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5億對華出口商品遭「替代」?澳大利亞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在多種重要商品對華出口遇阻後,澳大利亞也緊急宣布「換將」。12月18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將對內閣進行重組,任命原教育部長丹·特漢(Dan Tehan)為新任貿易部長,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則將轉任金融部長。莫裡森「換將」有何打算?此舉又將把中澳經貿關係引向何方?

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大利亞6795億出口商品將被「替代」?

澳大利亞商品在華「折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大麥方面,由於中國在今年5月宣布將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稅費,6月澳對華大麥出口便暴跌99%;而據澳媒援引當地農民的話指出,目前還有約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但澳洲農民更是擔心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和阿根廷等國進一步搶佔澳大麥在華市場份額。

據悉,俄羅斯8月已經獲得了大麥對華出口的批准,並計劃對華農產品出口增加10倍。

煤炭方面,由於我國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而澳洲煤炭此前已被多次檢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情況,因此澳煤對華出口也出現了延誤現象;綜合多方外媒的報導,目前滯留在中國港口的煤炭船已經達到82艘,等待卸貨的煤炭數量也攀升至880萬噸;另據Refinitiv船舶跟蹤和港口數據,10月中國進口澳煤環比銳減60%。

不止於此,當前澳大利亞的銅、龍蝦、鐵礦石等商品的出口形勢也急劇惡化,並且正面臨來自美國(龍蝦、小麥、大麥、玉米)、印尼(龍蝦、煤炭)、加拿大(煤炭、龍蝦)、智利(銅)、秘魯(銅)、巴西(鐵礦石)等多國的威脅。有輿論指出,如果事態無法得到控制,那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1039億美元(約6795億元人民幣)商品都將有被替代的風險。

澳大利亞更換貿易部長,能改善中澳經貿關係嗎?

也正是為了改善中澳經貿關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才緊急宣布「替換」貿易部長,那「新官上任」又是否會對中澳經貿關係走向帶來積極因素?答案或許是肯定的。根據公開履歷顯示,新任貿易部長丹·特漢不乏貿易和對外交涉的工作經驗;而美媒也在分析中指出,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的走馬換將,正是為了緩和並改善中澳經貿關係。

實際上,如果通過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的行為舉止來分析,莫裡森「換將」的意圖也是十分明顯。11月27日,中國方面發布公告,基於澳大利亞葡萄酒存在傾銷事實,我國決定自當月28日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比率為107.1%-212.1%不等。

然而,對於中國市場此次的決定,西蒙·伯明罕除了表態此舉將重創澳洲葡萄酒產業外,更是發出了「經濟脅迫」的相關言論,稱相關措施正在讓澳大利亞主權受損。此外,在大麥在華面臨80.5%的稅收後,西蒙·伯明罕也強硬表態,正在將此事向WTO提出申訴,尋求後者介入。

不難看出,在中國基於事實情況對澳大利亞商品作出相關裁定之後,西蒙·伯明罕的做法一直在讓事態擴大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雙方經貿關係進一步承壓。不過,僅僅更換貿易部長就能緩和中澳經貿關係嗎?恐怕有些難度——畢竟澳大利亞政府在新冠病毒源頭、中國香港、華為等相關問題等各個方面所發表的錯誤言論,已然重挫了中國市場對其的信心。

文 | 劉蘇林 題 | 曾藝 圖 | 盧文祥 審 | 劉蘇林

相關焦點

  • 對華貿易驟減302億!澳大利亞恐搭不上中國「快車」,澳已4次求和
    近幾年來,中國對澳大利亞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貿易夥伴,然而在對華出口的商品接連受到阻礙後,澳大利亞出口貿易也因此遭到了不小的打擊。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1月15日消息,數據顯示,2020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貨物出口總值為148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440億元),與2019年相比減少60億澳元(約合人民幣302億元),同比下降4%。報導指出,201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540億澳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 對華關係緊張時刻,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換人了……
    據路透社雪梨消息,在與中國緊張關係加劇之際,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周五在內閣改組中任命教育部長丹·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0日報導,中國將從11日開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加徵關稅,對這個已經受到關稅打擊的行業構成又一次打擊。
  • 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暴跌10%,更大的麻煩在後面
    澳大利亞統計局12月23日初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11月貨物貿易順差為19億澳元,與上月的47億澳元相比大幅收窄。同時,該數據也是自2018年11月以來,澳大利亞月度貨物貿易順差首次跌破20億澳元。 具體來看,11月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減少1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環比下滑10%;自華進口增加了8.89億澳元,增幅達11%。報導指出,對中國市場出口減少,是澳大利亞當月貿易差額跌破歷史最低值的主要原因。
  •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竟然武力威脅
    12月1日,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表示:澳洲將與美國聯合開發高超音速巡航武器,以對抗正在研製類似武器的中國與俄羅斯兩國!大國之巔首先認為,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獨自存在於澳洲這個偏遠於地球一隅的大陸。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沒有真正嘗過被別國針對的滋味。澳洲人想依靠某一種武器的研發,就公開宣布針對安理會五國中的兩個大國,簡直不自量力!
  • 為改善對華關係莫裡森拼了,出言不遜的貿易部長被換掉
    澳大利亞求生欲爆棚,這是國內媒體對莫裡森政府努力改善對華關係方面的評述。據澳天空新聞臺最新報導,處於改善對華關係的需要,莫裡森將對其內閣進行改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任命原教育部長特翰擔任貿易部長,原貿易部長伯明罕擔任財政部長。儘管伯明罕近期多次向中方釋放和解「善意」,但很少有人相信他的態度有幾分真誠。
  • 澳新貿易部長提出一「新」方案,可取代中國市場,結果立馬遭猛批
    中國在上半年和許多國家解除了合作關係,其中就有澳大利亞。因為失去了中國這個相對龐大消費市場,以至於澳大利亞在對外出口上造成了巨大損失。最近,據環球時報2日報導,澳大利亞方面新上任的貿易部長提出了一個"新"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加強和印度貿易合作,試圖用印度市場取代中國。而據了解,其實這個方案早在2018年就已經提出,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注意。
  • 澳媒曝兩大羊肉廠對華出口被禁!蜂蜜、水果恐成下一個...
    IBISWorld預計,包括鐵礦石在內的澳洲礦業大宗商品出口可能不會受到任何潛在的貿易限制。但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該機構表示,農業和製藥商可能會受到兩國關係惡化的影響。過去5年,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推動下,澳洲蜂蜜對中國出口年均增長了4.1%,該協定降低了對蜂蜜出口商的貿易壁壘。雖然中國佔澳洲蜂蜜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但中國可以輕易地「阻止」澳洲蜂蜜的出口,因為有現成的替代供應商。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眼瞅著有機會加強對華能源出口,俄羅斯啟動新的合資企業和管道項目,將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輸送給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
  • 澳鐵礦石面臨出口壓力,澳元大漲或降價自救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澳大利亞又一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2020年12月,中國商務部依法、依規地在經過長達數月的調查程序之後,宣布對存在違規補貼和傾向問題的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和大麥等產品徵收相應關稅,而這一做法被部分澳大利亞政客視為中國對澳大利亞的反擊。
  • 鐵礦石會成為澳大利亞反制的「殺手鐧」嗎?
    作者: 德國之聲 編輯:嗷嗷豬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18日報導,澳總理莫裡森將對內閣進行改組,出於改善中澳關係的考量,將任命原教育部長丹·特翰(Dan Tehan)擔任貿易部長。澳大利亞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將轉任財政部長。
  • 七大商品接連被中國停止採購,重拳之下,這次澳大利亞真慌了
    澳大利亞國內的輿論一直散播著有關中國威脅、中國滲透的謊言,因此澳大利亞國內一直時刻關注著中國的動向,近日,中國方面宣布停止採購澳大利亞的七種商品,其中包括煤炭、大麥、銅礦石及銅精礦、食糖、木材、葡萄酒和龍蝦在內的產品。
  • 對華煤炭出口暴跌96%!澳大利亞考慮減產,更壞的情況在後面
    自1984年以來,澳大利亞就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煤炭出口國,至今仍佔據這一寶座,煤炭出口對其經濟非常重要。不過,最近煤炭對華出口停滯,使該國急忙發出煤炭收入暴跌的警告!值得一提的是,似乎為了改善出口現狀,澳媒甚至打起了「感情牌」。82船煤炭滯留我國港口!
  • 澳大利亞坐不住了!繼美國之後,這個國家也來搶佔其在華市場
    作為澳大利亞以往最大的「金主」之一,澳大利亞今年已經失去了在華市場之中的很多份額。而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澳大利亞在對華出口方面的狀況,恐怕還將進一步惡化。或許是意識到了自身的「不當言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的總統莫裡森近日也是多次對華示好,表示建立符合中澳兩國利益的良好關係,實現愉快共存一直都是澳大利亞的目標。但是破碎了的鏡子,想要重圓可就難了!
  • 搶走澳大利亞在華生意?繼美法之後,加拿大也出手了
    作為澳大利亞的長期夥伴,加拿大公然「站隊」澳洲本不令人意外,但有媒體暴露,其真實目的或爭奪澳大利亞在華的貿易份額,畢竟兩國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關係。澳洲煤炭對華出口暴跌96%,加拿大欲填補市場空缺據報導,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正遭遇困境——澳洲煤炭船被澳媒傳出在華港口出現滯留情況,加拿大趁此機會,欲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缺。加拿大泰克資源表示,如果中國煉鋼企業在煉焦煤用量方面需求變大,很可能會從更多市場進口非澳洲煤炭。
  • 外媒:澳洲商品貿易順差跌至兩年來最低點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由於澳大利亞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局勢緊張,澳大利亞商品貿易順差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據路透社雪梨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多次違反中澳之間的貿易條約,挑戰中國底線後,中國開始減少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來往,導致澳大利亞11月商品貿易順差跌至近兩年來的最低點。
  • 萬萬沒想到,澳大利亞突然對華再「變臉」,中方發出東方最強音
    澳大利亞政府突然宣稱,將向世貿組織狀告中國。 剛剛籤署RCEP,澳大利亞就突然「變臉」,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宣稱,「中國變得自信,給貿易領域帶來了真正的挑戰」,他甚至或明或暗地指責中國應該幫助推動而非抑制經濟增長。
  • 澳大利亞能夠獲勝?澳農民率先急了,叫苦不堪
    近段時間,澳大利亞政府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快速滑入谷底,兩國經貿關係也陷入困局。然而,莫裡森政府不思悔改,反而仍在對華展示強硬。據澳大利亞ABC報導,澳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16日宣布,澳政府就中國針對澳大麥徵收雙反關稅問題,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並表示澳方申訴「勝算很高」。此外,伯明罕還指責中國的反傾銷措施是「制裁行為」,稱中國這麼做會失去「其他國家的更多生意」。
  • 澳洲毒販在華被判死刑,澳貿易部長發聲
    近日,一澳籍男子因走私毒品在廣州被判死刑,澳貿易部長隨後就此事發聲。據環球網6月14日消息,日前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接受採訪時就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這名澳大利亞男子因走私毒品在中國被判處死刑,並不一定與兩國之間的摩擦有關,他認為各國的法律都是不同的,「澳大利亞的法律不適用於海外,其他國家的懲罰要嚴厲得多,尤其是在販毒等問題上」。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2020年西班牙對華出口貿易大增
    西班牙埃菲社12月6日報導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2020年,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額佔西班牙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不斷增長。該報導預計,今年西班牙對華出口貿易有望創新高。  報導指出,根據西班牙工業、貿易與旅遊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西班牙對華出口貿易總額超過5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5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6%,而其他國家進口西班牙產品的貿易額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報導稱,西班牙對華出口貿易的增長,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運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