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僧三寶和他師父釋延澱:苦練七十二藝,笑對八十一難

2020-12-17 未來網

  未來網北京5月29日電(特約記者 李文亞)「三寶,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不愛吃學習的苦,卻願意吃生活的苦嗎?因為學習的苦,你得主動去吃,得勤奮學習,而生活的苦非常簡單,你只要坐著等,他自然就可以來。」

  有少林武僧稱號的釋延澱師父(以下簡稱「延澱師父」)和徒弟少林三寶(以下簡稱「三寶」)的這段對話,加上師徒兩人慈愛呆萌的畫面,在快手上一下打到了眾多網友心裡,網友直呼,「好有哲理」「師父太帥了」。

  徒弟三寶和師父釋延澱(受訪者供圖)

  三寶今年3歲多,因為家住在寺院旁邊,從小又喜歡拿著棍棒揮舞著玩,於是爸媽就把他寄托在寺院,跟著延澱師父練功。同樣的是,延澱師父從小也是在寺院長大,練功習武,後來當過兵,退役後又回到了寺院。

  師徒的緣分從這裡開始。

  勇敢的三寶,開明的師父

  給一個不到4歲的孩子講武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延澱師父告訴記者,「給他講一些大道理或拳腳功夫,他體會的比較模糊,更多是給他立一些規矩,像生活當中的禮節禮貌、上課不允許亂動等,要堅持像這樣去引導他。」偷懶也是有的。每天的練功很枯燥,如果哪一天能出去玩一玩,三寶會感覺特別高興。

  三寶(受訪者供圖)

  在延澱師父眼中,三寶是個勇敢的孩子。當問到「三寶練功會不會哭」時,延澱師父微笑著說,「會哭。三寶剛來寺院的時候會不適應,尤其是訓練中再受一些委屈,要及時做一些心理疏導,畢竟小孩子離開了父母,多哄一哄。今天累了,不練了,調整調整,玩一玩,開心了,把不開心的事情忘了,就好了。」

  徒弟三寶和師父釋延澱(受訪者供圖)

  延澱師父教過很多孩子。他認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需要家長或老師去引導,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規矩,不能因為他哭了、累了,這件事情就不做了,要通過其他方式讓他繼續堅持下去。還要讓他知道,今天的事情需要在今天完成,這樣才能更好地成長。

  徒弟三寶和師父釋延澱(受訪者供圖)

  寺院的「團寵」,師父的開心果

  比起同齡人,三寶算比較早接觸功夫的。大多數孩子還在父母的膝下撒嬌時,三寶已經開始學著獨立。

  當記者問起「三寶這大半年進步大嗎」,延澱師父感慨:「進步很大。畢竟太小,吃飯、穿衣服是問題,還不會自己上廁所。來寺院後,我慢慢教他,他在進步,慢慢學會獨立。小孩子在家裡也需要一步一步的教、一點一點的學。」

  自從三寶來到寺院,也給延澱師父的生活帶來了變化。

  徒弟三寶和師父釋延澱(受訪者供圖)

  延澱師父的時間更緊張了。與其說每天花時間照顧和教導三寶,不如說三寶也時刻在陪伴著師父。三寶是寺院的「團寵」,也是師父的開心果,比起三寶給他帶來的快樂,延澱師父覺得那些辛勞都不算什麼。

  「現在的三寶,對拍視頻和直播,還沒有什麼概念。」延澱師父不想讓他過多地接觸手機和網絡信息。更多的是,他把三寶的生活點滴記錄下來。等三寶長大了,這會是一份美好的回憶。長大後的他也會知道,有這麼多人一直在關注,他會更加要去努力學習來塑造和提升自己。

  快手上的很多熱心網友給三寶寄吃的、用的和玩具,延澱師父實在推脫不過時才會接納。在某種程度上,他更希望粉絲們能以寫信的方式和三寶進行一種互動,等三寶以後識字,將會給見證他成長的叔叔阿姨們回信。在他看來,這樣一種良性的溝通方式,也會成為三寶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師徒傳承,也是一種精神延續

  也有粉絲擔心三寶這麼小開始練功,會不會影響骨骼的發育。

  延澱師父解釋:「人需要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少林功夫是合乎人體自然的,對人體無害。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不同年齡學習的東西不一樣,年紀大的適合做養生的功法,年紀小的更適合拉筋、拔筋這類動作,針對不同的年紀和人群要練習不同的動作。」

  視頻裡,三寶一隻腿搬過頭頂的動作,讓人讚嘆的同時,也讓很多人心疼。延澱師父有時還會拿著糖果在三寶面前晃來晃去,也是要告訴三寶,按時完成了規定的動作就能拿到獎勵。

  對孩子來說,獎勵就是最大的鼓勵。問及今年怎麼給三寶過兒童節時,延澱師父說,往年都會組織孩子們看看電影、踢踢足球,或者休息一天,但今年因疫情影響,也許只能在寺院內放鬆一下了。

  對延澱師父來說,拍視頻、開直播除了記錄師徒的日常生活,他還希望傳播少林功夫的意義和真諦,讓更多的人了解少林寺,了解少林功夫。

  徒弟三寶和師父釋延澱(受訪者供圖)

  「少林功夫非遺傳承人」這個名號,是釋延澱的師父給他的。師父希望他能在少林功夫這條路上走得更遠,做得更多。

  而對三寶來說,這條路可能會更遠。師徒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延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三寶長大,會越來越知道習武做人,乃人生至高境界。

  寫在最後:

  三寶一直在旁邊聽著記者跟師父的對話。

  師父說,今天三寶「有點蔫兒」。聽到要過節時,三寶用可愛稚嫩的聲音說,「祝全國的小朋友六一兒童節快樂,平安吉祥。有時間都來少林學功夫。」

  「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未來網將聯合快手發起「神奇小孩」六一特別直播,延澱師父將會為三寶在直播間送上一份特別的兒童節禮物。6月1日中午12:00,一起進入快手「我是小未」直播間祝福這位「神奇小孩」,重溫童年簡單的快樂。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八十一難」故事的演化過程
    「八十一難」中紅孩兒、女兒國、火焰山等情節在雜劇中俱都出現,可以看出楊景賢雜劇雖然簡單,與吳本百回故事難以相提並論,但構建了「八十一難」的基本框架和幾大主要情節,對於《西遊記》「八十一難」的影響不容忽視,正如《中國文學史》中所講「這個劇對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的形成有著明顯的影響。」
  • 龍門此秘術連八十一門總門掌也不會,半月之內培養出一位少劍客
    赫連洞彩收的三位愛徒虛空虛相虛音也都是三寶門人,可是龍門到了第三代卻出現了「和尚教老道」的先例,虛空打破了慣例收了張明志和趙明真這兩小道士為徒,這二張後來成為武林的二聖,此後龍門高手選擇傳人時也就沒有了佛道之分,經過數代龍門高手的努力,三寶與三清的武學交融之下才出現了無極門武學的雛形。
  • 牛魔王也會七十二變化,他的師父也是菩提祖師嗎?
    原著是這樣說的: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鑽疾,不活達些;把寶劍藏了,念個咒語,搖身一變,即變作八戒一般嘴臉,抄下路,當面迎著大聖,叫道:「師兄,我來也!」牛魔王這變化之術和孫悟空很是相似,那麼,牛魔王這七十二變是在哪裡學的呢?他與孫悟空是不是同一個師父?
  • 釋永信自稱會七十二絕技,收釋小龍為徒,為何還被其它弟子舉報?
    要說少林寺最有名氣的人物,當屬釋小龍了,當年不少風風火火有關少林寺的電影,都是由他拍攝而成。只不過如此小的孩子會那麼多武功,也只能怪他的師父教得好,作為釋小龍的師父,釋永信也是一個大人物。曾收釋小龍為徒的釋永信,武功有多厲害?
  • 佛教,何以將佛、法、僧稱為寶呢?我們為什麼要供養三寶?
    佛法僧三寶中,各各皆具三寶的功德。1、佛:佛有覺照之能--即佛寶;能說法,於法自在,故有軌持之能--即法寶;佛無違諍之過--即僧寶。2、法:法的本體、具有能生諸佛之性--即佛寶;法法平等、互不相妨(和合之義)--即僧寶。3、僧:僧具觀照之智者--即佛寶;僧有軌持之用者--即法寶;僧為和合之體者--即僧寶。
  • 釋妙興與妙興故裡謝灣村(組圖)
    釋妙興其人  釋妙興,生於清末1891年,小名謝疙瘩,家裡一共有4個兄弟和一個姐姐。因家貧,8歲釋妙興即出家少林寺,拜雲松恆林大和尚為師,參禪習武。師父給取法號妙興,字豪文。  妙興聰明穎悟,為文習武,皆超群僧,被恆林稱為奇才。恆林遂將少林嫡傳鎮山棍、羅漢拳、點穴、擒拿、卸骨、氣功七十二藝練功法等傳授給妙興。
  • 釋延理:我心中的師父
    最近難得能夠專心讀書,我又重新閱讀了師父的自述體傳記《我心中的少林》;不禁感嘆師父三十餘年的苦心經營,以及高瞻遠矚的過人智慧。今天的少林寺能夠作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名片和其享譽世界的影響力。其中無不關係著他這個「當家人」的每一步的艱難抉擇與忘我精神。所以,我發心把師父的這本自述體傳記《我心中的少林》在喜馬拉雅的平臺上朗讀一遍。
  • 牛魔王七十二變向誰學的?如來為何要置他於死地?與其師父有關?
    偏偏他又沒穿內褲,這就尷尬了。有一次他到南海請觀音滅紅孩兒,觀音請他先飛,他卻滿臉羞愧地說,我飛前面對菩薩不敬。為何?光屁股要露出來!七十二變曾是孫悟空引以為豪的特技,結果在江湖上連載了三回,差點把命都搞脫了。一次與二郎神鬥法,尾巴變不了,被識破;一次在平頂山,紅屁股變不了,差點被砍死;一次在獅駝嶺,笑了一下就露出原形,差點被陰陽二氣瓶燒死。
  • 古代志怪故事:換身,釋僧群,清泉鄉民
    某天,他對一個壯年僧人說:「我的房子殘破不堪,不能再住了,借你的屋子住可以嗎?」壯年僧人說可以。第二天早晨,壯年僧人起床後發現自己行動很不方便,奇怪的說:「和昨天不一樣,我怎麼老得這麼快?」晚上僧人們吃飯時點名,點到壯年僧人,他回應一聲。眾人奇怪的說:「您不是長老嗎?為什麼說自己是某僧?」但是聽他的聲音,的確是那個壯年僧。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十二難 收降八戒
    西遊記八十一難的第十二難是收降八戒。收八戒的過程,與收孫悟空的過程大不相同,而且對八戒的介紹也相對簡單一些。路遇高才(高老莊去請法師的家人)唐僧與孫悟空師徒二人一路西行,一日走到日落西山的時候,遙遙的看見一座山莊,這唐僧就提議去山莊借宿一宿。
  • 《西遊記》:佛教文化與「八十一難」
    魯迅先生雖有「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之語,但《西遊記》的「八十一難」故事終究是以佛教取經故事為外殼,填充不同內容形成的,它深受佛教文化中一些經典、俗講的影響。在這十七節中已經可以看出「八十一難」取經故事的一些雛形,並且一些細節相互吻合,比如大梵天王曾賜唐僧隱形帽、錫杖,在《西遊記》小說中轉化為觀音菩薩的緊箍咒和九環錫杖;火類坳的白虎精曾變化女子以騙取經人,在《西遊記》小說中衍化為白虎嶺的屍魔白骨精化為村姑;而《詩話》中出現的吃人妖魔深沙神,可視作小說中沙僧形象的源頭,深沙神曾兩次吃取經人,而雜劇中沙和尚曾九吃取經人
  • 如意道長為何不服八十一門總門掌?他身為總門掌有三個短處
    當湛盧劍再次出現在於秀娘面前時,它已經輾轉到了百靈如意道長賀玄真手上,要說這如意道長確實是藝高人膽大,她敢於隻身進闖府城去牢中救循環道長賀清虛。面對西域大俠馬駿等武功高超的俠劍客們,如意道長把手中的湛盧劍揮舞開來無人可擋,直到奇劍坤元子於秀娘大喝一聲走出人群來對陣這位睥睨群俠的如意道長。
  • 唐玄奘真實的漫漫西行路,遠比書中描寫的八十一難更艱險
    唐僧菩薩心腸,對壞人和妖怪都會動惻隱之心,可是他卻能狠下心腸對悟空念緊箍咒,每次看到悟空疼得在地上打滾,年少無知的我就會覺得唐僧實在面目可憎、恩將仇報,還不如索性就讓妖怪把他抓走,孫悟空一個筋鬥雲就可以到達西天,順便把經取回來,何必受唐僧的連累和窩囊氣?
  • 白雲瑞為何不如徐良的武學造詣高,他對刀法過度地偏愛和執著
    假如徐良和白雲瑞是一師之徒的話,徐良比白雲瑞能耐高是很正常的,可事實上,徐良兩位師父雲中和魏真和金睛好鬥梅良祖屬於三路的劍客,而白雲瑞的師父白雲劍客夏侯仁、瘋僧醉菩提、老鴛鴦公冶壽長都是一流的劍客,按說白雲瑞的武功應該是不次於徐良的,可白雲瑞的輕功、內功、掌法、兵器、暗器幾乎全面落後於徐良,這是為何呢?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十三難 黃風怪阻
    這洞府的地方,可以說極為兇險,疊嶂尖峰,回巒古道,人身難上。悟空看定洞口,對八戒說:「八戒,你可先將行李先放在山坳之處,撒放馬匹,不要出頭。等我去門口跟他賭鬥,拿住了妖精,才能救出師父。」(感覺有點支走八戒的意思)八戒聽後,也不多說,道:「恩,不用吩咐!你快點去吧!」孫悟空整了整直裰,束了束虎皮群,拿了棒子,站到黃風洞門口,高聲喊道:「妖怪!
  • 西遊記八十一難詳解:第五難 出城逢虎
    西遊記中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到達靈山,取得真經。今天我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第五難出城逢虎。這一難也是唐僧真正西去取經路上的第一難。話說三藏法師自被唐王及官員送出長安之後,就馬不停蹄向西而去。(《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眾僧聽後,都稱讚三藏法師,說三藏法師真是「忠心赤膽大法師」,誇讚不盡。在法門寺住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三藏法師就穿好袈裟,上了大雄寶殿,在佛前禮拜,口祝禱:「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
  • 郭曉峰《錦衣之下》番外七十二:苦練劍術
    自野外實練追蹤術後,一回到石坳,師父便傳授追蹤劍術給楊立,並在師父的指點下,楊立加緊苦練,從出劍到收劍,劍劍隨心所悟,隨心所用。 胸肌和腹肌如同刀劍雕刻風霜磨合而成,一根根肌肉線條菱角分明,這便是一個15歲的少年楊立,並未成熟的身子,卻已有著成年人的菱角線條。
  • 釋永信自稱精通72絕技,出門卻還要帶保鏢,他到底會不會武功
    可 到少林方丈釋永信這兒,實在是顯得很引人深思。一方面釋永信自稱為具有七十二絕技,另一方面釋永信卻很少有展示出功夫讓人很難服眾。那麼,釋永信功力到底如何?他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疑惑?釋永信在大家的眼裡,好像是一個「妄自尊大」的僧人。佛教注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做好修行就好了,釋永信卻積極主動融進市場經濟體制大時尚潮流,把少林寺打造成了一個「商業傳奇」。
  • 少林七十二門絕技,此七人神功蓋世,分別身兼多少種絕技?
    而且在絕技的數量上面,他是唯一能和達摩祖師並駕齊驅的人,我認為鳩摩智是練武天才,能將諸多絕技融合,須知這絕非易事,不然逍遙派為何不搜羅少林絕技,以此稱霸中原武林。如果論其招式精湛,鳩摩智所修煉的絕技,自然遠不如少林高僧,尤其達摩院和羅漢堂的首座。若比拼威力,必將反之,畢竟鳩摩智的小無相功,能極好的催動七十二絕技,使之威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