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核潛艇水下噪音:美95分貝,俄100分貝,中國的答卷很漂亮

2020-12-17 陣匠

說到海軍,人們通常都會想到航母這種大型海上移動堡壘,其作為海軍的主要戰力來源,早已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象徵,因此各個有實力的海洋大國都沒有放棄對航母的研發工作,以更好的捍衛本國海洋權益。但除了航母之外,核潛艇無疑也在現代海軍中佔有重要地位。

潛艇和飛機一樣,也是先由民間發明,隨後再被人們挖掘出軍事價值,並在實際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軍用潛艇憑藉其秘密性、安全性等特點,在海戰中起著物資運送、跟蹤、偷襲等作戰任務,為了提升潛艇的續航能力,美國又推出了世界首款核潛艇,發展到今天,核潛艇已經成了核三位一體中的海基發射平臺,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

對於核潛艇這種「水下幽靈」而言,其隱蔽性越強,任務成功率就越高,戰場生存能力也更強,因此如何降低潛艇在水下作業時的噪音,就成了各國核潛艇研究的重點。中美俄作為當今世界軍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在核潛艇領域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國核潛艇的水下噪音進行一個對比,中國交的答卷真是漂亮。

美國作為世界首個研製出核潛艇的國家,在該領域也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據了解,於1997年開始為美國海軍服役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通過輪機減震平臺、傾斜彎角式帆罩等一系列靜音設計,將水下噪音降到了95分貝。

接著看看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的整體軍力要弱於美國,但在核潛艇領域,俄羅斯在某些領域的技術水平依舊要領先於美國不少。為了應對美國的海洋威脅,俄羅斯推出的第四代核潛艇885M型,水下噪音為100分貝,但值得一提的是,該潛艇的潛深要比海狼級多近200米,潛深每增加100米,可被探測到的潛艇噪音輻射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10分貝,所以885M型被探測到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中國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在1964年才推出首款核潛艇,在1974年才為海軍裝備了「長徵一號」核潛艇,整體水平要低於美俄兩國。經過幾代潛艇人的努力後,我國的093型攻擊核潛艇的水下噪音約為110分貝,相較於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中國交出的答卷是真的很漂亮。相信隨著軍工實力的提升,我國核潛艇的水下噪音也會越來越低。

相關焦點

  • 核潛艇噪聲95分貝很吵?實際上搞錯了計量標準!
    昨天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的推文中,談到了海洋背景噪音的問題,說到全球海洋背景噪音基本在95分貝,而低於95分貝的潛艇就很難再被各種被動聲吶探測到。因此會被稱為大洋黑洞。有細心的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95分貝的噪音水平已經算是震耳欲聾。
  •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分別是多少?美39節,俄46節,我國呢?
    而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的主要成員,它所帶來的威懾力可不比海洋重器航母小,一旦它潛入海裡,就會對海上的軍艦構成致命的威脅。核潛艇因為是水下作戰,自然是下潛越深越不容易偵查,而帶來的威懾力也會更大。不過在海水阻力和壓強的作用下,核潛艇在水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考慮到核潛艇的綜合性能,對於它在水下運行的速度,其實各國也有著針對性的研究。
  • 中國095型核潛艇很奇怪:沒有螺旋槳 連船軸都沒有
    所以,潛艇的最大課題之一就是如何減少噪音等級。無論是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其主要動力方式均是通過消耗燃料產生的機械能。較新一代的潛艇均採用柴電混合或者核能發電驅動電動機運動。相比常規的機械式推進,電動機推進的好處就是極大地減少噪音,同時減少水密難度。但即使如此,由於潛艇本身的大小和電動機的推進速度,即使採用電動機作為推進系統,其主軸部分產生的機械振動和噪音依舊無法抹除。
  • 中美俄核潛艇數量對比:美71艘,俄37艘,中國是多少?
    那11艘航母就是美海軍最大的依仗,他們可以在別人的領海附近來回晃悠,但是別人拿他們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航母就象徵著威懾力,能擁有11艘完整的航母意味著美國的經濟實力和軍工水平已經是高到可怕了。航母的海上地位一直以來都很牢固,這點確實是無人能夠動搖,可是除了航母,海軍還有一些武器也非常強勢,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核潛艇也是海軍的關鍵武器之一。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時長比較:美國83天,俄46天,中國是多少
    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表示能否發明一種在水下航行的船,這個構想後來也是一步步變成了現實,當時在最開始的時候,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人們可以潛到水下,親眼看看水下究竟是什麼樣的景象。當潛艇被最終投入戰場時,大家很快發現潛艇具有常規艦艇無法企及的優勢,因為它能夠潛行在水下,所以大海就是它天生的屏障,這讓它能夠完成各種作戰任務。
  •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深度是多少:俄1200米,美600米,中國是多少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的海軍力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依靠航母以及萬噸大驅等海軍力量,中國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能夠保衛海疆安全,維護自己的海洋利益。在海面上,航母和其它軍艦自然是海軍不可缺少的力量,而在海面之下,核潛艇力量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打擊力量的海基力量,是各個大國的關鍵力量之一。
  • 核潛艇水下續航哪家強?美國83天,俄羅斯46天,中國呢?
    核潛艇是水面艦艇的殺手,也是大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軍事實力必然會上升一個檔次。而不同國家的核潛艇,性能也不盡相同,決定核潛艇性能的因素,除了載彈量,噪音水平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下自持力。
  • 開車噪音超過80分貝也要罰?是的,扣3分罰200元
    不同的聲音分貝對人有不同的影響,當聲音演變成噪音後,會影響神經,損傷聽力,嚴重者甚至致使耳聾。70-90分貝:感覺很吵、有損神經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 上述文字對應具體場景聽覺如下圖: 由此可知,當噪音超過70分貝,耳朵已經難以接受,到80分貝時更是吵鬧,若是經常處於
  • 俄首艘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何戰略意圖?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來源:中國國防報)據央廣新聞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俄羅斯首艘北風之神-A級改進型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正式入列俄羅斯北方艦隊。作為俄羅斯新一代的戰略核潛艇,該核潛艇加盟北海艦隊有力提升了俄羅斯海軍的實力,擴大了俄羅斯在北冰洋地區的軍事存在與威脅。事實上,前不久美剛剛加強對北極的軍事影響力,在此敏感時刻,俄「北風之神」潛艇入列北方艦隊暗藏俄何種戰略意圖?這款名聲在外的核潛艇性能究竟又有何過「艇」之處呢?
  • 國際事件丨美高官再鼓吹俄威脅論,妖魔化俄「波塞冬」潛航器
    美高官指責俄"波塞冬"潛航器威脅美國安全據《中國國防報》報導,近日,有美國國防部高官指責俄羅斯的"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對美國沿岸城市構成了巨大的威脅,並把"俄國威脅論"拿出來老調重彈。俄軍事專家宣稱,"波塞冬"可搭載20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戰鬥部,並由改裝後的奧斯卡Ⅱ級巡航飛彈核潛艇攜帶,戰時可以隱蔽出海不被發現,一旦確定目標,便由奧斯卡Ⅱ級核潛艇水下發射"波塞冬"無人潛航器,"波塞冬"發射後在水下1000米深度保持高速巡航狀態接近預定目標,離目標城市不遠處引爆核彈頭,從而引發核海嘯破壞敵方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建築設施。
  • 中國096戰略核潛艇何時服役?巨浪-3飛彈已待命,重鑄海基核盾牌
    關於094和094A的區別,外媒並沒有進行詳細介紹,只是稱其採用了新的自然循環壓水堆和推進系統,降低了航行時所產生的噪音。不過無論是是094型核潛艇還是094A型核潛艇都依然裝備的是巨浪-2型潛射彈道飛彈,一共裝備了12枚,其射程最大為8000公裡,可以攜帶6-8枚分導核彈頭。但是這款核潛艇在外媒看來技術水平依然非常落後,威懾力並不算太強。相反他們更關注和的是中國下一代戰略核潛艇096。
  • 兵韜志略|俄最新攻擊型核潛艇下水,與美戰略競爭繼續升級
    因此,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海基核力量威懾體系的主要實現形式之一,成為俄羅斯在眾多戰略武器中最青睞的對象,其戰略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已經超過了航母。目前,俄海軍的核潛艇建設取得了不少發展成就,此次下水的「亞森-M」級攻擊型核潛艇,除了繼承蘇俄潛艇一貫的高航速和超大潛深外,還特別注重隱身降噪技術和多功能用途,成為了俄震懾海洋的重要利器。
  • 俄新一代航母殺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性能解讀
    這款潛艇是俄羅斯在奧斯卡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和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的基礎上研製而來,集成二者先進的作戰性能於一身,其水上排量約8600噸,水下排量約13800噸。亞森級核潛艇採用了全新的電力推進系統和數位化設備,同時,為了增強水下的探測能力,該級核潛艇的聲吶系統幾乎完全佔據了潛艇艏段,魚雷發射系統則安裝在了潛艇另外的部位。
  • 俄戰略核潛艇罕見四連射,俄軍事專家:是對美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
    俄羅斯軍事專家稱,這一試射意義重要,表明俄戰略核潛艇完全具備作戰能力,「這是對美國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3日稱,俄國防部12日宣布,「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核潛艇進行了4枚「布拉瓦」洲際飛彈的齊射,這是計劃作戰訓練活動的一部分。「飛彈在預定狀態下飛行,根據確證的控制數據,彈頭成功擊中奇扎訓練場的指定區域」。
  • 露天卡拉OK、廣場舞音樂吵鬧擾民 噪音到底該咋辦?專家:視環境設分貝
    附近華龍美樹小區北門的保安告訴記者。一些居民反映,夏天大家都開著窗戶,朝陽路兩側幾棟樓的居民聽到的聲音格外大。除了拉著音響來跳舞,廣場上還有兩撥兒人用車載電腦播放音樂唱歌唱戲。一位拿著麥克風飆完高音的先生說,他們不對外人開放,「就是幾個愛好唱歌的朋友湊在一起玩玩。」針對李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諮詢了三間房地區城管執法隊。
  • 俄專家稱俄戰略核力量「老當益壯」:至少還能再服役10年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2月10日發表了題為《在全球戰爭中敵人不會有戰勝俄羅斯的機會》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觀察家弗拉基米爾·穆欣,文章稱,俄專家指出,俄羅斯相對「不年輕的」戰略核力量裝備在經過升級後,已具備更高的戰鬥力,這使它們至少還能在俄軍服役十年。
  • 全世界最大的核潛艇:排水量堪比航母,北約代號「颱風」級
    在二戰時期,潛艇就暴露出續航能力差以及水下航速低的問題,其實從本質上說就是動力問題得不到完美的解決。而要想判斷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如何,首先要看他們是否擁有航母,其次就要看是否擁有核潛艇了。這樣火力猛、速度快同時還具有優秀的隱身性能的核潛艇自然是很多國家都渴望的,但是由於技術問題,目前世界上只有印度和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而真正能夠建造的只有五個常任理事國。
  • 2.4萬噸核潛艇被重啟!已封存整整23年,號稱可摧毀整個航母編隊
    由於經費的短缺,俄羅斯海軍想要在大型水面艦艇上抗衡世界第一海軍已經很難實現,因此近些年來,俄海軍集中有限的資源大力發展水下威懾力。前段時間,俄海軍的第9和第10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開建,這是一種堪稱完美的戰略核潛艇,航行噪音僅為108分貝,搭載著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幾乎可以覆蓋全球任意一個角落,威懾力不亞於世界任何一款戰略核潛艇。
  • 中美俄軍事博弈,誰更勝一籌?或將平分秋色!
    俄羅斯米格-31K戰機作為世界各國的龍頭,中美俄三國一直躋身軍事科技強國之列,三國無論在哪一方面都是各有千秋,且世界上每年消耗軍費最多的也是中美俄三國。那麼我們不妨做一個推測,倘有戰事發生,三國分別可動員多少兵力參戰?
  • 四萬噸颱風級核潛艇:魔改成水下航母,帶戰鬥機的腦洞太大
    【話說軍世】前蘇聯建造的颱風級核潛艇,其水下最大排水量可以達到4.6萬噸,這個噸位已經比大多數兩棲攻擊艦要大,接近了中型航空母艦,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滿載也不過4.25萬噸,近日,有將颱風級魔改成水下航母的模型,引起不小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