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總是喜歡好為人師,但很多時候都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別人過的好,這是遺傳而來的善良,我父親就是這麼個好人。隨著自己年歲的成長,漸漸得不願意在為別人的事情使用任何心思,對他人的事情都不無不問,別人無論成敗都會冷漠的不做任何表態。做人還是收起自己的善良吧!別人過得好與壞都跟你無關。
有很多人喜歡勸說別人,大叔不建議你這樣做,因為你勸說別人,別人並不把你的意見放在心上,這樣會讓你陷入尷尬境地。如果一味的勸說別人,反而會讓別人心生怨恨,你的一片赤誠之心不僅毫無意義,反而會給自己召來羞辱,這是完全得不償失的事情,你又何必去做呢?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他主政秦國以後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開疆拓土,他把目光盯向了西戎。
此時的西戎勢力非常強大不可力敵,秦穆公只能智取,於是秦穆公就送給西戎王兩隊女子歌舞隊和一些高明的廚師。
西戎王十分喜歡這些歌女和廚師,因此西戎王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大吃大喝,不停地沉迷於歌舞之中。
有智之士都能夠看到秦穆公的目的,但西戎王卻沉迷於欲望之中不能自知。身邊如果有誰膽敢說秦軍將會到來,西戎王就開弓射死他。
漸漸地就沒有人敢在勸說他了,後來秦國大軍果然到了,此時的西戎王正喝得酩酊大醉躺在酒尊下面睡覺,結果被秦軍活捉了。
西戎王被活捉以前,他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會被活捉的。你永遠不可能叫醒一個沉睡不願意醒來的人,任何勸說都是多此一舉毫無意義。
這個時代類似西戎王的人並不少見,他們不撞到頭破血流是不會回頭的。面對這些人,即使最頂級的能言善辯之人,也無法讓他們的醒悟,讓他們能夠迷途之返。面對這樣的人你唯有選擇沉默和遠離,讓他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吧!你只需要冷冷的看著就可以了。
春秋時期,齊國大軍將要進攻宋國,宋王派人去偵察齊軍到了什麼地方。派去的人回來說:「齊軍已經臨近了,國人已經恐慌了,要趕緊做好戰爭準備啊!」
宋王身邊的大臣卻說:「這完全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嘛!憑藉宋國的強大,齊國軍隊的虛弱,怎麼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呢?」於是宋王非常生氣,就把派出去偵察情況的人給殺了。
畢竟要打仗了,還是要去搞清楚狀況,於是又派人去偵察,派去的人上報的結果和以前一樣,宋王大怒就又把他給殺了。
於是接著派人去偵察,這次派去的人在偵察的路上遇見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說:「現在兵慌馬亂的,你這是跑到要到哪裡去呀?」派出去的人說:「大王派我去偵察齊軍到哪裡了,可是沒想到齊軍已經離得這麼近了,國人已經如此恐慌。但現在我擔心的是,之前偵察齊軍動靜的人,都是因為匯報齊軍逼近被殺了。」
派出去的人對著哥哥繼續說道:」假如我與之前的人一樣說實話,恐怕我是死路一條,假如我不說實話,也害怕是一條死路。我現在怎麼辦呢?」
他的哥哥說:「如果回去說實話,你會比國家滅亡之後死的人早死一步,你何必說實話呢?」於是派去的人匯報宋王說:「根本沒有發現齊軍,國人也非常安定,沒有必要驚慌。」宋王聽了之後十分高興,就給這個派出去的人賞賜了大量錢財。
這個人在齊軍到來以前,拿著宋王賞賜的財富逃到了他國,生活過得非常美滿與富足。
生活中類似宋王與西戎王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根本不會理會你的一片赤誠之心,還會認為你的動機不良,可能還會與你不停的爭論,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
遇到這類人,你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冷漠對待,讓他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做人還是要收起你的善良與赤誠之心,冷眼觀世界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當然文章純屬個人之言,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