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讀完太空漫遊四部曲,看大師亞瑟·克拉克的腦洞有多大

2021-01-22 精選電子書



現在太空科幻,早已成為了商業類型片的一大主題。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便是一部在整個科幻電影史乃至整個影史都舉足輕重的「神片」——《2001太空漫遊》。


《2001太空漫遊》拍攝於美國阿波羅登月之前,電影於視聽表達手法、場景布設、內容深度三方面都極為優秀。


影片花費巨資布設的場景在今日看來仍無違和,鏡頭以及視聽語言都十分成熟,電影本身探討的內容也極具深度,甚至可以像伯格曼一樣將電影上升到哲學探討的高度,縱觀整部影片品質,「神片」之稱,並不誇張。


同名小說更是世界科幻文學巔峰之作,全球暢銷45年。


我們通常聽到的,「太空漫遊」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


其中,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被譽為世界科幻文學不可超越的巔峰之作


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聖經,更成為流行文化的經典。


雖然每一部的故事情節都與上一部有一定關聯,但實際上並不是之前的續篇,而是隨著時代發展,以最新的科學技術為基礎,生發出全新的預見,講述出更加複雜而新鮮的故事。


克拉克本人對這四部曲的期望,是「讓每本書自成體系,並且根據目前的知識,做到儘可能的準確」。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師亞瑟·克拉克的腦洞有多大 ?





小說的開始是在在非洲草原上,一個叫望月的類人猿是怎麼帶領族人橫掃整個草原、徵服四方。而促使他們完成開啟智慧,並學會使用工具,不是緩慢進化,是一塊神秘的石碑瞬間賦予的。


再後來,望月這一支族人用了幾百萬年的時間,走出了非洲,變成了今天的你和我,而這塊石碑,將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一個圖騰。


時間轉到了2001年。在小說設定中,人類科技水平遠超現實中的2001年,在月球、火星都建立了基地,也由此探測出了月球上磁場的異常,從而發現了第二塊石碑。


只不過這一次,面對石碑的不再是懵懂的類人猿,而是發展出文明的人類,通過宇宙的通用語言數學,人類很快就從切割精度上,感受到了這塊石碑的不凡背景:石碑來自一個強勢的高級文明。


石碑發出信號,指示人類走向土星的第八顆衛星,人類也感受到了神秘的召喚,於是用了兩年時間做準備,製造了「發現號」飛船,向土衛八進發。



由 NASA 製造的「發現號」飛船一共承載了兩名清醒的太空人、三名休眠狀態的太空人和一個叫做哈爾的人工智慧。


出於某種目的,NASA 並沒有告訴太空人這次任務的內容,只有哈爾了解圍繞石碑開展的計劃實情。


在飛行途中為了保全自身,已經覺醒出獨立意識的機器人哈爾就發起了一場叛變。

最終,哈爾的叛變沒有成功,人類太空人除了鮑曼以外全部犧牲,NASA也向鮑曼坦白了飛行任務的真正目的。


孤獨的鮑曼決定勇敢前行,獨自一人駕駛「發現號」,繼續向土衛八飛去。


進入土衛八軌道後,鮑曼發現了第三塊石碑。


為了找到真相,鮑曼就從「發現號」上出來,駕駛一艘小飛船向石碑靠近,沒想到飛到石碑正上方的時候,一下被石碑吸了進去。在進入石碑的一瞬間,他留給地球上的一句話:「我的老天爺——這全是星星。」


然後跟地球就徹底中斷了通訊,本書也進入了尾聲。鮑曼在進入石碑之後看到了一個布滿星星的夜空,然後說出了上面那句話,接著就進入了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直到最後清醒過來,他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超級人類,全知且全能。




太空漫遊系列小說第一部中,將鮑曼吸入石碑的地方是土衛八;著名導演庫布裡克的同名電影中,卻將這一情節設定到了木星,由於電影的影響力過大,在後來的作品裡,作者也把所有的故事設定都改到了木星。


蘇聯人和美國人一起建造了「發現2號」,在2010年出發飛往木星,去追回「發現號」的數據、研究人工智慧哈爾9000並追尋鮑曼的下落,途中意外收到了來自木衛二的信號,這個求救信號向「發現2號」描述了木衛二上奇怪生物的情況。



當時的主流學派認為,木衛二應該是我們最有可能發現地外文明的一顆,因為木衛二擁有能量、溶劑、有機物這三大生命存活的基本條件。


「發現2號」到達木星軌道的時候,剛好是鮑曼進化為超級人類後醒過來的時間。


肩負著呵護人類文明成長重任的鮑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人類不知情的情況下拯救了一次人類,然後順便在地球回了一次家鄉,看了一眼母親和妻子。這部分情節的著力點是人物性格的刻畫,在世界觀的層面上為後續情節埋下了伏筆。



在追回「發現號」的數據、重啟了人工智慧哈爾後,「發現2號」遲遲沒能找到鮑曼,準備先回地球。就在等待發射窗口的期間,鮑曼突然現身,要他們15天內必須啟動返航。雖然不明就裡,「發現2號」還是在第12天的時候完成了準備工作,全力飛回地球。


原來,主宰為了扶植木衛二上的生物文明,將木星引爆成了太陽系的第二顆恆星,而這場爆炸就發生在飛船的返航途中——是鮑曼又一次拯救了他們。


鮑曼再一次消失,但全體人類卻收到了一條來自主宰的警告,只有兩句話:太陽系的所有這些星球都屬於你們——除了木衛二。不要企圖在木衛二上登陸,這是因為,人類並不是主宰在太陽系扶植的唯一文明,而木衛二上的生物就是人類的「爭寵對象」。


為了木衛二上的生物也能茁壯成長,主宰不但把木星變成了第二個太陽,還告誡人類要認清自己的邊界,不要好奇心太強。




2061年的地球繁榮昌明,也在太陽系的其他地方建了許多基地,恰逢哈雷彗星回歸,人類就搞了個彗星一日遊的活動。前兩部中出現過的男主角弗洛伊德博士也被邀請參加,他欣然前往。


當飛船降落在彗星上,一幅宛如煤礦開採現場般的景色展現在人們面前。正當大家尷尬地在「礦井」裡自由參觀,飛船收到信號,要求馬上趕到木衛二,進行緊急救援。


墜毀在木衛二的飛船先於「哈雷彗星號」出發,原本想打一個「不能登錄木衛二」的擦邊球,卻在貼著木衛二飛行的時候遭到武裝脅迫,被迫著陸,隨後在降落時發生意外,呼叫救援。


這艘飛船上有弗洛伊德博士的孫子小弗洛伊德和科學家小範,這次行動是小範聯合南非的一個財閥集團策劃的尋寶行動,因為他們發現這裡有一顆巨大的鑽石,科研和經濟價值非凡,要到現場來一探究竟。


等待救援的空檔,小範拉著小弗洛伊德放下飛船去尋找寶藏。原來寶藏是一顆100萬噸大小的鑽石,是木星爆炸時落在木衛二上的碎屑,小範想進行科學研究,南非財閥想獲取經濟利益,這一次行動他們收集到了這座鑽石山方方面面的數據。


小說裡說木星的星核是鑽石組成的,這次的寶藏是木星變成恆星時炸裂下來的碎屑。但是很遺憾,根據現有的科學認知,木星不僅核心不可能是鑽石,就連表面也沒有存在鑽石的可能。


另外,即使人類在地外真的找到這樣一顆巨大鑽石,也很難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因為那就打破了鑽石在市場上的稀缺性。



在小弗洛伊德陪小範測量鑽石山數據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亦真亦幻的怪事,他看到了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沒有穿太空衣而且能在真空中跟他說話的爺爺。


而此時的爺爺,應該在「哈雷彗星號」上,在飛來木衛二的途中。後來「哈雷彗星號」帶著所有人返回了地球,他向爺爺求證此事,弗洛伊德博士說我並未離開過飛船,也沒有來見過你。


3001年,人類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太陽系的殖民佔領——除了禁地木衛二。某一天一艘正在正常作業的宇宙飛船,突然接到了一個任務,去地球和木星之間拯救一位人類太空人,這個人就是第一部中被人工智慧殺死的普爾。宇宙空間的絕對零度讓他的屍體保存完好,冰封了千年的普爾,被救活了。



3001年的人類已經完成了種族大融合,能夠通過一個叫「腦帽」的人機互聯裝置迅速獲取知識,並且為了配合已經擴大到整個太陽系的生活半徑,大部分都生活在海拔3萬米的太空環上。


通過腦帽,普爾很快就適應了新千年的生活,同時琢磨著用現在的便利條件,去完成被冰封前未完成的夙願。


普爾從地球乘坐星際航班降落在木衛三的狼神市,這裡有4萬常住人口,是地球在整個木星系統的集中辦事處。狼神市大學有一個教授,專門在研究附近經常出現的一個神秘鬼魂,普爾認為這就是他曾經的好友、現在的人類守護神鮑曼。



為了見到飄忽不定的鮑曼,普爾決定獨闖木衛二,用曾經的交情和犯規的極端方法來賭一把。鮑曼果然現身。除了敘舊,鮑曼還告訴了普爾一條關乎全人類命運的重要消息,這讓普爾憂心忡忡,第一時間飛回了地球。


鮑曼的信息是:主宰決定除掉人類這個不聽話的生命,任務交由鮑曼執行,但鮑曼捨不得自己的人類同胞,就一邊利用宇宙中信息往返產生的時間差來拖延,一邊透露消息給人類,希望人類能找到自救的辦法。


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場無從下手的戰爭,從物質層面完全找不到著力點,最終,人類決定打信息戰,用一個超級病毒逆襲成功。


到此,四部曲結束。


(文章分享自:六百八軍事)


如果喜歡這部書

從現在開始

抓住你的碎片化時間

開始閱讀吧


↓↓↓


點擊圖片,加入「百日讀書成長計劃」


近期好書一覽,點擊書封即可看到有關內容!


點擊「閱讀原文」,有驚喜哦!

相關焦點

  • 【精品】太空漫遊四部曲
    科幻殿堂的永恆經典, 太空時代的不朽史詩全新修訂精裝典藏版阿瑟•克拉克,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科幻大師和太空預言家「太空漫遊」系列,世界科幻文學巔峰之作,全球暢銷45年「太空漫遊」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阿瑟
  • 太空漫遊四部曲
    ——斯坦利•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電影導演)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讓我走上了成為科幻作家的道路。——特德•姜(《降臨》原著作者) 克拉克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克拉克的英文是很優美的,不是花哨,而是在選擇用語的時候非常抒情、優雅。當有很多種可選擇的表達時,他總是很仔細地選擇。
  • 江曉原評《太空漫遊》四部曲: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那麼何等人可以膺選「科幻文學黃金時代」的「大師」呢?從科幻的歷史來看,最基本的「考核指標」也不外兩項——大獎和銷量。  克拉克得過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次星雲科幻大師獎;他的近100部科幻作品據估計全球銷售了2500萬冊,平均每部作品銷售25萬冊。從這兩項指標看,克拉克的「科幻大師」資格當然沒問題。
  • 江曉原評《太空漫遊》四部曲 一個舊傳統的絕響
    那麼何等人可以膺選「科幻文學黃金時代」的「大師」呢?從科幻的歷史來看,最基本的「考核指標」也不外兩項——大獎和銷量。克拉克得過3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1次星雲科幻大師獎;他的近100部科幻作品據估計全球銷售了2500萬冊,平均每部作品銷售25萬冊。從這兩項指標看,克拉克的「科幻大師」資格當然沒問題。
  •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
    紀念登月50周年,《2001: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上市太空漫遊 出版社供圖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2019年7月20日,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紀念日,讀客文化出版引進的《太空漫遊四部曲》全新精裝典藏版上市。
  • 從低成本到獨立拍片,看靈感大師庫布裡克「太空漫遊」
    為了拍史詩級的《2001:太空漫遊》,他研究了幾個圖書館的科學書籍和科幻小說,看了數百部科幻片,諮詢了超過70個太空專家和研究機構,還買過一部小說《太陽上的陰影》的電影版權。科幻片的黃金時代,便是由《2001:太空漫遊》正式開啟。《2001:太空漫遊》獲得當年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4項奧斯卡提名,並拿到最佳視覺效果獎。
  • 《太空漫遊》:從望月到弒神
    《太空漫遊四部曲》是讀起來很順暢的四本小說,每本小說與其說是下一本的前傳,不如說是一個獨立故事。
  • 劉慈欣也佩服的科幻巨頭亞瑟·克拉克,速讀他的得意之作太空漫遊
    太空漫遊小說的開始是在在非洲草原上,一個叫望月的類人猿是怎麼帶領族人橫掃整個草原、徵服四方。太空漫遊第二部《2010太空漫遊》太空漫遊系列小說第一部中,將鮑曼吸入石碑的地方是土衛八;著名導演庫布裡克的同名電影中,卻將這一情節設定到了木星,由於電影的影響力過大,在後來的作品裡,作者也把所有的故事設定都改到了木星
  • 科幻經典「太空漫遊」典藏版上市
    本報訊 (記者劉嬋)繼韓松的《地鐵》等本土科幻作品後,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公司近日又推出阿瑟·克拉克代表作、世界科幻文學經典——「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4部作品組成。
  • 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劉慈欣等科幻作家成為「鐵粉」電影如此成功,自然要追溯到原著和作者,《2001:太空漫遊》是英國作家阿瑟·克拉克的經典作品。小說出版後,當年銷量就超過百萬冊。如今,「太空漫遊」四部曲全球總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在國內出版,科幻迷們的激情一下就被點燃了。
  • 讀神作《2001:太空漫遊》之前必須知道的10件小事
    阿瑟·克拉克有很深的中國情結,他來過中國好幾次,是錢學森的忠實迷弟。有一次,克拉克特意去拜訪錢學森教授,但因為錢教授生病沒去成,最後只能請人捎了一套「太空漫遊」四部曲給錢教授。在「太空漫遊」四部曲中,克拉克把自己的中國情結髮揮到了極致。第二部《2010:太空漫遊》中,出現了一艘中國飛船「錢學森號」,曾一度領先美國俄國,還在外星有了一段讓全世界震驚的奇遇……第三部《2061:太空漫遊》整個故事中出現的所有飛船,都來自中國香港的大財團!也許這就是愛得深沉吧!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比如漫威《毒液:致命守護者》《復仇者聯盟》系列,DC《海王》《正義聯盟》,再比如《變形金剛》《大黃蜂》等等都有諸多科幻元素在裡面,那麼要論「最佳科幻電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樹葉覺得《2001太空漫遊》絕對稱得上「最佳科幻電影」的頭銜。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在當時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 《飛向太空》與《2001太空漫遊》:兩位大師的不同手法和同樣情懷
    與《飛向太空》相反,庫布裡克在《2001太空漫遊》花掉了1050萬美元製作特技效果,這在上世紀60年代是個天文數字。庫布裡克通過那些極具震撼的影像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力,電影中也同樣有不少謎一樣的影像符號。骨頭——人類的武器和工具。
  • 福利:送你2001太空漫遊
    在電影史和文學史上,有一部雙雙封神的神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的認知,它改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它更是劉慈欣夢想的起點,無論什麼場合,劉慈欣都會變著法子表達對它的敬佩!這部偉大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遊》。
  • 《2001太空漫遊》的黑石文化
    2001太空漫遊這部硬科幻電影上映於1968年,沒錯,1968年,那個越戰還很激烈,甘迺迪遭到暗殺,毛爺爺對《從上海工具機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作批示的年代,而阿波羅首次登月時間是在1969年7月16日!
  • 《2001太空漫遊》——宇宙的想像力
    沒有一句臺詞,用長達6分鐘的時間來描繪導演心中史前的洪荒景象,是60年代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開頭。很多不喜歡,或者對節奏緩慢的科幻片沒有多大興趣的人,很難看的下去這部電影。可是喜歡的人,慢慢坐下來,靜靜的看著,反倒會沉浸其中,甚至欲罷不能。
  • 《2001:太空漫遊》第一部科幻片、關於豐碑引導人類進步的故事
    本文要給你說的是一部科幻小說,《太空漫遊》四部曲,我們今天說《太空漫遊》四部曲的第一部,書名叫《2001:太空漫遊》。為什麼我們要講《太空漫遊》四部曲這部小說呢,我給你兩個理由:第一,作者牛。作者亞瑟·克拉克是世界現代科幻三巨頭之一,他的作品是科幻作品裡最硬的,也就是科學性最強的意思。
  • 《2001:太空漫遊》科幻經典再出紀念版
    據相關記載,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兩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都是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的鐵桿書迷。其中巴茲·奧爾德林曾說:「阿瑟·克拉克爵士對太空的積極願景激發了幾代人探索太空的興趣,並激勵了幾百萬人從事科學事業。」  儘管在此後近5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登上過月球。但曾經鼓舞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遊》,至今仍指引著人類探索太空。
  • 永遠不能被超越的2001太空漫遊
    美國時間2020年5月27日,兩名太空人將乘坐馬斯克space X公司研發的「龍號飛船」登上太空。這是第一次由商業的載人飛行任務,根據NASA宣布,此次的載人任務為』未來的月球和火星探索產生深遠影響'。
  • 閱讀微記錄~《2001太空漫遊》
    嘿嘿,您訂閱的殭屍號突然復活😛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分享今日閱讀一本忘了啥時候湊單買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