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只看實用?人文與通識的學習,也很重要!

2020-12-22 PAGE佩知學院

一年一度的高考錄取陸續放榜,在動蕩的2020年,今年的高考處處顯得尤為不同,但是儘管如此,不變的依舊是對學生對象牙塔是生活的期待,還有專業的選擇的偏見。回溯過往幾年,考生以及家長對大學專業的選擇陷入了一種怪圈,優秀的尖子生扎堆選金融/計算機專業,而一些人文科目和社會科學科目,卻備受冷落。

就在今年7月30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手握如此優異的成績自然擁有無限選擇權。在大家都認為她應該選擇大眾眼中「高薪」,「好就業」的熱門專業的適合,她卻毅然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考古專業,這無疑讓人大跌眼鏡眼鏡。

相比理工、金融,考古的確顯得有點「冷門」,因為考古學是考究古物的,與日常經濟社會活動離得相對較遠。並且「不實用」,但是「不實用的專業」沒有前途嗎?

圖片來自 | 沸點

當我們在應試教育中沉迷題海,是否會想到未來的自己在工作中是怎樣的呈現,「實用的」知識,是否真的就能滿足我們職業的發展?

近些年來,通識性教育越發被重視,國內外各所大學以及企業都對通識性知識人才十分青睞,因為這些看似不務實的通識教育會幫助一個人塑造並提升他未來的軟實力,讓他在未來的生活中擁有超強的批判思維、創新思維和適應能力。

根據英國權威STEM教育組織官網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科技公司裡只有30%是專業受訓的STEM技能人才,其餘70%偏愛聘請有藝術和人文教育背景的員工。領英在2019年也公開表示,他們所需的不僅僅是技術型人才。世界經濟論壇的調查中也再次確認了非STEM技術(即通識性知識)的重要性。

在國內,這種理念被稱為「博雅」,淵博雅正、學識淵博、品行端正為之博雅。博雅教育也就等同於國外經典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通識教育雖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其理念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但在實踐中卻困難重重。

在中國,博雅教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的六藝教育和漢朝以後通常的儒家教育;六藝教育注重綜合知識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質素。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學也都逐漸成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其重要性被意識到之後,北京大學在2015年就推出了「博雅計劃」,區別於通過高考成績招生的方式,博雅計劃的自招形式更多樣化、個性化,對於一些具有特殊天賦和才能的學生採用量身定製測試方式,像是針對有文學特長的考生通過現場創作進行考核,對於科技創新類考生,將通過現場演示、作品答辯等方式進行考核。而通過該計劃的學生將接受博雅和專業的融合頂尖教育。

而作為中國的另一所一流學府——清華大學同樣沒有忽視博雅教育的重要性,同樣推出了類似的計劃「領軍計劃」。2009年開始,中山大學也推行了面向本科生的「通識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方案,在其建立的獨立學院——「博雅學院」中,一開始課程共分為四大類:中國文明,全球視野,科技經濟社會,人文基礎與經典閱讀,迄今已經建設起近200門核心課程。在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就讀的學生不再屬於原錄取院系和專業,實行四年不分專業的精英化博雅教育方案,貫徹跨學科跨領域教學。

可以看出,國內對博雅教育越來越重視,而國外也是早就將通識教育從小就融入了孩子們的學習當中。在美國,初高中的時候就多以項目制學習跨學科的科目,比如說文史哲等人文類課程。

在美國頂尖名校更是把通識教育作為目前教學階段的重中之重。哈佛大學,享譽世界的高等學府,自1943年《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出版以來,讓通識教育在哈佛大學,乃至整個美國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紅皮書指出:

通識教育應著重培養人

「有效思考、交流思想、合理判斷以及辨別價值」這四種能力,

其課程應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三大領域。

在哈佛的「通識教育項目」中,該校本科教育學院院長Amanda表示,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沒有一個學科能夠單獨回答或解決一個問題,始終還是需要去綜合諸多學科裡獲得的知識,並將其運用於世界,這就是跨學科通識教育的真正目的。

同樣作為通識教育踐行者的史丹福大學也是分別在2012年和2013對通識教育進行改革,並於2013年秋季學期實行新的通識教育方案,包括思維與行為方法、有效思考、寫作與語言等四類必修課。

該校的通識教育Structured Liberal Education (SLE)項目側重哲學、宗教、文學、電影、繪畫等的偉大著作,始終將通識教育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有效表達能力。

可以說,不同於我們的普通認知,一些我們認為大學裡不重要的選修課,其實在通識教育中都佔據了很高的地位。其實,在當今社會,不僅僅是本文提到的幾所大學幾家企業將重心移到了博雅/通識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大學、企業都開始尊重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和以項目制學習通識知識的方式。

相關焦點

  • 國家教學名師談人工智慧通識課程的教與學
    (其他理、工、農、醫應該比人文社科大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要簡單),介紹怎麼建設人工智慧通識課程。所以我認為,人工智慧通識教材的建設是關鍵。我們以前也把一般的人工智慧教材作為通識課教材來用,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生確實感覺到頭疼,感覺很難聽懂。所以現在要編寫好人工智慧通識教程,不僅能夠適合理、工、農、醫類大學生,而且要適合人文社科專業大學生學習人工智慧。
  • GAITC 2020 演講實錄丨王萬良:人文社科大學生的人工智慧教育...
    所以,人工智慧通識課程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中,讓其他各專業掌握一些人工智慧方法。2人工智慧通識課程理解誤區目前許多人對人工智慧通識課還存在一些誤區。第一個誤區:認為其他專業的學生基礎差,尤其是人文社科類的數學基礎更差。目前絕大部分學校給人文社科大學生開設了《大學數學》。
  • 武漢大學:通識教育夯實育人成才根底
    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認為,通識教育培養了學生四個能力:增長知識的能力,價值判斷的能力,邏輯分析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人類文明成果集中體現在經典著作之中,集中表現為這四種能力,任何教學都是這幾種理念和方法的傳授。而武漢大學兩大導引的通識教育則將這些理念和方法收納其中,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 吳國盛做客「清華通識說」 分享科學史與通識教育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吳國盛教授以「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為題,從科學史與通識教育的關係和科學史類通識課程兩個方面展開,指出科學史學科為通識教育而生,科學題材應該加入到通識教育中,並分享了人文經典閱讀方法和「大班教學+小班研討」授課模式的經驗思考。講座採用線下線上融合的方式,通過荷塘雨課堂直播,共50餘位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 吉利學院全面推進通識教育改革 德智體美勞五項並進落到實處
    新學期伊始,吉利學院通識教育如火如荼,全面開花,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到實處。旨在培養未來成功者,讓學生畢業後不僅成為一名專業能手,在事業上、身心幸福上同時擁有精彩人生的人。  吉利控股集團李書福董事長篤定,吉利辦教育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情懷。
  • 新學期伊始 吉利學院通識教育如火如荼 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基於此,吉利學院全面推進通識教育改革,劍指培養未來成功者,新學期伊始。吉利學院通識教育如火如荼,全面開花,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落到實處。「培養什麼樣的人」是通識教育的首要任務吉利學院在通識教育中設立思政學習坊,把思政學習坊打造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
  • 預告|Q版手繪全球人文地理通識讀本,從這裡認知世界
    但是,我們去看一副名畫,讀一部國外名著,如果不了解作者出身背景、所處環境,又怎能讀懂這些名作呢?我們帶孩子去看世界,或者告訴他們法國、美國、埃及……這些僅僅是停留在現在看到的事物上,並沒有很深的理解。只有對世界各國的地理地貌、歷史發展進行了解才能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美國的學校能夠培養這麼多的領袖和精英?
  • 科學+歷史+文學,6-12歲少兒通識雜誌推薦
    想要孩子見世面,就少不了一本通識雜誌。  《好奇號》 是引入Cricket Media版權,專門針對6-12歲的通識讀物 ,內容涵蓋科學、歷史、文化、文學等多個領域。  1  源自Cricket Media  全球少兒讀物與STEM教育的頂尖品牌    Cricket Media(蟋蟀童書)在美國的名氣絲毫不亞於中國的山海經,這個著名的STEM教育專業出版機構,不止擁有百年歷史,它的讀者粉絲也遍及全球
  •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興趣重要還是特長重要?
    雖然填志願時沒選好專業,將來也有轉專業或者工作後轉職的機會,但是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尤其是如果開始專業沒選好或者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沒興趣,畢業時勉強擇業或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就業將處於比較劣勢的地位。不如趁高考填志願選專業的機會一步到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成本都小得多。
  • 文科生適合報考哪些專業?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 也就是中文專業,中文專業是萬金油,就業面較廣,國家黨政機關、新聞媒體、出版機構、中小學、企業等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 哈佛柯比教授認為:頂尖學霸確實都很勤奮,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學習力」
    頂尖學霸確實都很勤奮,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學習力」。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的柯比教授(W·C·Kriby)就提出: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學生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柯比教授認為,以傳統的方法去學習,是一個迅速減值的過程;而以學習力去獲取知識,則是不斷增值的過程。
  • 專業解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專業——建築學
    很多同學都對建築專業非常感興趣,該專業也一直是報考的熱點。我們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01專業解讀建築學是一門以學習如何設計建築為主,同時學習相關基礎技術課程的學科。主要學習的內容是通過對一塊空白場地的分析,同時依據其建築對房間功能的要求,建築的類型(如體育館,電影院,住宅,廠房等不同類型),建築建造所用的技術及材料等,對建築物從平面,外觀立面及其內外部空間進行從無到有的設計。其中所學習的範圍小到簡單的房間布局,大到城市數個街區的建築群體的設計。建築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
  • 查明建教授帶來上外新生學術引領計劃通識...
    外語學科不是僅僅學外語的學科,而是在幫助學生提升外語能力的同時,進入這五大知識領域的學習,掌握基本的學術研究方法,為成為高端外語專業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編者按】為實現我校「會語言、通國家、精領域」的人才培養目標,幫助外語學科新生從一開始就對本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研究領域有所了解,學校特邀請資深學者舉辦「外語學科新生學術引領計劃」通識教育系列講座,均以「什麼是……?」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翻譯專業
    天津外國語大學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其人才培養定位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培養國家建設急需的翻譯人才。1979年開始招收翻譯方向碩士研究生,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2008年,翻譯方向經教育部批准設置天津市第一個本科翻譯專業,同年,獲教育部批准,取得翻譯專業碩士學位(MTI)授予權,2011年,獲批「黨和國家重要文獻翻譯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
  • 觀點|封一函:新時代英語專業的人文學科內涵
    儘管liberal arts有時也譯為「人文教育」,但本文所指的英語人文教育是指英語專業所包含的人文學科教育,不是泛指博雅教育、通識教育或全人教育,英語專業中的人文教育通過英語思辨能力培養,更關注人所創造的思想以及對人類文明所產生的影響,這不僅是一種內化的教育,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科教育,以此體現為英語專業的人文學科內涵。
  • 選專業重要嗎?自考生如何選擇自考專業?
    那麼自考應該如何選擇專業?下面給大家簡答整理下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第一、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學習基礎。需要仔細地分析自己的特長,是邏輯分析比較好,還是記憶力出色,或者是有藝術天分,如果你認為做高數不會使你頭疼,基礎很好,可以選擇工商企業管理、會計、市場營銷、計算機等等含有數學因子的專業,因為一般帶有算數性質的專業都必不可少的有高數,當然還可能有些其他需要邏輯思維的科目,有些還可能有物理化學等專業課;如果你認為長時間的背書,不會使你頭暈和乏味,那就選擇一些文史類的科目,當然這些科目都沒有高數,更談不上物理和化學
  • 查明建:英語專業的困境與出路
    由於增加了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學時有限,所以要壓縮本來就很少的專業課程,只保留了精讀、泛讀、聽力等語言技能課程。學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語言技能,沒有得到真正的專業教育。而所複合的專業知識課程,不可能像本專業那樣開設得全面而系統,學生無法達到相關專業畢業生的水平。其結果,這些學生本專業的知識缺乏,英語也沒學精,所複合的專業知識更是膚淺,英語專業和所複合的專業知識兩方面都有欠缺。
  • 能跨學科上課,還有海外學習和職業證書?這個寶藏專業來了解下!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個華威寶藏專業「Liberal Arts」,相信不少同學對這個名詞應該不陌生吧?Liberal Arts又稱Liberal Arts Education,中文翻譯有很多種,可以理解為博雅教育、文理教育、人文教育等。
  • 智能時代下,人文學科過時了嗎?
    為了學習而學習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考慮到這些費用,就難怪大部分人想讓自己的學位以更具體的方式帶來回報。總的來說,他們已經做到了:比如在美國,擁有學士學位的人每周比沒上過大學的人多掙461美元。目前被公認的好就業的專業也不外乎財會類、機械電子類、外語類、教育類、醫護類等。
  • 上海人文新地標 大夏書店 麗寶正式開業 傳統書店轉型升級出新招!
    麗寶集團上海商業總經理丁帥致辭  大夏書店,是隸屬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人文書店,定位於人文通識,圖書包含人文、社科、文學、科普、生活休閒五大分類,以及近50個細分類,選品優質、分類精準,努力為讀者提供最周到的選書服務和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