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太空漫遊四部曲

2021-01-22 啃讀精品匯

內容簡介


一不小心編號到400了,每一本精品書都見證了老K默默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過看著精心製作的書能得到大家的收藏和喜愛,期間還認識了那麼同樣喜歡讀書的朋友,老K累並快樂著,為了給大家奉獻最好的閱讀體驗,這條路不管多難,只要有大家的掌聲和支持,也會堅持走下去!


科幻殿堂的永恆經典, 太空時代的不朽史詩

全新修訂精裝典藏版

阿瑟•克拉克,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大師和太空預言家

「太空漫遊」系列,世界科幻文學巔峰之作,全球暢銷45年

「太空漫遊」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被譽為世界科幻文學不可超越的巔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聖經,更成為流行文化的經典。

「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是國內首次以精裝套裝的形式出版阿瑟•克拉克的這個經典科幻系列,不僅裝幀設計精美,充分體現出這個系列的經典感,而且四本的內文全部重新校譯,修訂了許多之前2007年平裝版本中的謬誤。

四部曲的第一部《2001》初版於1968年,第二部《2010》初版於1982年,第三部《2061》初版於1987年,最後一部《3001》則初版於1997年。雖然每一部的故事情節都與上一部有一定關聯,但實際上並不是之前的續篇,而是隨著時代發展,以最新的科學技術為基礎,生發出全新的預見,講述出更加複雜而新鮮的故事。克拉克本人對這四部曲的期望,是「讓每本書自成體系,並且根據目前的知識,做到儘可能的準確」。

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遊」在今天讀來仍然盪氣迴腸,並不僅是他作出了多少令人驚嘆的預言;用克拉克的終生好友,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裡克的話說,是「克拉克給了我們一種新視野,讓我們看到,人類正從地球搖籃向自己在星海間的未來伸出雙手」。

正是因為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遊」,我們仰望星空的意義從此不同。


劉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2001:太空漫遊》的拙劣模仿!

科幻文學史上的至高神作!

◆50年來,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科幻作品:《三體》《流浪地球》《星際穿越》《星球大戰》《阿凡達》《黑客帝國》《地心引力》《降臨》《異形》《飛向太空》《第三類接觸》《人工智慧》《終結者》《超時空接觸》《普羅米修斯》……

人類對太空的想像,到「太空漫遊」為止! 

◆「太空漫遊」四部曲是阿瑟•克拉克極負盛名和被公認的至高傑作!

◆「太空漫遊」入選美國國家公共電臺、《軌跡》雜誌、英國《衛報》有史以來百大科幻-奇幻小說榜單;入選美國電商評選的有生之年不可不讀的百大科幻-奇幻小說!

◆阿瑟·克拉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一生創作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1億多冊。

◆阿瑟·克拉克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太空預言家,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現實,地球靜止衛星的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精美排版欣賞(啃讀精品版)


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1917—2008)


  英國科幻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王,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一起並稱為「20世紀科幻三巨頭」。他一生創作過100多部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作品總銷量1億多冊,並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科幻至高獎項。1986年,獲得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終生成就獎——大師獎。

  克拉克也被譽為偉大的太空預言家,獲得過數學和物理學一等學位。他針對太空技術作出的許多預測都成為現實,他曾預言過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全球通訊衛星、地震預防預測等尖端技術,地球靜止軌道正是因為他而被命名為「克拉克軌道」。

  克拉克的作品以詳實精準的科技描述著稱,並運用其哲學的思考方式,探求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類與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極限。《2001:太空漫遊》是克拉克「太空漫遊」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極負盛名和被公認的至高傑作!他在本書對人類起源和宇宙文明作出了恢弘的構想,並預言了一系列人類目前已達到和未達到的科學技術。自出版以來,本書一直被視為科幻小說的裡程碑,影響深遠。



相關焦點

  • 太空漫遊四部曲
    ──《紐約客》 克拉克在《2010:太空漫遊》中巧妙地融合了探索、哲學和新的寫作意識。——《時代周刊》 《2010:太空漫遊》無疑是克拉克十年來的代表作。——《聖地牙哥論壇報》 《2010:太空漫遊》的內容實在太豐富、太精彩了,每次讀它都只能觀其皮毛。
  • 江曉原評《太空漫遊》四部曲: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太空漫遊》四部曲  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江曉原  「太空漫遊」四部曲-2001-封面  克拉克最著名的作品,當然是小說《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以及另外三部一直寫到1997年才結束的續篇《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他自己認為不是續篇,而是「變奏」)。但這四部《太空漫遊》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拜庫布裡克導演的同名科幻影片《2001太空漫遊》之賜。
  • 江曉原評《太空漫遊》四部曲 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太空漫遊」四部曲-2001-封面「太空漫遊」四部曲-2010-封面克拉克最著名的作品,當然是小說《2001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1968),以及另外三部一直寫到1997年才結束的續篇《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他自己認為不是續篇,而是「變奏」)。但這四部《太空漫遊》的名聲,很大程度上是拜庫布裡克導演的同名科幻影片《2001太空漫遊》之賜。
  •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太空漫遊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讀客文化出版引進的《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精裝典藏版上市。
  • 科幻經典「太空漫遊」典藏版上市
    本報訊 (記者劉嬋)繼韓松的《地鐵》等本土科幻作品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近日又推出阿瑟·克拉克代表作、世界科幻文學經典——「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4部作品組成。
  • 5分鐘讀完太空漫遊四部曲,看大師亞瑟·克拉克的腦洞有多大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便是一部在整個科幻電影史乃至整個影史都舉足輕重的「神片」——《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拍攝於美國阿波羅登月之前,電影於視聽表達手法、場景布設、內容深度三方面都極為優秀。
  • 《太空漫遊》:從望月到弒神
    《太空漫遊四部曲》是讀起來很順暢的四本小說,每本小說與其說是下一本的前傳,不如說是一個獨立故事。
  • 讀神作《2001:太空漫遊》之前必須知道的10件小事
    人類航空航天史上最著名的慘劇——阿波羅13號事件,似乎也與《2001:太空漫遊》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飛船出事時,船上的太空人們還模仿《太空漫遊》中AI哈爾的臺詞,向地球匯報:「我們出了一個問題。」據考證,美國航空航天局裡的工程師、科學家和太空人們,幾乎都是《2001:太空漫遊》的鐵桿粉。各位,千萬別學這群入戲太深的太空人用生命玩梗啊……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劉慈欣等科幻作家成為「鐵粉」電影如此成功,自然要追溯到原著和作者,《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作家阿瑟·克拉克的經典作品。小說出版後,當年銷量就超過百萬冊。如今,「太空漫遊」四部曲全球總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在國內出版,科幻迷們的激情一下就被點燃了。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小島秀夫瘋狂吹捧的精神巨作,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裡程碑意義,甚至滲透到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中。2001太空漫遊這部硬科幻電影上映於1968年,沒錯,1968年,那個越戰還很激烈,甘迺迪遭到暗殺,毛爺爺對《從上海工具機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作批示的年代,而阿波羅首次登月時間是在1969年7月16日!
  • 《2001:太空漫遊》第一部科幻片、關於豐碑引導人類進步的故事
    本文要給你說的是一部科幻小說,《太空漫遊》四部曲,我們今天說《太空漫遊》四部曲的第一部,書名叫《2001:太空漫遊》。為什麼我們要講《太空漫遊》四部曲這部小說呢,我給你兩個理由:第一,作者牛。作者亞瑟·克拉克是世界現代科幻三巨頭之一,他的作品是科幻作品裡最硬的,也就是科學性最強的意思。
  • 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為斯坦利·庫布裡克1968年的電影劇本所作的小說。這個故事是根據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湊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裡的某個概念,可看做本書基礎架構。庫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說和電影同步進行,到後期庫布利克還投入編劇本的工作。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英國科幻小說家。
  • 2001-太空漫遊
    作為一個科幻迷,有太多的作品想分享了,比如經典的科幻三巨頭:英國的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美國的羅伯特·海因萊因(星船傘兵,星際迷航)和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或者中國爆火的劉慈欣(三體系列),等等一堆經典的科幻作品。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我覺得最經典的《2001:太空漫遊》作為推薦!
  • 《2001太空漫遊》:生命來自何方?
    文|啼豆影片《2001太空漫遊》改編自克拉克·阿瑟的科幻小說,是科幻電影的一座豐碑,影片呈現出一種宏大的宇宙視野,對生命做出了最深邃的哲學思考。人們嘆為觀止之餘,同時也在苦苦思索,試圖參透影像背後的奧秘。
  • 《2001太空漫遊》:音樂流淌,太空徜徉
    第三次是在星孩誕生之時,星孩在太空中注視著地球。這是電影的最終高潮,鮑勃已經完成了重生,變成了星孩,這是又一個神聖的開始,它將面對未知的宇宙,開始新的探索。這一幕是對現實的極大超脫,是重要的突破,自然要用最莊嚴神聖的音樂來凸顯它的壯觀。不難發現,這首音樂有兩次隨著黑色石碑的出現而出現。
  • 《三體》系列:中國的《2001太空漫遊》
    但拋開這些不談,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三體》三部曲的確有對《2001太空漫遊》的借鑑與發展,「克拉克味」很明顯,故《三體》系列也被稱讚為「中國的《2001太空漫遊》」。在閱讀兩部小說的過程中,我也看到兩者的很多異同,接下來就以一個讀者及科幻迷的角度來拙劣的探討分析下兩部作品。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英] 阿瑟·克拉克 著
  • 《2001:太空漫遊》:人類想像力的天花板
    而一年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1968年,一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即將橫空出世,它將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宗教般的隱喻一掃前代科幻電影的淺薄泡沫,成就一部屬於當代的不朽史詩,它就是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2001:Space Odyssey)。  本片的拍攝起因,是NASA為向大眾普及太空知識以更好推進阿波羅計劃的實施。
  • 《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再出紀念版
    據相關記載,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都是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鐵桿書迷。其中巴茲·奧爾德林曾說:「阿瑟·克拉克爵士對太空的積極願景激發了幾代人探索太空的興趣,並激勵了幾百萬人從事科學事業。」  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 從低成本到獨立拍片,看靈感大師庫布裡克「太空漫遊」
    傑作中的傑作,庫布裡克的「未來三部曲」,即1963年的《奇愛博士》、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和1971年的《發條橙》,在影史中的影響力可謂空前絕後。反戰諷刺劇《奇愛博士》以黑色幽默處理美俄間的競核鬧劇這個嚴肅的問題,眾所周知最好的科幻小說電影《2001:太空漫遊》探討人類在宇宙之中的定位,視覺上高度風格化的《發條橙》以最暴力的視聽語言直指人類生存的終極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