種探索帶來的樂趣正是繼承至24年之前的《超級馬力歐64》。

在電子遊戲的第五世代,所有遊戲製作人都在摸索3D化的時候,任天堂與宮本茂就以一款《超級馬力歐64》定義了第三人稱3D冒險遊戲,而今天就來講講《超級馬力歐64》的故事。

第五世代

1993年,格鬥遊戲《VR戰士》登陸街機平臺,掀起了一股3D遊戲熱潮。索尼此時與任天堂結束了合作,重新開始設計自己的PlayStation遊戲主機。

與此同時,美國矽圖公司創始人吉姆·克拉克找上了日本任天堂公司的CEO山內溥,他們開啟了一項新遊戲主機合作計劃「Project Reality」。

這幾件事,代表著電子遊戲進入了第五世代——3D化世代,從我個人角度來看,這是電子遊戲史上最浪漫的一個世代。

這個世代裡眾多遊戲開發者都在研究著3D是什麼、3D如何做以及3D的可能性,也就是在這種不斷研究下,誕生了不少看起來很粗糙但卻極具創意的3D遊戲。

這些遊戲每個都是不同遊戲製作人的一次頭腦風暴,它們也代表著在不受任何拘束的情況下,製作人們對於3D的個人理解。

此外,也總有幾個極為優秀的3D遊戲作品,為未來的3D遊戲創造了各種定義。《超級馬力歐64》就是其中一個,今天我所想講述的正是這款遊戲著作的故事。

Argonaut與宮本茂

任天堂對於3D的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五世代之前的SFC主機上。

SFC主機本身並沒有3D圖形處理功能,但在一些卡帶中,卻搭載了一個名為「Super FX」的晶片,這個性能強勁的協處理器能夠渲染3D圖形,並且協助SFC渲染2D圖形。

Super FX晶片是由英國Argonaut Games工作室提供的,這家工作室在1993年還和任天堂合作,開發出了任天堂首款真正運用到3D技術的遊戲《星際火狐》。

Super FX晶片的開發代號是「Super Mario FX」,雖然這個名字本身沒有特殊的意義,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玩家們都誤認為任天堂是想在SFC上推出一款3D化的《超級馬力歐》系列作。

晶片的代號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宮本茂在《星際火狐》的開發中,卻確實萌生了製作3D《馬力歐》的想法。

不過在SFC時期他並未能實現自己的想法,這倒不是因為SFC的機能不行,而是SFC手柄的按鍵實在是太少了。

矽圖與任天堂的「Project Reality」計劃讓宮本茂看到了希望,這款新主機不僅會有更強的3D處理性能,手柄也從SFC12鍵增加到了14鍵與搖杆的組合,也正是從1993年起《超級馬力歐64》進入了概念設計階段。

不僅是《超級馬力歐64》的企劃,Argonaut Games工作室當然也想在新主機平臺上開發遊戲,雖然不能用馬力歐,但他們還是決定讓耀西來擔任遊戲的主角。

Argonaut Games工作室的新遊戲是一款3D平臺跳躍類遊戲,玩家需要操作耀西從世界地圖進入各個關卡,並在全3D的關卡中自由探索、擊敗敵人、跨越障礙,最後到達關卡末尾擊敗BOSS成功過關。

任天堂包括宮本茂本人也非常喜歡這款遊戲,但很可惜的是任天堂最終拒絕繼續開發本作,這也導致了任天堂與Argonaut Games工作室合作關係的破裂。

《耀西島64》並未能成功上市,不然它有可能是任天堂的第一款3D平臺跳躍類遊戲。雖說如此,《耀西島64》的玩法概念還是讓宮本茂保留了下來。

Argonaut Games工作室為了不浪費資源,之後還將這款遊戲中所有的任天堂元素改掉,並且將遊戲定名為《小鱷鱷:哥布斯傳說》,於1997929日發售在了索尼PS平臺上。

創造鏡頭視角

在為期一年的概念設計後,《超級馬力歐64》開始了兩年的開發歷程。

宮本茂所帶領的開發團隊並不大,在大多數時候都只有15名開發者在創作遊戲。而開發團隊最為頭疼的,自然就是3D化的難題——視角了。

早期的第三人稱3D遊戲幾乎都是固定視角的,這是最穩妥的方式,畢竟在沒有3D視角的概念下,要想出一套新視角方案並不容易。

《超級馬力歐64》也是如此,最開始宮本茂所想的就是使用和《超級馬力歐RPG》類似的45°斜視視角,在此基礎上加入3D模型,讓玩家在其中自由探索。

然而這樣設計的話,最終和原本的2D《馬力歐》相比,卻也沒有太多實質性的玩法提升。

在無數次的修改後,《超級馬力歐64》玩家的視角終於改成了朱蓋木的攝影視角。朱蓋木是一直跟在馬力歐身後的,因此玩家的視角中央始終都是馬力歐。

遊戲手柄的整個C鍵,都是操作的朱蓋木的移動,又或者說是視角的移動。玩家按C鍵的左右鍵,就是調整朱蓋木的不同攝像角度;而按C鍵的上下鍵,就是調整朱蓋木距離玩家的遠近程度。這樣看來,已經很接近如今的3D遊戲操作方式了。

不過即使是任天堂,在當時也無法解決視角穿牆的問題,但他們還是用了一種特別巧妙的方式避開了這一問題。

玩家既然操作的是朱蓋木,那麼朱蓋木不能鑽到牆壁裡面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所以玩家的視角在快移動到牆壁時,按鍵也會受到限制,避免視角穿牆。

憑藉朱蓋木的鏡頭,玩家得以全方位的觀察馬力歐與場景,這樣的好處是不僅可以讓玩家有更好的沉浸感,還可以讓關卡設計變得更為立體。

3D箱庭的樂趣

任天堂的關卡與玩法設計都是玩家們不會擔心的地方,在3D化之後任天堂更是可以將更多有趣的點子加入到各個關卡之中。

整個《超級馬力歐64》的世界由不同風格的箱庭世界組成,這些箱庭世界看似簡單,其中所包含的各種謎題、機關卻都十分豐富。

3D化之後,玩家探索地圖並不需要遵循線性的遊戲流程,而是想怎麼探索就怎麼探索。玩家可以上天也能夠下海,制定了一個目的地,玩家所能到達的方式也多種多樣。

宮本茂並不想將《超級馬力歐64》做得跟2D《馬力歐》一樣,玩家可以隨意跳過敵人與機關,迅速拿到旗幟通關。因此遊戲中取消了旗幟的設定,改為每個關卡都有固定數量的星星與金幣作為玩家的收集目標。

不過玩家是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拿到這些收集物的,因此重複遊玩中一遍又一遍的熟悉地圖,將場景中的每個角落都探索完畢,這種探索的樂趣大幅增強了《超級馬力歐64》的重複可玩性。

更別提在十餘個箱庭世界中,還包含了無數個能令人感到驚喜的小彩蛋了。

《超級馬力歐64》的玩法系統創造了一種不同的《超級馬力歐》遊戲風格,遊戲在跳躍這一操作上下了不少功夫。

例如三段跳和左右橫跳這類在《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常見的技巧,其實早在《超級馬力歐64》中就已經被設計好了。

3D遊戲雖然畫面是3D的,但玩家從屏幕中是無法準確判斷角色與其它物體的距離的。為了讓玩家可以有參照物來判斷距離,開發團隊將遊戲中所有物體都做了無視光源特效的人工陰影,這雖然顯得不真實,但卻極有必要。

為了在這種情況下避免玩家產生挫敗感,遊戲取消了傳統的一條命模式,為馬力歐設定了血量系統。失誤只會損失一定量的血條,而吃金幣又能回復血條,這還提升了玩家們的容錯度。

馬力歐64的魅力

《超級馬力歐64》原本多達30個關卡,然而在開發後期因為開發時間與機能限制的原因,最終只能留下了15個關卡。而為了15個關卡有足夠充足的內容,山內溥還同意了宮本茂遊戲跳票的請求。

不單只是《超級馬力歐64》的發售日延期,《超級馬力歐64》作為新主機護航作,也導致了N64主機的發售日延期。原定1995年聖誕的發售日,硬生生跳到了1996623日。

雖然跳票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山內溥認為,即使遊戲製作人可以通過妥協來縮短開發日期,但玩家卻能夠在體驗中了解遊戲是否被削減了內容。所以為了玩家的遊戲體驗,他無條件的做出了這一決定。

任天堂對於自家遊戲質量的嚴謹把控,讓《超級馬力歐64》在1996年發售後獲得了一片好評,許多媒體都將它評為了「年度最佳遊戲」。

而憑藉《超級馬力歐64》,比PlayStation與世嘉土星晚兩年發售的N64也在第五世代遊戲主機的競爭中奪取了一席之地。

時至今日,《超級馬力歐64》對於許多老玩家而言,都是難以放下的一款經典神作。

有不少動手能力強的玩家,還開始為這款1996年的老遊戲做起了MOD。各種極具創意的關卡MOD還不夠,甚至有玩家為這款遊戲做出了多人聯機MOD,起名為《超級馬力歐64 Online》,足以可見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有多熱愛。

《超級馬力歐64》並沒有續作,只有在2004年的NDS平臺上推出過重製版《超級馬裡奧64 DS》。

1996年7月份,宮本茂與其團隊曾試著為N64DD開發過《超級馬力歐64 2》,甚至在1997年的E3展會上,宮本茂還宣布了本作的開發計劃。然而因為64DD的銷量不佳外加遊戲開發的時間不夠,最後《超級馬力歐64 2》未能面市。

雖然這很遺憾,但《超級馬力歐64》還是開闢了一個3D化的《馬力歐》系列。

後來的《超級陽光馬力歐》、《超級馬力歐銀河》、《超級馬力歐3D世界》、《超級馬力歐3D大陸》以及最新的《超級馬力歐:奧德賽》,都可以說是繼承了《超級馬力歐64》意志的作品。

新世代的3D馬力歐

《超級馬力歐64》對於電子遊戲的發展而言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定義了3D第三人稱冒險遊戲的基礎玩法,突破了遊戲3D化的一大難關,也影響了後來諸多的遊戲系列。

在《超級馬力歐64》的21年之後,《超級馬力歐:奧德賽》問世。雖然3D化的《馬力歐》續作很多,但我認為《超級馬力歐:奧德賽》所注重的箱庭探索體驗,也是最接近《超級馬力歐64》樂趣的一種體驗。

如今《超級馬力歐:奧德賽》的國行也已過審,並於今日正式發售,還未體驗過3D《馬力歐》樂趣的玩家,一定不能錯過這款將箱庭冒險做到極致的佳作。

【17173新聞寫手團隊招募啟事】

如果你每天都在關注全球遊戲動態,還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那麼歡迎加入17173新聞創作團隊!

你將獲得競爭力的稿酬,有機會搶先試玩新遊,並和小夥伴們一起瘋狂吐槽!

有意者請加群:697308043  或掃碼以下二維碼進群↓

【編輯:遊戲大鴿大】

相關焦點

  • 聊一聊《超級馬力歐64》:定義3D冒險的遊戲著作
    此外,也總有幾個極為優秀的3D遊戲作品,為未來的3D遊戲創造了各種定義。《超級馬力歐64》就是其中一個,今天我所想講述的正是這款遊戲著作的故事。Argonaut與宮本茂任天堂對於3D的追求,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五世代之前的SFC主機上。
  • 《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移植效果與可玩度分析
    首先要明確一點:《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收錄了《超級馬力歐 64》,《陽光馬力歐》和《超級馬力歐銀河》這三個遊戲的移植版,而不是重製版。從 1996 年到 2007 年,它們橫跨了馬力歐系列 11 年的歷史,玩家可以看到很多傳承下來的東西,也能體會到每個遊戲的別具一格。然而,由於任天堂一貫嗜好(有選擇性地)重新發售舊作,《超級馬力歐 64》和《超級馬力歐銀河》已經是第三次發售了,花 60 美金重新購買可能會讓人有點難以下手,特別是如果你只想重溫其中某一個的話。
  • 《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評測:一次領略 3D 遊戲進化史的寶貴機會
    本合集包含了 1996 年發售的 Nintendo 64 遊戲《超級馬力歐 64》,2002 年發售的 Nintendo Cube 遊戲《陽光馬力歐》,以及 2007 年在 Wii 平臺發售的《超級馬力歐 銀河》 這 3 部作品。在移植登陸 Nintendo Switch 平臺之後,每部作品都進行了各種調整,使得遊戲更易上手。
  • 聊一聊馬力歐日:今天可不是這位義大利水管工的生日
    ,今天進入美服eShop的玩家都會見到這句話。這可不是打錯字了,北美任天堂要慶祝的正是3月10日這一天。為了讓玩家們感受到蘑菇王國的樂趣,北美任天堂還為《超級馬力歐製造2》、《超級馬力歐派對》、《馬力歐&索尼克 AT 2020東京奧運》以及《耀西的手工世界》開啟了39.99美元的優惠折扣活動。
  • 遊戲史上的今天:開創新時代《超級馬力歐銀河》
    平臺動作類遊戲趣味性的又一次跨越,讓人看到馬力歐的無限可能。遊戲世界從2D到3D的轉換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任天堂從SFC時代開始加入些許的3D特效,1996年用N64的護航大作《超級馬力歐64》震驚世界,為後世提供了一個製作3D平臺動作遊戲的標準範本。
  • 英國遊戲周銷量:《超級馬力歐 3D收藏輯》登頂
    最新一期的英國遊戲周銷量公布了,任天堂宣布「馬力歐」系列中經典的三款 3D 平臺遊戲打包推出合集《超級馬力歐 3D收藏輯》,本作一發售就拿下了英國實體銷量榜冠軍,甚至成為了繼《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和《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之後今年首周銷量第三高的遊戲。
  • 再談《超級馬力歐64》的設計魅力
    文/平昭·南宮司卿本文來自知乎用戶平昭·南宮司卿關於知乎話題「《超級馬力歐64》在遊戲史上的地位如何?」的回答,遊資網授權發布。(因為馬64有神遊iQue的官譯但不常見,所以所有關卡名文中都標官中輔以美日兩版)《超級馬力歐 64》的地位基本上是被嚼爛的內容,真正的3D操作邏輯以及真正的3D鏡頭控制。但如果只停留在這上面,那馬64最多只能是個先驅者而已。
  • 《超級馬力歐3D收藏輯》超級馬力歐64全星星攻略:第四至第六關
    下面為大家帶來《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中,《超級馬力歐64》第四至第六關全星星的收集方法。關卡:寒冷高山4-1:超級滑雪進入起點旁邊的屋子內,然後順著斜坡一路滑下去順利到達終點後即可。,用大炮可以飛上去(8)位於雪山中層的斷橋盡頭4-5:滾動 大雪球位於起點下面一層有個雪球,對話後跟隨它一直滾到下面層另外一個雪球處即可4-6:超級馬力歐 踢牆
  • 任天堂馬力歐 35 周年直面會!「3D 全明星」致敬,賽車吃雞新作...
    這款宮本茂構思於 1992 年的遊戲,經過長達 4 年的設計與改進,奠定了之後幾乎所有 3D 馬力歐的動作模組與設計思路,具象化之後的馬力歐世界擺脫了平面的限制,如同步入了全新的遊戲次元,馬力歐與它所在的世界一起在玩家心中活了過來。可以說,如果沒有《超級馬力歐 64》對於 3D 遊戲表現的執著,全世界遊戲的發展都會放緩腳步。
  • 有了神通廣大的MOD作者,沒有NS也能玩《超級馬力歐:奧德賽》了
    和很多其他的,嗯,遊戲。知名Mod作者Kaze Emanuar最近推出了一款重磅作品:他把整個《超級馬力歐:奧德賽》的內容全都搬進了《馬力歐64》的世界裡。熟悉任天堂風格的玩家都知道,這麼幹還是挺有風險的。Kaze親身體驗過這種風險。2017年,他開發的「馬力歐64 Online」就遭到了任天堂的全面封殺。這款Mod可以讓24個玩家聯機對戰,視頻在油管上有上百萬播放。在《馬力歐奧德賽》上市前夕,所有的視頻、圖片和Mod本身都被迫下架了。
  • 這款套裝是樂高超級馬力歐系列的靈魂!樂高71360超級馬力歐大冒險...
    今天測評的這款樂高71360 樂高超級馬力歐冒險入門套組是所有的後續擴展套裝的基礎,換言之,如果你要玩超級馬力歐系列,沒有這款通販商品失去了80%的靈魂,任天堂NES套裝失去了30%  主要的原因是,這款71360包含了超級馬力歐遊戲關卡中最為重要的三個元件:  (1)超級馬力歐人偶;  (2)起點的管道及其掃描條碼(可以觸發計時和音樂等效果);  (3)終點的旗杆及其掃描條碼(結束遊戲)  相較於此前測評的40414,這次的
  • 超級馬力歐 35 周年,任天堂給粉絲們帶來不少驚喜
    而任天堂交出的答卷,便是在遊戲史中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作品 —— 《超級馬力歐 64》: 於此同時,《超級馬力歐 64》又採用了高自由度的箱庭式關卡,讓玩家們能夠在 3D 世界中盡情冒險;在當時,這稱得上是絕無僅有的體驗。
  • 國行Switch《健身環大冒險》《超級馬力歐派對》已送審
    雖然國行Switch在價格上看起來挺香,但是,300元玩轉所有國行大作的酸爽你懂的……不對,隨著《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以及《馬力歐卡丁車8豪華版》兩款作品的上架,現在想要玩轉國行所有大作,你需要900塊了。
  • 《超級馬力歐3D收藏輯》評測:一次領略3D遊戲進化史的寶貴機會
    2020 年 9 月 18 日,任天堂正式推出了 Nintendo Switch 遊戲《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本合集包含了 1996 年發售的 Nintendo 64 遊戲《超級馬力歐 64》,2002 年發售的 Nintendo Cube 遊戲《陽光馬力歐》,以及 2007 年在 Wii 平臺發售的《超級馬力歐 銀河》 這 3 部作品。
  • 國行版《健身環大冒險》《超級馬力歐派對》獲得登記許可
    【TechWeb】3月18日消息,據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網站顯示,任天堂熱賣的《健身環大冒險》以及《超級馬力歐派對》已申請著作權授權合同登記並獲許可,這意味著國行版健身環離我們不遠了。《健身環大冒險》是任天堂公司發行的健身類遊戲,Switch的角色扮演遊戲。在冒險模式中,玩家只要開始踏步,腿部固定帶便會感應到動作,遊戲內的主角便會前進。遊戲支持簡體中文且包含中文語音,在疫情防控期間,《健身環大冒險》大爆發,成為宅在家的健身必備工具,很多用戶在社交媒體分享體驗心得。該遊戲的火爆連帶著價格也水漲船高。
  • 傳Switch超級馬力歐特別年度版含多款經典遊戲
    昨天,作家歐美遊戲媒體報導了任天堂將在馬力歐35周年期間於Switch平臺推出多款馬力歐系列遊戲的高清版本。但是具體的遊戲名稱,以及遊戲的銷售方式都不清楚。在幾家媒體後續的報導中,有關上面的問題得到了說明。
  • 長不大的少年與不老的男神——《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評測
    這款遊戲和FC遊戲機的橫空出世,既拯救了當時滅亡的遊戲界(詳情百度「雅達利大崩潰」),也使得製作公司「任天堂」崛起成為遊戲界的霸主。馬裡奧(下文使用官方譯名馬力歐)自1985年誕生開始,系列銷量超過三億套,紅帽子水管工的形象深入人心。今年的系列新作——《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已於10月27日發售,並獲得了多家媒體的滿分評價,下面我將為大家評測這款不容錯過的神作。
  • 老遊戲研究 《超級馬力歐RPG》篇:史克威爾與任天堂的最終聯動
    兩者相結合,一款名為《超級馬力歐RPG》的遊戲就在1995年的第二季度進入了開發階段。馬力歐在城堡與庫巴交戰的時候一把巨型大劍從天而降,插在了庫巴城堡裡,將馬力歐、庫巴和碧琪公主打飛到了世界的不同區域。因此馬力歐就為了找回公主去收集七顆星星,開啟了新的冒險。遊戲的世界地圖移動方式和《超級馬力歐世界》類似,但在進入一片區域後,玩家所能見到的就是極為生動的3D預渲染的馬力歐世界了。
  • 老遊戲研究《超級馬力歐RPG》篇:史克威爾與任天堂的最終聯動
    然而事實上,任天堂在《最終幻想7》之前,一直在與史克威爾合作一款風格另類的RPG遊戲——《超級馬力歐RPG》,而這款遊戲對於史克威爾來說卻是意義非凡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與任天堂合作開發《超級馬力歐RPG》的經驗,那麼《最終幻想7》可能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模樣了。
  • 《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已成3D馬力歐銷量最高的作品
    其中賣得最多的是《馬力歐賽車8 豪華版》,累計銷量為1502萬份;緊隨其後的是《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累積銷量為1376萬份。1376萬份的銷量,讓《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成為了銷量最多的 3D《超級馬力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