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格通信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海格通信參加廣州市政府新聞採訪活動 將加速「北鬥+5G」關鍵成果轉化 讓科技發揮更大作用》
核心導讀:
2020年5月30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第117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採訪活動(廣州市科技系統代表媒體座談會),邀請海格通信(SZ 002465)等7家單位代表共同交流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精神,共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並從各自工作領域出發,介紹探索新興產業的思路舉措。
海格通信發言人、海格通信北鬥產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鍾世廣受邀出席活動。他首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對科技工作者無疑是極大的勉勵和鞭策,讀後備受鼓舞!海格通信的科技工作者,能為國家做的,就是讓科技發揮更大的作用,充分展現國企人的責任與擔當!
鍾世廣介紹海格通信在北鬥應用全產業鏈布局的基礎上,重點構築核心技術優勢,以高精度服務平臺為基礎,提供「平臺+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方向整合應用鏈,進一步拓展行業應用空間。當前,海格通信加速開展「北鬥+5G」產業升級的關鍵成果轉化,持續催生更多北鬥領域新產業和新業態,拓展北鬥「新基建」的研發與服務能力,助力實現北鬥規模化落地應用。
始終與國家同頻,與時代共振
新聞採訪活動上,鍾世廣首先代表海格通信,對廣東省委、省政府,廣州市委、市政府,廣州市科技局及各級政府部門一直以來對海格通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對科技工作者無疑是極大的勉勵和鞭策,讀後備受鼓舞!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海格通信利用在北鬥導航領域的技術優勢,迅速升級研製出北鬥智慧防疫定位服務系統,助力科技防疫,充分展現了作為國有企業的使命與擔當。在國家科技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海格通信與海格人始終與國家同頻,與時代共振!
海格通信是我國最早從事導航領域研製的廠家之一,從1960年就已開始了漫漫徵途。那一年,海格通信的前身國營第七五〇廠參加了「長河三號」無線電導航系統的建設,對遠洋科考和火箭發射貢獻導航力量。海格通信一直深耕細作,奮進在中國自主導航事業的最前沿,導航是海格通信引以為豪、歷史悠久的主業之一。2000年,海格通信開始積極參與北鬥系統的產品研製和應用推廣。
海格通信積極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緊扣國家北鬥應用這一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的科技創新著力點,對北鬥三號應用布局更是未雨綢繆,十年磨一劍,自2012年就已啟動北鬥三號新體制信號應用技術的研究工作。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與科研創新,海格通信在行業內已形成了國產自主可控的「晶片、模塊、天線、終端、系統、運營」全產業鏈布局競爭優勢,擁有自主研發的國內領先的高精度、高動態、抗幹擾等關鍵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於2019年推出了全國首個北鬥三號應用全晶片解決方案。
鍾世廣深情地回顧,2019年研發國內首個北鬥三號應用全模晶片解決方案時,科研團隊忘我地攻關研發,與時間賽跑,12小時內「光速」完成了晶片流片後的初步測試驗證。那個深夜,剛流片的晶片上電測試成功,全部功能通過,整個實驗室內掌聲雷動,「我們像拿到六一兒童節禮物的孩子一樣歡呼雀躍!」
這群具有家國情懷的科研人員忘我付出,繼推出全國首個北鬥三號應用全晶片解決方案後,又陸續推出了精度更高、性能更好的系列晶片;即便是在今年疫情期間,仍持續推進晶片設計,並完成了3款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晶片流片成功。「這也得益於廣東省、廣州市一直給予我們肥沃的科技創新土壤,制訂了一系列政策推動著北鬥導航產業發展。」鍾世廣說。
拓展北鬥+5G「新基建"研發能力
作為紮根在北鬥導航科研一線11年的科技新青年,鍾世廣見證了北鬥二號的產品研製和應用示範、北鬥三號的核心晶片研製等重要歷程,目前主要負責北鬥三號的晶片研製和應用示範研究。
目前,海格通信正以「北鬥領域應用的先行者」為己任,積極布局並推進北鬥在各行業的規模化應用,以求北鬥更好地服務全球。
預計今年6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後,我國將全面完成北鬥全球系統建設,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組網完成後,最重要的就是北鬥終端產品、服務系統的應用推廣工作。鍾世廣透露:「基於在北鬥二號建設期間積累的成功經驗,海格通信已經全面掌握北鬥三號新體制應用技術,目前,我們通過搶佔北鬥三號晶片研製的先機,為北鬥三號全球化組網的全面應用,從晶片級提供完備的保障!我們將重點解決如何使北鬥與5G、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的業態相結合。」
海格通信將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步伐,在北鬥應用全產業鏈布局的基礎上,重點構築核心技術優勢,以高精度服務平臺為基礎,提供「平臺+服務」的系統解決方案,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方向整合應用鏈,進一步拓展行業應用空間。當前,在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加速推進,北鬥也將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共同助力數字「新基建」的發展,催生更多新技術、新需求與新業態。海格通信將以「北鬥領域應用的先行者」的姿態,加速開展「北鬥+5G」產業升級的關鍵成果轉化,拓展北鬥「新基建」的研發與服務能力,助力實現北鬥規模化落地應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在活動上,鍾世廣鄭重表達了海格通信的心聲:「海格通信的科技工作者,能為國家做的,就是讓科技發揮更大的作用,充分展現國企人的責任與擔當!」
現場媒體
採訪問答
記者: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稱,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將於近期發射。發射成功後,北鬥全球系統將全面完成星座部署。北鬥導航領域及海格通信將如何助力國家「新基建」的發展?
鍾世廣: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後,我國將全面完成北鬥全球系統建設,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這意味著我國可以徹底擺脫對於國外定位服務的依賴,同時也能夠向全世界提供北鬥定位服務和相關產品,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和地區,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將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今年,「新基建」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北鬥導航領域也被納入「新基建」的範圍內,重要性更為突出。未來,北鬥的應用將不斷被拓展,助力數字「新基建」的發展,催生更多新技術、新需求與新業態。
在支持北鬥應用助力新基建上,海格通信將在三個層面上發揮自己的優勢:
一是基礎核心晶片。通過掌握北鬥三號信號體制的應用技術,研製出能夠發揮北鬥特色優勢的核心晶片,使其能最大化發揮北鬥系統的特色優勢。
二是基礎服務設施。建立覆蓋全國90%人口的高精度服務網絡,在服務區域內能實現任何北鬥設備使用增強服務,能達到釐米級的位置精度。
三是終端和應用推廣。海格通信在多個特定細分領域的北鬥終端處於國內佔有率第一的地位,在這方面可以進一步發揮我們在這方面的優勢。
在應用推廣上,我們作為發改委北鬥園區重大專項的實施企業,將繼續發揮在應用推廣上的經驗。
例如結合已通過驗收的國家重大示範項目「廣州南沙新區北鬥城市應用示範項目」,著力打造以時空大數據為核心的北鬥產品體系,以「應急融合通信網」及「北鬥高精度的定位網」構建通信及高精度位置服務網絡,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應急、智慧民生、智慧政務和智慧園區等行業應用場景,繼續深挖、優化北鬥應用,進一步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精準位置服務,並通過疊加創新,形成可複製模式,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推廣。這也是海格通信利用自身在北鬥領域的技術優勢,探索北鬥用於智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打造海格通信「北鬥+智慧城市規模化應用」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