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煤炭出口暴跌96%!澳大利亞考慮減產,更壞的情況在後面

2020-12-22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1984年以來,澳大利亞就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煤炭出口國,至今仍佔據這一寶座,煤炭出口對其經濟非常重要。不過,最近煤炭對華出口停滯,使該國急忙發出煤炭收入暴跌的警告!值得一提的是,似乎為了改善出口現狀,澳媒甚至打起了「感情牌」。

82船煤炭滯留我國港口!澳行業將損失886億

據澳大利亞媒體此前報導,滯留在華沿海的澳洲運煤船已經達到了82艘,其運載煤炭超過了880萬噸。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相關方面的關注。此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稱,這個問題處理起來「非常複雜」,已派優秀人才來解決煤炭出口受阻問題。

不過,從澳大利亞最新發布的能源資源展望報告來看,澳煤的困局並沒有解決。據英媒12月21日報導,當天澳大利亞官方表示,如果澳煤的出口問題無法被解決,該國煤炭生產商可能不得不減產,並預計2020-21年度煤炭出口收入將會暴跌。

具體來說,澳洲產業部在報告中指出,在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澳煉焦煤出口額將暴跌35%,至220億澳元,對應的出口量下跌5%;澳動力煤出口額將暴跌29%,至150億澳元,出口量下跌約7%。經過計算,如果兩大煤炭出口按預測的情況下滑,那麼澳大利亞將損失179.6億澳元(約合88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雖然澳洲以「受害者」自居、稱煤炭出口收入將會下跌,但這一切的責任完全在自己。此前,我國已經多次強調,過去數月,在對進口煤炭進行安全質量風險分析和監測中發現進口煤炭不合格的情況變多。我國依法依規強化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驗和環保項目檢測,是在保護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和環境安全。

對華出口量暴跌96%!澳媒打起「感情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煤炭不合格的情況下,澳洲媒體非但不反思自己,還多次炒作「澳煤出口被叫停」的錯誤訊息,這也使得澳煤炭行業陷入焦慮中。《雪梨先驅晨報》12月15日報導,日前澳煤炭行業頻頻喊話澳洲官方,呼籲其修復對華貿易關係。

如今發布有關煤炭減產、出口下跌的報告,反映出澳洲政府也對煤炭出口前景感到擔憂。據了解,煤炭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產品,佔其出口總額的15%,僅次於鐵礦石,其中中國是主要買家。數據顯示,中國是主要的煤炭消費國,2019年焦煤進口總量中逾四成來自澳洲,動力煤進口則57%來自澳洲。

眼看煤炭出口難題遲遲未能解決,澳大利亞媒體近期還萌生打「感情牌」的念頭。據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網站16日報導,一艘裝載16萬噸的澳大利亞煤炭船停在中國沿海,除了煤炭,船上還有20名船員,其中有許多印度船員向澳媒表示「請幫助我們儘快回家」。

針對澳媒打悲情牌的套路,早在11月10日,我國就明確表示過,一直對口岸疫情防控、船員檢疫要求等有著明確的規定,一直在規定允許範圍內向有關船員提供便利。

對於澳洲而言,更壞的情況,或許不是煤炭出口暫時下滑,而是市場份額正在被其他競爭對手取代。綜合媒體報導,今年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對華煤炭出口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相比之下,澳洲煤炭月度對華出口煤炭下跌持續擴大,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前3周,澳洲煤炭對華出口暴跌96%。

文 | 鍾志生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徐曉冰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暴跌10%,更大的麻煩在後面
    同時,該數據也是自2018年11月以來,澳大利亞月度貨物貿易順差首次跌破20億澳元。 具體來看,11月澳大利亞對華出口減少1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環比下滑10%;自華進口增加了8.89億澳元,增幅達11%。報導指出,對中國市場出口減少,是澳大利亞當月貿易差額跌破歷史最低值的主要原因。
  • 搶走澳大利亞在華生意?繼美法之後,加拿大也出手了
    作為澳大利亞的長期夥伴,加拿大公然「站隊」澳洲本不令人意外,但有媒體暴露,其真實目的或爭奪澳大利亞在華的貿易份額,畢竟兩國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關係。澳洲煤炭對華出口暴跌96%,加拿大欲填補市場空缺據報導,澳大利亞煤炭出口正遭遇困境——澳洲煤炭船被澳媒傳出在華港口出現滯留情況,加拿大趁此機會,欲填補中國市場的空缺。加拿大泰克資源表示,如果中國煉鋼企業在煉焦煤用量方面需求變大,很可能會從更多市場進口非澳洲煤炭。
  • 日媒:俄設想對華煤炭出口增加一倍,取代澳大利亞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眼瞅著有機會加強對華能源出口,俄羅斯啟動新的合資企業和管道項目,將煤炭、天然氣和石化產品輸送給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其中一個項目設想將俄對中國的煤炭出口增加一倍,這足以取代與中國關係惡化的澳大利亞的對華出口。
  • 澳大利亞坐不住了!繼美國之後,這個國家也來搶佔其在華市場
    作為澳大利亞以往最大的「金主」之一,澳大利亞今年已經失去了在華市場之中的很多份額。而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之下,澳大利亞在對華出口方面的狀況,恐怕還將進一步惡化。或許是意識到了自身的「不當言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的總統莫裡森近日也是多次對華示好,表示建立符合中澳兩國利益的良好關係,實現愉快共存一直都是澳大利亞的目標。但是破碎了的鏡子,想要重圓可就難了!
  • 6795億對華出口商品遭「替代」?澳大利亞緊急宣布:更換貿易部長
    澳大利亞商品在華「折戟」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大麥方面,由於中國在今年5月宣布將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稅費,6月澳對華大麥出口便暴跌99%;而據澳媒援引當地農民的話指出,目前還有約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但澳洲農民更是擔心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和阿根廷等國進一步搶佔澳大麥在華市場份額。
  • 不斷對華叫囂,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受阻,加拿大想來中國分一杯羹
    澳大利亞一些國內人士認為,澳大利亞的煤炭如果無法像往常一樣進口到中國,那麼該國的能源行業將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澳大利亞炒作這些消息以為能夠得到其盟友的同情,然而沒想到,作為五眼聯盟的成員之一的加拿大,立即要填補澳大利亞在煤炭出口上面留的空白,加拿大想來中國分一杯羹。
  • 拿下中國96億煤炭大單!印尼被澳大利亞視為威脅,為何卻難成大器
    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帶來的孤立感,逼著澳大利亞人下意識地主動親近西方主流社會,渴望得到後者的認同。這樣的歷史情境下,澳洲和印尼就是錯誤的配對,一直格格不入、矛盾重重。再者,澳大利亞視印尼為競爭對手,擔憂在華生意被搶。
  • 最新,中企將預訂超10億噸煤炭!澳大利亞被徹底「拋棄」?
    出於對中國需求的看好,印尼煤炭礦業協會還立下目標,希望在2021年對中國出口2億噸煤炭。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印尼總共才對中國出口了9380萬噸煤炭,同比下降了24%。不過,由於印尼在煤炭領域的競爭對手——澳大利亞目前遭受的困境,預計印尼的業績目標很有可能順利實現。
  • 澳大利亞轉機來了?煤炭生意將縮水890億,韓國來「接盤」200萬噸
    來源:金十數據中國煤炭資源網12月22日消息,日前澳大利亞煤炭企業兗煤(Yancoal Australia)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的三家企業均已正式同意與韓國浦項鋼鐵公司(POSCO)籤訂明年的煤炭銷售合同。
  • 拿下中國96億大單,曾被澳大利亞視為「夢魘」!印尼卻難成大器?
    再者,澳大利亞視印尼為競爭對手,擔憂在華生意被搶。 澳大利亞歷來屬於外向型經濟體,極度依賴國際市場,其出口支柱產業主要是礦業、農業、旅遊業等等,但近來澳洲這些「吸金」產業正被崛起的印尼分流。
  • 美傳重要風聲,澳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
    正文: 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政府多次充當美國政府的馬前卒,在對華問題上屢次發表不友好言論。12月14日,美國傳來重要風聲,澳大利亞總理對華態度立刻180度急轉!現在想起中國好了?
  • 澳53艘煤炭船被卡在港口,莫裡森:想與華和諧共處
    近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煤炭船滯留中國港口的新聞,炒的沸沸揚揚。據澳大利亞媒體"9 News"統計,截至目前,已有53艘澳大利亞煤炭船,被卡在中國港口之外,等待中國方面的通關放行,船上煤炭總價值約7億澳元。
  • 限制進口煤炭戳到痛處?澳大利亞揚言要讓中國澄清,不然就起訴
    文/南風據報導,中國限制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引起了澳方的不安。澳大利亞揚言此舉違反貿易規則,中國如果不澄清,就可能向世貿組織起訴。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煤炭在2019年大約達到5000萬噸動力煤,高品位焦煤達到4300萬。對此,澳大利亞的總理稱,中國如果放棄進口澳大利亞的高品質煤炭,將會對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造成「雙輸」局面。他接受採訪時說道:澳大利亞煤炭和其他國家相比排放量低50%,中國減少對澳煤炭的進口將會對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後果。
  • 德媒:澳大利亞和中國「共生的時代」已終結,出口正遭受重創
    反觀澳大利亞,煤炭和鐵礦石等眾多產品的出口稱得上是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不過在今年以來,中澳兩國之間這樣的貿易關係似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德媒表示中澳「共生」已經終結值得一提的是,中澳兩國這樣的關係被稱為是「共生」,只是針對最近的局面,本月1日德國媒體《時代周報》也對此進行了報導,認為雙方這樣的關係如今已經終結。
  • 日本和菲律賓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
    從牛肉、大麥、葡萄酒、龍蝦等農產品,到煤炭、鐵礦石、銅礦等礦資源,再到旅遊業、留學教育業,澳大利亞對華三大賺錢利器統統「折戟」。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甚至給澳洲支了一招。
  • 失去中國金主,澳洲龍蝦價格暴跌!澳大利亞又來「求和」
    來源:金十數據由於此前澳大利亞龍蝦在我國貿易口岸出現「清關受阻」的情況,目前該國的龍蝦出口商面臨失去中國買家的困境,當地的龍蝦價格也一再暴跌。事實上,澳洲龍蝦貿易商不是沒考慮過,向和中國一樣人口規模龐大的印度市場轉銷龍蝦產品,然而,在經過調研之後卻發現,印度人更喜歡吃魚,對龍蝦的興趣不大。因此,意識到找不到更好的海外買家,許多澳大利亞漁民還在苦苦等待中國買家回歸。除了龍蝦產業以外,澳大利亞的大麥、牛肉等農產品也面臨著限制。
  • 一番折騰後,莫裡森才發現不對勁,澳大利亞正被盟友「吸血」
    然而在發現目的達不到,反而情況更嚴重後,在國內壓力下他又立刻變臉要求事件降溫。同時還誇讚中國扶貧成就,之後還表示希望和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目標是讓兩國「愉快共存」。變臉之快令人咋舌,而澳大利亞也嘗到了應有的代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稱,少了中國最大的買家後,澳大利亞國內龍蝦價格暴跌,澳大利亞最大的巖龍蝦捕撈船隊已經休漁,等待來自中國的消息。
  • 澳產品對華出口受阻,盟友紛紛佔領市場,澳洲:說好的兄弟
    自澳大利亞追隨美國對華政策以來,中澳貿易爭端不斷,中澳關係出現各種問題。之後一幅漫畫帶來的爭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澳大利亞的醜陋面容。不過,澳大利亞還是不在乎,因為在他們眼裡,只要美國老大哥還站在他們的身邊,那就沒什麼害怕的。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 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而作為澳大利亞第二大煤炭市場,中國的決定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深遠,也讓他們更加清醒。200多年來,澳大利亞的國家命運一直和煤炭綁在一起,礦業政策至今仍能決定澳大利亞的選舉。莫裡森就是靠澳大利亞對化石燃料的傳統依賴上臺的,但如今「震波即將到來」。澳大利亞需要認識到,在全球控制碳排放的當下,「出口市場已經沒戲了」。
  • 澳大利亞為何「憤憤不平」?
    事實上,中國和巴新漁業合作早已邁出重要的第一步,今年77家巴新企業已獲批可以直接對華出口海捕產品。所以後續中企相關的投資項目也旨在提升巴新方綜合開發利用本國漁業資源的能力,並無它意。上個月巴新漁業部部長湯姆也表示,這個項目將促進當地就業,以及西部省和巴新經濟發展,是巴新的優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