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看見你的不容易

2020-12-19 瀟湘晨報

本文已獲得授權,來源王崧舟(ID:wangsongzhou2018)。

父母賺錢不易,孩子花錢卻大手大腳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家庭條件?是應該隱瞞自己工作的艱辛,還是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易?今天我們一起聽聽特級教師王崧舟的看法——

有家長求助: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非常有優越感,有時候明明沒有需要的東西還是要去買,家裡父母變著花樣的做早餐,也一定要出去買來吃。買東西都一定要好的,別人有的東西他要比別人好,別人沒的東西他要先擁有,這該怎麼辦?

當然這孩子在學校裡也是很大方,誰喜歡他的什麼東西他就毫不猶豫地送了。出手闊綽,總覺得自己家裡不缺錢。

大方是好事,但是沒有分寸就不對了。家長很焦慮,第一花錢如流水實在不應該,第二家裡父母賺錢也很不容易,家境也並不是孩子表現得那麼「豪」。

我對孩子的家庭情況有所了解。孩子是獨生子,家長很疼愛,這也是自然。從小家長就給孩子買大品牌的衣服,每天都穿得很帥氣。

日常買東西也是給孩子最好的,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家不缺錢。有時候也會直接對孩子說:家裡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是不會缺你的, 爸爸媽媽再累也會給你提供好的條件的,只要你好好學習。

慢慢的,孩子就養成了這種大方的性格,孩子其實對金錢沒有什麼概念,很多時候都是大人給他輸入的。家長也告訴我:我對孩子說了,家裡其實不富裕,爸爸工作也很忙很辛苦,為什麼還是沒用呢?

因為,「說」遠沒有「做」來得有效。你對孩子這樣說的,但是孩子從你的言行中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種狀態。

所以,如果家庭條件沒有很好,就沒有必要給孩子營造出家庭條件很好的錯覺。

家長有時候還會刻意隱瞞自己的辛苦,不讓孩子看見。家長覺得自己辛苦工作都是為了孩子,如果都給孩子看見了,孩子難免擔心或者難過,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所以我們習慣性隱瞞,在孩子稍有察覺或者想來幫忙的時候,對孩子說:媽媽不累,你去看書吧。

家長不想讓孩子承擔更多,同時也覺得孩子自己是能體會的,他能夠體會到父母對他這份深沉的愛。其實不然, 有這樣覺察力的孩子畢竟是少數,更何況現在在蜜罐裡泡大的孩子,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很輕鬆,你們的應該也一樣。

因此, 不妨讓孩子看到你的不容易。回家很疲憊,先休息一會兒,加班到深夜,喜歡某件物品卻捨不得下手, 這些都是生活最原本的狀態。

如果我們去粉飾,去隱藏掉這樣真實的生活,讓孩子生活在一種虛假的氛圍中,孩子對生活、對家庭的認知就停留在他感受到的那個層面上。

不要期望孩子有像成人一般敏銳的目光,透過現象看本質,那對他們要求太高了。

孩子在我們營造的環境中不可逆地成長著。當他的某種意識已經形成,想再去更改就很難了。

孩子是家庭中一員,因為他小,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對待是可以的,但終歸也要像家庭成員裡的一份子一樣正常生活。 全家人都把最優質的條件給他,孩子反而不懂得包容和體諒。

讓孩子看見家長的不易,學會為家庭裡的每一位分擔,這種成長比專寵要好得多。

來源 | 王崧舟(ID:wangsongzhou2018)

【來源:廣東教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為何孩子能看見「鬼神」並「撞邪」?科學答案跟大人想像的不一樣
    文 | 幸孕姐在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能聽見許多稀奇古怪的說法,例如:孩子晚上出門會撞邪;孩子七歲以前能看見鬼神;反覆生病不見好是被不好的東西纏身;晚上孩子的衣服不能過夜等……這些說法背後究竟有無科學依據呢?
  • 「看見」你的聲音 用心傾聽孩子心理健康
    2020年12月1日,經開區龍山街道紅星社區在轄區內的小飯桌開展了「看見你的聲音」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書信的形式,讓孩子們將自己不敢說出口的「小秘密」以文字或者圖畫的形式記錄在白紙上,很多孩子不知從何寫起,社區志願者在旁邊鼓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去書寫內心的聲音,不管是平時自己害怕的事,還是對父母沒有表達過的感情,慢慢的孩子們開始寫了起來、畫了起來。
  • 你的孩子容易暴躁怎麼辦?
    很多家長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非常容易暴躁,動不動為了一些小事就情緒激動,發脾氣。作為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在暴躁的狀態下肯定是很不舒服的,他的內心深處其實也不願意如此,可由於不知道該怎樣控制,結果他被自己的脾氣和情緒控制住了。因此,首先要了解他內心的感受,並對他表達出來。
  • 孩子耳朵特別軟,別人說啥他聽啥,太容易被影響了怎麼辦?
    成年人總是特別容易對孩子的單純行為作出延伸的解讀:看見小朋友給人當跟班的樣子,就好像預見到他長大甚至成年之後,成為一個缺乏自我主見的人,一想到自己疼大的寶貝將來要過著總是討好迎合、委屈求全的人生,當父母的要如何不去憂心呢?
  • 「媽媽,那些人沒脖子」,一句話嚇壞寶媽,孩子真能看見髒東西?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孩子在外面玩得太晚總會令做家長的擔心,尤其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是有「天眼」的,「天眼」未閉合前,他們會看見許多大人看不見的東西,特別是在晚上,如果太晚回家,很有可能就被「髒東西」尾隨。
  • 為什麼孩子能看見「髒東西」,大人卻看不見?科學是這樣解釋的
    她覺得是小孩子有「天眼」,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髒東西」,所以深信不疑。為什麼孩子能看見「髒東西」,大人卻看不見?其實科學是這樣解釋的。孩子能看見「髒東西」,大人卻看不見,可能與孩子神經中樞系統還未發育健全有關現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會有一雙「天眼」,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髒東西」。
  • 最容易缺鋅的幾種寶寶,快看你家孩子在不在裡面
    「孩子不愛吃飯,補鋅是關鍵」。這個洗腦的廣告語,我報出上句,相信大部分家長立馬能接出下句。但……商家的廣告詞,可不能當作給孩子看病的指南。僅靠一句廣告詞就給孩子打下「缺鋅」的標籤,可實在是太冤枉孩子了。寶寶真那麼容易缺鋅嗎?說實話,中國寶寶缺鋅的並不多。
  • 孩子有「陰陽眼」能看見「髒東西」?看似玄乎的表現其實是真科學
    孩子真的有「特異功能」?看見「髒東西」哭個不停閨蜜最近和我提起一件「怪事」,她家寶寶今年3歲了, 前幾天是孩子姥姥的忌日,閨蜜覺得孩子一直也沒有見過姥姥,現在也大一點了,應該去盡一份孝心,所以就帶著孩子一起去墳地祭拜姥姥。
  • 「我一個人帶娃,我容易嗎?」別拿著父母的不容易,道德綁架孩子
    「我一人帶倆寶,忙不過來的時候孩子跟我吃過酸辣粉吃過方便麵,也吃過冰激凌喝過可樂,我是不是不合格啊?」一位讀者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啊,獨自帶孩子沒有任何人幫忙的媽媽,消耗的體力,承受的精神壓力,都不是你能想像的。
  • 「我已經不愛自己的孩子了!」一看見自己孩子就討厭是什麼心理?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父母和孩子不得不在一起生活幾個月,有些父母還必須線上辦公,一邊操心工作的事情,一邊還要照顧家裡的「神獸」,承受他們的無理取鬧和噪音,可謂是煩不勝煩。 那麼為什麼你一看見自己的孩子就討厭?
  • 孩子發高燒奶奶摸著額頭不燙,憑自己感覺衡量孩子,容易誤傷孩子
    導語:對於隔代育兒有利有弊,在弊端中有一點就是:有的老人愛用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這種做法容易誤傷孩子或者引來孩子的反感,所以,家有老人看娃兒,在感激的同時要適當提醒。大多數的媽媽在有了寶寶之後,還是會選擇正常上班,這就需要有人來幫著看寶寶。
  • 這四種「鬼精靈」的孩子,長大容易栽跟頭,若不糾正難有大出息
    這4種「鬼精靈」的孩子,長大容易栽跟頭,難有大出息1 不肯吃苦頭的孩子有的孩子特別「聰明」,從來不肯吃苦頭,鬼精靈得很。比如,看見盆子裡有襪子,他不想洗,就假裝寫作業。知道媽媽安排了輔導課,孩子不想聽,就藉口肚子疼。
  • 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你是這3種媽媽,如果不及早改變,孩子長大後容易疏遠你我們都是媽媽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為何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孩子卻漸漸疏遠了母親呢?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個孩子不孝,但是卻少有人從自身尋找原因。
  • 沉默的家庭,孩子容易不快樂|伴讀
    沉默的家庭,孩子容易不快樂「這排骨真好吃,媽媽下次你在家裡也燒給我吃行嗎?」小男孩說得興致勃勃,但他的父母,從落座開始,一直板著臉,各自一聲不吭地刷著手機,最多偶爾「嗯」「哈哈哈」敷衍一下,算是給兒子的回應。孩子憋紅了臉尋找話題,想讓爸爸媽媽開心。被父母的冷臉和敷衍打回後,他還是鼓起可愛的笑容繼續說下去。
  • 這些「有毒」的動畫片,容易給孩子留下3個隱患,父母要把好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動畫片可是他們必不可少的小夥伴,也是家長們頗為好用的「帶娃小助手」。孩子不聽話,可以用不讓他看動畫片當威脅;孩子做得好,可以用讓他看動畫片當獎勵;自己忙著沒空搭理孩子,那更是可以讓孩子看動畫片、別煩大人。
  • 孩子一上學就容易生病,根本原因不在學校,家長別搞錯了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九月份上的幼兒園,入園沒多久,就出現了感冒咳嗽的症狀,期間吃藥、打針治療效果都不明顯。後來,正好趕上國慶假期休息,孩子在家休養了近一個星期,病一下子就好了。但之後開學,沒多久孩子又生病了。
  • 孩子是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不得不說,當孩子是一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很不容易。因為經常哭泣的話,會讓眼壓升高,出現酸澀、畏光的情況,而且在哭泣的時候孩子喜歡用手擦拭眼睛,不注重眼部的衛生,導致眼睛的健康出現了問題。如果孩子哭得太久,眼球的肌肉時刻處於緊張的狀態,容易造成視線模糊,視力下降的情況出現。
  • 成績好的孩子容易斷香火?這不是誇大其詞,原因讓人無奈
    只要有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支出一定是家庭開支的重大款項,畢竟一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父母最關心的。可是又有一種:「成績好的孩子容易斷香火」的言論出現,讓家長開始慌了。我們努力提高孩子的成績,想讓孩子出人頭地,結果你跟我說有出息的孩子會「斷香火」?李媛從小就是大院裡最優秀的孩子,讀書從來不要父母操心,各種特長班也是主動去上,父母對李媛也是寄予眾望。拼了全部家當,送了女兒出國讀書,年年都有獎學金打到二老的卡裡。
  • 大元村的孩子「看見」馬飛在天空上
    原標題:大元村的孩子「看見」馬飛在天空上   周燕來大元村五年了,她想要改變村子裡三十多個孩子的教育和生活。
  • 孩子能看見「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是真是假?科學解釋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人們總認為孩子能看到一些「不乾淨的」、「大人看不到的東西」。一、說是「看見了」,實際是「看錯了」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孩子的視力要比成年人更敏銳,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符合孩子的發育規律的。因為大範圍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3歲以前的兒童,其視覺能力是遠遠不及成年人的,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是「近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