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太不容易了

2020-12-12 文竹媽媽

文|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嗚哇嗚哇」,孩子又哭啦!

為什麼孩子的眼淚好像流不完,源源不斷地從眼睛裡洶湧而出?

為什麼孩子哭了這麼久,嗓子不僅沒有變啞,哭聲反而更加尖利了?

為什麼我的孩子,動不動就哭?

......

一些父母面對嚎啕大哭的孩子,恨不得堵住自己的雙耳,來一個「耳不聽為靜」。

當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愛哭鬼,父母要操的心可不比那些操心孩子調皮搗蛋的父母來得少,光是讓孩子停止哭泣,就感覺去了自己的半條命呢。

不少父母發自內心地吶喊:有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到底怎麼樣才不會養出一個「愛哭鬼」,逃離整天魔音灌耳的生活?

不得不說,當孩子是一個愛哭鬼,父母的育兒之路真的很不容易。

01孩子是個「愛哭鬼」,有何負面的影響呢?

·孩子的性格變得脆弱

如果孩子動不動就哭,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哭鬼」,說明孩子的性格正在往脆弱的方向發展。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玻璃心」,稍微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夠讓孩子的眼淚像瀑布一樣止不住。

如果孩子的性格變得脆弱,那麼他的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相對應的也會減弱,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孩子無法正確排解負面情緒

如果孩子遇到事情只會用哭泣來解決問題,而沒有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會導致孩子遇到事情無能為力,只會用淚水來當做寬慰自己的物品。

如果孩子無法正確排解負面情緒,這個過程中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痛苦。

淚水流得越多,孩子的心中就越痛苦,因為這是對自己無能的而留下的眼淚。

·損害孩子的視力

常常哭泣的孩子,與其他的同齡人相比,孩子的視力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因為經常哭泣的話,會讓眼壓升高,出現酸澀、畏光的情況,而且在哭泣的時候孩子喜歡用手擦拭眼睛,不注重眼部的衛生,導致眼睛的健康出現了問題。

如果孩子哭得太久,眼球的肌肉時刻處於緊張的狀態,容易造成視線模糊,視力下降的情況出現。

總的來說,經常哭泣對於孩子的眼睛傷害很大。

·過度哭泣導致頭疼

《BBC科學聚焦(BBC Science Focus)》雜誌中,曾發布說:「長時間的哭泣也會使您的面部肌肉保持工作,並且乳酸和肌肉疲勞的其他代謝副產物會積聚。這些化學物質沒有那麼容易被衝走,因為你的臉部周圍的血管也因為哭泣受到面部肌肉收縮的約束。由此產生的炎症和神經刺激就很可能轉變成你感受到的頭部鈍痛了。」

所以說,過度的哭泣還會導致孩子出現頭疼的情況。這種頭疼的威力超乎我們的想像,讓人十分難以忍受。

02為什麼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

·沒有學會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

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額「愛哭鬼」,其實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孩子沒有學會其他排解負面情緒的方式。

所以他只能夠選擇最為簡單,但是很傷身體的一種方式——哭泣。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用運動、玩樂、冥想等方式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相信孩子絕不會選擇哭泣。

·通過大聲哭泣引起父母的關注

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是因為想通過這種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每當自己哭泣的時候,都會引來父母的關注,這種方式逐漸成為了孩子吸引父母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孩子長大以後,父母不僅僅要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還要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瑣事,難免有是會忽略孩子,導致孩子的安全感得不到滿足。

所以為了引起自己父母的注意,孩子就採用了最常用、也最為有效的方式——用哭鬧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想要用「眼淚」情感勒索父母

有的孩子哭泣是有目的的,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溺愛孩子的家庭當中比較多。

因為孩子懂得,只要自己一哭,疼愛自己的長輩就會無條件地妥協,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滿足自己的需求和願望。

對孩子來說,眼淚是他最佳的進攻武器,這一利器一旦祭出,父母都要無條件投降。

所以,有的孩子會用自己的眼淚來情感勒索父母,要求他們滿足自己不合理的需求。所以,父母可要小心,別被孩子的眼淚迷惑了。

·孩子的抗挫能力比較差,遇事就哭

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鼻子,除了上述的幾種原因以外,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的抗挫能力比較差,心裡比較脆弱。

這種狀態導致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忍不住大哭。

被嚇到了也哭、被父母責罵也哭、不小心摔倒了也哭......因為脆弱,所以小心靈經不起大風大浪,動不動就哭出聲來了。

03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教育?

·幫助孩子尋找其他排解方式

如果孩子動不動就哭,可能是排解的方式比較稀少,無法利用其它方式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經常哭泣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尋找其他的排解方式。

比如說給孩子買一些壓力球、讓孩子學會運動、聽聽音樂等方式,平靜自己心中躁動的情緒。

·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愛哭,可能是因為抗挫能力不高,所以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很有必要。

想要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認識挫折,體驗挫折,讓孩子擁有面對失敗的能力。

還要幫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多多鼓勵孩子,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挫折。當孩子的抗挫能力得到提升,就不會動不動就哭鼻子啦。

·培養孩子堅強的品格

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堅強寶寶,培養孩子堅強的品格很重要。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告訴他「不要哭,你能行」。

幫助孩子樹立面對困難的信心,還有百折不撓的毅力和勇氣。

當孩子擁有堅強的品格,無論遇到什麼大風大浪,都不會用哭泣的方式解決問題了,因為他知道哭是最無力的,弱者才會使用的方式。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啥事孩子都能哭一哭?「愛哭鬼」背後逃不出三個真相,父母要看到
    在育兒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其實都很「害怕」孩子哭鬧,特別是碰到愛哭的孩子,他們似乎天生就很脆弱和敏感,但凡碰到一丁點不舒服的事情,或者不開心的因素,就開始哭鬧,甚至一時半會都哄不好,這種現象不僅會出現在早期教育階段,而且在孩子入學之後,依然存在。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自己的育兒經歷。
  • 「我一個人帶娃,我容易嗎?」別拿著父母的不容易,道德綁架孩子
    園園的孩子早產,比一般的孩子更難帶。體質弱,需要照顧得非常仔細。6個月前,女兒幾乎完全需要大人抱著,才能睡得安穩。於是,無數個日日夜夜,園園就這樣坐著抱著孩子到天亮。再大一些,因為孩子容易過敏,所以孩子的輔食也需要做得特別精細。
  • 心理學專家林紫: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父母育兒必知的10個關鍵詞
    著名心理學專家林紫首部育兒寶典《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用10個育兒關鍵詞,來解答很多父母的育兒困惑和焦慮。這10個育兒關鍵詞分別是:依戀關係、安全感、情緒性記憶、家庭系統、衝突應對、自我認同、情商、社會適應、歸屬感、心理彈性。
  • 「大號養廢,小號繼續」,育兒之路的出口是父母持證上崗,可行?
    01父母需不需要學習?樊登提過一個問題:「作為家長,你是否讀過一本完整育兒書?」相信很多家長都沒有讀過。還有一部分家長從網上搜集一些不實的育兒信息,中規中矩的照著做,比如前段時間出現的「訓練趴睡致嬰兒死亡窒息死亡的事件」,親媽和孩子僅一牆之隔,但永遠天人之隔,充分暴露了很多父母育兒知識的匱乏。很多家長從小的育兒知識到大的中學教育,都是在摸索中。搜索完成之後,大號已經練偏練廢了。
  • 「三腳凳」理論告訴你:育兒的本質與孩子無關,與父母自身有關
    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教育孩子不是用嘴巴來教育的,只有"言傳身教"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其實我小時候很痛苦,因為我覺得自己性格特別不好,脾氣也不溫和,有時候會和父母不停爭吵。為此我總會自責自己做的不好,而父母經常對我說的就是:"你把你的脾氣改一改。"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例如家長從小就會教育孩子,要尊老愛幼,「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已經被父母們教爛了。但是家長們想過沒有,孩子在學習這些知識,禮儀和思想時,是否真的能夠領悟到呢?會分享的孩子不一定懂得謙讓的美德多麼偉大,他們只是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敢拒絕,不敢自私罷了。
  • 做父母是一場修行,維尼老師的這本育兒書讓父母和孩子彼此雙贏
    大概是當了孩子媽後,一向行事利索的我,糾結的事情也變得多了起來。比如,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該不該順著他的意思走?所以看到維尼老師的這本《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感覺就像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人拉了我一把。書中把育兒的天平傾向於「順應孩子」,因為在維尼老師看來,如果不滿足孩子的要求,反而可能增加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渴望度,或者使孩子形成又倔強又叛逆的心理。更何況,孩子有時候想要的只是爸爸媽媽的一句「好」呀,這樣用小事換來孩子滿滿的幸福感,何樂而不為呢?
  • 多多疑是被爆料: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黃磊孫莉育兒4大閃光點
    由於好奇點開來看看,原來是被稱之為黃多多同學「匿名用戶」在知乎發布了一段文字,說黃多多「真的很優秀,人很溫柔,和同學相處的都很好,但是淡淡的,沒有知心的朋友。沒有精修圖那麼美,但是也是美女。有點黑。學習特別好……」對於這篇文字,有些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說不可信,但也有網友留言說多多「其實跟描述的很像,感覺這個小姑娘太乖了,從小就乖,乖到有點壓抑。
  • 育兒先育己,想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懂得提升自身修養是關鍵
    有人說在孩子身上似乎就能找到他父母的影子,這裡說的可不止是外貌,而是更深層次的東西。某種程度上也確實是這樣,畢竟孩子跟著父母長大,受父母的影響也最為深刻,若父母真想把孩子教育好,那一定要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要懂得提升自身的修養是關鍵,所謂「育兒先育己」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 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火,「顧佳式育兒」值得父母學習
    鼓勵孩子嘗試 劇中有一件事情是講述顧佳給兒子報了騎馬課,讓許子言學習馬術,可許子言沒學幾天就開始打退堂鼓,跟媽媽說騎馬太累了,自己不想學,不喜歡。 如果是一般的家長,可能會強迫孩子,不理會孩子的意願,強按著孩子學習。
  • 第五人格怎麼對付愛哭鬼 愛哭鬼技能應對方法介紹
    第五人格中愛哭鬼的技能想必小夥伴們都領教過了,很多剛入坑的新手不知道要怎麼應對愛哭鬼的技能攻擊,下面小編就整理了關於愛哭鬼的技能應對策略,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一下詳細的內容介紹吧! 第五人格中愛哭鬼的技能想必小夥伴們都領教過了,很多剛入坑的新手不知道要怎麼應對愛哭鬼的技能攻擊
  • 《萬箭穿心》:做成熟父母,拒絕用「過山車式育兒」
    心理學專家曾說過,父母情緒的表達會影響孩子性格脾性的形成。而長期用「過山車式育兒」的父母,會給孩子帶來很多性格缺陷。01.容易情緒化在情緒化氛圍中長大的孩子,除了給孩子留下內心恐懼和心理陰影外,還會使孩子也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
  •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你看懂了嗎
    編輯:邱寫寫教育孩子的路上充滿了泥濘和荊棘,即便爸媽們曾經信誓旦旦,認為自己一定能成為新時期亦師亦友的好父母,可真的等到熊孩子撒潑的時候,爸媽們還是忍不住一秒破功。「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我們總是吐槽熊孩子難帶,尤其是當孩子看過動畫片以後,反覆去模仿動畫中的「沙雕」行為,讓爸媽們忍不住「捂臉哭」。
  • 用「狐狸法則」育兒,教出來的孩子何有優點?父母要狠下心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都是希望能夠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為了迎合大眾的這種心理,社會上也萌生出了許多的育兒理念,結果卻發現很多的育兒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育過程當中,卻並沒有理論來得那麼的有效。
  • 4個孩子4個博士,最成功的母親講述育兒經:小學的基礎至關重要
    本文原創丨乖媽 當代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或許是因為自己吃過了沒文化的苦,也或許是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單純地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加幸福。總之,在育兒這件事上,當代父母應該是最盡職的一代家長了。
  • 如何運用心理學育兒?三步,激發潛能,讓孩子內心幸福,成績優秀
    在生活中,相信不少父母們跟我一樣,從孩子蹣跚學步開始,就開啟了摻雜著艱難和愉悅的育兒之路。我們努力去養育、引導和塑造孩子,滿心歡喜,充滿期待,卻總是被生活中的「小插曲」弄得手忙腳亂、大發脾氣、後悔又心痛。或許,在物質方面,我們會想盡辦法滿足孩子,卻在心理上,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 孩子睡覺時容易踢被子,特別容易著涼感冒,父母應該怎樣做?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天氣逐漸變冷之後,孩子的睡眠就成了很多父母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有很多孩子在冬天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踢被子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讓很多父母都感覺到非常擔心,比如小麗最近就特別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晚上踢被子著涼
  • 5個孩子4個家,網友:真不容易
    現在18年已經過去了,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也都回到了王女士的身邊,可是孩子們現在已經到了高考的年紀,學費生活費各種開銷都壓得汪女士喘不過來氣。而且還要娶妻生子,買車買房等彩禮問題,讓王女士更加的頭疼。網友在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表示真不容易。
  • 七則哲理小故事,引很多父母深思!育兒簡單,也不簡單
    育兒中的道理也是如此。這一篇,通過七個哲理小故事,看一看其中蘊含的育兒大道理。(1)私人邏輯有兩個人,同時看到了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一個人不屑地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在育兒中也是如此。父母對待自己的標準與對待孩子的標準是不同的。父母拿著手機,刷著小說、抖音,然後對孩子說:「你要多看書,要養成閱讀習慣。」
  • 孩子發高燒奶奶摸著額頭不燙,憑自己感覺衡量孩子,容易誤傷孩子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導語:對於隔代育兒有利有弊,在弊端中有一點就是:有的老人愛用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這種做法容易誤傷孩子或者引來孩子的反感,所以,家有老人看娃兒,在感激的同時要適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