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必須堅守7天」,方先覺聽成堅守47天,結果打了一漂亮仗

2020-12-22 騰訊網

自古以來,軍人都崇尚「馬革裹屍還」的豪情壯志,好男兒上了戰場,就會捨生忘死,勇往直前,將所有的顧慮拋諸腦後,一心只想要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立下不朽功勳。

在抗日戰爭中,就湧現出了許多這樣的英雄人物。曾經有一位國軍將領,奉命堅守自己的陣地,在上級要求必須堅持7天的情況下,硬是堅守了47天,這樣的戰爭奇蹟世所罕見。這個國軍將領就是方先覺,他參與這次保衛戰就是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一場可歌可泣的英雄戰事

1944年,已經日薄西山的日本侵略者發動了豫湘桂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中國已經開始局部反攻的情況之下。經過七年多的抗戰,中國軍隊開始源源不斷地獲得國際上的支援,而日本人則陷入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實力上的此消彼長,讓所有人都已經開始展望即將迎來抗戰最終勝利的時刻。

然而,這場戰役,不管是過程,還是結局都非常地令人失望。國民黨軍隊在這次戰役中的拙劣表現,令正在出席開羅會議的蔣介石很沒有面子。一場大潰敗雖然沒能夠挽救日本人最終的命運,但是卻讓國民政府在國際上的名聲愈加不堪。

好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做方先覺的國軍將領橫空出世,他帶著自己不多的軍隊駐守在衡陽城裡面。面對著比自己實力更為強大的日軍,苦苦支持了47個晝夜,最後,所部的幾萬人僅剩下數千人活了下來,大部分人都在這場戰役裡面為國捐軀。

在47個晝夜裡面,中日雙方的軍隊在衡陽城下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炮火,鮮血,屍體以及數不清的斷壁殘垣,每一個角落裡,都有戰鬥在發生,每一個時間點,都有犧牲和傷亡。

衡陽保衛戰,是日本人自抗戰以來打得最為驚心動魄的一場戰事,在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之後,還是不能夠真正地攻克衡陽城。如果不是其他國民黨軍隊逡巡不前的話,這支攻打衡陽城的日軍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雖然,方先覺與活下來的國軍士兵最終投降了日本,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方先覺以及他的部下最終脫離了日軍的看管,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陣營,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

英雄莫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

方先覺之所以能夠創造這樣的戰爭奇蹟,與他從小生長的環境離不開關係。

清光緒三十一年,方先覺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府蕭縣欄杆區方家寨的一戶鄉紳世家。他的父親是清末的秀才,因此在父親的教育之下,他受到了良好的家教,並且很早就開始了啟蒙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

從中學開始,他就致力於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為大眾謀福祉。在考入上海法政大學之後,方先覺接觸到了三民主義。這種思想似乎與他的父親所教導的儒家思想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在本質上卻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這讓其逐漸有了革命的思想。

當時,黃埔軍校面向全國的有志青年招生,在同鄉的感召之下,方先覺決定投筆從戎,前往廣東報考軍校,成為了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第一營的一名入伍生。

在黃埔軍校裡面,方先覺進步很快,同年11月,他就開始擔任第3師第9團偵察隊的少尉見習官,見習期滿後改任中尉排長。這對於一個剛剛投身軍校不足一年的年輕人來說,確實很不簡單。

在之後的軍旅生涯中,方先覺憑藉著自己的軍功,一路升遷,是黃埔軍校同學中最早晉階為軍長的人之一。

繁華之後的平淡人生

在衡陽保衛戰結束之後,方先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在方先覺被日軍扣留期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營救英雄的運動。在得到了偽衡陽縣自衛司令王偉能等人的幫助之下,方先覺在被囚禁三個月之後,逃出了日軍的控制範圍,並在第19師的護送之下,安全地到達了陪都重慶,旋即被任命為第36集團軍中將副總司令,達到了自己在軍隊生涯裡面的頂峰。

之後的歲月裡,由於國民黨派系林立,方先覺不屬於任何一派,始終都未能夠得到真正地重用,隨著國民黨敗走臺灣,方先覺也到了臺灣,擔任了一些閒職,聊以度日。

在方先覺的軍隊生涯裡面,可能並不像陳誠、薛嶽一直受到蔣介石的重用,一直活躍在國民黨的政治軍事舞臺上面。但是方先覺難能可貴的一點就在於他的絕對服從性。在衡陽保衛戰前夕,他接到的命令是在衡陽堅持七天,其他國軍就會前來支援。

但是實際上堅持了47天,也沒有等來援軍。而在成為英雄之後,他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十分低調地做人,即便是遭受了排擠,也選擇了默默承受。

對於國民黨以及蔣介石來說,能夠擁有方先覺這樣的將領,是一件幸福幸運的事情,但是沒有真正重用他,又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

小結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深受儒家思想洗禮的方先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不管未來如何,不管歷史如何演變,他的故事都將是傳奇。大家說是嗎?

參考資料:《方先覺小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抗戰距今已經過去了六十餘年,在那樣艱苦卓絕的情況下,有的人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有的人浴血奮戰,精忠報國。抗戰之中,有一場戰役震驚世人──衡陽保衛戰,又名"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其中有這樣一位英雄,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方先覺,1905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府蕭縣(今安徽蕭縣)一鄉紳世家,他的父親乃清末秀才,方先覺通過考試,進入黃埔軍校,來到此處後,方先覺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和任務,表現突出,獲得了師生們的肯定,方先覺也一路從偵察隊少尉見習官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回望曾經那段我國艱苦奮戰的抗戰歲月,內心依然悸動萬分,那時湧現了一批批革命先烈為了國家與人民,在戰場當中不畏犧牲,奮勇殺敵,而他們所展現的精神,值得後世不斷的學習。
  • 上級命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指揮這場戰爭的將軍叫方先覺,雖然最後選擇了投降,但依然收穫了鮮花和掌聲。當時上級命令他鎮守根據地七天,因為信號不好他聽成「47天」,打出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1944年,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開始了自己的「一號作戰計劃」。先後長沙在五月份已經淪陷,當然這個地區的兵家要地當然少不了衡陽。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47天」,卻意外打出軍事奇蹟
    加上方先覺在上海的政法大學,接觸到了很多孫文先生的先進思想。方先覺更加堅定了自己投筆從戎的想法。這個時候方先覺打聽到,黃埔軍校在上海招收學員。方先覺迫不及待地報了名,並且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在方先覺的軍校生活中,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方先覺在校期間,發現學校的食堂部門貪汙夥食經費。導致學員的夥食一日不如一日。方先覺最見不得這種偷偷摸摸,見不得光的事情。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殲滅日軍8萬,打得日軍懷疑人生
    也就是說,身為一名軍人,面對上級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不能有絲毫動搖,哪怕上級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舉全軍之力試圖打通大陸交通線。當時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兵敗如山倒,此時的衡陽城已經四面楚歌,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就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上級命令此人死守衡陽城7天,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然而在傳達命令的時候,這個人不慎將死守7天聽成了死守47天。
  • 衡陽保衛戰:上級下令堅守7天,將軍誤聽成47天,卻創造了奇蹟
    衡陽因為是粵漢鐵路和湘桂黔鐵路的交會點,也是西南地區的門戶,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6月份攻佔長沙後,日軍兵鋒直指衡陽,鎮守衡陽的是方先覺的第十軍予以抵抗,衡陽戰役全面爆發。 一九零五年,方先覺出生於江蘇徐州蕭縣(今安徽蕭縣),家裡是當地有名的鄉紳,可謂家境優渥。父親是清末時期的秀才,文化水平在當時比較高,也很注重對兒子的文化薰陶與培養。
  • 他堅守47天最終降日,把大義留給國家,生命留給傷兵罵名留給自己
    有部電影《集結號》講述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期間因戰事過於激烈或者其他原因他們並沒有聽到撤退的號聲,47名戰士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幾近全軍覆沒,為國捐軀!
  • 上級命令他死守7天,他卻誤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因此方先覺立即聯繫蔣介石,卻接到了「死守7天」的命令,方先覺卻聽成了「守47天」,雖然47天對于衡陽守軍來說幾乎不可能,但是作為軍人,他還是聽令行事了。6月24日,方先覺就炸毀了衡陽城周圍的路橋,這既阻礙了日軍的進兵,同時也意味著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退路,誓要與衡陽城共生死了。而當時他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面對媒體,也表達了自己死守衡陽的決心,就這樣,方先覺又上了戰場。
  • 上級下令死守衡陽7天,他錯聽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方先覺擔任第9旅16團的上校團長,在邳縣以東等地阻擊日軍,後來又擔負掩護主力軍撤退的任務。在長沙會戰的時候,方先覺帶領部隊在長沙的金井布防,自己進犯的日軍。面對敵軍頑強的進攻,方先覺指揮部隊頑強抵抗,堅守長沙不退,為長沙會戰大捷打下基礎。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同年5月,長沙淪陷,一時間衡陽成為戰爭轉折的關鍵點,衡陽之戰蓄勢待發。就在此刻,身在衡陽的將領方先覺接到了國民黨的一份電報,要求其堅守衡陽7日,然而不知是方先覺聽錯了,還是當時電報傳輸的錯誤,方先覺誤以為需要堅守47天。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以當時的兵力對抗日軍那密集的炮火,何其艱難,何其困苦。
  • 上級命令死守7天,他錯聽「守47天」,最後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在筆者的腦海中,這位將領就讓人佩服,上級給他的命令是死守7天,但是他卻錯聽成了47天,最終結果是創造了軍事史奇蹟。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揚言要用三個月的時間吞掉中國。反觀另一邊,中華兒女都團結在了一起,誓死抵抗侵略者,維護國家主權。在這期間,有很多經典戰役被載入了史冊,像衡陽保衛戰。
  •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導語:1944年6月,衡陽保衛戰正式打響了。日軍派遣了十萬部隊,而國民黨方先覺部隊只有數萬人馬。面對五倍敵人,方先覺徹底陷入了慌亂。日軍來勢洶洶,他們握有先進武器,方先覺根本難以對付。好在衡陽城池堅固,方圓百裡的老百姓盡數被驅散了。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他死守戰場47天,創下戰場奇蹟
    在中國近代長達14年的抗戰史中,說起中日雙方最慘烈的一仗,就不得不提到有著「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之稱的衡陽保衛戰了。長達47天的衡陽保衛戰當中,我第十軍與數倍於己的日軍進行著頑強的戰鬥,最終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當時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創下戰場奇蹟,他死守戰場47天
    在47天的衡陽保衛戰中,我第十軍同數倍於自己的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終於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1944年,衡陽保衛戰現場,日軍集結了50多萬軍隊,對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進攻,湖南的省會長沙和周邊城市相繼陷落,而衡陽作為交通要道,也處於危險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命令方先覺領導的第十軍,堅守七天,抵達衡陽。
  • 固守衡陽47天,將士一命換一命,抗日將領方先覺
    當時的衡陽守軍是第九戰區第二十七兵團的第十軍,軍長是著名的抗日將領方先覺,此時他的部隊僅僅1.7萬人,而日軍則是集結了20於萬人,力量如此懸殊的戰鬥必定非常的慘烈。方先覺將軍這支第十軍是國民黨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被人們稱為「泰山軍」,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方先覺軍長沒有絲毫的害怕和畏懼。
  • 青島地鐵戰「疫」人物譜1:堅守二十天,他第一次「落跑」
    記者近日來到這個作戰「中樞」探訪,當提出要採訪安質部副部長紀英奎時,這位在崗位上堅守了20天的幹將卻「避而不見」,最後是被被兩位同事從辦公室「架」進採訪室的。即便人已經站在採訪室的門口,他還是試圖逃跑,一邊往後退一邊說道:「下午還要開會,我還有活要幹,我沒什麼好說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紀英奎居中統籌、上傳下達。
  • 四十八天的堅守
    他們每天早上6點50分之前到達公司測溫地點,調試測溫設備,7點準時對入廠員工進行紅外線測溫,並檢查口罩佩戴情況。家遠的同事,早晨5點就要起床,行駛在寬闊的馬路上,基本看不到行人和車輛,有的同事每天從黎明廣場乘坐第一班地鐵來到公司。即使是周末,大家也要輪流來公司為加班的同事們測溫。
  • 飛行部最強CP:19天事無巨細的堅守
    自7月16日起,他們趕小區封閉前,帶著簡單的行李返回單位,成為了第一批在單位駐守人員。19天以來,他們一直用心在做著「不平凡」的工作,默默付出、關心著飛行部的各項「瑣碎」事務,用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地履行服務空勤、保障飛行的職責。他們是飛行部綜合辦公室的主任李麗、副主任張磊。
  • 為了更好的回歸,堅守52天的他今日離開最愛的崗
    3月21日早晨7點20分,正端著一碗豆漿的李磊剛坐好,突然感覺心慌心悸,全身僵硬無力,整個人突然失去知覺側倒在桌旁,旁邊同事看到後第一時間扶他到休息區,並及時聯繫醫院值班醫生看診。平時剛毅陽光的李磊就像打不垮的鋼鐵戰士一樣,活躍在監管區的每個角落,這次倒下,同事們都驚訝不已。
  • 方覺先:孤軍抵擋日軍四十七天,被俘歸來,蔣介石為其殺一員戰將
    同時,鑑於國民黨軍隊一潰再潰的糟糕戰事,美國方面逐漸開始對蔣介石失去信心,7月初羅斯福總統甚至直接提出,將中國軍隊全部交給史迪威指揮。 史迪威將軍 日軍佔領河南全境,陷40餘城,用時38天,從湘北打到衡陽城下,也只用了29天,而長沙城僅僅一天,便宣告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