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命令他死守7天,他卻誤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2021-01-19 天天讀詩詞

方先覺,此人狡如兔、猛如虎,乃國軍之悍將也。 ——劉伯承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日軍開始大舉入侵我國東北。早在1928年張作霖身死之後,面對蔣介石北伐大軍,張學良就直接宣布「東北易幟」,從此接受國軍政府管轄。

而這一年,老蔣為了讓張學良繼續牽制西北、華北勢力,不願讓東北軍與日軍死戰而保全自己對北出口的統治,老蔣授命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由此,東北全境進入了日軍手中,而張學良也背上了一個「不戰而降」的罵名。

古往今來,投降都是為我國文化所不齒的。但是在1944年8月,正是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國軍一位將領投降於日本,但是卻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和稱讚,而這個特別的將領,他的名字叫做方先覺。

方先覺出生於1905年,從小生長在江蘇省徐州府內的一個鄉紳家庭中,家境不僅富庶,而且他的父親還是清末的秀才,家裡的治學氣氛相當濃厚,因此方先覺也很早就開始啟蒙認字,在私塾中讀書。

後來清朝垮臺民國成立之後,方先覺又進入了新式學堂中學習。1924年,方先覺考入了上海法政大學,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到了「三民主義」的教育,由此培養了深深的愛國熱情和革命情操,因此,原本想要成為一名律師的方先覺投筆從戎,在次年就考入了當時全國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

在黃埔軍校中,方先覺受益匪淺,成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將才,在之後的北伐戰爭、粵桂戰爭都連連立功,受到了蔣介石的器重。1931年,抗日戰爭開始之後,方先覺原本領導的45師改名為第10師,重新編組成為了抗日武裝力量。

在方先覺的帶領之下,第10師屢立戰功,受到了無數人的尊重,也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還親自為他題了一塊匾額,上書五個大字——「忠義表天地」。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1944年五月。湖南是中國腰腹之地,直接佔據了進入雲貴川三省陸上隘口,而衡陽又是粵漢鐵路、湘桂黔鐵路的交匯點,因此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日軍當時便開撥50萬大軍,企圖一舉吞下瀟湘大地,於是長衡會戰就這麼發生了。

很快,長沙就陷落了。而當時方先覺的第10師已經成了第10軍,授命守衛衡陽城。長沙失守之後,日軍開始集中兵力進攻衡陽。6月23日,日軍開始大舉進攻衡陽城,方先覺早有準備,在城外設置了三道防線,挖出了三條圍城壕溝,大大減緩了日軍的侵略速度。

但是日軍兵勢遠非第10師可比,若無外援,衡陽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方先覺立即聯繫蔣介石,卻接到了「死守7天」的命令,方先覺卻聽成了「守47天」,雖然47天對于衡陽守軍來說幾乎不可能,但是作為軍人,他還是聽令行事了。

6月24日,方先覺就炸毀了衡陽城周圍的路橋,這既阻礙了日軍的進兵,同時也意味著他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退路,誓要與衡陽城共生死了。而當時他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面對媒體,也表達了自己死守衡陽的決心,就這樣,方先覺又上了戰場。

一晃眼兩個星期又過去了,第10軍第一道戰略防線已被攻破,但同時日軍也出現了很多傷亡。7月6日,方先覺再次致電,得到的是「再守兩星期」的指令。這比起之前的「47天」時間是縮短了的,這說明援軍很快就能出現了,這讓方先覺看到了希望。

因此,方先覺下令放棄第一道防線,收縮至第二道防線,由此使火力更加密集,進而加強防禦力量,日軍的步伐變得更慢了。可是過了兩個星期之後,蔣介石說的援軍還沒有來,只是從空中悠悠飄下來了「援軍必達」的紙面承諾,但城內的彈藥已經捉襟見肘了。

時間很快來到了8月6日,此時的日軍也已經傷亡慘重,而方先覺的部隊也幾乎彈盡糧絕。為此,方先覺召開了一次會議,為了儘量減少士兵的傷亡,他們決定和日軍洽談暫時休戰作為緩兵之計。

誰料就在8月7日雙方會談之時,日軍卻陽奉陰違對我軍發動了總攻,在兩個小時的狂轟濫炸中,衡陽城最終還是被撕破了一道口子,日軍迅速湧入,由此衡陽失守。方先覺本想飲彈自盡,但是被副官攔了下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抵抗之後,最終方先覺被俘虜,並且投降了。他之所以投降,是為了儘量保證我軍士兵的人身安全,並且提出了讓日軍收容傷兵、妥善安葬陣亡將士的要求,而日軍也答應了方先覺的條件,由此,衡陽城算是徹底失守了,而此時方先覺已經守城守了47天,將當初誤聽的指令實現了。

此戰是我國抗日戰爭中雙方傷亡最多、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我方以1.7萬人面對敵軍10萬餘眾,且在裝備不良的情況下以少打多,硬生生守城守了47天,這是整個抗日戰場都絕無僅有的。

最後,我軍將士犧牲總計1.6萬多人,而日軍犧牲2萬多人,另有6萬多人受傷,從這個戰果看來,雖然最後衡陽城失守,但幾乎可以說是方先覺的勝利了。因此,此戰也被國際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由此可見方先覺與所有抗日將士到底有多麼勇敢多麼無畏,他們的功績有多麼突出了。

方先覺被俘3個月後,在衡陽自衛隊的幫助下從日本的監禁中逃脫,之後就安然回到了重慶,當地人民無不為方先覺的回歸而喜悅而歡迎,各家報紙媒體也爭相報導方先覺的功績。

後來,方先覺在1949年去到了對岸,最後在1983年時病逝,享年78歲。而他的故事也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紀連海就以一句話高度讚揚了方先覺的事跡——誰言投降不丈夫!

方先覺為我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非常傑出的貢獻,他在衡陽保衛戰中的表現更是讓全世界稱嘆,這是我國抗日戰爭中非常榮耀的一場戰役,而其中負責調兵遣將的方先覺一直都是身先士卒地衝殺在戰場上,這才博來了衡陽47天的堅守。

而他的故事也被收錄在了《抗日戰爭全記錄》這本書中。這本書為我們完美再現了當年我們先烈艱苦卓絕的抗戰史,讓我們能夠永遠銘記國恥,銘記這些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打下基礎的先輩和烈士們。

這本書原價119元,現價69元,是一本非常好的歷史書,也是一本非常好的愛國教育書籍,因此推薦給各位,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共勉,奮鬥努力!

相關焦點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卻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回望曾經那段我國艱苦奮戰的抗戰歲月,內心依然悸動萬分,那時湧現了一批批革命先烈為了國家與人民,在戰場當中不畏犧牲,奮勇殺敵,而他們所展現的精神,值得後世不斷的學習。
  • 上級命令死守7天,他錯聽「守47天」,最後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在筆者的腦海中,這位將領就讓人佩服,上級給他的命令是死守7天,但是他卻錯聽成了47天,最終結果是創造了軍事史奇蹟。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揚言要用三個月的時間吞掉中國。反觀另一邊,中華兒女都團結在了一起,誓死抵抗侵略者,維護國家主權。在這期間,有很多經典戰役被載入了史冊,像衡陽保衛戰。
  •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
    上級下令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結果打殲滅5萬日軍抗戰距今已經過去了六十餘年,在那樣艱苦卓絕的情況下,有的人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而有的人浴血奮戰,精忠報國。抗戰之中,有一場戰役震驚世人──衡陽保衛戰,又名"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其中有這樣一位英雄,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方先覺,1905年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府蕭縣(今安徽蕭縣)一鄉紳世家,他的父親乃清末秀才,方先覺通過考試,進入黃埔軍校,來到此處後,方先覺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對待每一次課程和任務,表現突出,獲得了師生們的肯定,方先覺也一路從偵察隊少尉見習官
  • 上級命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無數次戰爭中有著這樣一場軍事奇蹟,即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指揮這場戰爭的將軍叫方先覺,雖然最後選擇了投降,但依然收穫了鮮花和掌聲。當時上級命令他鎮守根據地七天,因為信號不好他聽成「47天」,打出了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 1944年,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開始了自己的「一號作戰計劃」。先後長沙在五月份已經淪陷,當然這個地區的兵家要地當然少不了衡陽。日軍長驅直入,不料遭到了衡陽士兵的猛烈攻擊,衡陽保衛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 上級下令死守衡陽7天,他錯聽守47天,最終打出軍事史上的奇蹟
    棄筆從戎的黃埔學生方先覺,1905年生於江蘇徐州的紳士之家,他的父親是清朝的秀才,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方先覺小的時候,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律師。後來方先覺成功考上上海法政大學法律系。堅守衡陽47天1944年的時候,日軍為了打通大陸的交通線,攻打衡陽,方先覺的第10軍擔負保衛衡陽的重任。當時老蔣給方先覺下達的命令是死守衡陽7天,而方先覺不知怎麼地,聽成了守47天,著這一舉動,堪稱軍事上的奇蹟。方先覺在接到命令後就開始部署兵力,表示死守衡陽的決心。
  •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領導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最終創造軍事奇蹟 導語:1944年6月,衡陽保衛戰正式打響了。日軍派遣了十萬部隊,而國民黨方先覺部隊只有數萬人馬。面對五倍敵人,方先覺徹底陷入了慌亂。日軍來勢洶洶,他們握有先進武器,方先覺根本難以對付。好在衡陽城池堅固,方圓百裡的老百姓盡數被驅散了。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守47天」,結果打出軍事史上一奇蹟
    就在此刻,身在衡陽的將領方先覺接到了國民黨的一份電報,要求其堅守衡陽7日,然而不知是方先覺聽錯了,還是當時電報傳輸的錯誤,方先覺誤以為需要堅守47天。差之毫厘失之千裡,以當時的兵力對抗日軍那密集的炮火,何其艱難,何其困苦。然而,他卻以不顧生死,率領第10軍以向死而生的態度,僅用不足2萬的殘兵對抗幾十萬的日本重兵。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47天」,卻意外打出軍事奇蹟
    他們將會遭受異常慘烈的猛攻,很有可能被切斷供給,把所守之城變成一座孤城,讓城內人心渙散,然後被聚而殲之。所以想要守城,要求特別的高,要有絕對充足的水源,糧草;要有得力的幹將,他不僅要勇猛還要機智過人,有謀略。還有兵力要有足,城池要險峻堅固。這些條件缺一種勝算就大打折扣。歷史上的守城之戰有很多,有很多人因為守城一戰成名,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聽成守47天,殲滅日軍8萬,打得日軍懷疑人生
    也就是說,身為一名軍人,面對上級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不能有絲毫動搖,哪怕上級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抗日戰爭時期,日軍舉全軍之力試圖打通大陸交通線。當時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兵敗如山倒,此時的衡陽城已經四面楚歌,失守只是時間問題。就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上級命令此人死守衡陽城7天,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然而在傳達命令的時候,這個人不慎將死守7天聽成了死守47天。
  • 衡陽保衛戰:上級下令堅守7天,將軍誤聽成47天,卻創造了奇蹟
    為了扭轉目前中國戰場上的頹勢,打穿中國的交通線,日本大本營謀劃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集結了數十萬兵力與大量的飛機,對河南、湖南、廣西等地區展開了大規模進攻。衡陽因為是粵漢鐵路和湘桂黔鐵路的交會點,也是西南地區的門戶,因此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6月份攻佔長沙後,日軍兵鋒直指衡陽,鎮守衡陽的是方先覺的第十軍予以抵抗,衡陽戰役全面爆發。
  • 上級:「必須堅守7天」,方先覺聽成堅守47天,結果打了一漂亮仗
    曾經有一位國軍將領,奉命堅守自己的陣地,在上級要求必須堅持7天的情況下,硬是堅守了47天,這樣的戰爭奇蹟世所罕見。這個國軍將領就是方先覺,他參與這次保衛戰就是衡陽保衛戰,又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創下戰場奇蹟,他死守戰場47天
    近代中國14年抗戰史上,談到中日兩國最慘烈的一場戰爭,不得不提具有「東方莫斯科保衛戰」之稱的衡陽保衛戰。在47天的衡陽保衛戰中,我第十軍同數倍於自己的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終於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
  • 抗日名將方先覺:因聽錯一個數字,他死守戰場47天,創下戰場奇蹟
    長達47天的衡陽保衛戰當中,我第十軍與數倍於己的日軍進行著頑強的戰鬥,最終取得了重大的戰果,加速了當時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下臺。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民政府命令方先覺領導的第十軍趕到衡陽,堅守七天的時間。然而在中途,這道命令卻被錯誤的傳成了47天,也為之後曠日持久的攻防戰埋下了種子。 此時的第十軍人數不過2萬餘,且經過了之前的幾次大規模惡戰,軍隊急需休整。畢竟進攻的日軍是第十軍的幾倍,並且擁有飛機,火炮等一系列重型裝備的支持。在日軍的眼中,拿下衡陽只是幾天的事情。
  • 他堅守47天最終降日,把大義留給國家,生命留給傷兵罵名留給自己
    有部電影《集結號》講述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期間因戰事過於激烈或者其他原因他們並沒有聽到撤退的號聲,47名戰士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眾幾近全軍覆沒,為國捐軀!
  • 基輔保衛戰毫無勝利希望,史達林為何要求死守?四個原因不守不行
    1941年6月份,德軍在西線勝利以後,希特勒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隨後閃電戰的方式襲擊蘇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蘇聯西面的軍事主力遭遇第一波攻擊,隨後德軍完成了合圍,佔領白俄羅斯,殲滅了蘇聯紅軍30萬人。於此同時開始的是,德軍開闢了烏克蘭戰場,想當地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發起進攻,和西方面軍一樣蘇聯一敗再敗,戰爭中途,7月份,前線總指揮布瓊尼、名將朱可夫等將領就像史達林建議進行戰略撤退。
  • 1955年,太原守倉庫的獨臂老人,突然收到北京命令,讓他來授少將
    而有一位開國少將的在授銜儀式開始前,他只是山西軍區的一位倉庫管理員。在1955年秋天的一個日子裡,這位倉庫管理員正巡視著每個倉庫的情況,正在忙於工作的他,突然收到了北京給他發來的一道命令,而這封信的內容是要他去北京參加授銜儀式。
  • 鮮為人知的南水峪之戰:500八路軍擊退1800日軍,結果收屍用了7天
    抗日戰爭期間,中日雙方曾發生過一場兵力懸殊的戰鬥:八路軍以不到500人的兵力,竟擊退了1800多名日軍的圍攻,戰後打掃戰場,給敵人收屍就用了7天時間。再考慮到雙方在武器裝備上存在的巨大差距,這不能不說抗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又一成功戰例。 這次戰鬥就是激烈的南水峪之戰。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有學者曾評價他:「別的將領是有大智才有大勇,而彭總則不同,他是大勇而有大智。」長期的軍事生涯,培養了他本能一般的軍事直覺。在戰鬥中,他敢打敢衝,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戰機。而在神勇的同時,彭德懷也秉承兵不厭詐的原則,善於使用奇謀,慣於隱蔽自己的意圖以給敵人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