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來,中澳關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緊張之中。作為澳大利亞以往最大的「金主」之一,澳大利亞今年已經失去了在華市場之中的很多份額。而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澳大利亞在對華出口方面的狀況,恐怕還將進一步惡化。
或許是意識到了自身的「不當言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的總統莫裡森近日也是多次對華示好,表示建立符合中澳兩國利益的良好關係,實現愉快共存一直都是澳大利亞的目標。但是破碎了的鏡子,想要重圓可就難了!
今年以來,我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額就出現了明顯的減少。在我國的市場之中,更是流傳著即將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的大麥、葡萄酒、牛肉、礦產品等多個主要商品的消息。毫無疑問,我國減少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規模,那麼市場當中就會隨之出現一定的空缺,這對於其他的出口大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大好機會。
就連澳大利亞的「老大哥」美國,在此時也想來中國市場之內分一杯羹。在澳大利亞的大麥陷入「反傾銷」難關之際,近期美國卻是對華出口了大量的大麥等農產品,搶佔了原屬於澳大利亞的市場份額。看到這種局面,澳大利亞想必一定是相當著急的。
然而對於澳大利亞而言,更糟糕的事還在後面。在以往澳大利亞曾是我國最大的煤炭進口來源地之一,煤炭也是成為了澳大利亞第二大的出口產品,在該國的對外貿易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然而近來其煤炭對華出口的情況只能用不容樂觀來形容。在今年11月的前3周當中,澳大利亞煤炭的對華出口量直接暴跌了96%。這也引起了其國內的煤炭出口商們,對本國資源出口前景的廣泛擔憂。
此外,根據澳大利亞媒體的報導來看,現如今還有著多達53艘運載著澳大利亞煤炭的貨船,滯留在我國的港口當中等待卸貨,其運載的煤炭總價值高達7億澳元之多。如果在這個時候被叫停交易,澳大利亞無疑將承受巨大的損失。
在這個時候,加拿大卻是加入了進來,想要填補我國煤炭市場的空缺。根據外媒12月6日的報導顯示,加拿大最大的自然資源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如果中國的煉鋼等相關企業在焦煤方面的需求提升,那麼中國就很可能會從更多的市場當中進口煤炭,這對於加拿大的煤炭出口商而言無疑是一利好消息。
而在澳大利亞煤炭船滯留在我國港口,「進退兩難」的當下,加拿大的煤炭出口商更是趁機調整了銷售目標。據悉,其計劃明年對中國市場出口高達750萬噸的煉焦煤炭。
隨著加拿大的入場,可以預見的是澳大利亞煤炭在華的市場份額將加速流失。煤炭作為該國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一旦其被別的國家大規模替代,那麼肯定是會對澳大利亞的出口貿易以及經濟發展,造成相當之大的衝擊的。
而且在今年的衛生事件的影響下,澳大利亞的經濟本就陷入了衰退之中。如果此時再承受這樣的損失,對其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通過近期的事件也反映除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商品對中國市場有著較大的依賴性,而我國則是相反。
現如今澳大利亞的商品一旦失去中國市場,馬上就有其他國家的出口商來填補空缺。作為在衛生事件影響下率先實現經濟復甦的經濟體,我國「世界經濟復甦動力」的作用正在逐漸的顯現出來。
不知道大家對此持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