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龍遊淺水對蝦戲,虎落平陽受狗欺。」在近代中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浩劫後,才終於明白了「落後就挨打」的千古真理。弱不禁風的清政府在西方強權的壓迫下,厚顏無恥地拿國家的大山換來了自己的苟且偷生,製造了中華民族千年來最大的危機。
當時,作為中國的鄰國,沙俄自然也不會放棄從中國攫取利益的機會,趁中國力量薄弱之時,佔領中國大量領土。根據戰後統計數據,在所有國家中,沙俄侵佔的中國土地最多。國庫空虛,軍力衰弱的中國,危機重重,四面楚歌,而沙俄則趁機用武力脅迫,與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將中國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土地收為己用,
列寧曾經指責沙俄對中國的非法侵犯,他說,沙俄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總是想「空手套白狼」,希望能夠取得最豐碩的成果,而不需要戰爭的代價。總要趁中國國內局勢最複雜的時候去攪和水,用近乎瘋狂的手段去訛詐中國領土,企圖渾水摸魚。這種行為也正是帝國主義最醜惡、最可惡的行徑。
克裡姆林宮其實,這兩次的表態也並非出自真心,蘇俄只是為了緩和其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尷尬局面,以及挽回其在國際上的形象,所以才拋出了這種迷霧彈,以便更好地拉攏中國。
所以,不管蘇聯當時嘴上說得多麼空洞,他們都從未將自己的話付諸實際行動,而中國也始終未能收回其由沙俄侵佔的固有疆土。當列寧的接班人史達林掌權之後,蘇俄更是無話可說。更有甚者,史達林在中國國力貧乏的時候還不斷地侵佔中國的土地。
《遊山西村》有言「山高水遠,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實際上,世界格局變幻莫測,轉瞬即逝,蘇聯的解體直接打破了蘇大林如意算盤。面臨早已支離破碎的蘇聯,中國卻顯露出大國風範,並未乘機向其提出收回曾經被沙俄侵佔的土地的要求。按道理來說,29年前蘇聯解體正是中國收復被佔領領土的大好時機,為什麼我們不這樣做呢?專家指出,事實上還有其他的隱情。首先,就國家實力而言,儘管蘇聯已經解體,但俄羅斯遺留下來的整體實力並未大幅下降,仍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戈巴契夫的辭職。
在繼承蘇聯遺產的同時,俄羅斯不僅有蘇聯留下的核彈頭,而且有各種先進的武器和設備。回顧一下當時剛剛擺脫戰火的中國,它的國力貧乏,軍事力量不足,武器裝備落後,要真正使用武力,必然不會是俄羅斯的對手。而且那時我國有許多大型設備和武器裝備仍需從俄羅斯方面進口,雙方還需保持較好的互通關係。第二個原因是俄羅斯海軍
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因素。在佔領了我們國家的土地之後,沙俄為了進一步控制土地,已經把中國原本生活在這裡的人民全部驅逐出去,同時又不斷地讓俄羅斯人遷到這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原本屬於我們國家的土地已經完全變成了俄國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要真正收回並管理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個原因是受到條約的限制,要知道,最初同清政府籤訂不平等條約的是沙俄帝國,「十月革命」後,蘇俄建立,基本上繼承了沙俄的疆域,後來蘇俄與其他國家合併,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蘇聯。在蘇聯解體後,這些土地並沒有被俄羅斯全部繼承下來,所以如果要收回,要同時與許多國家談判,非常費時費力,對我們的國家也很不利。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絕不會為了收回疆土而動用武力,破壞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所以從各方面來看,在蘇聯解體後,我國也不會乘機要回當初被沙俄侵佔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