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換身,釋僧群,清泉鄉民

2020-12-22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換身

聽說贛州有個老僧,老態龍鍾,步履蹣跚。某天,他對一個壯年僧人說:「我的房子殘破不堪,不能再住了,借你的屋子住可以嗎?」壯年僧人說可以。

第二天早晨,壯年僧人起床後發現自己行動很不方便,奇怪的說:「和昨天不一樣,我怎麼老得這麼快?」晚上僧人們吃飯時點名,點到壯年僧人,他回應一聲。眾人奇怪的說:「您不是長老嗎?為什麼說自己是某僧?」但是聽他的聲音,的確是那個壯年僧。

大家到處尋找,老僧換上壯年僧的身體後,已經不知了去向。壯年僧醒悟到:「昨天長老說要借我的房間,其實是要和我換身體呀。我雖然答應了,但他這個身體也實在太老了,我要去追回來。」控告到官府,官員認為這件事不可信,沒有立案。

唉!看來那個老僧已經得到了,能夠脫離自己的身體而進入別人的身體,但這不是高僧所為,是妖邪才有的做法!

【原文】聞贛州一老僧,傴僂痿瘠,嘻籲龍鍾,對壯僧曰:「吾之室,欹斜剝蝕,不堪再棲,欲假子之室以居,未知可通融否?」壯僧曰:「可。」

次早,壯僧起,而身則老僧也。意氣如舊,行動非昔,曰:「吾非昨日之吾矣,老何速也!」至析招聚齋,少一壯僧,查之。老僧應曰:「吾在是也。」眾僧曰:「子乃長老,何以壯為?」

聽其音,果若壯也,奇之。住持命眾僧遍尋壯僧,不見,訪之無蹤。壯僧悟曰:「昨日長老欲假吾室而居,非假吾室也,借吾身也。吾應之,而彼換身以去。彼之身委難延之,吾當追己之身,以還彼身可也。」

控之於官,官以事近妄誕,不準。噫,彼僧蓋已得道矣。不然,胡能脫敝體於人,而假壯體以行乎?

釋僧群

晉安羅江縣,有座霍山,山峰高聳入雲。上面有個大石缽,直徑幾丈,深五六尺,裡面的水經常淌出來。傳說遠古時候,群仙在這喝水。

有個和尚叫釋僧群,隱居在這,常常喝石缽裡的水。喝完以後,不再感到飢餓,因此不再吃糧食。太守陶夏聽說後,派人來這取水。釋僧群給來人打水,帶出山去,卻變質了不能飲用。陶夏親自登山,剛到山腳,就風雨交加,多次都是這樣,於是,陶夏不再上山。

釋僧群住的地方和石缽還隔著一個山澗,上面搭了一根木頭做橋。後來,釋僧群過橋打水,卻有一隻斷了翅膀的野鴨擋路。這隻野鴨耷拉著翅膀堵在木樑中間,腦袋向後反轉。釋僧群想用錫杖撥開,又怕野鴨掉落山澗摔死。從此不再喝那裡的水,不久就餓死了,據說當時一百四十歲。他臨死前對人說:「我年少時打折過一隻野鴨的翅膀,這隻野鴨是來報復我的吧!」

【原文】晉安羅江縣,有霍山,其高蔽日。上有石杵盂,面徑數丈。杵中泉水,深五六尺,經常流溢。古老傳雲,列仙之所遊餌也。有沙門釋僧群,隱居其山,常飲此水,遂以不飢,因而絕粒。晉安太守陶夏,聞而求之。群以水遺陶,出山輒臭。陶於是越海造山。於時天景澄朗。陶踐山足,便風雨晦暝。如此者三,竟不得至。

群所棲營,與泉隔一澗。旦夕往還,以一木為梁。後旦將渡,輒見一折翅鴨,舒翼當梁,頭逆唼;僧群永不得過。欲舉錫撥之,恐其墜死。於此絕水,俄而飢卒。時傳雲,年百四十。群之將死,為眾說云:「年少時嘗打折一鴨翅,將或此鴨因緣之報乎?」

清泉鄉民

淳熙十年,建昌縣大旱。百姓向官府匯報,並請求免稅。清泉鄉人李某幾百畝地沒有受旱災影響,獲得了豐收,他不肯聯名上訪。同鄉的人都責備他。李某說:「投訴得根據實際情況,我家的地沒有受災,哪能欺騙天地,欺騙官府呢?我肯定不這麼做!」有人對他說:「現在全鄉的人都去上訪,就你不去,官府肯定以為我們撒謊。你這樣做雖然獨善其身,但是影響了鄉親們。」

李某還是堅持,有些兇惡的人就在晚上扔石頭砸他家的門和窗戶,騷擾了整晚。天亮了,李某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於是,這些人威脅他說:「在不同意,就燒了你家的房子,然後殺了你的家人。大不了找一個人償命。」李某實在沒辦法,只好隨眾,他家免除了六萬錢的稅款。

李某對自己說:「我的莊稼沒受損失,卻得到這些錢,心裡實在不安。」就找了幾十個道士,用這些錢做了一場法事,以此表示自己不受這不該得的錢。

第二年,全鄉又受了旱災,幾乎絕收。而李某家的地還是獲得了豐收。

【原文】淳熙十年,南康建昌縣旱。民告於軍司戶張玘子溫,受牒檢視。清泉鄉人李氏名田數百畝,皆成熟,不肯陳詞。閭社交遍責之,謂其立異,李曰:「投訴當以實,我家田不旱,豈應欺天欺人且自欺乎!必不可。」眾之桀惡者曰:「今一鄉稱旱,而君獨否,官司必以他人為妄。是獨善其身而貽害百室也。」

李猶持前說。於是倡率惡少,夜拋磚石擊其扉及屋瓦,呼噪徹旦。固未逞志,遂公肆言恐之曰:「先焚爾廬,次戕爾族。事到有司,不過推動一人償命耳。」李不獲已,亦隨眾自列,得以分數蠲租為錢六萬。既而悔之曰:「禾穀不損而強我如此,何以俯仰於天地之間!」顧已無可奈。乃邀道士數輩,用所免之數建醮筵以謝過,示不以無名之利自潤也。明年秋,此鄉復旱,無毫釐之收,唯李田高下皆得善熟。

相關焦點

  • 古代志怪故事:事姑不孝,憑空行
    一日,婦往鄰家,留姑守舍,有僧持缽至門乞飯,李曰:「我自不能飽,安有舍施!」僧指廚中白飯,李曰:「此我兒婦七嫂自吃底,我不敢以施人,恐歸必辱罵我。我但有早食麥飯,尚有一合留備午餉,如用即取去。」僧未答,聞七嫂外歸。婦見僧乞飯,大怒曰:「汝要我白飯,可脫袈裟換。」僧即脫下。
  • 古代志怪故事——鬼截路,薛之桐,龍虎禪師
    越打越多,最後我被群鬼扯倒,嘴和鼻子都被塞上泥土。忽然聽到一個大鬼在遠處喊:『快拖到我面前來,一定親手打死他,才解我這麼多年的心頭之恨!』眾鬼答應,像風一樣快地把我拖去。大鬼仔細看了看,說:『唉!錯了,怎麼這次他親自來?小心不要傷了他。』隨即就沒了聲音,我也不知道身在何處,只是感覺上不來氣。」聽到的人都很驚異。
  • 古代志怪故事:獨眼龍,賣書叟
    後僧王統大兵至,撲滅之。生全家被擒,駢誅焉。醉茶子曰:妖既通靈,不為人害,董生亦忍矣哉。顧相交莫逆,一旦反顏者,天下豈獨董生哉?獨怪妖叟長於星命術,既能為董生佔,何不能為己身佔?既能佔董生功名顯達,何不能佔董生心術陰險?既佔董生之可以庇己,何不能佔董生之殺己?然則佔卜之術,即惑世之術耳。
  • 古代志怪故事:豫觚
    廳事設有四宴,掃徑良久,一僧肩輿而至,極騶從之盛,曰「大和尚」。又一僧至,如前,曰「二和尚」,直據南面兩宴。學究、主人,依次列坐。主人與二僧語,學究皆不解。酒果亦並非人間物。酒半,忽見一梯懸於堂簷,二僧出躡之,冉冉而去。主人促學究從而上,攀援甚苦,倏然墮地,則已託生本州李氏矣。襁褓中能語如成人,但冥府有勿言之約,不敢道前世事。生四歲,握筆為制義,評騭其父文,可否悉當。後登崇禎乙榜。
  • 古代志怪故事:阿菱
    (出自《醉茶志怪》)
  • 民間志怪故事:第一個故事中古人的信義之舉,今人恐怕很難理解
    別處讀來的三則民間志怪故事,頗為有趣,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朋友。俱是無稽村言,讀者不必深究。1、菊花之約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叫範臣卿,上京趕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棧裡動彈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過人(傳染),對他不聞不問。
  • 品讀神話:你知道中國古代神話小說是怎樣發展而來的?
    中國古代神話是遠古人類藉助想像用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為內容的故事,反映了原始人類特有的意識形態,它通過幻想的形式,反映了那個時代人類的生活和理想。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利用神話素材進行再創作的例子也是舉不勝舉.唐代李威小說《柳毅傳》、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等,其中就有大量的神話情節。遠古神話故事中的素材,經後代作家們發掘、改造,給人的感覺總是常出常新。
  • 古代志怪故事——康王泥馬渡江,及《嶽飛傳》裡沒用的兩件事
    至州城郭北有古廟,見茅篷內一僧席地誦經,王潛入求庇,僧以衲衣蓋之,囑勿動。追兵主將騎白馬者遙見大漢入篷,遂下馬執刀往,將搜覓。僧見來將喝曰:「降人慾殺故主,良心安在?即得封侯,亦留萬代罵名。況有總領,氣誼不投,將冒汝功而戳汝。宋朝氣數未盡,不如依老僧言,退去為善。」來將悟,再拜曰:「予實南人,被金人擄去,降非本意。謹遵師命釋王。但不能掩北兵耳目,請就死以明心。」遂自刎。兵見主將死,皆散去。
  • 敘詭筆記|古代筆記中的巨蛙出場與群蛙上路
    中國古代的勞動者很早就認識到青蛙和蟾蜍能夠消滅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有保護作用,所以對其多有讚美,且還編造了些報應不爽的故事勸人不可濫殺。《右臺仙館筆記》中寫吳江平望鎮人王阿毛,「好食蛙」。他製造了一枚長二尺許的鐵針,「每捕得一蛙,則以針穿其頸,針滿始荷之而歸,以充饌焉」。這麼吃了數十年的串燒田雞,有一天,王阿毛到親戚家串門,當晚就在其家中借宿。
  • 古代志怪故事——蜈蚣,產鬼土偶,夜遊神
    《醉茶志怪》
  • 中國古代7本著名的志怪書籍,每一本都讓人拍案叫絕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或許便是神話傳說、牛鬼蛇神之類的故事,甚至有些人聽各種鬼故事,即便是被嚇得哇哇大叫,依然樂此不疲。古人的想像力直衝雲漢,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古典志怪書籍眾多,優秀作品也不乏其作。本期將為大家推薦7本優秀的關於神仙志怪的書籍,都是地道的中國古典書籍,原汁原味,讓我們一起領略大羅神仙、牛鬼蛇神的風採!01.《西遊記》:位列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無論是藝術特色還是思想內涵上,實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影響程度和家喻戶曉的程度,相信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
  • 聊齋志怪第一集
    所以正好推出自己的第十一本書《聊齋志怪》!聊齋志怪 緣起 卷一舉天之下,怪力亂神。抬頭三尺,私有神明。光怪陸離之大千世界,喜怒悲歡之人世經年。積善而能遇難成祥,作惡而能轉福為禍。故早有賢人曰: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 志怪小說真的很低俗,只會講鬼故事嗎?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但實際上,我國古代小說很早就誕生了,並有文言和白話之分,明清屬於白話小說發展的巔峰,而在明清之前,文言小說的巔峰當屬六朝,也就是王國維所說的六代。那麼,六朝時期文言小說為什麼會得到發展,六朝的小說有什麼特點,王國維為什麼不把小說列為六朝文學的代表呢?咱們先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六朝。
  • 古代小孩不睡覺,爸媽會給他們講什麼?
    我們小時候經常會聽一些嚇人的故事,爸媽也經常會用狼吃小孩、大熊舔鼻子之類的故事來嚇唬我們。那麼古代的時候到底有沒有這類的故事呢?古代小孩不睡覺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又會用什麼來嚇唬他們呢?其實在二十四史的記載中,就一直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嚇人故事,經常是用來表現天的意志。無論是天子的誕生,還是吉兇之兆,通常都會用神怪的降臨來表示。後來在民間傳說裡,神怪故事逐漸偏離了正統的設定。到了魏晉時期,神怪故事的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期,這才將志怪小說變成了一個單獨的類別。
  • 豪俠·志怪·聊齋·靈異風的仙武文盤點
    ,混入類似於錦衣衛的超凡機構聽天監,帶著他的混不吝小弟斬妖除魔破案的故事,「時不時地幾句騷話,以及一些詭異的小劇情,把本來應該是妖魔肆虐,詭異橫行的絕望世界,生生寫成了山水遊記+奇聞趣事探案集」。>,文筆過關,主角穿越到嘉靖時代的明朝,卻趕上了古代版靈氣復甦,受命建立古代版SCP基金會,小說將官鬥和靈氣復甦結合的很巧妙,對封印物的研究,官場和女性角色的描寫都挺不錯。
  • 基紐擁有偷天換日的換身能力,為什麼不對弗利薩使用?
    在弗利薩麾下效力多年的基紐有無數次機會接近弗利薩並且使出換身絕技與弗利薩交換身體,為什麼基紐從不對弗利薩使出自己的換身絕技呢?可見基紐不對主子弗利薩使用換身能力,有可能是因為基紐野心不大,是個忠誠衛士。
  • 在中國古代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小說?給後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遺產?
    如果我們對神話的範圍作廣義的理解,除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之外,把歷代文人所創作的有關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說,以及傳奇小說等都包括在內,那麼數量就非常之多,優秀的作品也頗不少。為現代人研究中國古代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資料。《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不僅記述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還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還包括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以及礦物紀錄,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 只狼破戒僧原型
    破戒僧的設定參考了日本神話中的八百比丘尼,八百比丘尼就是誤食了人魚肉而獲得了不死的能力,結合到遊戲中破戒僧很可能是破了肉戒吃了仙宮的魚肉從而被附蟲,變成了不死的附蟲者。破戒僧考據八百比丘尼,八百指其活了八百年,而比丘尼則是她的職業,即尼姑。
  • 古代志怪故事:林道人指石 -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