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於家裡的隔夜飯到底能不能吃,吃了到底對人體有沒有危害的事,大家一直爭論不休。
有的人認為隔夜飯食用後對身體不好,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和癌症;還有人認為隔夜飯吃多少也沒事,甚至試圖用「自己父母吃了幾十年依舊身體倍兒棒」來反駁他人「隔夜飯致癌的觀點」,其實大可不必這麼極端。
那麼,到底隔夜飯能不能吃呢?
答案是可以吃。之所以大家不敢吃隔夜菜,是因為怕隔夜菜中的亞硝酸鹽升高,食用後可能會對身體有害,但是據調查數據表明,即使飯菜被放置超過24小時,其產生的亞硝酸成分也不足以對身體產生危害。更不會出現食物中毒、致癌的問題。但是,如果有條件的話,真的不建議去吃這些隔夜的剩飯剩菜,因為肯定是吃新鮮的更有營養,味道也更鮮美。
常吃隔夜菜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1、容易腹瀉
隔夜菜雖不至於讓人「中毒」和「致癌」,但是不可否認,隔夜菜中的細菌要比新鮮炒菜中多很多。在長時間的放置過程中,剩菜剩飯中會滋生出大量的細菌,食用後易讓人出現腹瀉的症狀。
2、營養不良
飯菜在二次加熱時,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基本可以完整保存下來,但是維生素卻會在二次加熱的時候流失掉,如果長期食用這種營養流失的飯菜,時間久了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
在保存隔夜飯菜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
1、密封保存
在保存剩餘飯菜時,要選擇密閉封口的容器來儲存,這樣有助於減少食物和微生物的接觸,減少細菌滋生。
2、容器要乾淨
儲存的容器要提前清洗乾淨,減少汙染。
3、冷藏或冷凍保存
食物在高溫下更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要儘快將飯菜放置在冰箱的冷藏或冷凍室進行保存,這樣有利於抑制細菌滋生速度。
4、不要總是翻動
放好的飯菜就不要反覆拿出來了,更不要拿筷子去攪動,越動越不利於保存。
5、再次食用要充分加熱
再次食用前,要充分確認食物沒有發生變質現象,同時要注意用明火或微波爐給予充分的加熱,高溫有助於殺死食物中的細菌,減少感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