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47天」,卻意外打出軍事奇蹟

2021-01-20 文史江山

兵法上說,攻城難,守城更難。一般情況之下,如果不是萬般無奈,被逼急了,或者是攻城的一方實力過於雄厚,不然不會選擇攻城。

所以一旦一方選擇攻城了,那一定是勝券在握,準備充足的。守城的一方是絕對的不會好過。他們將會遭受異常慘烈的猛攻,很有可能被切斷供給,把所守之城變成一座孤城,讓城內人心渙散,然後被聚而殲之。

所以想要守城,要求特別的高,要有絕對充足的水源,糧草;要有得力的幹將,他不僅要勇猛還要機智過人,有謀略。還有兵力要有足,城池要險峻堅固。這些條件缺一種勝算就大打折扣。

歷史上的守城之戰有很多,有很多人因為守城一戰成名,載入史冊流芳千古。比如說東漢末年張遼與孫權的"合淝之戰"讓張遼名聲大噪。還有明初朱文正跟陳友諒的"洪都之戰"朱文正一戰成名,從此令人刮目相看。

今天我們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場守城之戰"長衡會戰"我們要介紹的主角就是,長衡會戰的領導人方先覺。

自小性格頑強,從不服輸

國難當頭,多少有志之士棄筆從戎,報效國家。方先覺就是其中的一員。方先覺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戎馬一生本來不是他的志向,他的志向是當一名律師,為天下不公之事盡一己之力。

無奈國家動亂不安,與其做一名律師為百姓打抱不平,不如實實在在地上戰場,保家衛國來的現實一些。加上方先覺在上海的政法大學,接觸到了很多孫文先生的先進思想。方先覺更加堅定了自己投筆從戎的想法。

這個時候方先覺打聽到,黃埔軍校在上海招收學員。方先覺迫不及待地報了名,並且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方先覺的軍校生活中,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事情是這樣的,方先覺在校期間,發現學校的食堂部門貪汙夥食經費。導致學員的夥食一日不如一日。方先覺最見不得這種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事情。他帶著幾個同學把這名管理夥食經費的長官給暴揍了一頓。這下好了,氣是消了,同學的夥食質量也上來了,但是方先覺就此被學校開除了。

方先覺絲毫不覺得懊惱,他行正義之事,被開除也沒什麼。報效國家的出路也不是只有這一條。方先覺就是這樣一個真性情的人物。

7天聽成47天,方先覺的守城之戰堪稱奇蹟

方先覺性格頑強,又不服輸,這種兵坯子哪有人不喜歡的。老蔣的五虎上將,衛立煌一眼就相中了方先覺,覺得他是一個可塑之才。於是舉薦他為第1軍憲兵連得連長。

方先覺不負眾望,一路穩紮穩打,從連長升到營長,接著因為粵桂之戰和中原大戰,方先覺積累了一定的作戰經驗之後,被選入了軍官訓練營,隨後就被提拔為了中校團副。

1944年5月份長衡會戰爆發了,日本想要快速地疏通他們的戰線樞紐,在衡陽發動猛烈的攻勢。當時主要應戰主力是薛嶽帶領的第10軍。薛嶽任命方先覺帶領190師,54師,預10師以及他之前所帶領的第3師,一共是四個師的兵力保衛衡陽。

方先覺抱有必勝的信心,他安排好四個師的整體部署之後,還邀請了新聞記者到陣地上來拍照巡視。首先氣勢上方先覺已經拔得了頭籌,讓士兵氣勢大增。

6月底日軍的第一次攻擊來了,5天的猛攻,日方將領遭受重傷,除了張家山,其他陣地絲毫打不動,只得放棄。第一輪攻勢就此停止。本來以為任務就此圓滿結束,此時的方先覺接到上級的命令,繼續堅守7到10天左右,結果方先覺聽成了47天。

上級的命令不得不服從,這個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但是方先覺還是積極地謀劃應對策略。他下令放棄第一陣線,收緊防禦面積,增加作戰密度。這一命令相當明智。這時日軍的第二波攻勢來襲,這次的進攻持續了8天,但是依舊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攻勢更加兇猛,方先覺他們的補給線也被日軍給切斷,日軍不斷地增加兵力圍攻他們。連續防禦20多天之後,方先覺手下的54師和190師被日軍攻陷。此時方先覺帶領的第3師和第10師已經彈盡糧絕。

這種艱難的情形之下,傷員不斷增多,沒有作戰補給,除了等死就只能投降。為了救治傷員保將士們的生命。方先覺選擇投降。

寧死不屈,拒絕救治,誰言投降不丈夫?

方先覺何嘗不想戰死沙場,用刺刀拼到最後,但是還有這麼多衡陽的百姓跟手下的將士。保住他們的命比什麼都重要。方先覺派人給日方送去了自己的停戰要求,那就是要保證他手下所有將士的生命安全,救治那些傷員,埋葬死去的兄弟同胞。

日方同意了,方先覺跟手下的一些高級官員被日軍羈押看管了起來。日軍的想法是想讓方先覺他們重新組建日軍的先和軍,方先覺誓死不從,僵持三個多月之後,方先覺生病了,病情嚴重,但是他拒絕接受救治,一心求死。他寧願死也不願替日本人賣命。

絕處逢生,方先覺後來在衡陽自衛隊的幫助之下,脫出了日軍的控制,回到了重慶。回歸當日,機場到處都是歡迎方先覺回來的橫幅,場面熱烈到不可思議。方先覺在一片呼聲中榮耀回歸。

小結

方先覺長衡會戰一戰成名,長衡會戰還被國外人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但是還是有人對方先覺的投降舉動,感到遺憾,說他是前功盡棄,應該以死明志,落一個好名聲。

這種言論是不是有點膚淺,勝利有很多種形式,誰言投降不丈夫?方先覺這樣一錚錚鐵骨的愛國將士,即使他投降日本,但是他依舊是我們最愛的英雄。

相關焦點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回望曾經那段我國艱苦奮戰的抗戰歲月,內心依然悸動萬分,那時湧現了一批批革命先烈為了國家與人民,在戰場當中不畏犧牲,奮勇殺敵,而他們所展現的精神,值得後世不斷的學習。
  • 上級命令死守7天,他錯聽「守47天」,最後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在筆者的腦海中,這位將領就讓人佩服,上級給他的命令是死守7天,但是他卻錯聽成了47天,最終結果是創造了軍事史奇蹟。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揚言要用三個月的時間吞掉中國。反觀另一邊,中華兒女都團結在了一起,誓死抵抗侵略者,維護國家主權。在這期間,有很多經典戰役被載入了史冊,像衡陽保衛戰。
  •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抗戰距今已經過去了六十餘年,在那樣艱苦卓絕的情況下,有的人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有的人浴血奮戰,精忠報國。抗戰之中,有一場戰役震驚世人──衡陽保衛戰,又名"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其中有這樣一位英雄,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方先覺,1905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府蕭縣(今安徽蕭縣)一鄉紳世家,他的父親乃清末秀才,方先覺通過考試,進入黃埔軍校,來到此處後,方先覺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和任務,表現突出,獲得了師生們的肯定,方先覺也一路從偵察隊少尉見習官
  • 上級命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無數次戰爭中有著這樣一場軍事奇蹟,即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指揮這場戰爭的將軍叫方先覺,雖然最後選擇了投降,但依然收穫了鮮花和掌聲。當時上級命令他鎮守根據地七天,因為信號不好他聽成「47天」,打出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1944年,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開始了自己的「一號作戰計劃」。先後長沙在五月份已經淪陷,當然這個地區的兵家要地當然少不了衡陽。日軍長驅直入,不料遭到了衡陽士兵的猛烈攻擊,衡陽保衛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 上級下令死守衡陽7天,他錯聽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棄筆從戎的黃埔學生方先覺,1905年生於江蘇徐州的紳士之家,他的父親是清朝的秀才,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方先覺小的時候,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律師。後來方先覺成功考上上海法政大學法律系。堅守衡陽47天1944年的時候,日軍為了打通大陸的交通線,攻打衡陽,方先覺的第10軍擔負保衛衡陽的重任。當時老蔣給方先覺下達的命令是死守衡陽7天,而方先覺不知怎麼地,聽成了守47天,著這一舉動,堪稱軍事上的奇蹟。方先覺在接到命令後就開始部署兵力,表示死守衡陽的決心。
  •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導語:1944年6月,衡陽保衛戰正式打響了。日軍派遣了十萬部隊,而國民黨方先覺部隊只有數萬人馬。面對五倍敵人,方先覺徹底陷入了慌亂。日軍來勢洶洶,他們握有先進武器,方先覺根本難以對付。好在衡陽城池堅固,方圓百裡的老百姓盡數被驅散了。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就在此刻,身在衡陽的將領方先覺接到了國民黨的一份電報,要求其堅守衡陽7日,然而不知是方先覺聽錯了,還是當時電報傳輸的錯誤,方先覺誤以為需要堅守47天。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以當時的兵力對抗日軍那密集的炮火,何其艱難,何其困苦。然而,他卻以不顧生死,率領第10軍以向死而生的態度,僅用不足2萬的殘兵對抗幾十萬的日本重兵。
  • 上級命令他死守7天,他卻誤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因此方先覺立即聯繫蔣介石,卻接到了「死守7天」的命令,方先覺卻聽成了「守47天」,雖然47天對于衡陽守軍來說幾乎不可能,但是作為軍人,他還是聽令行事了。6月24日,方先覺就炸毀了衡陽城周圍的路橋,這既阻礙了日軍的進兵,同時也意味著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退路,誓要與衡陽城共生死了。而當時他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面對媒體,也表達了自己死守衡陽的決心,就這樣,方先覺又上了戰場。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殲滅日軍8萬,打得日軍懷疑人生
    也就是說,身為一名軍人,面對上級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不能有絲毫動搖,哪怕上級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舉全軍之力試圖打通大陸交通線。當時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兵敗如山倒,此時的衡陽城已經四面楚歌,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就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上級命令此人死守衡陽城7天,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然而在傳達命令的時候,這個人不慎將死守7天聽成了死守47天。
  • 衡陽保衛戰:上級下令堅守7天,將軍誤聽成47天,卻創造了奇蹟
    為了扭轉目前中國戰場上的頹勢,打穿中國的交通線,日本大本營謀劃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集結了數十萬兵力與大量的飛機,對河南、湖南、廣西等地區展開了大規模進攻。衡陽因為是粵漢鐵路和湘桂黔鐵路的交會點,也是西南地區的門戶,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6月份攻佔長沙後,日軍兵鋒直指衡陽,鎮守衡陽的是方先覺的第十軍予以抵抗,衡陽戰役全面爆發。
  • 上級:「必須堅守7天」,方先覺聽成堅守47天,結果打了一漂亮仗
    曾經有一位國軍將領,奉命堅守自己的陣地,在上級要求必須堅持7天的情況下,硬是堅守了47天,這樣的戰爭奇蹟世所罕見。這個國軍將領就是方先覺,他參與這次保衛戰就是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他死守戰場47天,創下戰場奇蹟
    長達47天的衡陽保衛戰當中,我第十軍與數倍於己的日軍進行著頑強的戰鬥,最終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當時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 然而在中途,這道命令卻被錯誤的傳成了47天,也為之後曠日持久的攻防戰埋下了種子。 此時的第十軍人數不過2萬餘,且經過了之前的幾次大規模惡戰,軍隊急需休整。畢竟進攻的日軍是第十軍的幾倍,並且擁有飛機,火炮等一系列重型裝備的支持。在日軍的眼中,拿下衡陽只是幾天的事情。
  • 他堅守47天最終降日,把大義留給國家,生命留給傷兵罵名留給自己
    有部電影《集結號》講述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期間因戰事過於激烈或者其他原因他們並沒有聽到撤退的號聲,47名戰士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幾近全軍覆沒,為國捐軀!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創下戰場奇蹟,他死守戰場47天
    在47天的衡陽保衛戰中,我第十軍同數倍於自己的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終於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1944年,衡陽保衛戰現場,日軍集結了50多萬軍隊,對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進攻,湖南的省會長沙和周邊城市相繼陷落,而衡陽作為交通要道,也處於危險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命令方先覺領導的第十軍,堅守七天,抵達衡陽。
  • 他在海上漂流長達438天,奇蹟生還,卻被質疑是吃了同伴
    所以選擇出海的人總會特別關注天氣變化,但是天氣卻是瞬息萬變的,所以也會出意外。那麼,一旦遭遇不幸,應該怎麼應對險境呢?真的很難生存,這是唯一能夠得出的結論,無論是從身體還是精神層面考慮,都極為困難。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遭遇了海上風暴的遇難者,他的漂泊經歷可以被稱之為一個奇蹟,或者說他能夠在長達四百多天的海上漂流中活下來就是個奇蹟。
  • ...他說,感染新冠病毒一周,特別是7天到10天是確定病程的關鍵期...
    康利在川普就醫的馬裡蘭州沃爾特·裡德國家軍事醫療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川普3日早晨「狀態非常好」,1日曾出現輕微咳嗽、鼻塞並感到疲勞,所有這些症狀均有所緩解和改善。他說,感染新冠病毒一周,特別是7天到10天是確定病程的關鍵期。
  • 丈夫用47天冷戰,90天出軌,190離婚,結束了我們7年的婚姻
    這次冷戰,王麗認為,錯在婆婆的刻薄、偏心,丈夫的懶惰、自私,可丈夫認為所有的錯都是因為王麗的無理取鬧、斤斤計較。其實,這樣的冷戰,在王麗和丈夫七年的婚姻裡,慢慢地成了家常便飯。當她看到流淚的王麗和一桌子的飯菜,他瞬間知道自己錯了。「對不起,對不起,我錯了,我真給忘了!」李濤趕緊道歉,並承諾第二天給王麗補上。可王麗似乎並不打算原諒丈夫。「一個月前,我就告訴過你,你還是忘了。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有學者曾評價他:「別的將領是有大智才有大勇,而彭總則不同,他是大勇而有大智。」長期的軍事生涯,培養了他本能一般的軍事直覺。在戰鬥中,他敢打敢衝,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戰機。而在神勇的同時,彭德懷也秉承兵不厭詐的原則,善於使用奇謀,慣於隱蔽自己的意圖以給敵人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