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海軍,人們通常都會想到航母這種大型海上移動堡壘,其作為海軍的主要戰力來源,早已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象徵,因此各個有實力的海洋大國都沒有放棄對航母的研發工作,以更好的捍衛本國海洋權益。但除了航母之外,核潛艇無疑也在現代海軍中佔有重要地位。
潛艇和飛機一樣,也是先由民間發明,隨後再被人們挖掘出軍事價值,並在實際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軍用潛艇憑藉其秘密性、安全性等特點,在海戰中起著物資運送、跟蹤、偷襲等作戰任務,為了提升潛艇的續航能力,美國又推出了世界首款核潛艇,發展到今天,核潛艇已經成了核三位一體中的海基發射平臺,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
對於核潛艇這種「水下幽靈」而言,其隱蔽性越強,任務成功率就越高,戰場生存能力也更強,因此如何降低潛艇在水下作業時的噪音,就成了各國核潛艇研究的重點。中美俄作為當今世界軍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在核潛艇領域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國核潛艇的水下噪音進行一個對比,中國交的答卷真是漂亮。
美國作為世界首個研製出核潛艇的國家,在該領域也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據了解,於1997年開始為美國海軍服役的海狼級攻擊核潛艇,通過輪機減震平臺、傾斜彎角式帆罩等一系列靜音設計,將水下噪音降到了95分貝。
接著看看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的整體軍力要弱於美國,但在核潛艇領域,俄羅斯在某些領域的技術水平依舊要領先於美國不少。為了應對美國的海洋威脅,俄羅斯推出的第四代核潛艇885M型,水下噪音為100分貝,但值得一提的是,該潛艇的潛深要比海狼級多近200米,潛深每增加100米,可被探測到的潛艇噪音輻射就會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10分貝,所以885M型被探測到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中國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在1964年才推出首款核潛艇,在1974年才為海軍裝備了「長徵一號」核潛艇,整體水平要低於美俄兩國。經過幾代潛艇人的努力後,我國的093型攻擊核潛艇的水下噪音約為110分貝,相較於過去有了很大提升,中國交出的答卷是真的很漂亮。相信隨著軍工實力的提升,我國核潛艇的水下噪音也會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