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動蕩的2020後,行業發展遇到了不少的挑戰。邁入新的一年,
水產界對未來有著怎樣的期待?又可以抓住哪些機會以"牛"轉乾坤?本期水產投資專題帶您一起展望2021,看看全球格局下,投資者們都在關注哪塊蛋糕?
01、水產養殖業,敢問路在何方?
編譯顏溢 毒舌賽可
2020年12月1-2日,IntraFish海鮮投資者論壇(2020)於線上舉行。Aqua-Spark[1]在論壇中提到,他們最初僅投資養殖生產端,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不斷改變投資策略,希望追求可持續性、新興技術,與整個水產養殖產業鏈取得更多聯繫。
大數據AI技術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向,其可以應用於整個產業鏈,這項依賴數據聚合和分析的新技術得到眾多投資者的支持。疫情期間,消費模式發生了變化,使得食品服務、零售、送貨上門等便利性服務業蓬勃發展,這為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當然,除大數據AI技術、便利性服務等投資方向外,投資人認為可替代飼料和魚類健康狀況監測技術也具有較大的投資空間。
飼料是養殖戶的最大生產投入,維持水產健康能創造更多的利潤。但是可替代飼料產品尚處於起步階段,水產疫苗和診斷試劑的投資落後於其他行業的投資,它們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才能大規模生產並推向市場。
越來越多的私人投資公司同Aqua-Spark一樣,在追求利益增長的同時,更加關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
▍來源
[1]註:Aqua-Spark,一個新的創新投資基金,致力於解決地球的健康和糧食安全問題,同時通過投資水產養殖業獲得高額的經濟回報。
[2]https://thefishsite.com/articles/where-are-aquacultures-upcoming-investment-opportunities
02、一些創業公司已獲得投資
據The Fish Site於2020年12月3日的報導,在加入全球唯一的"水產養殖和可替代海鮮加速發展項目"四個月後,有8家從HATCH(一個專門做水產養殖行業科技創新公司的孵化營)得到投資創業的公司如今正在網絡上向投資者們推銷他們的創意。
01素食海鮮
編譯子鈺 毒舌議璠
第一家是美國The Plant Based Seafood公司的可替代海鮮產品(由植物製成的海鮮)。這家公司在傳統海鮮行業有20年的經驗,從2020年8月第一次推出純素食海鮮以來便提高了30%的銷售額,目前這些產品旨在模仿蝦和扇貝,未來該公司募集到更多投資基金後將推出用植物製成的魚、蝦、蟹。
02飼料快速檢測技術
編譯子鈺 毒舌議璠
而在水產養殖領域,鑑於黴菌毒素威脅動植物健康,每年還在飼料投入上給全球造成10億美元損失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第二家公司ExciPlex推出了一種可以快速、簡單地檢測水產飼料及其原料中的黴菌毒素的技術。這種技術將重新定義檢測黴菌毒素的方法,使用尖端的光化學技術來確定每種毒素的水平,使用與設備相連的智慧型手機來檢測多種黴菌毒素。一旦這項技術在大多飼料生產商處得到驗證,就可以從飼料廠一直部署到牲畜生產廠,將比現有的檢測技術快5倍。
03巴啦啦,SuSeWi公司化藻類為神奇
編譯承豪 毒舌賽可
藻類生產商SuSeWi提出了一種在露天陸地系統中生產海藻的模型,以建立使用可再生能源將海水泵到沿海沙灘的巨型藻類養殖場。
該系統的生產率是現有藻類生產技術的12倍,並且該公司試圖根據此項技術建立地球上最大的藻類養殖場。他們在摩洛哥海岸有一個正在開發中的5萬平方米的養殖場,並計劃在大西洋海岸開發一個100萬平方米的養殖場。
SuSeWi在摩洛哥的藻類生產工廠
目前,該公司已從英國政府獲得500萬英鎊的資金,用於開發「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字水產養殖平臺」,包括IoT監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數位化技術。
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藻類替代魚粉和魚油摻入到水產飼料中,用來提供胺基酸及omega-3(例如EPA和DHA)。SuSeWi公司建立全球範圍可推廣的生產模塊,並向投資者保證可觀的60%EBITDA利潤率[1]。
註:[1]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簡稱EBITDA,是Earnings Before Interest,Taxes,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的縮寫,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被私人資本公司廣泛使用,用以計算公司經營業績
04 Sea Warden公司衛星監控技術助蝦養殖一臂之力
編譯承豪 毒舌賽可
根據Sea Warden——一家以衛星觀測技術自動識別蝦塘狀態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統計,全世界目前有25萬蝦農在使用他們的技術以估算生產和收穫時間。該公司所用的衛星觀測技術能夠穿透雲層監測蝦塘情況,其會把早期池塘排空作為疾病爆發的潛在指標,並與養殖場用於降低疾病風險的措施相結合,來判斷這些措施是否有效。
後續,該公司計劃集中精力監測五個主要蝦類生產國,首先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然後擴展到印度、泰國和厄瓜多。他們目前正在關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超過8萬個蝦塘的技術發展,期望近期建立與越南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的合作夥伴關係,並與飼料和設備供應商以及將在該領域進行投資的其他供應商達成類似協議。
Sea Warden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個應用程式,並且正在夏威夷進行試用。該應用程式能幫助個體養殖戶共享信息,從而令其更容易通過一些認證項目的認證審核。
為提升在越南、印度尼西亞及其他地區的監測能力,Sea Warden公司目前正在籌集50萬美金的種子基金。
▍來源
https://thefishsite.com/articles/the-fateful-eight-the-latest-investment-opportunities-in-aquaculture-and-beyond
想知道水產養殖業還有哪些新興投資領域?
我們下期將繼續為您詳細介紹
本文剩下的版面,先重點看看海洋捕撈業
因為歐盟最近有大動作哦!
03、投入61億歐元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
編譯Candela 毒舌議璠
2020年12月初,歐盟委員會初步達成了一項非正式協議,詳細規劃了歐盟海洋、海洋捕撈、水產養殖基金(EMFAF)在2021年至2027年的未來八年內對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業的資金投入,總額達61億歐元(約489億人民幣)。這些資金用作兩個方向,其中53億歐元用於改善捕撈活動、水產養殖及漁業管理,其餘8億歐元則用於引入科研專家諮詢、監管機制、市場調研預測及海洋監管和安保。
圖源:Europeche,Undercurrent News
這項協議(仍需最終通過)規定了,歐盟成員國需投入至少15%的資金到漁業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加大對非法、不報告、不管制(IUU)的捕魚活動的打擊,通過限制捕撈幫助魚群的物種恢復。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協議重新引入了補貼政策,部分資金將用於補償暫停捕撈活動的漁民、補貼小型漁業、幫助漁民更換或改善船隻設備,確保現有漁業人口的生活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重新引入補貼政策的做法引起了部分業內人士質疑。他們認為目前歐盟捕撈船隊規模已經威脅到某些地區的個體漁民,歐盟需避免使用公共資金補貼購買漁船,幫助限制而不是延續過度捕撈的問題。另外,協議也新增了資金項目,用於幫助漁業生產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
協議規劃的對漁業的投入是歐洲綠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的一部分,新政規定歐盟預算的30%資金需用於應對氣候變化,幫助漁業等依賴自然資源的行業更有效、有規劃性地使用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和物種多樣性。不同於此前一些十分具體嚴格的監管標準,本次達成的漁業相關協議旨在為成員國提供更自由的實施空間,成員國可在遵守上述資金分配原則的同時進行獨立監管。
近年來,我國也有規劃性地將漁業與當地資源結合,建設和優化漁業設施,合理調配產業資源。於2018年發布的《全國沿海漁港建設規劃(2018-2025年)》計劃通過建設和升級改造中心漁港64座(僅建設海南崖州中心漁港就投資了15億元)、一級漁港85座,漁船安全避風容量從14.53萬艘漁船增加到21.43萬艘漁船,推動形成10大沿海漁港群、93個漁港經濟區,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形成新增萬億產值的產業規模,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
▍來源
[1]https://europeansting.com/2020/12/04/6-1-billion-eur-for-sustainable-fisheries-and-safeguarding-fishing-communities/
[2]http://www.fao.org/iuu-fishing/background/what-is-iuu-fishing/zh/
[3]https://ec.europa.eu/info/strategy/priorities-2019-2024/european-green-deal_en
[4]https://www.undercurrentnews.com/2020/12/07/new-eu-maritime-fund-contains-e6-1bn-for-fisheries-aquaculture/
[5]http://www.agri.cn/V20/SC/myyj/202012/t20201217_7578280.htm
(
本文轉自【智漁】。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