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國發動侵略戰爭一定是錯的嗎?

2020-12-19 周你作人

在目前的世界,和平已經成為一個人人渴望的主題。無論東西方,任何人似乎都在宣稱自己是和平的使者。戰爭,尤其是侵略戰爭,已經被普遍看作一種理所當然毋庸置疑的不義的行為。尤其是那些在近代遭受過侵略的國家,更是對「侵略」二字切齒痛恨,談之色變。但是,回顧歷史你會看到,這種觀點只是在近代以來,尤其是二戰之後才普遍流行起來的。在古代,對外侵略甚至被宣揚成君主的豐功偉績。為什麼人們的觀念會有如此重大的改變呢?

有人認為那是因為現在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開化了,所以熱愛和平。其實這種厭惡侵略的思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沒有關係。養尊處優的人性格會變得溫和軟弱,但現代人對戰爭的反感並不是一種性格問題,而是一種道德問題。性格軟弱和性格暴躁的人都會反對戰爭,只不過反對的具體表現不一樣罷了。真正讓人反對侵略的,是利益。利益是一切道德的出發點。所謂道德,就是指一切能給個人和其關心的人帶來利益的行為和品質。這種說法好像與中國人將道德和「無私」聯繫起來的觀點相矛盾。但事實上,如果你研究了社會的起源,你就會知道,人類之所以推崇「無私」,最初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法律和政府出現之前的人類社會,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每個人都是只為自己和親人朋友打算,為了自己和親友的利益,搶奪和殺害陌生人是理所當然的,這並沒有什麼不道德,甚至不這麼做才是不道德的。但是他們漸漸發現,如果和陌生人保持合作的話,會比起搶奪他們更能為自己和親友帶來利益。這也是現在的經濟學常識,也就是分工能提高社會生產力。於是他們就開始彼此約定,和平相處,不再互相搶奪,並把這個道理教給他們的後代。從此之後,人們就開始把傷害他人當成一種罪惡。至於為什麼傷害他人是一種罪惡,其的原因則漸漸被人遺忘了。有的人下意識的就以為不去傷害他人是因為人天生有無私的道德,其實正相反,正是為了更好地保證自己的私利,人們才規定不能互相傷害。

但是由於最初的分工合作只存在於同一社會同一國家內部,所以這種不傷害他人的道德也只保護對同一社會同一國家內部的人員而已。對於沒有分工合作可能性的其他國家,人們的觀念仍然和自己的國家出現分工之前的狀態一樣,是純粹的利己主義的。只要能給本國人民獲得好處,那麼侵略和搶奪他國是理所當然的正義。

那麼為什麼近代以來的人的觀念改變了呢?原因就是因為經濟的跨國交流和合作普遍和頻繁起來。現代各個國家之間,也像古代一個國家內部一樣,充滿了合作和互助。如果現代國家之間互相侵略,也就同樣會像古代國家內部互相搶奪一樣,破壞這種分工和合作。這種國際間的分工合作,給各個國家帶來的利益,遠遠大於互相搶奪帶來的利益,所以,為了保證這種利益,各國之間也開始約定,不互相侵略。從此,國際間的和平共處才成為一種道德。因此,對侵略的反對也不是因為人類天生熱愛和平,更不是因為人類有無私的大愛,而只是因為這有利於自身的利益而已。

因此可以說,侵略和偷盜一樣,並不是什麼天生罪惡的東西,人天生就是自私的。偷盜之所以罪惡,根本原因是這樣最終會損害人自己的利益。侵略之所以罪惡,根本原因也是因為這樣最終會損害本國國民的利益。因為人類是一種隨時需要合作的生物,分工使人類的力量和智慧提升到最大值,從而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互利合作是和平共處最重要的基礎。在沒有合作價值的國家之間,戰爭和侵略並不是什麼罪惡。甚至在有合作價值的國家之間,這種價值也遠沒有一個國家內部合作的重要性那麼大。所以國際法對戰爭的約束,總不會像國內法對偷盜的約束那麼堅決和有力。如果一個國家故步自封,不與外界交流,那麼被群起攻之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一個國家想要和平,就一定要加大開放,消除與外界合作的障礙,讓別人能從與自己的和平相處中獲得利益。因為利益才是和平之所以正確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希特勒原計劃1943年發動戰爭,結果卻提前4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1936年11月,德國和日本締結所謂的反共產國際協定,德國和正在侵略中國的日本建立了法西斯集團(1937年9月義大利才加入法西斯集團)。1937年,締結法西斯集團之後的德國便將發動世界大戰提到了議程上。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發動世界大戰的具體時間。同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開軍政頭目會議,商討發動戰爭的時間。會議上共提出三種主要方案。
  • 二戰前夕,日本國民連飯都吃不飽,為何還敢發動對外侵略戰爭?
    日本卻不按常理出牌,對外發動了侵略戰爭,是誰給了日本人這麼大的膽子? 回顧日本近代史的發展歷程,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特點,每逢日本國內出現危機,都會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拯救本國的經濟,以此大發戰爭財!
  • 戰爭殘酷人盡皆知,為何還有那麼多人鼓吹戰爭?
    世界範圍內的很多矛盾和問題,不能通過和平途徑協商解決的時候,有可能就會引入劇烈的戰爭。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的爭奪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戰爭的殘酷以及對於人類的傷害是巨大的。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俄羅斯籤署和平協議的時候,很多亞美尼亞國內的人不斷地起來反抗,他們抗議政府沒有繼續投入戰鬥,但是亞美尼亞的現實在於兵員枯竭、戰事吃緊、戰場形勢節節敗退,如果在這個戰爭繼續打下去,那麼亞美尼亞將會導致更多的人死亡。
  • 拿破崙和希特勒都發動侵略戰爭,為什麼一個是英雄,一個是魔鬼?
    這就是所謂的鎮壓保皇黨運動,從那時起,拿破崙一路打來,發動了多次戰爭。此時,拿破崙在軍界和政界才剛剛嶄露頭角。1795年,拿破崙被任命為巴黎衛戍司令。此後,經過無數次戰爭,拿破崙成為法國人民心中的英雄。拿破崙最厲害的地方是頒布了《拿破崙法典》,對後世產生了影響。拿破崙一生徵戰無數,最終成為法國人民的英雄。
  • 央視:請美國白宮解釋一下什麼是經濟侵略
    國際法上並沒有定義什麼是經濟侵略,美國政府悍然用「侵略」來定義一個國家的經濟行為,這在二戰後歷史上是罕見的。中國是世界經濟的貢獻者,而非侵略者,美國發動貿易戰,遏制中國經濟發展,才是真正的經濟侵略。
  • 當年如果東北軍拼死抵抗,日本還會發動侵華戰爭嗎?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率先攻佔北大營,當時駐守在北大營的守軍遵照級指令一槍未發撤退,日軍步步為營,整個東北軍退出關外,短短幾個月時間,將整個東北拱手讓給日軍,後日軍一步步蠶食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 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歷史特徵及警示
    特別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統治者把軍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和國家制度,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及整個國民生活從屬於軍事及對外侵略戰爭;同時在全面學習西方的過程中,日本統治者汲取列強們「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從思想與國策上為其好戰找到了現實樣本。日本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本質,成為其窮兵黷武、發動侵略戰爭的罪惡之源。甚至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仍然企圖否認二戰侵略歷史、突破戰後體制、重新擴軍備戰。
  • 英法澳大利亞是美國侵略戰爭的幫兇
    美國是全球霸主,美國手底下有一批眾小鞍前馬後的向美國霸權效忠,如果美國發動戰爭,會有很多美國小弟追隨美國的侵略戰爭,但有三個國家會一直不離不棄的參加美國的侵略戰爭,只要美國霸權不倒,這三個國家就會成為美國侵略戰爭的幫兇。
  • 美國是軍事強國,美國為什麼打不贏阿富汗戰爭,因為那是侵略戰爭
    美國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但美國卻不贏阿富汗戰爭,美國強大的軍事機器在阿富汗戰場被拖垮了,都說阿富汗戰場是帝國墳場,顯然這有點誇大阿富汗人的戰鬥力了。阿富汗戰場之所以能成為帝國墳場,是因為阿富汗發生的戰爭是侵略戰爭,侵略戰爭的最終結局是必敗,這是美國打不贏阿富汗戰爭的根本原因,二戰後,美國發動的哪一場侵略戰爭不是以灰頭土臉的慘敗收場的?美國又打贏了哪一次侵略戰爭。伊拉克戰爭美國打贏了嗎?
  • 新東方老師稱抗美援朝是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機構迅速道歉!
    在視頻截圖中可以看到,這個老師公然把抗美援朝描述為一次全世界公認的侵略戰爭。並且開始美化當年八國聯軍和清政府籤訂的庚子賠款,稱美國拿這筆賠款幫助我們建了清華大學。隨後徹底暴露其「美帝走狗」的身份,進一步美化了幾十年來美國發動的一系列戰爭。然後又編造出抗美援朝時期的聯合國軍就是聯合國通過決議才出動的軍隊,並且稱中國人是前去替蘇聯當炮灰。甚至開始對特級戰鬥英雄邱少雲的英雄事跡不斷詆毀,稱這個事跡不是真實的。
  • 現代兵役制度與偽軍漢奸的力量,乃是二戰日本發動戰爭的兵源
    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二戰期間仿佛有打不完的兵力,不僅能侵略中國廣袤的土地,還能一路打到東南亞,甚至與美國掀起太平洋戰場。所以,很多人也奇怪二戰時候日軍怎麼有數量眾多的士兵,能在東亞、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場上興風作浪?
  • 瘋狂的島國:日本為什麼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可就是這麼一個近鄰,近代卻兩次挑起「中日戰爭」。特別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不僅侵略了中國,還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成為二戰法西斯國家之一。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二戰呢?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咱們就聊聊幾個主要原因。1、首先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只有37多萬平方公裡,和中國的雲南省差不多。而日本又處於太平洋地震帶,火山地震頻發區。
  • 金一南將軍:若歷史能重來,日本一定不會再發動侵華戰爭
    金一南將軍:「若歷史能重來,日本不敢發動侵華戰爭!」日本南九州企圖申遺戰爭的罪證,被我國強烈的反對和譴責,這也是日本修改教材後又一次美化侵略的行為,這些跳梁小丑一次次想用謊言欺騙後人,但歷史不會說謊,他們的罪行,還有他們戰敗的事實。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是否有侵略中國的野心?
    很多人問美軍如果陳兵鴨綠江,是否會繼續侵略中國?提出這個問題,無非是想證明我們偉大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不應該打!言下之意就是美國未必想侵略我國,所以中國其實有其他選擇。這種思潮主要見於知識界,從抗美援朝開始的那一天,吵吵到了現在。
  • 你感覺希特勒在自殺前後悔發動戰爭嗎?看完後明白了!
    我認為你們的看法都不對,可以肯定的說希特勒在其臨死前對於發動侵略蘇聯的戰爭,確實後悔了。是在他所著的《我的奮鬥》當中明確規劃了弘大的日爾曼民族擴展計劃,其中就包括廣闊無垠的俄羅斯領土。但那只是設想,至於能否實現誰也不敢保證。
  • 外星人不會侵略地球
    ,暫時先不用悲哀,先來分析1個問題——如果有一個外星文明比我們先進的多,它們會不會侵略地球嗎?外星人會為了掠奪地球的資源而侵略地球嗎?曾經的人類都是比較野蠻的,為了掠奪資產、食物,戰爭曾經在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上無處不在,如今地球就像一個村子了,戰爭不像過去那樣頻繁發生,儘管各個國家都保留了一部分軍隊和武器,但這一般都只是為了進行威懾以及防止被侵略的危險。當人類總體的文明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人們更樂於本著友好互利的原則在飯桌上進行談判,而不是用炮彈把地球打幾個窟窿。
  • 菲媒:其他大國侵略,中國沒有
    來源:環球時報菲律賓《馬尼拉時報》9月8日文章稱,歷史上,中國是侵略者嗎?大多數世界歷史學家和現代政治人物明確認為,中國一直是最為和平的超級大國。(古代)中國不侵略別國,但仍是一個經濟超級大國。也就是說,中國的強國之路不需要通過侵略別國。
  • 張召忠發出警告,小心這5個戰爭信號
    這麼多年過去了,伊拉克的下場眾人皆知,美國非但沒有帶領伊拉克走向輝煌,反而還導致他成了美國在中東的戰場,所以一定要警惕輿論的風向,也不要輕易就被輿論左右了自己的思想。關鍵時刻要有自己的判斷,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會願意做個冤大頭,無私的奉獻只為了讓別國的民眾過上好日子。
  • 幹涉別國的「白手套」:僱傭軍暗黑史
    僱傭軍:幹涉別國的「白手套」 相較於這次十幾個僱傭兵入侵委內瑞拉,沒幾支槍無一門炮,靠著租來的漁船上岸,美國在豬灣事件中可謂下了血本。 17世紀開始的殖民地擴張時代,歐洲國家更樂於使用僱傭軍,比如當年英國鎮壓北美獨立戰爭中的主力,就是3萬來自德國黑森的僱傭軍。畢竟把自己的國民派去一片未知的土地冒險,很難向國民解釋。另一方面,如果進行中小規模戰爭造成國內民眾的過多死傷,本身在政治上有不利影響。
  • 你可能不知道,沒有美國支持,日本當年竟然無力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我是狼君,一個愛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美國一再枉顧中國人民被日寇侵略蹂躪的事實,帶頭反對對日禁運,一心想著擴大同日本貿易,再從這次戰爭中撈取一筆戰爭財。為緩解國際社會對其施加的壓力,美國推出了所謂的平衡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