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後美軍首次在珍珠港大動作 建造封閉幹船塢 以避衛星偵察
美國海軍計劃在夏威夷珍珠港造船廠建造第一個新的潛艇維修設施,這是二戰以來的第一個。
上一次大規模的行動是在二戰珍珠港事件中,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發動襲擊,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時隔多年,美軍再次對珍珠港的大動作引起外界關注。
據《檀香山星報》周日報導,美國軍方正考慮在戰爭期間用於船舶工作的兩個盆地建造幹船塢。
除了將成為珍珠港的第一個帶蓋的幹船塢,該項目預計將為造船廠提供一個大規模的生產設施。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英尺(約46,000 平方米)。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前作戰主任、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兼職教授卡爾·舒斯特爾(Carl Schuster)說,封閉幹船塢可能是為了讓潛艇的工作時候不被衛星發現。
值得注意的是,海軍在5月份發給承包商的估計建設成本在20億到40億美元之間。
美國海軍此前就曾表示,為了提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攻擊型潛艇作戰能力,美軍需要在夏威夷配備4個幹船塢,並推動了造船廠的改進。而珍珠港海軍造船廠雖然有4個幹船塢,但有的船塢已無法滿足當前軍事需求。
官員們說,珍珠港有四個幹船塢,但其中一個用於水面艦艇,另一個無法容納新的更大的潛艇。船塢發言人Kate Necaise說,後一個幹船塢相對較淺,只能容納使用「浮力輔助模塊」的舊潛艇。她說,浮力輔助模塊並不適用於大型潛艇,因此需要建造更深的幹船塢。
她說,由於初步的替代方案和備選方案仍在分析中,目前還不能預計完工日期。
現代化的努力屬於船廠基礎設施優化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將花費210億美元,在20年內改善四個海軍造船廠。
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緬因州的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在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海軍造船廠和中級維修設施、夏威夷珍珠港海軍造船廠和中修設施。
讓他們足夠有效率來照顧一個不斷壯大的海軍艦隊。改進的主要領域包括翻新幹船塢,重新設計船塢,為工人創造一個更有效的布局,升級資本設備,以及插入新技術,以創造高效和現代化的造船廠。(冪談天下/張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